二级中医医院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年版)
附件1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年版〕第一局部中西医结合效劳功能第一章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措施一、医院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开展方向,明确医院开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开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开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方案,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有引导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鼓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配备合理。
二、制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标准。
二、参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根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门诊诊疗行为标准,表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标准,优势病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六、医院加强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效劳。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良。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到达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一、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到达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和业务等到达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开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发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8.10•【字号】鹰府办字〔2021〕95号•【施行日期】2021.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药政管理正文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8月10日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落实《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发〔2020〕14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府厅字〔2021〕34号)精神,发挥中医药在促进我市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一)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
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持续推进鹰潭市中医院、贵溪市中医院、余江区中医院等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建成2个省级中医专病(科)区域诊疗中心、16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基层特色专科。
规范其他医疗机构中医业务管理。
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
积极推进中医诊所备案,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发改委)(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贵溪市中医院按照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安全高效有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余江区中医院3年内按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进行异地建设整体搬迁。
贵溪市在余江区、月湖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础上,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现我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覆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01.21•【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总结中医医院评审评价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局组织制定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和《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通用评审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3年版)》,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2013年版)》是开展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2013年版)》要求开展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不得自行调整标准。
各地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联系我局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联系人:邴媛媛杨荣臣联系电话:************59957683传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综合处)联系人:王瑾赵文华联系电话:************59957685传真:************电子邮箱:*************************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2.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3.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4.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5.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通用评审标准(2013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1月21日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总体说明: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
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评审指标评审方法评审细则分值1.1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3 分)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2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1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12分)1.2.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 分。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是综合医院开展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各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建设目标加强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中医药发展人才基础。
逐步扩大医院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布局、完善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发展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要求加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力度,建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制度、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师承教育制度等,培养后备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优秀青年医师,形成结构合理、梯队清晰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鼓励临床科室配备中医类别医师、“西学中”人员等,按规定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
设置中医病房的科室,可根据床位数配备中医类别医师、“西学中”人员数量,医护比、床护比不低于全院平均值。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制定完善各级各类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计划,通过学历(学位)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
通过临床跟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方式,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和储备。
支持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均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
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要设立中医护理教学点,支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研究。
(三)中药人才培养制定实施中药审方规则等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开设中药药事服务门诊或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咨询指导。
支持临床药师参加中医相关的在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参加培训期间保障其学习时间和薪酬待遇。
四、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医院临床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的岗位培训和轮训,支持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系统学习中医、使其具备本科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逐步做到“能西会中”。
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知识培训计划
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知识培训计划一、背景与概述随着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非中医类别医师也开始对中医知识产生了兴趣。
这其中既包括西医、针灸推拿、药剂师等医护人员,也包括传统医学以外的健康管理者、学者和爱好者。
为了满足这部分人裙对中医知识学习的需求,一些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始推出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知识培训计划,旨在为他们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知识学习机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和理念。
二、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知识在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知识培训计划中,首要的内容当属中医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历史、传统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员们可以逐步掌握中医的核心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2. 中医诊断与辨证在中医理论中,诊断和辨证是治疗的基础。
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系统学习中医诊断方法和辨证论治的理论知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等方法,以及辨证施治的实际操作技巧。
3. 中医治疗技术除了理论知识外,非中医类别医师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医治疗技术,如针灸、推拿、中药调配等。
通过系统培训,他们可以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基础支持。
4. 中医文化与历史除了专业知识外,非中医类别医师还需要了解中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精髓和特点,增进对中医的尊重和认同。
三、培训形式1. 课堂教学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知识培训计划通常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由专业的中医师承担教学任务,为学员们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知识学习机会。
2. 实践操作除了理论学习外,培训计划还会安排相关的实践操作环节,为学员们提供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的机会。
3. 线上课程为了方便学员们的学习,一些培训计划还会提供线上课程,让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安排进行学习。
四、个人观点中医知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对于非中医类别医师来说,学习中医知识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医学视野,还有助于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思路和经验。
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
