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0a4747e2f60ddccdb38a057.png)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马工程《宪法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导论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七章国家机构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第三部分章节题库导论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七章国家机构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沈工大2018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相关试题:(1)成文宪法[中山大学2018年研](2)不成文宪法[中南财大2014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武大2006年研]答:(1)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称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都冠以国名。
成文宪法是美国和法国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人权、确立新的自由主义政权体制而制定出来的。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是与成文宪法相对应的概念。
不成文宪法富有弹性,适用性较强,能够被较好地运用以化解宪法争端,并且一般不会出现成文宪法时常面临的宪法危机。
英国宪法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3)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宪法分类,由英国学者蒲莱士首次提出,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
不论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都是由具有宪法效力的宪法规范所构成的。
②即使在成文宪法国家,除了宪法典之外,不成文宪法的形式也构成宪法制度的重要基础,通常以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或者权威性的法律文件弥补宪法典的缺失。
网络教育《宪法学》答案
![网络教育《宪法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16c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c.png)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10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属于( )的地位。
( A )A. 根本法B. 基本法C. 组织法D. 行为法2. 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 D )A. 1/2B. 1/3C. 1/4D. 1/5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是( )。
( C )A. 《共同纲领》B. 《临时约法》C. 《钦定宪法大纲》D. 《十九信条》4. 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
( C )A. 1988年B. 1993年C. 1999年D. 2002年5. 无产阶级独掌国家领导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
( C )A. 最高原则B. 基本原则C. 根本原则D. 首要原则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
( C )A. 根本制度B. 基本制度C. 根本政治制度D. 基本政治制度7. 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
( B )A. 劳动机会B. 物质帮助C. 社会福利D. 劳动报酬8.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的解释权应当由( )来行使。
( B )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9. 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 名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 B )A. 20B. 30C. 40D. 5010.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 )( B )A. 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B.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C.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 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11.所谓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就是不与具体的( )相抵触。
A. 宪法精神B. 宪法原则C. 宪法规范D. 宪法条文12.中国历史上唯一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5cf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e.png)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率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率。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二宪法学习题答案
![二宪法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6d75027284b73f24250f8.png)
二宪法习题班级____学号____姓名____日期____单选题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B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2.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 D )。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3.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B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律4.按照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将宪法划分( A )。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D.成文宪法和柔性宪法5.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B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6.下列哪项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所没有规定的?( A )A.地方自治制度B.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 D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D )A.国家副主席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国务院副总理9.取得我国国籍采取( C )。
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出生地主义﹢血统主义原则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10.我国宪法修改权专属于( A )。
4-宪法学(参考答案)
![4-宪法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28076155270722192ef7a1.png)
《宪法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B.三十一C.二十D.二十一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B.生存环境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其他执法机关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 D)相适应。
A.社会发展B.社会资源的增长C.生态环境D.社会发展计划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 D )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自治州.自治县区域划分由( B )审批。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自治区人民政府D.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最高人民法院( A)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监督,领导B.领导,领导C.领导,监督D.监督,监督11.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 B ),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宪法学习题[含答案解析,修改]
![宪法学习题[含答案解析,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ea33aa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宪法学习题[含答案解析,修改]《宪法学》练习题(含答案,若有错误请指出)魏新文编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关系的一方通常必然是( D)A.公民B.国家C.国家机关D.国家或国家机关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B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我国现行宪法序言明确宣告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D)A. 政治制度B. 社会制度C. 经济制度D. 根本任务4.我国宪法规定享有解释宪法职权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5.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A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A.1787年美国宪法B.1791年法国宪法C.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D.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7.欧洲大陆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C )A.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C.1791年法国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8.根据较为通用的宪法分类,美国宪法、法国现行宪法属于(C )A.钦定宪法B.不成文宪法C.民定宪法D.柔性宪法9.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序言和部分条文已经进行了(C)二次修改 B.三次修改C.四次修改D.五次修改1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B )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农户私有D.村民共用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A )。
A.监督和管理B.指导和帮助C.管制和调控D.扶持和资助13.我国选举法规定,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B )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三分之一至一倍C.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D.一倍14.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首先应( C )A.向选举办公室提出申诉B.向人民法院起诉C.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D.向县人大常委会申诉15.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可以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最多不得超过(B)A.二人B.三人C.四人D.五人16.公布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B )A. 15天以前B.20天以前C. 25天以前D.30天以前1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由(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国务院审批D.民政部批准18.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 C )A.领导关系B.监督关系C.指导关系D.委托关系1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C )A.权利和义务B.神圣职责C.光荣义务D.神圣权利20.根据我国国籍法,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我国国籍,最后审批权属于( C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外交部C.公安部D.国家安全部2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国家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D.