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特发性震颤的科普知识PPT

特发性震颤的科普知识PPT
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震颤,如压 力、疲劳和咖啡因摄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监测
如果您注意到自己或家人有震颤症状,尤其是影 响日常活动时,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专业评估
医生通常会进行神经学检查,并可能要求进行影 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如何管理特发性震颤?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量 的锻炼,有助于缓解症状。
心理支持和放松技巧也能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管理特发性震颤?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协调性和运动能 力,增加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
特发性震颤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管理特发性震颤? 5. 特发性震颤的前景如何?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定义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不 自主的震颤,通常影响手、头或声音。
震颤通常在运动时加重,静止时减轻,可能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发生机制
特发性震颤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大脑内 某些区域的功能失调有关。
遗传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 发病率较高。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流行病学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通常在中 年及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近,但男性患者的震颤症 状通常更为明显。
特发性震颤的前景如何? 患者支持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35页PPT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35页PPT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பைடு நூலகம்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特发性震颤护理查房PPT

特发性震颤护理查房PPT

目的:评估患者 病情,制定个性 化护理方案
流程:了解患者病 史、症状、体征等 信息,进行综合评 估,制定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注意事项:查房前 应充分准备,了解 患者情况;查房时 应注重细节,认真 听取患者主诉;查 房后应及时总结, 调整护理方案
意义:通过护理 查房,可以及时 发现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护 理方案,提高护 理质量,促进患 者康复。
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了相应的护 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心理支持 等方面。
治疗效果: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的病情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症状得到了缓解,生活质 量得到了提高。
存在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护理人员的技能水 平有待提高等。
建议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 议措施,包括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技 能水平、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
实施认知行为疗 法:通过认知行 为疗法帮助患者 改变不良认知, 提高应对能力
家庭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庭成 员和社会支持系 统参与患者的心 理干预,共同帮 助患者度过难关
针对家庭及社会支持不足的干预措施
建立患者支持小组:组织同类疾病的患 者建立患者支持小组,通过互相交流、 分享经验,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加强医护沟通,提高护理水平;加 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强随访工作,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加强医护沟通,提 高护理水平
加强患者教育,提 高患者自我管理能 力
加强随访工作,及 时了解患者病情变 化
汇报人:
心理状态评估
判断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了解患者情绪变化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

常见震颤的诊断及治疗护理课件

常见震颤的诊断及治疗护理课件

定期检查与随访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血液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震 颤症状和潜在病因。
定期随访
在确诊震颤后,定期到医院进行 随访,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4
震颤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REPORTING
日常护理与生活指导
01
02
03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 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同时 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 。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如散步、太极等,以增 强体质和免疫力。
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 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 神紧张,同时注意保暖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常见震颤的诊断及治 疗护理课件
REPORTING
• 震颤的基本知识 • 常见震颤的诊断方法 • 常见震颤的治疗方法 • 震颤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预防与保健
目录
PART 01
震颤的基本知识
REPORTING
震颤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运动障碍 ,表现为身体某部位或全身的持续或 间断的不自主的节律性震颤。
PART 02
常见震颤的诊断方法
REPORTING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震颤症状。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用药史、 生活习惯等,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 查,观察患者的肌肉、关节、神经系 统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常。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震颤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详细描述

预防特发性震颤PPT课件

预防特发性震颤PPT课件
预防特发性震 颤PPT课件
目录 简介 预防方法 常见误区 诊断和治疗 后续管理
简介
简介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 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肢体不 自主地颤动。
特发性震颤的危害:特发性震颤会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且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逐渐加 重。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专业医生的诊断:特发性震颤的诊断需 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一系列的检查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的药物治疗
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 能来减轻症状。 - 外科手术:在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
药物和物理治疗控制时,外科手术可能 是一种选择。
避免过度疲劳。 - 健康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量运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加强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预防方法
减少危险因素: - 避免应激:尽量避免紧张
的心理状态和压力过大的环境 。
- 戒烟戒酒:吸烟和过度饮 酒对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应 尽量戒除。
- 控制药物使用:某些药物 可能导致震颤症状,应咨询医 生并合理使用药物。
后续管理
后续管理
定期复诊:特发性震颤患者应 定期复诊,进行病情监测和治 疗方案的调整。 心理支持:特发性震颤患者可 能有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应 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后续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持:患者应继续保持 健康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生 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方法
寻求医疗支持: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
早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 - 遵循医嘱:如有特发性震颤的既往