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有关精神,提高相关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化应用,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自XXXX年起,探索建立并完善我市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制度,提高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合理使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二、培训考核对象全市非中医类别医师。
三、培训考核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概论、中药学概论、方剂学概论、中医内科等各临床学科概论、中成药概论、临床各科常用中成药概论及应用案例等。
四、培训考核方式(一)学历(研究生班)教育1. 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
2. 成人高等中医药专业教育、中医药研究生课程班、中医药知识“脱产”学习等一年以上培训,结业考核合格。
(二)师承教育1. 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2. 、省级和区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师带徒”培训一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合格。
3. 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规定,跟师学习一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合格。
(三)专项培训1.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
2. 中医药“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名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训并考核合格。
3. 、省级和区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组织的一年以上中医药理论知识培训、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培训、“西学中”培训等并考核合格。
4.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训项目并考核合格。
5.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并考核合格。
(四)其他培训1. “学堂在线”中医药知识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举办的或认可的,符合相关要求的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项目。
中医诊疗技能培训计划表
中医诊疗技能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中医诊疗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参训人员的中医诊疗水平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并且能够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
二、培训对象1. 临床中医医生、助理医师或在校中医学专业学生2. 对中医诊疗感兴趣的医务人员三、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2. 中医诊疗技能3. 中医辨证施治4. 中医诊疗技术的实践操作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2. 临床实践3. 案例讨论五、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为两个月,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2. 培训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六、培训地点培训将在各地中医医院或者中医学院进行,确保学员能够接触到临床实践环境七、培训师资我们将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担任培训师,确保学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培训八、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将视培训地点和内容进行调整,具体费用待定,需提前咨询九、培训评估1. 培训期间将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2. 培训结束时将进行综合考核,给予证书或者资质认定十、培训合格标准1. 参训人员需参加培训所有课程,并且通过考核2. 学员需要出示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和工作经历,以及相关证明文件十一、培训申请流程1. 联系培训机构,了解详细培训信息2. 填写培训申请表3. 缴纳培训费用4. 参加培训十二、培训后续服务1. 培训结束后,学员可享受一定时间的实习机会2. 学员可享受培训机构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以上为中医诊疗技能培训计划表,希望对参与培训的学员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可随时联系培训机构。
重庆市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
重庆市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重庆市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医疗方式之一。
为了提高非中医类别医师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重庆市出台了《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以便更好地推广中医药知识,让更多的医师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知识,提高治疗效果。
二、考核内容1. 中医理论知识在考核中,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内容。
只有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 中医诊断技术中医诊断是中医药知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掌握四诊法、望闻问切等诊断技术,通过望、闻、问、切,分析病情,为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
3. 中医治疗方法了解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应用和操作技能。
4. 中医药文化和伦理了解中医药文化和伦理,明白中医药对于患者健康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要遵守中医药的伦理规范。
5. 病种特色中医药知识了解各类疾病的中医药诊疗特点和规律,熟悉各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和康复知识。
三、考核形式1. 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笔试形式,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应试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以及中医药文化和伦理知识。
2. 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操形式,要求非中医类别医师亲自操作中医治疗方法,如采脉、针灸、推拿等,以此考核其操作技能。
四、培训学习为了让非中医类别医师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知识,重庆市将开设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培训课程,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为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考核要求经过培训学习后,非中医类别医师需要参加统一的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获得相关证书,并取得相应的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六、个人观点与总结重庆市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加强非中医类别医师对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他们的中医药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
年度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年度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总结一、培训目的和背景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非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在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相对较弱。
因此,为了提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中医药领域的素养和能力,我们组织了年度中医药知识培训。
二、培训内容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结合了市场需求和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实际需求,制定了以下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重点围绕中医医学的起源、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员建立起正确的中医观念。
2. 常见疾病中医诊疗:培训将着重介绍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工作中常遇到的常见疾病,如感冒、胃炎等,在中医药诊疗方面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中药知识与应用:对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进行详细介绍,使学员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配伍禁忌,以便能更好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4. 中医养生保健:培训注重对中医养生理论的普及,为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提供在工作生涯中调理自身和患者的健康方法和建议。
三、培训方式为了使培训更加高效和灵活,我们选择了多种方式进行培训:1. 线下讲座: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讲解和经典案例分享,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加深学员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线上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中医药知识的视频及资料,方便学员在时间和地点上的自由选择。
同时,还能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践操作:针对培训内容中的中医诊疗技能和中药制剂的操作,我们组织了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员亲身体验和实践,增强技能的熟练度。
四、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活动,我们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 学员知识储备明显增加:经过培训,学员在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储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够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理论。
2. 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的环节,使得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更加熟练地运用中医药进行诊疗。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有关说明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有关说明总体说明一、关于核心指标的判定核心指标的评分按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评分细则”的要求进行打分,而核心指标符合要求与否的判定按照评审核心指标的说明进行判定,如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时按照要求“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
”分值为7分,扣完为止。
但判定是否能够通过时,则按照核心指标判定的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
”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判定:只有当出现评分细则中不得分的情况时才认为不符合要求,而不是得分为0就判定为不符合。
如指标2.2.1“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只有是“未制定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或未执行手术安全核查,不得分”的情况下,才判定为该项指标不合格,而如果是记录不完整,扣掉了3分,该项得分为0分,则不能判定为不合格。
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三、检查时限问题:评审前三年指2009、2010、2011三年;本年度指**年;近一年指从检查日开始前倒推的一年。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一、1.1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情况评估应查阅原始发文等原始资料。
第二章队伍建设(100)一、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相关的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
二、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2分。
三、2.1.3.中药人员也包括毕业于中药专业,但职称为西药的人员。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方案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条例》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规范、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积极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