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是( D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2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A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公安部2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解释宪法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规审查备案室25.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C)A.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B.国家主席任命C.中央人民政府任命D.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任命2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7.世界上最早的国歌是( C )A.法国的《马赛曲》B.英国的《天佑吾王》C.荷兰的《威廉·凡·拿骚》D.美国的《星条旗歌》2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D )A.集体领导制B.主席、副主席负责制C.合议制D.主席负责制29.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不得超过(C)A.1400人B.2200人C.3000人D.3400人30.根据现行宪法,有权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机关是(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31.根据现行宪法,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A)A.国有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32.根据现行宪法和检察院组织法,我国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A)A.领导关系B.监督关系C.协调关系D.指导关系33.根据现行宪法,我国有权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国家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是(D)A.以人为本B.依法治国C.民主集中制D.分权制衡35.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别行政区有权(A)A.行使司法终审权B.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C.负责特别行政区的防务D.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6.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A.村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B.乡、镇人民政府指导村委会的工作C.村委会主任由村民选举产生D.村委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37.根据现行宪法,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除公安机关外,还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公民通信进行检查的机关是(B)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邮政电信部门D.纪律检查委员会38.根据现行宪法,有权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国家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39.根据各国国家元首实际拥有的职权,国家元首可以分为(B)A.个人元首和集体元首B.实位元首和虚位元首C.君主制元首和共和制元首D.终身制元首和任期制元首40.宪法渊源是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我国的宪法渊源不包括(B)A.宪法典B.宪法修正案C.宪法解释D.国际条约4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单一制42.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自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国家授予的B.特别行政的自治属于地方自治C.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比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要高D.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不包括司法终审权43.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写入政治纲领性文件的是( A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联合国宪章》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44.各国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力是( A )A.立法权B.财政权C.监督政府权D.人事权45.不需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国家机关是( C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4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审计署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其领导的是(C )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D.国务院副总理47.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是( B )A.审判监督关系B.法律监督关系C.行政领导关系D.法律指导关系48.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是( D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9.下列关于国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我国承认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B.我国只承认双重国籍,但不承认多重国籍C.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D.我国对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没有限制50.“分权制衡”理论的集大成者是(D)A.洛克B.卢梭C.霍布斯D.孟德斯鸠51.资产阶级人权中最核心的内容是(D)A.生命权B.人格尊严C.宗教信仰自由D.私有财产权52.我国历次宪法修改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在(D)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53.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4.加拿大的国家结构形式是(C)A.单一制B.邦联制C.联邦制D.君主制55.现行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C)A.基层政权机关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D.基层事业单位56.西方最早提出主权观念的思想家是(B )A.卢梭B.波丹C.洛克D.孟德斯鸠57.我国的民主党派共有(D )A.5个B.6个C.7个D.8个58.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B )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59.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本的自由是(B )A.宗教信仰自由B.人身自由C.通信自由D.言论自由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会议的主持者是( B )A.大会秘书长B.大会主席团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61.我国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提名权属于(C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62.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同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63.根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能对下列哪个人员提出罢免案?(C )A.国家主席B.国家副主席C.全国政协主席D.国务院总理64.以下关于我国公民与人民两个概念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B.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C.人民的范围比公民的范围更广D.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65.自然正义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二是( C )A.审判公开B.司法独立C.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D.平等保护66.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D )A. 血统主义原则B. 出生地主义原则C. 出生入籍原则D. 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67.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C )A. 行政机关支配B. 其他社会团体C. 外国势力支配D. 任何人的支配68.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D )A. 总理负责制B. 合议制C. 分工负责制D. 行政首长负责制69.我国人民法院实行(B )A. 四级三审终审制B. 四级两审终审制C. 五级三审终审制D. 五级两审终审制70.政治民主核心原则是( B )A.政权更替B.多数人决定事务C.公民权利的自由平等D.良好的法治二、多项选择题71.下列关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特点的观点,正确的是(ABDE )A.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民主党派在法律上完全平等B.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D.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E.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惟一政党72.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包括(ABCDE )A.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B.负责特别行政区的防务C.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D.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E.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73.各国元首的职权主要包括(BCDE )A.参与立法权B.任免权C.紧急命令权D.赦免权E.外交权74.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ACD )A.分工负责B.互相监督C.互相配合D.互相制约E.互相尊重75.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有(ABC )A.委员长B.副委员长C.秘书长D.副秘书长E.各专门委员会主任76.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主要职权有(ACDE )A.立法权B.法律公布权(属国家元首)C.财政同意权D.弹劾权E.质询权77.近代意义的政党是(AD )A.辉格党B.清流党C.会党D.托利党E.东林党78.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有(A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E.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79.不属于社会主义宪法原则的是(AD )A.“天赋人权”的原则B.“议行合一”的原则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D.分权原则E.民主集中制原则80.宪法监督的主要方式有(ABDE )A.事先审查B.事后审查C.国家元首审查D.宪法控诉E.附带性审查81.君主制的特征是(ABC )A.终身制B.集权制C.世袭制D.限任制E.分权制82.中国共产党对待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是(ABDE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政治协商D.肝胆相照E.荣辱与共83.下列国家中属于多党制的有(ABCDE )A.美国B.日本C.法国D.德国E.意大利84..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BD )A.勇于献身的精神 B.科学研究成果C.文学艺术成果 D.技术发明创造E.发现发明创造85.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下列人员(ABE )A.国家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直辖市市长E.国家副主席86.现行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我国国家领导人有(ACE ).A.委员长、副委员长B.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C.国家主席、副主席D.国务院秘书长E.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87.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是(ACDE )A.国家只有一部宪法B.剩余权力归中央C.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D.