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研究
【摘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引导,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国际环境关系错综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为题,报告了大陆与台湾从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往来在投资规模、领域及区域所出现的新情况。
同时本文指出了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过程中存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行研究,从而提出在政治上两岸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在经济上双方应该调整贸易开放结构;签订相关的协议;制定相关的经济计划等建议。
最后,从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分析,得出了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形势一片光明,为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大陆;台湾;经济贸易
1.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往来投资发展现状
大陆与台湾经贸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道路是曲折呢,但前途仍然是光明的,两岸经贸往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大陆对台湾贸易、投资以及台湾对大陆贸易、投资进行了描述,本文主要介绍了2008年以来在新环境、新情况、新变化下所出现的情况。
1.1台湾对大陆投资规模、领域及区域
自1979年以来台湾对大陆开始进行投资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领域、区域在不断增大。
从纵向看,2008年到2013年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个数总计为14182 个,项目同比有增有减,最高达20.2%,最低达-28.5%,所占当年总额比重百分比变化不是很大,平均在9%以上。
实际使用台资的金额高低起伏变化也很大,占当年总额比重从5.6持续下降到4.3%。
从横向看,2008年到2013 年,台商的投资项目个数的多少会影响实际使用台资的金额,项目数越多实际使用台资额越少。
2008 年1-3月,大陆批准台资项目533 个,同比下降39.9%,实际利用台资5.1 亿元,同比增长29.6%。
截至08 年3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5679个,实际利用台资462.7 亿元,占国内实际利用境外投资总额的5.85%。
1.2大陆对台湾投资规模、领域以及区域
1.2.1大陆入台湾投资件数逐年增长
2009年台湾以“先紧后宽、循序渐进、有成果在扩大”的原则对大陆入资进行开放。
从2009年23件到2012年138件,平均每一年都在80件以上。
特别是2010年以后发展速度逐年增加,有扩大的趋势。
2009年6月台正式开放陆资入台,开放的内容涉及广泛,对大陆进行开放三大领域,开放项目将近200项。
1.2.2大陆入台湾投资金额逐渐增大
从2009年台湾对大陆开放入资以来,2012年大陆入台总金额为3.28亿,达到年增6.5倍。
同时,台湾吸引侨外投资行业所占比重也很突出,根据商务部台港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吸引侨外投资前五大行业,金融及保险行业所占比重都超过35%,其次是批发零售每一年的平均所占比重都在10%左右,金融控股每一年的平均所占比重都超过了9.5%,电子零组件制造业所占比重超过9%。
此外,由于大陆资本入台受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入资台湾时要考虑成本和利益风险,所以大陆入资会十分谨慎,可能会选择对资金需求不是很大、投资回报较快、发展前景较好的领域。
1.2.3入台湾投资的企业约百分之八十位于台北与新北市
自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台以来,截至2012年1月底,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共核准208个陆资赴台项目。
台湾有关部门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指出,赴台投资的大陆企业中,设点台北市占约58%,新北市有20%,桃园县8%。
按陆资入台投资动态来看,新公司设立所占比约为64%,排名第一,分公司设立所占比率为22%,和台湾现有公司合作占14%;赴台投资的行业以批发及零售业为主占50%、通讯软件服务业占12%,以及运输及仓储业占8%等三个业种最多,合计约占7 成。
由于台湾对大陆开放入资的行业有所限制,所以很多企业都选择批发及零售业进行试验。
此外台湾高科技产业、观光及进出口贸易需求,运输及仓储业的航空及航运业也是陆资赴台投资的目标。
1.3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发展特点
1.3.1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顺差来源地。
台湾输往大陆的主要商品包括电机设备及其零件、光学产品、机械用具、塑胶制品、钢铁、有机化学产品、人造纤维、铜、工业纺织品等,占84.3%。
1.3.2两岸贸易总额不断扩大,但两岸贸易发展极不平衡
两岸贸易总额保持年年上升,仅在2009年出现过负增长。
从2008年到2013年八月低,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一直处于高位,平均每一年的逆差都在820亿美元以上,伴随着两岸贸易总额的不断扩大,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也不断增长,从2008年到2013年八月底贸易逆差累计达4923.3亿美元,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如果没有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台湾的国际收支赤字将会进一步扩大。
造成两岸贸易逆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台湾当局对大陆产品入台有所限制。
2.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往来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两岸关系在逐渐缓和、经贸往来在逐渐发展的同时,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依然
有很多不利因数的存在。
2.1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从而影响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至今台湾仍没有回归大陆统一,在政治上是属于两个不同政体。
所以两岸经贸往来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由于台对大陆输往台湾的产品进行限制,两岸经贸往来受政治影响,经贸往来道路曲折,但总体来说政治的影响,并没有严重影响到两岸经贸发展正常往来。
经过大陆政府与台湾当局两岸双向沟通以及社会各方的努力,两岸经贸往来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2008 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政治方面的影响也阻止不了两岸经贸往来的浪潮。
2.2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两岸贸易不对等开放,台湾对大陆入资和贸易进行限制
大陆对台湾进出口来大陆的产品一直实行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并且通过举办各类海峡两岸商品交易会,鼓励两岸经贸往来。
台湾对从大陆进口的产品实行种种限制。
在入资方面,大陆对台商一直采取鼓励、优惠与保护政策,提出对台商投资领域、项目、方式采取“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
2009年6月台正式开放陆资入台,对大陆进行开放三大领域,开放项目将近200项。
其中,64项属于细类制造业,占台湾制造业细类行业的30%,主要为自行车、汽车零部件、家电等;服务业117项,是细类服务业所占比重的36%,主要包括批发零售、饭店观光旅游、餐厅、物流等;公共建设11项,占公共建设类别的14%,仅开放相关项目资本投资和运营,不开放工程承包;暂不开放中草药、第一类电信服务业、液晶面版、半导体等产业,以及律师、会计师等服务业。
2.2.2区域经济整合步伐将加大两岸贸易逆差
随着“十二五”国家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两会”的召开,提出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发展,从而适应国际经济往来的发展,进而国家在巩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深入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经济区的整合。