通过培训,培养一批能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熟练运用中医、西医两种诊疗方法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
二、培训对象具有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在本省内医疗机构执业的非中医类别医师。
三、培训方式培训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临床实践以门诊跟师为主。
具体内容执行《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大纲(试行)》(附件1)。
(一)一年期培训培训学员需完成8-9门、总学时数不少于48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不少于380学时)的中医理论课程学习,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
(二)两年期培训培训学员需完成11-16门、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不少于680学时)的中医理论课程学习,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四、培训实施(一)培训单位拟举办西学中培训的单位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为开设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中医临床专业的高等院校,或可与其联合开展培训的三级中医医院。
2.具有三级中医医院做为固定的临床实践单位。
3.制定有科学的培训方案。
4.具有相应课程的培训师资,其中理论课老师应由开设有中医专业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专职教师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有较为丰富教学经验、较好技术水平的中医临床医师担任;临床指导老师应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中医临床医师担任。
5.具有能满足培训所需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及教学条件。
6.具有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及专职管理人员。
(二)培训申请符合条件拟举办培训的单位填写《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申请表》(附件2),经所在地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直单位直接报送)。
医技人员培训计划模板范文
医技人员培训计划模板范文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医技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提高医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学专业技能人才,我院决定开展医技人员培训工作,并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加强对现代医学前沿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医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意识,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三、培训对象医院内各临床科室的医技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检验科、影像科、药学科、康复治疗科等。
四、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1)最新临床检验技术和方法(2)影像学前沿技术及临床应用(3)药学知识更新及用药指导(4)康复治疗理论和技术培训2. 临床技能培训(1)常见检验项目标本采样、处理与质控(2)影像学设备操作和影像诊断流程(3)临床药师药品配制和用药指导(4)康复治疗操作技能培训3. 专业素养培训(1)医患沟通和患者关怀(2)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5.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模拟真实临床工作场景,培养医技人员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
六、培训方法1. 专业知识培训采用课堂讲授和专业教材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利用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医技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2. 临床技能培训采用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练和技能考核。
3. 专业素养培训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医技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培训计划安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每周安排2-3次培训课程,每次培训时间为2-3小时。
2. 培训方式:课堂讲授、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相结合,专业教材学习和案例讨论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医技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3. 安排专业导师进行培训,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
八、培训效果评估1. 分类考试评估:定期组织医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评估和排名,以此激励医技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西学中培训计划
光泽中医院“西学中"培训计划为提高西医人员的中医理论素养,扎实中医治疗基础,突出中医手段在疾病诊断中的主导地位,近期开展了对初级西医人员的中医理论培训工作,大力增强医院整体运用中医的能力和发展中医的意识.现将培训计划如下:1、为保证培训质量,医务科年初系统的安排授课安排表,请各科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讲授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运用思路及特点,传授中医学习要则,给学员贡献出一堂堂深入浅出的中医课,提高西医人员运用中医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推进中医基本功训练;通过加强培训考核,从而督促其端正学习态度,保证学有所获。
2、阶段性对西学中人员进行基础理论考试,使每位学员都能达标,完成学习任务.3、每年培训授予的学时最少不能少于30以下,要求三年西学中医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时应达到100学时。
4、年终西医主治医师必须上交一篇中医临床工作总结到医务科,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中医知识,使其能长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5、积极支持参加福建省中医学院专科及本科学历的中医课程学习,鼓励各科西医人员取得中、西双学历.光泽县中医院篇二:2013西学中培训方案2013年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即“西学中")培训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能操作实际情况,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及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特点,制订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技能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我院临床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及西医住院医师三、培训内容四、组织方式、考核结业(一)组织方式:培训由院医务科统一组织,采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观摩.培训内容由医院中医主任授课、示教和考核组成。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管理办法(试行)
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中西医结合,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加强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以下简称“西学中”)执业和培训的管理,推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中医类别医师,是指临床、口腔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非中医类别医师在参加西学中培训及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及西学中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开展培训,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提升医疗机构和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百姓健康权益。
第二章执业管理第四条非中医类别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和开展中医医疗技术,所在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应当核准登记有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
第五条非中医类别医师通过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在医师执业证书备注“西学中”“西学中(中成药)”“西学中(中药)”“西学中(中医医疗技术)”字样后,在原执业范围内,按照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布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学诊疗规范、指南及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开展相应的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诊疗活动。
第六条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中医药相关教育、考试或培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开展相应的中医药诊疗活动:(一)参加级(含省、直辖市,下同)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西学中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二)取得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三)经考试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资格证书;(四)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中医医院非中医类别医师
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院规模不断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比例偏低,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为提高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要求,决定在院内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类别医师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中医临床能力,确保医院走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奠定人才基础。
为确实落实好“西学中”培训各项,保证培训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培训,普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理论思维能力和中医临证能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较高、人员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储备。
二、培训人员范围
本院未系统接受中医药院校或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一年以上中医药(民族医药)专业培训的在临床科室工作的非中医类别医师重中之重(含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方式
采取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形式,半脱产加自习的学习方式。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在职半脱产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一年半以上,完成6-8门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80-240学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工作日。
中医理论课程授课老师邀请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教授由本院符合条件的中医师承担;临床实习安排到我院各临床科室。
授课及带教教师应具备中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培训要求
参加半脱产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我院统一印制发放培训学习证书,作为经过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依据。
非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情况将作为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
五、组织管理
(一)成立我院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对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二)制定工作计划及相应的鼓励措施,并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本单位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具体落实,保证培训工作尽快开展、顺利完成。
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