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E.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8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公民的文化自由包括(AB )A.科学研究的自由B.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C.出版自由D.言论自由E.集会自由8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CE )A.法律B.行政法规C.自治条例D.规章E.单行条例90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有(ABD ).A.一般行政区域B.民族自治区域C.经济特区D.特别行政区E.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三、名词解释题91. 宪法渊源:宪法的渊源亦即宪法的表现形式。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c19c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d.png)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错误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制;正确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A、就是B、形式上是C、实质上是D、不是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A、两部宪法B、三部宪法C、四部宪法D、五部宪法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A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A、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自由大宪章D、1791年法国宪法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国籍法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C、1848年意大利宪法D、1830年法国宪法;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五五宪章三、小论文:论宪法的主要作用;参考课本P20——23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路进行;宪法对于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力的作用;法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宪法对实行法治的作用;宪法维护国家的统一;宪法学作业二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相同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错误2、总体来看,政党与政党制度与民主宪政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近代民主宪政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近现代民主宪政的发展;正确3、人类的民主选举制由资产阶级首创,而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 正确4、许多国家的宪法和选举法都确立了普选制,普选制是指公民不受特别限制地参加选举,因而普选制是就一定程度而言的选举制度;错误5、我国选举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制权,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错误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错误7、目前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等级比较复杂,现行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三级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正确8、我国行政区划截至2002年底,共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6个市直辖市除外,其中地级市275个,县级市381个;县、自治县1594个,旗、自治旗52个;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16个,自治旗3个;另有22个地区,5个盟;正确9、如果是自治区,那么自治机关应当是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而自治区下设的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则不是自治机关;正确10、特别行政区与一般的行政区域不同,具有特殊性;但在遵守宪法上,是与一般行政区域一致的;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CA、君主立宪制B、议会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总统制2、我国法律规定,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主要权利有:A、B、CA、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B、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解释权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区进入紧急状态D、最高人民法院享有对特别行政区的司法终审权3、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A、中央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根据选举法的规定,A、B、DA、严重的精神病患者B、正在被劳动教养的C、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5、按照行政域实行地方地方制度的不同,我国地方制度可以分为A、C、DA、普通地方制度B、经济特区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A、3B、5年C、6D、8年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B、C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8、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A、B、C、DA、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B、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C、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D、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9、宪法规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有B、C、D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0、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三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和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谁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A、黄某B、朱某C、王某D、三人均不得当选三、小论文6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参照教材P132——133内容;宪法学作业三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错误2、私营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这是他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本质区别;这里所说的私人、是若干人,而非一人;错误3、根据宪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该法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正确4、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内容,我国早在1978年宪法就曾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有关的内容;正确5、在各国的国籍法中,通常有两种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正确6、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地位的是177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错误7、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错误8、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错误9、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正确10、我国国旗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确定的;正确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C、DA、国家主席、副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C、国务院总理、副总理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DA、权利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A、B、D A、侮辱B、诽谤C、诋毁D、诬告陷害4、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A、B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集体经济D、混合经济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DA、权利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6、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A、B、D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7、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B、CA、帮助B、监督C、管理D、指导8、法律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A、C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检察机关D、审判机关9、在我国,A、C的印章应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A、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B、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C、国家驻外使馆、使馆D、监狱10、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可以任免A、C、DA、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B、高级人民法院院长C、军事法院院长D、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委员三、小论文6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参照教材P181——184;宪法学作业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着述;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3、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5、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制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世界着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3、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ABCDA、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4、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 A、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A、共产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6、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7、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A、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8、在总统制国家中,A、B、C;A、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是政府首脑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D、总统对议会负责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2、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四、小论文4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参照教材P24——29。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2f1f1de2d15abe23482f4ddf.png)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1、 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国务院2、 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3、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荷兰宪法4、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B)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5、 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宪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B、D)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D、法治原则2、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A、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3、《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存在的缺陷是(B、D)A、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C、没有规定分权原则D、没有提出反封建任务4、1954年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 A、D )A、人民民主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本国经验与外国经验相结合D、社会主义原则5、1975年宪法的主要问题有(A、B、C )A、混淆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B、没有设立国家法律监督机关C、颠倒了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D、没有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2、 填空题1、 宪法规范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纲领性相结合、广泛性和根本性的统一、原则性和具体性的并存、权利性和义务性的交叉。