大陆对台湾实行鼓励、支持、优惠等政策大力支持台湾对大陆进行贸易和投资。
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区域来看,台商投资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辐射发展且逐步向西推进。
2013年8月底,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332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9%),同比上升27.4%。
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73.8亿美元,同比上升22.8%;从台湾进口为1058.2亿美元,同比上升28.7%。
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所以区域经济的整合会吸引台商来大陆投资的同时,也给大陆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逆差。
2.2.3国际关系的发展对双方经济贸易冲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两岸贸易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受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两岸经贸往来也被卷入浪潮。
从台湾方面来说,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仅1%左右,平均失业率大约为4%,由于台湾经济形势在上半年一直处
于高油价的通货膨胀下,虽然表面看上去保持增长,但在内部也暴露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9月份全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形势加剧恶化,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前面两季经济分别增长了6.25%和4.56%,到第三季衰退到1.02%,四度经济出现负增长高达8.36%,为1961年以来最差记录。
此外,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需求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台湾增长幅度下滑。
2008年前八个月出口同比增长16.8%,后三个月却出现了连续的减少,其中11 月份减少到23.3%,2008年台湾贸易总额为5139.95亿美元,其中出口2644.15亿美元,同比增长7.19%;进口2495.8亿美元,增长13.83%;贸易顺差由2007年的274.28亿美元减为148.35亿美元。
3.促进大陆与台湾经济贸易往来投资发展的建议
两岸经贸往来趋势明显,经济往来潮流也成为两岸和作共赢的最佳选择,台湾与大陆是分则两败、和则两利,未来为了实现双赢,所以双方必须加强经贸往来与合作,共同促发展、谋繁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1政治上双方加强沟通交流
加强两岸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一个中国为前提,深入推进“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自2008年以来两岸政治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
双方坚定自己的立场,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原则出发,“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开创双赢”的十六字箴言,找到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把握节奏”的发展路径,两岸双方之间具有多种“相互同情的理解”。
根据相关报到,两岸政治高层之间互动密切,就相应的议题做了深入交流。
所以加强两岸政治之间的往来交流,是两岸经济往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2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两岸产品贸易开放结构
海峡两岸经贸与文化往来,可以满足两岸共同利益,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共同繁荣,更符合两岸同胞共同的期望,两岸经贸往来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携手合作。
从2008年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以来,两岸经贸往来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为了两岸关系友好发展,大陆一直对台在大陆经贸往来、投资、合作等方式上,采取鼓励、支持与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大陆一直遵守WTO规则,大陆一直对台湾实行单方面的开放。
导致大陆在与台湾的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对大陆开放实行限制政策。
截至2013年仍有将近800项未对大陆进行开放,从而导致两岸贸易严重不平衡。
3.3制定相关的区域经济调整计划从而改善贸易逆差
随着“两会”的召开和“十二五”经济计划的施行,两岸经贸往总额来进一步扩大,随着“强国梦”的提出,两岸经贸往来再提升了一个层次。
一路走来,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有曲折也有大道,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经过两岸政府和社会各界人事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往来也取得相当乐观的分数。
虽然在贸易上我们一直处于逆差,但是在台湾对来大陆投资方面看,台湾每年来大陆投资累计总额、
投资数目不断放大,取得这样的效果在于大陆对台的开放政策,随着“十二五”经济计划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和建设好大陆经济区域发展同时,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经济,以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继而在巩固原有经济区域发展的同时,更是要建设好、发展好区域经济。
同时与周边国家搞好经贸往来关系发展,签订相关的协议,共同建设好亚太经济的发展模式,利用与东盟确立的10+1和10+3的合作机制,加快大陆区域经济的调整,为台商来大陆提供一个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从台商来大陆投资地域来看,台商投资的区域随着国家经济计划的调整变化而变化,区域经济的调整,在一定基础上吸引台商来大陆投资,从而可以缓解大陆对台贸易逆差。
3.4签订相关的协议以缓解国际关系
变化对双方经济贸易的冲击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接着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上出现的政治纠纷、债务危机等冲击,两岸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创伤。
但是自2008年两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以来,随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两岸经贸往来交流进入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
随着2009年台湾对大陆正式实行开放以来,两岸经贸往来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接着随之而来的ECFA协议的签订,使两岸经贸往来更是提升了一个新平台、新起点。
借助每一年的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以及CEPA框架协议的影响,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得了实质性的发展。
签订各种相关的协议框架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合作,例如:《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等,签订相关的协议有利于两岸共同抵御风险,促使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翟芳琳.新形势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对策[D].黑龙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
[2][EB/OL].http:///,2009-01-15.
[3]冯雷.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