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兴趣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氛围
摘要:若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其学习劲头就会持久且稳定。本文从趣味导入、认真倾听、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四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至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学生对學习产生兴趣,其学习热情势必高涨,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便不言而喻。然而,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而言,趣味教学研究尤为重要。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趣味导入,激活课堂氛围
1.故事导入。就是讲一些与所授内容相关的脍炙人口、情节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小说等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奇妙的克隆》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情节,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猴毛变猴子就是克隆猴,生动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克隆,把较为乏味的科学知识写得饶有趣味,自然就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极大兴趣。
2.诗词导入。就是让学生诵读一些与所授内容密切相关的家喻户晓的古诗词来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三峡》一课时,先让学生大声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有名的七绝,写得流丽飘逸,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而然将我们带入了课文中三峡水流湍急、凄清悲凉的意境之中,课文的讲授与理解自然也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构建认真倾听、宽松和谐的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1.营造师生间互相尊重的氛围。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教师只有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交流。
2.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我们现在的很多演示课,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也很精彩,但是回答问题的往往是几个“尖子”生,大部分学生是做“壁上观”。这与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相比,也算是一种进步,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参与。我想,民主课堂上真正的积极参与是指所有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不过起着穿针引线和适时引导的作用。学生们积极思考,积极感受,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美好境界中,收获着思考带来的喜悦,享受着参与带来的成就,岂能不意趣盎然?我们必须牢
牢记住,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管是哪种课堂基调,都只是为内容服务的手段或途径。并不是组织几次讨论就“全民参与”了,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既轻松又紧张,既活泼又严肃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合理。该个人思考时就个人思考。该讨论时就讨论,绝不能为讨论而讨论,否则只会走上形式主义的迷途。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不断提出目标,发展学习兴趣。学习本质上是艰苦的脑力活动,而不是肤浅的兴趣活动,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的提出新的目标,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让学生明白大千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有待他们去揭开,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2.注重学法指导,稳定学习兴趣。在传统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创新性失去了基础。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终身化观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指导学生运用记忆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做笔记的主法,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创造力,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非难事,只要肯用功、肯动脑,学习上的拦路虎就会一个一个地跑开。
3.注重反馈归纳,保持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适时实行点拨,使其所学系统化,条理化。引导学生去思悟,活化学生思维,高度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不仅能促成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还可以使学生不满于现状,进行自主创造性学习,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营造课堂气氛是一门艺术,除了以上所说的用情感打动学生,用绘画活跃思维,用民主带动学生,用肢体暗示学生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但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我们的语文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让语文课堂真正激情飞扬,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参考文献:
[1] 韦国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0
[2] 肖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好初中语文教学》铜仁师范学院学报2011
[3] 潘芳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中学教学参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