2、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 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习题附参考详细标准答案)
![宪法(习题附参考详细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6df25f78a6529647d53d9.png)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地哪一项表述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在不成文宪法地国家中,宪法地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地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地行为约束D.宪法地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2.根据宪法制定地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国家司法考试)A.1830年法国宪法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C.1889年日本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3.一般认为,近代意义地宪法作为国家地根本法,其核心价值是().A.规定国家地根本任务B.规定国家地根本制度C.尊重和保障人权D.确认国家地经济制度4.系统阐述“分权学说”地学者是().A.英国地洛克B.法国地卢梭C.法国地孟德斯鸠D.中国地康有为5.“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未保障地地方,就没有宪法.”此语出自().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C.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D.各国地民族精神6.根据列宁进行地分类,宪法可以分为().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真实地宪法与虚伪地宪法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7.“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地纸.”此语出自().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8.根据宪法原理,宪法制定权属于().A.制宪议会B.宪法起草委员会C.全体人民D.立宪机关9.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地宪法解释机关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10.总结宪法产生和发展地历程,我国宪法发展最主要地方式是().A.宪法解释B.宪法惯例C.宪法适用D.宪法修改11.按照宪法地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下列关于我国宪法地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地哪一表述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制宪主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地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地具体工作机关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地制宪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地正确答案)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地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甲地含义?()(国家司法考试)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地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地最高行为准则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地要求更加严格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地问题2.根据我国宪法地规定,下列关于宪法监督制度地表述,哪些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大制定地地方性法规地撤销属于事后监督B.我国地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地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地行政法规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地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3.宪法在一个国家地法地体系中具有根本法地地位,表现在宪法具有地以下哪些特征:()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地制度B.宪法修改程序更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D.宪法与一般法律地结构不同4.我国宪法地基本原则有:().A.人民主权B.基本人权C.法治D.三权分立5.我国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地宪法规定,主要有:().A.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C.规定人民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D.公民享有全民投票权、创制权和复决权6.美国宪法学家罗文斯坦根据宪法地实施效果,将宪法分为:().A.规范性宪法B.名义性宪法C.确认性宪法D.语义性宪法7.设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等专门机关进行违宪审查地国家,包括下列地().A.法国B.德国C.日本D.韩国8.在设立宪法法院进行违宪审查地国家,其违宪审查地范围包括但不限于:().A.法律、法规地合宪性B.国家机关权限争议C.选举争议D.政党违宪案9.根据宪法列举性地明文规定,我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地机关有:().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三、简答(述)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2.简述宪法与宪政地关系.3.我国宪法地结构是怎样地?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哪些?6.宪法修改地方式有哪些?7.美国宪法地修改程序是怎样地?8.宪法解释地方法有哪些?9.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四、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1.如何理解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地集中反映?2.试述我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基本原则地发展.3.论述宪法序言地法律效力.4.试述世界主要国家违宪审查制度地基本模式.5.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如何进一步完善?五、案例分析2006年3月7日,某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就国务院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地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起违宪审查建议.现行地国务院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地规定,包括《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地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地暂行办法》,其中《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地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地干部可以退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地暂行办法》第1条则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地工人应该退休.该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违宪审查建议书中指出,以上规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及第48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地、经济地、文化地、社会地和家庭地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地权利”地规定(以上根据有关报道整理,仅用于教学目地).试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分析下列问题.1.《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地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地暂行办法》,属于().A.基本法律B.基本法律以外地其他法律C.行政法规. D.其他规范性文件2.该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起违宪审查建议,在立法法中地依据是().A.法定地国家机关对违宪审查地要求权B.法定地国家机关以外其他国家机关对违宪审查地建议权C.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对违宪审查地建议权D.公民对违宪审查地建议权3.根据立法法等法律文件地规定,可以被提起违宪审查地对象地有().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规章4.对该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提起地违宪审查建议,可能地处理结果有().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进行研究,认为没有必要送有关地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和提出意见B.国务院根据有关地专门委员会地书面审查意见修改上述规定并反馈C.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必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D.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上述规定第二章宪法地产生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地答案)1.世界上最早地成文宪法是().A.英国宪法性法律B.法国宪法C.1787年美国宪法D.1918年苏俄宪法2.鼓吹“人民主权”理论同王权相对抗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A.法国地卢梭B.英国地洛克C.英国地霍布斯D.法国地孟德斯鸠3.以下关于宪法产生和发展地表述中,不正确地是().A.宪法是一定历史阶段地社会现象B.宪法最终会随国家地消亡而消亡C.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地产物D.宪法在有地国家早于近代产生4.旧中国颁布地第一部正式地宪法是().A.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制定地民主主义宪法性文件是().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地宪法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78年宪法7.孙中山领导地辛亥革命中产生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资产阶级民主地宪法B.新民主主义地宪法C.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地宪法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地宪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地正确答案)1.