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压气机与涡轮02shaiza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喷6发动机涡轮的冷却气流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 Active Clearance Control
为保证涡轮叶尖间隙始终保持最佳值,在不同工况下,必须调整叶片与外环之间的间 隙。通常采用对外环进行冷却的方法来实现间隙的保证。
冷态 起动加速 正常运行 减速过程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
为保证涡轮叶尖间隙始终保持最佳值,在不同工况下,必须调整叶片与外环之间的间 隙。通常采用对外环进行冷却的方法来实现间隙的保证。
▪ 压气机的工作状态可在特性图上表示出来
九、压气机特性
❖ 引起压气机性能参数变化的原因
▪ 外界条件:
• 进气总压p*1 • 进气总温T*1
▪ 工作转速 ▪ 空气流量
❖ 设外界条件不变,性能参数之间关系可如下表示:
* k
f1(qma ,n )
k* f2(qma ,n )
将上式参数之间的关系表示成曲线图,即为压气机特性图
量减少的特点,保持气流进入工作叶片时仍然有比较合适的攻角,避免产生分离。 (2)结构特点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小结:
▪ 转速不变,流量减小→攻角增加→喘振 ▪ 转速不变,流量增加→攻角下降→堵塞 ▪ 对于多级轴流压气机:
• 转速下降→前喘后堵 • 转速增加→前堵后喘
▪ 了解以下三种防喘措施的基本原理:
❖喘振(物理机理)
▪ 流量减少,攻角增大,叶背出现分离 ▪ 当分离区扩展至整个压气机叶栅通道,这时压气机转子丧失了将气流压
向后方,克服后面高反压的能力,于是流量急剧下降; ▪ 出口的高压气流会向进口方向倒流,此时反压降低,由于压气机轮缘功
的作用,流量又开始增加; ▪ 喘振总是经历流动、分离、倒流、再流动、再分离、再倒流的循环过程。
kk
T2 T1
1 1
7、压气机和涡轮的性能参数
❖涡轮主要参数
▪ 膨胀比:
t*
p
* 3
p
* 4
进口总压 出口总压
▪ 流量:
qmg (kg / s)
▪ 转速: ▪ 绝热效率:
n(rpm)
t
实际膨胀功 等熵膨胀功
?(自己推导)
涡轴发动机
压气机与涡轮的稳定工作
❖涡轮与压气机的对比
压气机 (减速增压)
效率
0.72 0.75 0.773 0.78289 0.77034 0.74324 0.71336 0.67181 0.63793 0.59839
九、压气机特性
增压比与流量的关系:
以空气流量为横坐标 增压比为纵坐标
2.5
2.0
增压比
1.5
1.0
50
60
70
80
空气流量(kg/s)
九、压气机特性
效率与流量的关系:
九、压气机特性
在给定的转速下,可以得到流量、增压 比、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流量
55.26229 58.99678 62.6306 65.42894 68.22729 70.46194 72.25369 74.42794 75.62579 76.43107
增压比
2.15397 2.13351 2.09668 2.03939 1.96573 1.86752 1.78159 1.65678 1.50333 1.39693
扭速wu
涡轮
压气机
一级涡轮输出功率可以带动多级压气机
压气机与涡轮的工作原理对比
压气机
转子在前、静子在后 转、静叶栅均为扩张型
转子:加功+增压 静止:减速增压 基元级逐级收缩 内部流动一般为亚音 逆压力梯度(静压增加) W2 W1 V2 V1
涡轮
静子在前、转子在后 转、静叶栅均为收缩型 转子:获得机械功+降压
九、压气机特性
实验内容:通过调节堵锥控制压气机流量,在不同 的转速下,分析增压比与效率的变化。
2 进口集流器; 3 流量管壁面静压孔; 5 进口导叶 ; 6 压气机 转子 ;8 压气机静子; 9 压气机出口总压梳; 10 出口总压耙 ;
11 异步交流电动机; 12 排气管道; 13 流量调节堵锥。
❖当转速变化时:
▪ 转速增加,右上; ▪ 转速下降,左下;
❖当环境不变时:
▪ 由流量和转速可知压气机 性能;
❖当环境改变时:
▪ 该特性不能直接使用
❖作业:
▪ 根据速度三角形,画图说明压气机 中间级放气、可调静子叶片的工作 原理。
感谢下 载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难点
▪ 气动稳定性 ▪ 数百个微型“机翼”的高效匹配问题 ▪ 要协同工作,基元级不仅要保证自身状态,
还要保证与其他基元级的配合
▪ 压气机周向和轴向如何保证工作稳定?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攻角
▪ 设计状态攻角的选取:
