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抓住重点,拓展形式,研教合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准关键,抓住重点,拓展形式,研教合一

——小学校本教研经验介绍

伴随着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应运而生,不少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有许多学校形式上可谓轰轰烈烈,效果上是却是平平淡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教研主体看——教师缺乏兴趣,被动参加校本教研。

2、从教研内容看——什么都想抓,但往往是什么都没有抓好。

3、从教研形式看——花样不少,但与日常教学分离,研教两张皮。

由于上述原因存在,很多学校教师视校本教研为负担,心理上疲于应付,收效甚微。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校的经验是:找准关键,抓住重点,拓展形式,研教合一。

一、找准关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看来,解决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关键。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要想教师能积极参与,必须要变“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办法有: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要通过会议培训,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是通向教育科研的阶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要在教师中形成一个共识:不热心教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样的教师最终是要被淘汰的。

2、建章立制,强化评估。

任何人都有惰性,克服惰性的最有效办法是考评引导,制度约束。为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我校结合教师实际制定了科学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我校的教师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中,教研方面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出台,使每个教师都觉得是在为自己从事教研,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二、抓住重点。

只要抓住了重点,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1、在教研主体上,以抓骨干教师为重点。

教育学生时强调因材施教,校本培训时也应分层要求。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既会

让落后教师产生畏难情绪,也会使先进教师产生自满心理。既然标准不同,在培训时就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然后用骨干教师做榜样,带动其他教师,从而不断扩充骨干教师队伍。

2、在研究对象上,以抓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最中心环节,这个环节抓好了,其他环节会迎刃而解。因此,我校把研究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研究,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人两课”活动,其过程是:个人设计——请教校内名师指点——组内上公开课(邀校内名师听)——组内评议(邀校内名师评)——重新选课或再次修改设计——换班上校内公开课——学科典型课评议——制作典型课例。此外,学校还经常针对本校教育教学中具有共性和一定价值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课活动。抓好了课堂教学研究,其他校本教研活动,便自觉地会被带动起来。

3、在研究平台上,以抓课题研究为重点。

05年9月,我校加入了“清华大学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国家级课题实验,06年,我校又申请立项了《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滁州市级课题。尤其是后一个课题,牵涉到多学科,包含几个子课题,吸引了我校二十多名骨干教师参与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组成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而且产生了更强的教学兴趣,积累了更多的教学智慧,从而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课题研究也改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课题研究深入了,常规教研自然会被带动起来。

三、拓展形式。

提到教研活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教学研讨会。会议形式的活动,往往是一言堂或几言堂,多数教师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要使校本教研更有实效,必须让每位教师都觉得自己是教研活动的主人,因而校本教研必须拓展形式。我校校本教研活动除专题讲座式外,还积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沙龙活动式。交流中,没有主次之分,大家平等交流,畅所欲言。

2、问题答辩式。像论文答辩那样,多人提问,一人或多人答辩。

3、博客论坛式。要求所有骨干教师都要开通个人博客,并加入“逸夫园”博客圈。博客上要以教研交流为主,教师既可以在个人博客上随意留言,也可以在博客圈内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见解。

4、Q Q交流式。点对点的倾心交流,既能解决教研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思想问题。

当然,无论什么形式,都要注意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形式而形式,要讲求实效。

四、研教合一。

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尤其像我校,班均学生80人,教师更加辛苦。如果研教分离,既不能有效促进教学,又好像让教师多干了一份工作,很容易使教师把教研看成负担。况且,长期让教师超负荷运转,也不是明智之举。校本教研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加重教师负担,教学也好,教研也罢,在规范要求的同时,都应该给他们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为了在校本教研中能事半功倍,我校一直坚持“研教合一”的原则——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把校本教研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把教学中的问题当作教研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不刻意引导教师做表面文章,而着重引导教师切实深入地在教学全程中进行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

为了促进“研教合一”,我校实施了“五个一”校本教研制度:每天做一次教后反思(或学后反思),每周进行一次组内教研交流,每月写一篇教学随笔或教育教学叙事(发在个人博客上),每季做一份典型教学案例,每学期写一篇教研总结或教研论文。

近三年来,随着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一大批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其中有六名教师被评为滁州市级“教坛新星”,5名教师被评为滁州市骨干教师,另外还有近十人次在滁州市教学评优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事实证明,“找准关键,抓住重点,拓展形式,研教合一”是切实有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