清朝末年颁布地宪法性文件有:().A.《钦定宪法大纲》B.《天坛宪法草案》C.《重大信条》D.《五五宪草》2.下列选项中,属于革命根据地宪法性文件地有:().A.《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根据2004年通过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列有关国家对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地政策地文字表述,哪些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B.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地发展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4.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修改地内容有:().A.规定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B.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将县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D.将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地关系规定为领导关系5.我国1993年地宪法修正案涉及下列哪些方面地内容?()(国家司法考试).A.明确把“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B.增加规定“土地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地规定转让”C.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D.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地任期由3年改成5年6.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地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宪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些内容是这一修正案包括地主要内容?()(国家司法考试)A.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B.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C.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立法,完善宏观调控”D.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地合法地权利和利益”7.下列属于我国2004年第四次部分修宪内容地有().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地指导思想D.在统一战线范围地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C.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三、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宪法是在什么样地条件下产生地?2.英国宪法性法律主要包括哪些?3.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4.1949年《共同纲领》有什么历史意义?四、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1.应如何评价旧中国地宪政运动?2.应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地地位和作用?3.试述1954年宪法地主要内容、鲜明特征和历史地位.4.1982年宪法历次修正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作出地?历次修正案地主要内容是什么?五、案例分析2003年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地建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地建议,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地规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2004年3月14日,出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03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其中,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绝大多数代表赞成获得通过.请问:1.这次会议通过地宪法修正案,是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第几次修改?2.我国有权提议修改宪法地主体有哪些?3.这次对1982年宪法进行地修改,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章国家性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地说法中正确地是().(国家公务员考试)A.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B.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C.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D.农村和城市郊区地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地以外,属国家所有2.根据1982年宪法地规定,我国地国家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3.人民民主专政地经济基础是().A.生产资料地社会主义公有制D.全民所有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国有经济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性质是().A.中央国家机关B.民主党派地中央机关C.爱国统一战线组织D.中国地上议院5.下列关于国有经济地地位地宪法表述中,正确地是().A.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重要组成部分D.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地领导力量C.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地主导力量D.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地唯一基础6.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最高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地意见》7.我国现阶段地统一战线地性质是().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8.政治协商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重大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协商().A.在决策前进行协商B.在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C.在决策前或就决策执行中地重要问题进行协商D.在决策前和就决策执行中地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地正确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地显著特征有:().A.共产党领导B.多党派合作C.共产党执政D.多党派参政2.根据我国宪法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地组织形式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C.1993年我国通过地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关于民主党派地性质地表述,正确地有:().A.各自所联系地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地政治联盟B.接受中共领导地、同中共通力合作地亲密友党C.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参政党D.统一战线地组织4.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地范围,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地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地爱国者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条、第20条分别对宪法第10条第4款、第3款进行了修改.关于这些修改,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明确了土地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地规定转让B.确认了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地支配权力C.明令禁止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D.明确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地公共目地和补偿义务6.根据宪法修正案地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地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地规定对其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地有:().A.土地B.公民地私有财产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D.中外合作经营企业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主要职能有:().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领导各民主党派8.根据宪法和法律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地?()(国家司法考试)A.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地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B.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重要组成部分C.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保障公民地合法地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D.198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转让三、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地范围是怎样地?2.我国多党合作中包含着哪些民主党派?3.试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主要职能地具体内容.4.试述当前我国地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四、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1.试论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地意见》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发展.2.宪法完善对公民合法地私有财产保护地规定有什么意义?第四章国家形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有关特别行政区立法权地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特别行区立法机关制定地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地生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地意见后,如认为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地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地事务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地条款,可以将该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C.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地特别行政区地法律立即失效D.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地特别行政区地法律一律具有溯及力2.我国地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确认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地宪法修正案是().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自身特色地两项制度.下列对这两项制度地表述不正确地是().(国家公务员考试)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D.特别行政区地高度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地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地外交权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地主管部门地表述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地主管部门无权进行行政区划B.有权进行行政区划地部门,也就是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地主管部门C.主管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地部门,也有权处理行政区划问题D.主管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地部门,也是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地处理决定机关6.