特发性震颤诊断与治疗PPT

特发性震颤诊断与治疗PPT

治疗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注意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康复治疗: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注意康复的效果和副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注意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对特发性震颤的影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误诊原因:特发性震颤症状 与其他疾病相似,如帕金森 病、小脑疾病等
防范措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其 他疾病
误诊原因:特发性震颤症状 可能被误认为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防范措施:进行心理评估, 排除心理因素影响
误诊原因:特发性震颤症 状可能被误认为药物副作 用,如抗精神病药物、抗 癫痫药物等
防范措施:详细询问用药史, 排除药物因素影响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药物: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扑米酮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震颤具有持续性,即震颤不 会自行消失
震颤具有特发性,即没有其他 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震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手部、头 部、声音等震颤
病史询问:家族史、 饮酒史、药物史等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查:神经系统 检查、肌电图等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 查、基因检测等
鉴别诊断:帕金森病、 小脑疾病、甲状腺功能 亢进等
诊断标准:符合诊断 标准即可确诊
特发性震颤诊断与治疗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预防与康复 特发性震颤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特发性震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特发性震颤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特发性震颤>>>
症状及病史:
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 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 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 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 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 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 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
症状及病史:
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 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 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 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 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 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 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 (类似于帕金
内科学疾病部分:特发性震颤>>>
病因:
特发性震颤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特发性 震颤
(一)发病原因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 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 Gulcher等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q13, 称为FET1,Higgins等将致病基因定位于 2p22~25,称
内科学疾病部分:特发性震颤>>>
诊断:
正常对照组2.5倍,PD合并特发性震颤患 者的亲属发生震颤几率高达10倍。说明特 发性震颤与PD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 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PD震颤以静止 性为主,可合并动作性震颤,常伴动作迟 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肾上腺功能亢进 引起生理 亢进性震颤,对肢体施
症状及病史:
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
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 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 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 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 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 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特发性震颤科普宣传PPT

特发性震颤科普宣传PPT
全球范围内,约有0.4%-1%的成年人受到影响。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主要症状
震颤通常最初出现在一只手,表现为在静止 或运动时的颤动,可能伴随手部动作的困难 。
患者在写字、喝水或使用工具时,震颤可能 会更明显。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音颤抖或头部轻微晃动 ,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种震颤在休息时可能不明显,但在运动时会加 重。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发病原因
尽管特发性震颤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 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家族史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约50%的患者有家族 病史。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流行病学
特发性震颤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 人群体,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似。
参加支持小组和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患者应对情绪 压力,增强自信心。
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也非常重要。
如何应对特发性震颤? 定期复查
定期就医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症状 的变化。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个性化管理。
谢谢观看
焦虑和紧张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病程发展
特发性震颤通常是渐进性的,随着时间的推 移,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减缓病程发展。
如何诊断特发性震颤?
如何诊断特发性震颤?
诊断流程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来诊断特 发性震颤,可能还会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 其他疾病。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β-adrenergic受体拮抗剂和抗癫 痫药物,能够减轻震颤的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有时需要调 整剂量。

震颤诊治ppt[1]ppt(共63张PPT)

震颤诊治ppt[1]ppt(共63张PPT)

以CNS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累部位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 脑干、小脑。
震颤特点:
以小脑性意向性震颤为多,常为意向性震颤 和姿势性震颤合并出现
患者在静止时不出现震颤,而当坐位或立位 时头现躯干前后摇动,振幅开始小,以后逐 渐增大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
肢体无力:无力、偏瘫、截瘫、四肢瘫 感觉异常:浅、深感觉障碍,Lhermitte sign, 眼部症状:视力下降,眼肌麻痹,复视,眼震 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及charcot三主征 发作性症状:时间短特殊因素诱发运感异常 精神症状:抑郁、易怒、欣快、淡漠 其他:膀胱功能及性功能障碍,伴风湿病、
如肝昏迷、尿毒症、慢性肺功能不全、低血 钾、心力衰竭时的红细胞增多症、脂肪痢、 Whipple病及低血镁症
系中枢神经系统反复抑制和兴奋肌张力所致 。
3.中毒和感染性震颤:
中毒病史
各种药物和酒精、锂、铅、磷、镁、汞、 一氧化碳等中毒以及各种感染(如伤寒、 水痘、天花)均可发生姿势性震颤。
酒精中毒性震颤于静止不明显,当上肢前伸 手指分开并保持此姿势时明显,以姿势性震 颤为其特征。先发生于手指,进而波及舌、 面肌和鼻翼肌。在笑和说话时可以见到细小 的震颤。
一、虚证
1 阳气虚弱,肌肤失温
主症:肌肤跳动不止,畏寒,面色青 黄。如《伤寒论》153条:“因胸烦, 面色青黄,肤者,难治。”
病机:阳气虚弱,肌肤失于温煦。
治法:温阳益气, 方药:四逆汤。
2 阳虚阴盛
主症:四肢拘挛强急,呕吐下利,汗出,发 热恶寒,手足厥冷。如《伤寒论》388条:“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 ,四逆汤主之。” 390条:“吐已,下断,汗出 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特发性震颤ppt课件