• 亚音叶栅:略大于0 • 超音叶栅:略小于0
▪ 可以近似认为,设计状 态攻角为零(i=0)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攻角
▪ 攻角对压气机的性能影响较大,首先其自 身变化比较大。
i arctg v1a
u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叶形损失(类比机翼)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的设计状态与非设计状态
正攻角工况(叶背出现分离) 设计点工况(设计状态) 负攻角工况(叶盆出现分离)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多级轴流压气机的稳定工作问题: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流量连续原理:
1 A1v1a 2 A2v2a 3 A3v3a • • • n Anvna
v1 vn
1 A1 z Az v1a vza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 当多级轴流压气机工作于设计状态时,各级转子 的攻角近似为0,压气机处于高效工作状态。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喘振
▪ 喘振是压气机的一类气动失稳现象,其流量和压升具有周期性的高振幅 振荡,时而体现为非失速的正常流动,时而表现为低流量低压升的失速 流动。
❖危害:
▪ 低频、高振幅脉动; ▪ 非常强烈的机械振动; ▪ 强烈的放“炮声”; ▪ 发动机熄火; ▪ 发动机“吐火”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 级间放气 • 可调导叶 • 多转子
九、压气机特性
❖特性的意义
▪ 压气机在设计状态下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增压 比和较高的效率。但一台设计完成的压气机不 可能总在某一特定条件(设计状态)下工作。
▪ 当工作条件偏离设计状态时,压气机的增压比、 效率会发生变化。
▪ 在非设计条件下工作时压气机性能参数(增压 比、效率)的变化为特性。
❖ 思考:下面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攻角增大?哪些情 况可能导致攻角减小?
• 流量不变,转速增大(+) • 流量不变,转速减小(-) • 转速不变,流量减小(+) • 转速不变,流量增大(-)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随着攻角的增加:
• 首先发生旋转失速或称旋转分离; • 但分离区扩展至整个压气机叶栅通道,发生喘振
▪ 出口: • 气流以相对速度W2 流出动叶 • 由于叶片转动切线速度U2 • 气流以绝对速度V2流出动叶
6、涡轮的基元级工作原理
❖涡轮速度三角形:
▪ 将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叠画在一起,W和V均向 背离转动方向发生偏转
▪ 相对速度增加:W2 W1(气体增速降压) ▪ 绝对速度下降:V2 V1(动能 机械能)
2、伯努利方程式----涡轮
WnT
v12
v22 2
W uWf
上式表明燃气在涡轮中膨胀时所作的膨胀
功以及燃气动能变化之和是用来产生轮缘功和
克服流动损失的。
W u WadT
v12
v22 2
3、压气机基元极工作原理
❖流动本质:
▪ 气体在动叶和静叶中的流动过程,本质上都是亚音速气体的减速增压过 程。
❖ 工作环境
▪ 高温: ▪ 高速转动: ▪ 高气动负荷: ▪ 轴负荷:
热负荷(1600-1950K) 离心负荷 气动力、气动力矩 传递巨大的扭矩
❖ 设计要求
▪ 提供所需功率、效率高、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
6、涡轮的基元级工作原理
❖涡轮动叶
▪ 进口: • 气流以V1流向动叶 • 由于叶片转动切线速度U1 • 气流以相对速度W1进入动叶
风扇机匣单元体(Fan Casing Module)
风扇机匣用来形成发动机空气流通的内外涵道,分别引导空气以适当的方向流入核心 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和流出风扇的出口,并且构成发动机的主要结构组件。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防喘措施
▪ (1)进气机匣处理(不需要掌握原理)
• 重点是考虑多级压气机的前面级和后面级
涡轮 (增速减压)
压气机:效率高、稳定、重量轻 涡轮:效率高、耐高温、重量轻
3级单转子涡轮
双转子涡轮
三转子涡轮
七、Fra Baidu bibliotek轮的稳定工作