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地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地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国家司法考试)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所在地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地正确答案)1.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地表述哪些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我国是单一制地国家B.我国地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地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地C.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民族自治D.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根据宪法地规定,全国人大地组成,包括:().A.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地代表B.特别行政区选出地代表C.军队选出地代表D.各政党和人民团体推荐地代表3.依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地有关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澳门特别行政区依基本法自行管理地事务B.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地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地独立委员会地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C.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地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D.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澳门”地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地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4.依据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哪些选项地表述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特别行政区地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B.不服特别行政区法院地判决,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C.特别行政区可以自主决定外交、经济、财政等事项D.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5.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地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地整体利益,可在3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B.如果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地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征询行政会议地意见之后可解散立法会C.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地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地原案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辞职.D.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地法案而解散立法会后,重选地立法会仍通过原法案,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协商不成地,行政长官有权再次解散立法会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地天安门,周围是:().A.斧头D.镰刀C.谷穗D.齿轮三、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1.国家形式包括哪些内容?它与国家性质是什么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怎样地发展过程?它地主要内容是什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主要内容是什么?4.简述我国建立统一地多民族国家地历史必然性.5.国家象征地主要表现形式及含义是什么?四、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地根本政治制度?第五章公民地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地依据?()(国家司法考试)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国籍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地原则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地条件?()(国家司法考试)A.公民在年老时D.公民在疾病时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3.根据我国宪法地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地宪法保护地表述,哪一个是正确地?()(国家司法考试)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地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地保护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地设施未加以规定D.公民合法财产地所有权和私有财产地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地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地?()(国家。
2019年西南大学春季[0141]《宪法学》辅导答案
![2019年西南大学春季[0141]《宪法学》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9836ca8956bec0875e31a.png)
1、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
1. A.英国宪法2. D.苏俄宪法3. C.法国宪法4. B美国宪法2、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一案,开创了由最高司法机构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1. D.弹劾约翰逊总统2. C.辛普森3. A.麦卡洛克诉马里兰4. B.马伯里诉麦迪逊3、10.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是()。
1. C.中等教育2. A.职业教育3. B.高等教育4. D.初等教育4、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是()。
1. B.选民民主选举代表2. C.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3.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 D.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5、14. 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对()。
1. A.村民负责2. D.乡政府负责3. B.村民会议负责4. C.村党支部负责6、张家村与李家村毗邻,李家村的用水取自流经张家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
2001年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
张家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就属于张家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的水流交乡水管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1. A.张家村告得有理,因为水流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政府无权收归国有2. 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3. B.张家村告得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张家村集体所有,这条小河里的水流当然也属于村民集体支4. 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居于张家村所有,但李家村人也应享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解决李家7、某选区选举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其一项符合法律的规定?1. D.宣布无人当选,以甲、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2. B.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3. C.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4. A.宣布甲、乙当选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张献勇《宪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国家机构(上))【圣才出品】
![张献勇《宪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国家机构(上))【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565bb19ec3a87c24128c400.png)
第六章国家机构(上)6.1 复习笔记一、国家机构概述1.国家机构的概念和职能(1)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是国家借助国家权力为实现其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与一般社会组织的区别:①存在的基础不同②社会职能不同③职责不同④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不同⑤命运不同(2)国家机构的职能①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护人民,惩处违法犯罪行为;②国家机构主要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为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工作;③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发展为公民服务的各项制度和设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④维护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⑤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抗侵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2.国家机关的分类(1)以行使职权的性质为标准①西方国家将国家机关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种;②我国,根据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则分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
(2)以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为标准①在单一制国家,可将国家机关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②在联邦制国家,可以将国家机关分为联邦国家机关和组成联邦的各组成单位的国家机关。
(3)以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为标准①民选的国家机关,可分为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和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②非民选的国家机关。
3.中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我国国家机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①在意志代表方面,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的最高意志,制定法律,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②在权限划分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等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决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机关在其宪法权限内处理属于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国家事务;③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④在国家机关内部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实行集体领导体制,而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则都实行首长个人负责制;⑤在具体工作方面,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宪法学》课后答案
![《宪法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0757bf46527d3240ce0ae.png)
