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佘晓岚

摘要: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博物馆尤其是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却受到整体法律保障、资金投入保障、智力支持保障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滞后等因素制约。国家应加快相关法律制定、提升资金投入、加快培养造就人才,以实现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类;博物馆;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一、引言

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博物馆是国家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的博物馆发展历程并不长,但数量增长迅速,相关数据表明,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由建国初的20多个,发展到2010年已达2600多座,增长100多倍。博物馆的门类迅速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基本陈列内容,可将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综合类、自然类、科技类等。博物馆的办馆主体不断多元化,地域分布也更加广泛。博物馆的藏品达2000多万件。此外,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各类陈列展览10000多个,接待观众超过2亿人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博物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类型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不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制约,尤其是历史类博物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可持续发展遇到了突出的制约因素,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主流思想的背景下思考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使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研究解决那些制约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使历史类博物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滞后的制约。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当各行各业就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认真探讨时,博物馆却未能及时对此进行认真的思索。博物馆协会这样的与博物馆相关联的各种组织机构,也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互相推诿。博物馆本身在此问题上的观念更新也颇为迟缓,由于他们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开放运营,博物馆间没有竞争,也不用协作,更没必要面对同一问题形成联盟共同面对,因此各个博物馆之间缺少资源共享,面对同一问题时更不会寻求共同的解决办法,造成似乎可持续发展与博物馆行业无关,或者说博物馆不用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态势妨碍着博物馆在这些方面的进步。

(二)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整体法律保障制约。可持发展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事务的可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制度保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事务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历史类博物馆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应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而当前的情况是,我国有关博物馆方面的法律法规除了2005年文化部部务会审议通过,2006年1月

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之外。其它的相关规定都散见于《宪法》、《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虽然有些地方如北京、上海等制定了关于博物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地方性法规多数也是有关博物馆管理方面的法规,对博物馆的设立、准入资质,尤其是其中长期发展等鲜有规定,整体都较为零碎。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立法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关于博物馆发展方面的法律,这严重制约了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保障制约。历史类博物馆基本属公共博物馆,根据其性质应该由政府财政承担投入责任。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财政投入主要偏重于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对文化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而由博物馆的性质决定,其它主体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随着我国三馆(即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的实施,全国各地公共性博物馆陆续实施免费开放。但就我国目前的博物馆基础设施来看,能够达到恒温恒湿水平的博物馆仍是少数。而免费开放使观众人流量的“井喷”式增多,无疑对珍贵馆藏的保护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设施的保障、人才的投入,都要求资金跟得上。如何填补本来投入就不足的资金缺口,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瓶颈,更成为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瓶颈制约。

(四)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保障制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受到了市场经济逐利导向的相当影响。“在经济利益的挤压下,近年来,盈利能力较低的历史类博物馆已经失去了大量的人才。”没有造诣较高的博物馆解说人员,没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如何吸引公众持续反复走进博物馆,如何让近乎失传的历史事实重新焕发生机?没有甘于寂寞的优秀历史类博物馆研究人员,如何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断的发掘出来,并为断的传承下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仅很少有历史人才自愿走进历史类博物馆研发历史,事实证明,原有的博物馆人才都纷纷流失。随着三馆免费开放这一举措的逐步推广,虽然几乎所有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都加大了人力投入。但目前增投的人员,主要还是集中在展品和典籍的保护、参观秩序的维持等岗位上,现有人员的配置仍然不足以应对免费开放过程中接踵而至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这就使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艰巨的智力支持保障制约。

三、历史类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树立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应牢固树立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技术、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的综合系统工程。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要在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通过不断地进行博物馆系统内外的变革,使博物馆各项活动的发展在不断提升的层次上进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还应体现在博物馆发展规划及政策中。

(二)加快制定历史类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前已述及,每一事务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为保证历史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2005年文化部部务会审议通过,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