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箕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
B.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
C.河曲智叟亡.(wú)以应
D.一厝.(xī)朔东,一厝雍南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提出)
B.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C.惧其不已.也(已经)
D.寒暑易.节(交换)
3.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
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
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
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河.阳之北
D.河曲智叟.亡以应
6.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空。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
“”,其妻“”,甚至邻人之遗男也
“”;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
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
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课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
..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
..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杂然
..相许( )
(4)曾不若
..孀妻弱子(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0.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
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
是。
11.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讠交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
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节选自《山海经》) ①发鸠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讠交: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填塞,堵塞。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白喙.( )
(2)是.炎帝之少女( )
(3)以.堙于东海( )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14.本文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怎样的精神?
15.请比较《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两文在内容、主旨和写法上的异同。
表达交流
16.在湖北建始县大沙河老渡口,有一位为来往行人义务摆渡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万其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出现在渡口。民国初年,万家祖上逃荒至此,被村民接纳。为报村民接纳和帮助之恩,万家郑重承诺,要为村民义务摆渡。为践行这个承诺,万家祖孙三代在这个渡口坚守了百年之久,从未收过一分钱。坚守风雨渡,义举感乡民。万家坚守的既是河水的渡口,也是人心的渡口。
假如记者采访你,问你如何看待万家祖孙三代百年接力为村民义务摆渡这件事,你怎么回答?
体验中考
17.(2016甘肃武威)请从下图中选择八个字组成一组对偶句,用简化楷体
字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夯基达标
1.D 解析“厝”应读“cuò”。
2.C 解析“已”的意思是“停止”。
3.B 解析 B项,应为“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C 解析 C项,两个“以”都是“凭”的意思。A项,代词,愚公的/副词,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B项,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呢。D项,副词,将近/连词,况且。
5.D 解析 A项,古义:连……都……。今义:曾经。B项,古义:即使。今义:虽然。C项,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D项,古今义都是“老人”的意思。
6.杂然相许献疑跳往助之笑而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