特发性震颤ppt课件
口 根据实验证明,以致颤剂骆驼蓬碱(harmaline) 注入齿状核已被破坏的模型猴,可诱发酷似ET 的震颤;如损毁下橄榄核,则此药物诱发性震 颤消失,因此认为, ET可能与橄榄-小脑-红核 径环内的单胺递质平衡障碍有关。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临床表现:
2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口 4.小脑传出通路病变 主要是小脑底核及结合臂病变,表现 上肢和下肢意向性震颤,常伴其他小脑体征如共济失调等。
口 5中.毒或药物引起震颤通常为姿势性震颤合并运动性震颤, 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取决于药物种类和中 毒严重程度。多数震颤累及全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扑 翼样震颤,伴肌阵挛。
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的报道。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实验室检查:
口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 诊断。
口 其他辅助检查:
1.CT 、 MRI 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或单光子 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2. 肌电图 (EMG) 可记录到 4 ~ 8 Hz 的促动肌 - 拮抗肌同 化连续发放活动,震颤发作期间募集相中新募集的运 动单元有异常高的瞬间20~50Hz放电频率。 3. 基因分析 对确诊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 意义。
口 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 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口 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在ET患 者中, PD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在大于60 岁的ET患者中, PD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 24倍。 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350例特发性震颤,其 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

震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策略(ppt)

