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文艺复兴
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和宗教神学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纷纷学习希腊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

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

2.君主论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

马基雅维里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

书中对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治体制、统治艺术、军事理论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本书因最先把政治和道德明确区分开来而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诞生的象征。

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

3.胡格诺战争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

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

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王朝;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

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4.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尼德兰革命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

16世纪前期,尼德兰城乡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受到了宗主国西班牙封建专制及其支柱天主教会的严重阻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566年爆发了反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随即掀起了反西班牙统治的武装斗争,后遭到武力镇压和恐怖统治,尼德兰人民组织森林和海上游击队频频出击。

1572年北方各省举行大起义,奥伦治.威廉被推为总督。

1576年9
月4日,布鲁塞尔起义爆发,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

11月8日,南北方各省缔结了《根特协定》,恢复南北统一,共同反对西班牙的统治。

但南方贵族慑于人民力量的壮大,转而与西班牙妥协,于1579年缔结阿拉斯同盟,承认西班牙是“合法的统治者和君主”。

北方各省和南方部分城市则成立了以荷兰为首的乌德勒同盟,继续进行斗争。

1581年北方各省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西班牙的统治,北方各省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的连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

1609年西班牙被迫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实际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

尼德兰革命的胜利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后来各国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做出了典范,对历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6.加尔文教
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由加尔文创立的新教。

加尔文教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作为其宗教理论,加尔文同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建立廉捡教会,圣经权威高于教皇权威,但比路德更激进,在其著名宗教理论著作《基督教原理》中提出“预定论”,自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选民”和“弃民”的区分,就看人在现实的成功与失败。

这种预定论以宗教学说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因而得到广泛传播。

加尔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教创始人。

法国人。

曾研习神学、法律。

致力于宗教改革。

1534年,因法国政府迫害新教徒,逃往瑞士巴塞尔。

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系统阐述新教神学理论,否认罗马教皇的权威,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1541年后长期定居日内瓦,创立加尔文教。

和路德有相似之处,他也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

但他比路德更为激进,提出了“预定论”的神学学说。

“预定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加尔文教也在欧洲各地广为传播。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反对再洗礼教,并亲自参与对该教派的迫害。

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极力反对。

其著作还有《教义问答》、《论教会改革之必要》等。

7.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

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

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

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8.马丁路德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生于矿业主家庭。

早年就学于马格德堡和爱森纳赫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神学教授。

1517年10月31日公布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

后又连续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等论文。

其主要信条是:人要想自己的灵魂得救,要依靠个人的虔诚的信仰,而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涉;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定的神学,主张每个教徒都可以读《圣经》。

据此建立的所谓廉俭教会,符合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也得到某些力图夺取教会财产的封建诸侯王公的支持。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着教会统治的根基。

1521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

路德更名换姓,躲到萨克森选侯隐藏起来,期间将《圣经》译成德文,此举为德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二章
1.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的一种方式,英国最为典型。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英国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典型方式存在着,大致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界线,分为两个阶段,顶点在19世纪。

荷、法、德等西欧国家也有类似过程。

圈地运动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但基础是用一种剥削代替另一种剥削。

它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教
又叫新教。

16世纪下半叶,在经济上日益壮大的英国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君主专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国教,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这些“不从国教者”所开展的活动,被称为清教。

加尔文所提倡的“预定论”、“信仰得救”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相符,因而成为新教的理论基础。

新教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独立,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宣传建立“千年之国”,推翻人世间的暴君;强调节俭清洁,以勤奋获取财富,要求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仪式。

清教是一种鼓励人们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宗教,为英国提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3.光荣革命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

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进一步恢复天主教,实行专政统治,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689年1月,议会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4.百科全书派
18世纪50至80年代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从
而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阶段。

《百科全书》主编是 D.狄德罗。

参加撰稿的是一大批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的知识分子。

其中有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以及孟德斯鸠、魁奈、杜尔哥、伏尔泰、卢梭、比丰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百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

5.幕藩体制
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

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

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

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

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

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

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

6.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一般来说,“开明专制”出现于资本主义已有发展,但革命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

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开明专制”始终是封建贵族国家的政策。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开始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个制度的生死搏斗,一切伪装都无济于事,“开明专制”时代连同其改革差不多都一起消失了
7.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学说。

在中国,1913年由严复译为汉文出版,译名《法意》。

主要政治思想:(1)法律应当体现理性。

(2)在国家权力结构方面,主张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权分立。

以权力“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
8.卢梭
(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1762年发表政治思想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又名《论教育》)主要政治思想:(1)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2)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承认人民的革命权利。

(3)反对代议制度,主张建立实行直接民主的小型的资产阶级民主
国。

(4)主张限制大私有制、实行小私有制。

卢梭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的理论旗帜,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9.奴隶贸易
十六至十九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将非洲黑人掠往美洲作为奴隶的肮脏买卖交易。

