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理念核心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客理念核心是什么?

尽管企业经营需要考虑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包括供应商,社区,政府)“四满意”的要求,但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最终回报还是来自于顾客。

德鲁克认为,企业只有一个利润中心,那就是顾客钱袋;经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顾客。但是,问题不在于人们有没有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而在于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看待顾客。现实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基于不同隐含认知假设的顾客理念,常常在无意之中破坏了“四满意”各主体之间所存在的跨期利益平衡,造成了实际操作上的思想混乱。

“顾客永远正确”

作为一种看待顾客的态度,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用作实际操作指导,按正确与错误的两分法,则在顾客与员工产生分歧看法时,就会在假设顾客正确的同时,隐含着假设企业员工是错误的。偶尔这样做几次也许可行,但若要求员工每次在与顾客意见相左时,都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这显然是违背心理规律的。因为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他在做事前总认为这是正确的才去做的,不大可能事先就觉得是错误的而仍然还会去做。所以,要求员工每次面对顾客的否定都要做到假设自己是错误的,这肯定是不可能发自内心的。应该看到,顾客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主要是观察角度的差异,而不是简单的正确与错误之分。

“顾客完全满意”

当作一种目标境界来追求,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如果当作操作指南,则可能存在问题。多年以前,在某个以此作为使命描述的企业,笔者曾与其议及企业使命问题。当问到该企业的使命描述是什么时,尽管这些管理干部发言踊跃,但却没有人能指出企业的使命就是“顾客完全满意”,而这些管理干部的职业装上都别有写着该使命陈述的胸牌。事实上,考虑到人类的需求是不断变化且永远增长的,经济学上存在着所谓的稀缺规律,这就是“人们所拥有的远没有所希望得到的那么多,欲望的增长始终快于满足欲望手段的增长”,可见顾客完全满意最多只是一个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美好理想。这种提法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它假设了企业具有无所不能的实力,可以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而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的。

“顾客是上帝”

这种提法从含义上看,与顾客永远正确类似。但将顾客比作宗教中无所不能的“上帝”后,在现实操作上就产生了更大的困难。注意观察所有的宗教,其中所涉及的至高无上的“神”、“上帝”、“真主”等,指的都是为其信徒们所顶礼膜拜的万能者,并且他们从来不说话,永远都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倾听者。而现实中顾客这个“上帝”不但做不到这一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常常是不想听你说什么,而只要企业听他说。可想而知,面对如此“上帝”,在内心深处谁都无法消受。还有一点,在商场中碰到顾客时,将其当“上帝”看待;而离开商场环境,在其他场合碰到时,又应将其当什么人来看待呢?这就需要员工经常转换角色,所以,在操作上是知易行难。当然,如果仅仅基于某些宗教将上帝看作是“造物主”的观点,认为没有上帝就没有人类,以此类推,提出“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试图借此强调顾客的重要性,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以上几个顾客理念,基本上流于口号形式,很难真正用来指导企业实践。例如,某衬衫生产企业,在其公司所在地设有一个零售部。一天来了位年轻顾客,手中拿了一件刚买了才几天但被他自己抽烟不小心烧了个洞的衬衫,要求给予无偿调换。按照一般规定,像这种情况是不能调换的,但是该顾客坚持要求给予调换。对于这种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理为好?显然,此时用顾客永远正确、完全满意等理念均解释不通,该顾客的行为更不像“上帝”。最后,该公司的董事长对销售人员说,就当是帮顾客一次忙,为公司做一次广告。试想对于这样的顾客,如果公司不给换,他是否会故意对周围的人说些于公司不利的话?而公司是否有可能逐一跟踪进行纠正?如果给他换了,他又会怎么样?另外,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如果其他顾客知道公司给予调换后,是否会故意仿效该顾客的做法,给衬衫烧个洞再来换?

上例中,公司采取的做法,实际上所体现的只是一种“帮顾客解难、让顾客满意”的顾客理念。这一理念的特色在于,它不需要在顾客与企业之间做简单的对与错的划分,只是说顾客有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应该去帮助解决。当然,企业有能力且愿意的话可以去解决,实在没有能力或不愿干的话也可以放弃。按照这种理念,就顾客调换衬衫一例而言,就需看该顾客内心深处是否比较喜欢公司的产品,即未来是否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回头客。还要关注顾客要求调换的商品的价值高低情况,假如顾客要求调换的不是一件衬衫而是一辆价格昂贵的高档跑车,此时又该怎么办?显然,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事先防范与事后处理对策。

关于顾客理念的提法还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针对特定顾客的个别行为归纳出来的,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如:顾客是傻瓜,什么也不懂;顾客是刁民,经常不讲理顾客是奴隶,围着企业转,顾客是老师,最解需求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为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持有的顾客理念,尽管从表面看似乎互不相同、各有特色,但从本质上看,都对顾客与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人己关系做了单向假设,这就是在看待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上,要么认为顾客对企业起主导作用,要么认为企业对顾客起主导作用,而没有真正将顾客与企业看成是互动、互赖、互惠的有机整体。正因为如此,这些理念在实际处理企业与顾客关系时,往往难免顾此失彼,极易造成其中一方的心理被动与劣势,从而有碍以双方平等为基础的积极对话机制的形成。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顾客理念提法中所存在的“单向假设”问题,必须注意平等看待顾客与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人”、“己”关系,贯彻“人所欲、己所为”与“己所欲、施于人”相结合的思想,通过企业与顾客的双向积极沟通,使“人所欲”与“己所欲”融为一体,以达成真正的互惠多赢局面。在这里,关注“人所欲”就是要弄清顾客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关注“己所欲”就是要考虑企业的使命与实力。当然,不同企业之间其对于“人所欲”与“己所欲”的相对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会因其自身所处的企业发展阶段与经营状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例如,对于刚刚创业、急需找到顾客的小企业来说,会更多地关注“人所欲”,以争取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而对于面对众多机会选择的大企业,则更需要考虑“己所欲”,以明确自身使命定位,形成经营优势与特色。综上讨论,为了真正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向平等互动,需要建立这样的顾客理念: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才是真顾客,只有对企业盈利有贡献的顾客才是真顾客。

根据以上对于“真顾客”的界定,利用诸如回头、引荐、盈利等有关顾客行为及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