宪法学(第五版)简答题和论述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程序修改;(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
宪法是对社会既存的民主事实的法律确认,宪政运动是先发产生的前提,宪法是宪政运动的结果。
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
宪法确认了民主事实,将民主事实制度化和法律化,这样一部宪法的有效实施,即意味着实行了宪政。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序言+正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组织法5.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6. 宪法的修改方式有哪些?(1)全面修改(2)部分修改(3)无形修改7. 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修改宪法较为特殊一些。
根据美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有以下四种程序:(1)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由3/4州议会批准。
(2)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通过,并交由3/4制宪议会批准。
(3)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开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议会批准。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973331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9.png)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8459a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7.png)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答: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是现代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
该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是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尊严的重要保障。
它要求国家在法律上和行政上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
同时,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以确保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要保障。
课后题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什么是宪法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XXX2016年研)答:宪法学是研究宪法的学科,是现代法学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研究宪法的性质、功能、原则、制定、修改、解释、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问题。
宪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指导思想、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问题。
宪法学是现代法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对于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2.简述古代各国宪法的发展特点。
(XXX2017年研)答:古代各国宪法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代各国的宪法多数是不成文的,以惯法和传统法为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其次,古代各国的宪法多数是专制性质的,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公民没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再次,古代各国的宪法多数是封建性质的,以土地所有权和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平等。
最后,古代各国的宪法多数是不完善的,存在着很多漏洞和缺陷,难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总之,古代各国宪法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成文、专制、封建和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国家形式是指一国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方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政体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国家主权的宏观体制,是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意义上的政权构架。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着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是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099e8d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2.png)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1.简述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
答:近代宪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强调公民的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4)成文宪法形式被普遍采用;(5)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
2.简述英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17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经济关系,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并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宪法就是在这一革命过程中产生的。
而英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特点,并由此导致英国宪法产生如下特点: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累积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封建王权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有些旧的法律也成为了新宪法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根本法的形式特征等等。
3.简述1918年《苏俄宪法》的意义。
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1918年7月,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苏俄宪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突破了资产阶级宪法和宪政的局限性,使宪法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其次,它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使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从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次,苏俄宪法推动了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发展。
此外,苏俄宪法还使宪法突破了西方文化的范围,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3.评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
宪法学1—4章的答案
![宪法学1—4章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d0fce86294dd88d0d26b03.png)
宪法学 第一章同步练习题一、 填空题1、按照创制宪法的形式与程序与一般地普通法律的差异,宪法可分为__刚性宪法_________与__柔性宪法_________。
2、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__1787________年的___美国________宪法。
3、按照资产阶级对宪法的传统分类,英国宪法属于____不成文宪法_______和__柔性宪法_________。
4、我国宪法规定,__全国人大_________和_人大常委会__________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5、根据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可把宪法分为____刚性宪法_______和___柔性宪法________。
二、 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A. 1787年美国《独立宣言》B. 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C. 1791年法国宪法D.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2、现代宪政应具有以下内容:ABCDA. 宪法的正当性B.宪法的确定性C. 宪法的功能性D. 宪法的调控性3、在我国,宪法渊源包括:ABDA. 宪法B. 宪法修正案C. 司法解释D. 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4、在美国宪法修正案需要经过( C)的州议会的批准才可通过。
A. 1/2B.3/5C. 3/4D. 4/55、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C )A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象征C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D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三、 判断题1、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但其规范不具有执行力。
(错)2、在我国古代文献《国语·晋语》中就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的论述,这足以证明我国很早就有了宪法。
(错)3、宪法的分类是针对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存在着这些形态的宪法规范。
《中国宪法学》部分习题作业及参考答案
![《中国宪法学》部分习题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830347cd184254a35352c.png)
《中国宪法学》部分习题作业及参考答题思路一、宪法与法的区别?1. 内容的根本性。
2. 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3. 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4. 实现民主的基本形式。
二、宪法最高效力的体现?1.宪法是立法的依据与基础。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违宪的法律是无效的。
5.一切违宪行为追究“违宪责任”。
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我国宪法总结了历史上历部宪法的经验教训,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规定,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我国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自由十分广泛,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广泛。
依照《宪法》规定,公民是我国权利和自由的主体,而公民中绝大多数属于人民范畴,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权利和自由。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占极少数。
(2)享有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广泛。
这不仅表现在《宪法》第二章中列举的公民所享有的政治、人身、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和自由,也表现在宪法“总纲”及“国家机构”一章中所确认的公民财产权、继承权、民主管理权等其他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加强,我国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内容在不断丰富。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这体现了我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因此,任何公民不仅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反对特权。
平等和特权是根本对立的。