美洲大陆“发现”以后,大批印第安人被欧洲殖民强盗虐杀,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掠贩黑人充当奴隶。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美等国先后参与奴隶贸易。

十六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共约一千五百万,加猎奴和贩卖途中死去的人数,非洲损失的人口约在六千万到一亿。

奴隶贸易给欧洲和美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成为欧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却将亿万非洲黑人抛向死亡的深渊或置于奴隶制枷锁之下。

第三章
1.本杰明富兰克林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

“费城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

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

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避雷针。

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

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

制定了新闻传播法。

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

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

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

最先组织了消防厅。

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

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

发现了感冒的原因。

发明了颗粒肥料。

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

2.人权宣言
789年7月9日,根据穆尼埃的建议,8月26日,依照美国《独立宣言》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共十七条。

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身身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利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最后《宣言》规定了“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宣告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胜利,确立了资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在动员和团结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拿破仑一世同第七次反法同盟联军进行的最后一次会战。

1815年2月28日,拿破仑带领900名卫兵离开厄尔巴岛偷渡回法国,3月1日在法国南部登陆,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列强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奥、俄、普、英等国集结70-80万人军队,向法国扑去。

拿破仑也募集到70万人军队,但由于武器、马匹等奇缺,真正到战场的军队只有十余万人。

6月18日,在布鲁塞尔以南约20公里的滑铁卢村,拿破仑率领的7.2万
名法军同英将威灵顿率领的7万名联军进行会战。

下午5时许,由布吕歇尔统率的3万名普军投入对法军的战斗,法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宣布退位。

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

4.雾月政变
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雾月18口)发动的夺取政权的一次政变。

他解散督政府,迫使立法团选举包括他在内的三人为执政官,成立执政府。

政变以议会方式开始,以武力胁迫完成,最后用合法的形式予以粉饰。

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政变后开始了以拿破仑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时期
5.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

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

在遭到美国民兵的迎头痛击后,既得不到另外两路英军的配合,也不能继续前进。

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于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

柏高英弹尽援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美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第四章
1.西进运动
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

美国独立后,废除了1763年英国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

他们当中既有南部奴隶主,也有北部土地投机商。

人数众多的是一般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

后者以西部作为他们谋生的归宿而定居下来,从而成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体。

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宪章运动
工人阶级最早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之一,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1834年,英国新国会颁布新的济贫法,实行残酷压迫工人的习艺所制度,英国先进工人开始了争得普选权等政治权利的斗争。

1836年6月成立的伦敦工人协会成为斗争的组织中心。

它于1838年5月公布了包括实行普选权等六项具体要求的请愿书。

又称人民宪章,宪章运动由此得名。

从1939年到1948年,宪章运动以人民宪章征集签名的形式,举行集会和示威,先后掀起三次斗争高潮。

1848年,在统治阶级的镇压破坏下,坚持12年的宪章运动终于失败
3.全国宪章协会
一译“全国宪章联合会”。

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

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

设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每年改选一次。

参加该组织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基层组织的活动。

因此,它“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雏形”。

1841年地方分会有200多个,1842年达到高潮,组织扩大到
全国,会员总数约5万余人。

1848年宪章运动失败后领导人相继被捕,逐渐停止活动。

4.德意志关税同盟
又称关税同盟。

普鲁士与德意志各邦建立的关税同盟。

1834年成立。

初包括18个邦,占全德面积三分之二。

同盟以普鲁士为首。

规定同盟各成员邦国间免除一切贸易关税,与非同盟邦国的贸易规定统一关税。

后来,同盟几乎扩展到德全境。

它加速了德意志地区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统一德意志奠定了基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解体。

5.1832议会改革
9世纪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

整个19世纪经国会批准的重大改革有三次(1832年;1867年;1884年)。

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的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6.里昂工人起义
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两次起义。

这是历史上工人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

里昂是法国丝织业的中心,当时织工受尽工场主和包买商的残酷剥削,每天工作15—18个小时,得到的工资只够买一磅面包。

女工和童工的境遇更加悲惨。

1831年11月21日,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下,举行起义。

战斗3天,曾占领全城。

但到12月3日为政府军所镇压。

恩格斯认为“这是第一次工人起义”。

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为反对逮捕工人领袖和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起义工人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人权和公民权社”的成员参加了这次斗争。

他们筑起街垒,同军警进行了6天巷战,最后被镇压。

恩格斯指出,里昂工人起义表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

7.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

1844年6月4日至6日,西里西业纺织工人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3000多工人举行起义。

他们捣毁了工厂主的住宅,烧掉了资本家的账薄和财务契据,捣毁了几家工厂,并和前来镇压的军队展开了血战。

6月6日,普鲁士政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

这次起义是德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大搏斗,表明德国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空想社会主义
也叫乌托邦社会主义。

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学说。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学说为代表。

它是在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产生的,因而不能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了解阶级斗争和用暴力推翻旧制度的必要性,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幻想通过宣传和示范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

但它深刻地、明确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确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