涡轮的温度要求 ❖ 燃气:1500-1900K ❖ 叶片:<1150K ❖ 叶盘:<950K ❖ 轴承:<500K
CF6一级导叶的冷却
CF6一级工作叶片的冷却
RB211-5高压涡轮叶片的冷却
4、超音叶栅增压原理
• 进口超音速气 流W1经激波后降 为亚音流W2’ , 静压提高
• 然后气流转弯 速度降到W2 , 静压进一步提 高
• Mw1=1.3-1.5, 总压损失=0.97-0.94
级增压比=1.82.2
5、涡轮的功能、工作环境和设计要求
❖ 功能
▪ 将燃气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功率, ▪ 带动压气机(风扇)、螺旋桨、旋翼(尾桨)等。
* k
f1(qma ,n )
k* f2(qma ,n )
1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空气流量(kg/s)
九、压气机特性
❖整理测取数据
▪ 流量 ▪ 增压比 ▪ 效率
❖一定进气条件的特性
▪ 等转速线 ▪ 等效率线 ▪ 喘振边界线
九、压气机特性
❖当转速不变时:
▪ 流量增大,增压比下降; ▪ 流量减少,增压比增加;
以空气流量为横坐标 效率为纵坐标
效率
1.0
0.9
0.8
0.7
0.6
0.5
0.4
50
60
70
80
空气流量(kg/s)
增压比
效率
1.0 0.9 0.8 0.7 0.6 0.5 0.4
50
2.5
2.0
1.5
1.0 50
九、压气机特性
60
70
80
60
70
80
空气流量(kg/s)
九、压气机特性
效率 增压比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防喘措施
▪ (2)压气机中间级放气
中间级放气
(1)工作原理 增大前面各级的空气流量,减小相应的气流攻角,防止叶片低压面产生分离。
(2)各种放气装置及其控制 放气活门、环形放气带,液压机械、气压机械、电子机械。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防喘措施
(3)可调进口导流叶片和静子叶片
可调导流叶片或静叶
改变进口导流叶片以及前面若干级静叶的安装角,从而改变气流进入工作叶片时的流 动方向,使攻角处于最佳状态,避免气流的分离。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防喘措施
▪ (4)多转子发动机
双转子结构(Dual-spool)
(1)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转速下降时,低压转子的转度下降比高压转子转速下降得更多,使其适应流
静子:加速减压 基元级逐级扩张 导叶出口一般为临界 顺压力梯度(静压下降) W2 >W1 V2 < V1
7、压气机和涡轮的性能参数
❖压气机主要性能参数
▪ 增压比:
*
k
p
* 2
p1*
出口总压 进口总压
▪ 流量:
qma (kg / s)
▪ 转速: ▪ 绝热效率:
n(rpm)
k 1
k
等熵压缩功 实际压缩功
❖ 思考:
▪ 若多级轴流压气机转速低于设计值时, 压气机各级攻角会发生什么变化?
▪ 若转速高于设计值时,各级攻角会发生 什么变化?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设计π n
π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八、压气机的稳定工作
❖压气机防喘措施
进气机匣处理 中间级放气 可转动静子导流叶片 多轴发动机:双轴、三轴
1、压气机的功能要求与分类
❖功能
▪ 对气流进行压缩,提高压力
❖设计要求
▪ 流通能力强、效率高、稳定、重量轻
❖分类
▪ 离心式和轴流式
2、伯努利方程式----压气机
W u WnK
v22
v12 2
Wf
上式表明压气机给空气的轮缘功用来完
成多变压缩,增加空气的动能以克服流动损失。
W
u WadK
v22
v12 2
❖将不同转速的特性表示在一张图上:
1.0 0.9 0.8 0.7 0.6 0.5 0.4
20
效率
n=9000rpm n=8000rpm n=5000rpm n=3000rpm
40
60
80
100
120
140
5
增压比
n=9000rpm
4
n=8000rpm
n=5000rpm
3
n=3000rpm
2
在给定p1* ,T1*的条件下
第二章 发动机主要部件 工作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进气道 第二节 尾喷管 第三、四节 压气机与涡轮 第五节 燃烧室
内容回顾
l 压气机的功能、要求与分类 l 压气机与涡轮的伯努利方程 l 压气机基元级工作原理 l 超音速叶栅的增压原理 l 涡轮的功能、工作环境与设计要求 l 涡轮的基元级工作原理 l 涡轮和压气机的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