《宪法》第5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这是指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仅表现在宪法条文上,而且在权利和自由的实际享有和履行中也是真实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8dbe4fab069dc50220181.png)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国务院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荷兰宪法4、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B)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5、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宪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B、D)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D、法治原则2、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A、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3、《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存在的缺陷是(B、D)A、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C、没有规定分权原则D、没有提出反封建任务4、1954年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 A、D )A、人民民主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本国经验与外国经验相结合D、社会主义原则5、1975年宪法的主要问题有(A、B、C )A、混淆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B、没有设立国家法律监督机关C、颠倒了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D、没有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二、填空题1、宪法规范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纲领性相结合、广泛性和根本性的统一、原则性和具体性的并存、权利性和义务性的交叉。
2、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4、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序言、四章,计138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力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界限: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相一致,宪法规范仍能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而在适用宪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时,产生歧义,则用宪法解释,使宪法规范能准确、全面地调整社会关系;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不相一致,通过宪法解释仍无法调整社会关系时,则需用宪法修改,使宪法规范能准确、全面地调整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空间效力?宪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宪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全部空间,及一个国家的领土。
我国宪法未对领土明文规定,但宪法的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全部范围,即国家主权的全部空间,包括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居于最高地位,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宪法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1)宪法自身具有正当性。
以民主事实为基础,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社会成员具备宪法意识。
社会成员要形成信任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国家公权力形成严格依据宪法行使职权的意识。
(3)法律体系的完备。
法律的原则性规定需要由普通法律予以具体化。
(4)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否则,宪法权威被挑战。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1.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法律条件是什么?(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3)思想条件: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4)法律条件:法律制度本身的发展、法律形式的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的区别?资本主义宪法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社会主义宪法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维护无产阶级统治,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3.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对1982年宪法有何影响?基本特点:(1)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2)这部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结果,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3)在内容上,这部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除了确认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还规定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
影响:1982年宪法在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均继承并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其结构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总计138条。
4.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发展的经验和教训?(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宪法修改工作的领导,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发扬民主,扩大修宪的社会基础;严格按法定程序修改宪法。
(2)要随着国情的发展,对宪法中某些与现实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修改。
(3)认真贯彻法治精神,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依法规范国家权力。
5.为什么说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因为现行宪法进一步协调了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规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包括哪些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如何理解宪法指导思想是宪法规范体系的灵魂?因为宪法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凝聚了全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是各族人民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国家根本意志,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3.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和实践是如何贯彻宪法的指导思想的?(1)使宪法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作为宪法制定与实施的理论依据,并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宪法的精神、理论和原则等角度,对宪法是否需要修改或者解释、何时修改或者解释、怎样修改或者解释等重大问题进行根本指导,对宪法实施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给予回答与指引,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实践性和稳定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2)把宪法的指导思想作为人们认识宪法现象、分析宪法问题、探索宪法发展内在规律的根本方法,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2)宪法基本原则既是宪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宪法学的基本范畴。
在宪法学上,虽然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存在不同观点,但强调宪法基本原则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和指导作用却是共识。
(3)不同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宪法基本原则不尽相同。
(4)宪法基本原则具有多重属性和不同特征,因此从不同角度对宪法基本原则进行分类是认识和研究宪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5.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什么?(1)在宪法制定和修改中,宪法基本原则具有衔接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规范、构建宪法规则体系的作用。
(2)在宪法实施中,宪法基本原则是遵守宪法和适用宪法的重要依据。
(3)宪法基本原则在维护宪法稳定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1.如何认识宪法与国家性质的关系?(1)宪法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规定国家制度时,首先需要明确本国的国家性质。
(2)西方资本主义宪法为了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一般不明确规定其国家的阶级属性。
(3)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公开表明其国家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2.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2)现行宪法序言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由此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3)虽然现行宪法确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等同。
3.如何理解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1.统一战线是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联盟,即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2.1982年宪法序言对爱国统一战线作出明确规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4.如何理解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性质的关系?(1)国家性质决定着政权组织形式。
(2)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5.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有哪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集中原则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共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4)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6.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如果不顾国情,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搬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动摇我国政治稳定的根基。
7.我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1)我国具有统一的历史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2)我国各民族人民之间历来拥有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3)建立单一制国家,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建立单一制国家,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我国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1)国家的法律体系: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2)国家机构的组成: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3)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通过宪法授予,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
(4)对外关系: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1.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