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首次出现在了贷方,金额为77.94亿美元(见下表),这一现象在2003年得到了延续。
这种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人认为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在贷方说明我国资本外逃问题得到了控制,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部分差额代表了未被记录的流入我国的国际“热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这一变化呢?
众所周知,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会计学的复式记账法,即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编制的。
但是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其他技术原因,统计误差与遗漏是很难避免的。
具体来说,造成这种统计误差与遗漏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统计资料本身不完整。
例如,商品走私、携带大量外币现钞出境等都是管理当局难以统计的。
短期资本即所谓的“热钱”为了逃避外汇管制,可能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利用非正常渠道出入国境,这样就可能有一部分国际经济交易未被记录。
第二,统计资料来源渠道不同,有的数据来自海关统计,有的数据来自于银行报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难免造成重复与漏算的发生。
第三,统计资料本身不准确。
例如,有些统计数据本身就是估算出来的,而且在实际交易中,有的当事人为了偷税漏税或其他的目的,故意伪造数据,隐瞒真实的交易金额等。
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差额与贷
方差额不相等。
为了轧平借贷差额,就设置了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当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时,其差额记入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贷方,反之,则记入借方。
所以,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仅是一个平衡项目,并不是真正通过统计得到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净误差与遗漏中,通常很难准确区分究竟有多大数额是统计上的误差所导致,有多少数额是被遗漏的交易。
因此,简单地把净误差与遗漏额出现在借方等同于资本外逃,出现在贷方就等同于国际“热钱”流入,显然有失偏颇。
目前,就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在借方还是贷方,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如果该项目以统计误差为主,则差额出现在借方或贷方具有随机性。
但如果一个国家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一直反映在借方,就不能排除这其中隐含着较大份额的未被记录的资本外逃可能性。
1989年以来,我国净误差与遗漏差额一直出现在借方,而且逐年增大,说明我国存在着相当规模的资本外逃。
2002年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由借方转为贷方,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因为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所反映的是未被记录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轧差净额,这一差额出现在贷方很可能是由于未被记录的流入额大于流出额所致。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外汇的监管力度,使资本外逃的难度加大,但作为对外开放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资本外逃趋势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扭转的。
文/温晓芳
我国净误差与遗漏与进出口总额之比(1990—2003)
资料来源:www.safe.gov.cn
国际“热钱”的流入也是导致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2年和2003年以来,由于美元利率的降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正向利差不断扩大,2002年国内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比同期限美元存款利率高了近1.17个百分点。
同时,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来自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这可以说是近期境外资金内流的主要原因。
这些资金中既有前几年存放在境外资金的回流,也有处于套利和投机目的的资金流入即所谓的国际“热钱”。
因为持有人民币资产不仅能够带来利率上的高收益,而且还可能获得来自汇率的预期收益。
境外资金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资本外逃的数额,从而使得净误差与遗漏差额出现在了贷方。
在分析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时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规模的大小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统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国际上的可信度。
根据国际惯例,净误差与遗漏差额占货物进出口额比例的绝对值不超过5%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从表中可看出,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我国的这一比例有7年超过了5%,主要集中在1991年与1998年之间。
1998年之后这一比例都在5%以内,虽然2002年和2003年该项目差
额出现在贷方,但这一比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分别为1.28%和2.21%。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上述分析表明,净误差与遗漏额不论出现在借方或贷方,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简单地将净误差与遗漏额等同于资本外逃或国际热钱的流入都是不准确的。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CHINASTATISTICS
23
“有借必有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