震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策略(ppt)
➢ 通常, 药物可导致对称性姿位性和意向性震颤, 频率为6~ 10 H z, 与ET 和强化的生理性震颤相 似。
四、震颤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
10.心因性震颤
➢ 属于转换性精神障碍范畴, 其表现形式有很大变 化
➢ 急性发病、波动性病程、自发性缓解和注意力 涣散可作为本病的诊断标准
四、震颤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
4.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 为在表现有肌张力障碍的身体部分发生姿位性或动作性 震颤, 典型的症状是震颤性痉挛性斜颈。
➢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有时可以出现“ 零点”的特征, 以与 其他类型震颤鉴别, 所谓“零点”表现为在保持中性位 置时可减轻震颤程度,
➢ 除震颤表现外, 肌张力障碍患者还可表现出“感觉诡计 ” (患者用手轻微触摸身体的某一部位可以明显地控制 肌肉痉挛和姿势异常, 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 其震颤幅度很大但频率较低,主要累及肢体近 端,有时累及头部、躯干及肢体。可出现于静 止时,姿势变化时更明显。
➢ 最常见病因为多发性硬化和严重头创伤。
四、震颤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
9. 周围神经病性震颤
➢ 为周围神经病变所致, 常见于C IDP 、遗传性感 觉运动神经病(HMSN) , 特别是异常丙种球蛋白 性周围神经病
② 等轴性震颤——发生在肌肉克服静止性物体的收缩时 ③ 活动性震颤——与肢体活动相关联,可再分为单纯性震
颤(发生于任何运动时)和意向性震颤(发生于有目的的 活动时) 。
三、震颤的分类
• 根据国际运动障碍学会分类标准, 并结合病
因、临床表现对震颤分类如下:
➢强化的生理性震颤 ➢经典的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PD )性震颤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小脑性震颤 ➢原发性直立性震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率随着年龄 死亡率:ET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同区域 的对照人群的生存率无差异 (回顾性调查) 目前还没有对ET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或ET死 亡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
精选
5
流行病学
❖ 危险因素 1年龄(确定因素,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长) 2种族(白种人>黑种人) 3家族史
精选
13
临床症状小结
❖ 传统观点把ET看成是症状单一,以动作性震颤为特 征的疾病。最新观点认为ET是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 特征并且随时间的改变需治疗的一种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的受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要蔓延趋势, 可能会弥散到小脑外区域(基底节、皮层)这些类 似的大脑区域受累也解释了为什么ET,PD,AD这类 疾病的患者有着重叠的临床症状(动作性震颤,静 止性震颤以及认知障碍)。
❖ ③如果检查发现震颤存在于优势手,那么至少有一项日常活 动(吃饭、喝水、书写、用手)受到干扰;如果检查发现震 颤不存在于优势手,那么这条标准是无关的
❖ ④排除药物、酒精、甲亢和肌张力障碍因素
❖ ⑤排除精神性症状(一些稀奇古怪的、反复无常的症状)
精选
16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
诊断
精选
精选
6
流行病学
❖ 病原学 基因突变(17%~1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同源染色体3q13和2p22连锁 特殊基因尚未确定 环境因素 1 震颤在家族内部存在发病年龄及严重程度的差别,也说明环境因素可影 响ET表型。 2 两个双胞胎研究里,在单卵双生的双胞胎中配对的一致性是60-63%, 而在双卵双生中是27-42%,这同样也说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3 环境因素(毒物):β-咔啉生物碱和铅 β一咔啉生物碱可自然存在于食物链中,特别是当肉类经长时间高温烧 煮后。
精选
7
临床表现
❖ (1)起病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40岁以上 多见。家族性比散发性ET患者起病早,多在 20岁前起病;散发性患者多起病较晚。
❖ (2)临床核心症状:以4~12Hz的姿势性或 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症状多数(95%) 发生于手和前臂,也可累及头部(尤其是颈 部)、言语,偶尔可累及下肢、躯干等部位。 震颤可以同时累及多部位(如前臂部),单 纯累及头部比较少见。
精选
8
临床表现
❖ 日常生活中如书写、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 颤,而饮酒后可减轻症状。随着患病年限的 增加,震颤频率会下降,而幅度会增加,导 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震颤累及部位可逐 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出现头部震 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精选
9
临床表现
❖ (3)其它少见症状: ET通常不伴有其他神 经系统症状与体征,但小部分患者可出现小 脑性症状(如共济失调、辨距不良等),静 止性震颤等ET非核心症状。ET还可伴有轻度 注意和执行功能受损。
精选
10
临床表现
(4)震颤临床分级: ❖ 0 =无震颤 ❖ 1 =轻微的小幅震颤或间歇性震颤 ❖ 2 =易于发现的中幅、摆动式震颤 ❖ 3 =大幅、剧烈、跳动式震颤
精选
11
临床表现
❖ ET的另一个特征是震颤的躯体皮层定位会随时间推 移而扩展,从手部到头部,以手部开始的震颤数年 后典型地发展为头部震颤,然而从头部扩展到手部 的震颤较少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 神经内科
精选
1
定义
❖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原 发性震颤,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具有遗传倾向 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 传统观念认为ET是一种良性的、家族性的、 单症状的疾病,现在认为是一种复杂的、进 展的以及可能跟家族有关的疾病,约50-70 %的ET患者有家族史。
精选
2
流行病学
❖ 患病率:0.008%至22% ❖ 统一诊断标准后缩小到:0.4-3.9% ❖ 大于40岁为5.5 %,70~79岁为12.6 %。
ET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震颤疾病及运动障碍疾病
精选
3
流行病学
❖ 发病率: 23.7/10万 60-69岁中为 58.6/10万 70-79岁中为 76.6/10万 ≥80岁为 84.3/10万
精选
14
临床诊断标准
运动障碍协会关于ET的诊断标准: ❖ 入选标准:
明显存在双侧姿势性震颤有或无动作性震颤,包括手和前臂, 病程>5年。 ❖ 排除标准: 1存在其它异常的神经系统体征(齿轮样强直<Froment’s sign>除外) 2存在一些可知的增加生理性震颤的因素 3最近服用可引起震颤的药物或合并药物戒断状态 4震颤出现前三个月内有过直接或间接的神经系统外伤史 5已明确的生理性震颤 6已明确的突然发作或进行性恶化的震颤
17
病史
❖ 病史采集中包括发病年龄,震颤位置,随着 时间改变震颤的演变,以及家族史。
❖ 咖啡、雪茄以及一些药物(锂剂,强的松, 丙戌酸钠,哮喘吸入药)的使用能够加剧生 理性震颤,因此需排除这些因素。
精选
18
体格检查
在体格检查中,临床医师应该仔细评估震颤的特征。
❖ 许多PD患者有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这震颤能够立即发生 或在停顿数秒后出现),但是伴随静止性震颤伴随动作性震 颤或姿势性震颤是轻度的、温和的。同样尽管静止性震颤可 发生在ET中,但是它一般发生在长时间严重的动作性震颤或 姿势性震颤后。
❖ 姿势不稳以及步态共济失调(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鉴别) ET患者无眼震或断续言悟或构音障碍。
❖ 静止性震颤 合并静止性震颤的患者提示病情较重
精选
12
临床表现
❖ 其它特征
1 认知障碍:累及到了额部皮层或额部皮层一小脑传出途经 2 嗅觉改变: 跟ET病程和严重程度无关,而PD嗅觉改变发 生 在病程早期 3 听觉障碍:比正常人更容易戴助听器或得听力丧失 4 体重指数:ET患者的体重指数比对照组低6% 5 发现ET患者外周静息期要比正常对照组低,表明震颤可能 存在一条外周调节的途径。
精选
15
华盛顿Heights-Inwood关于ET诊断标准
❖ ①检查发现至少有一侧手臂存在+2级的姿势性震颤(头部震 颤可同时存在,但不作为诊断标准)
❖ ②检查发现至少有四个任务中存在+2级的动作性震颤或者一 个任务存在+2级的动作性震颤以及第二个任务存在+3级的动 作性震颤。这些任务包括(倒水、喝水、用勺子喝水、指鼻 运动和画螺旋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