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王昭君

合集下载

古风平滑古代四大美女介绍教育科普PPT模板

古风平滑古代四大美女介绍教育科普PPT模板
对越国复国的贡献
西施在吴国期间,或许对越国的复国计划有所贡献,尽管 具体细节已无从考证。
文化影响
西施的故事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广 泛地传颂和演绎。

王昭君的介绍
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
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为王襄之女,自小便被 视为掌上明珠。
才貌双全
她天生丽质,聪慧异常,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琴棋书画,被誉为 “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杨玉环在历史上的争议和评价
美貌与才华并存 01
杨玉环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其 美貌出众,还因其具备歌舞、音律等多方面
的才华。
道德争议 03
关于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历史上也 存在道德上的争议。有人认为她红颜祸水,
有人认为她是无辜的受害者。
02 政治牺牲品
有观点认为,杨玉环是唐玄宗政治斗争的牺 牲品,她的命运与唐朝的政治变迁紧密相连 。
的连环计。
她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他们,最终
02
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
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
03
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
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闭月”典故探秘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传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 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一 幕被王允瞧见,他便称赞貂蝉的美貌让月亮都感到羞 愧,因此得到了“闭月”的雅称。
当代社会对四大美女的看法和态度
文化符号
在当代社会,四大美女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被广泛应用 于各种文化产品和商业活动中。
女性地位提升

昭君出塞PPT课件

昭君出塞PPT课件

御 。
像 。美 。 女 真的
私 然为 因 索 。为
自 扣 留 。 因 此 ,
入 宫 数
毛丑 延, 寿无 垂盐 涎成 王了 昭西 君施 的, 美郑
此 , 笔 底 添 出 丰 韵 , 易
贿 , 宫 女 为 得 召 见 , 大
然 而 , 毛 延 寿 生 性 贪 鄙
毛 延 寿 ,
为 人 形 , 丑 好
,入 呈宫 上之 御后 览, ,按 以照 备惯 随例 时须 宠由 幸画 。

昭君出塞 入宫数年 不得见御 长安 觐见
汉匈 和亲
10
11
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有什么不同

12
汉初
西汉初期,中原经 济遭战争破坏严重, 国力明显不足 匈 奴相对强盛一些
被迫“和亲”, 希望能阻止匈 奴南下掠夺
汉元帝
汉元帝时,经济繁 荣,国力相对强盛。 而匈奴内部分裂, 彼此攻杀不休,南 迁的匈奴请求归顺、 和亲
长安朝觐
歼灭郅支单于
归复单于庭
6
故事背景2 汉元帝建昭元年
下诏征集天下美女
王昭君入宫
入宫数岁,不得见御
?
7
8
故事梗概
“ ”
“ ”
岁 貌 旦丑 都 , 老而 工

内 , , 成 为 倾 屡 少 当 画
不 竟 了 美 囊 次 必 时 了王
命 得 将 嫫 , 相 向 得 主 容 昭
见 画 母 易 赠 宫 其 画 貌君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汉宫秋昭君出塞PPT课件

汉宫秋昭君出塞PPT课件
一朝随汉使 ,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 ,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 ,于事竟何益?
11
• 对正直 、 刚强 、 以民族大义为重 、
勇于牺牲等高尚人格之赞美
原 • 对民族意识之觉醒和对民族压迫之反
初抗 • 对朝政腐败之批判和对皇帝昏庸寡恩 、

朝臣软弱无能之讽刺

• 对人生怀才不遇之感慨 • 对世事无常之悲愤无奈
君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9
• 第一,“不嫁昭君,紫塞难为运策定”之客观
背景的规定性,为后人所承袭。
• 第二,“如今己慕单于德,昔日还承汉帝恩气”
昭君与汉帝“恩情”的较多描写,是以后作品生发

“爱情”的基因。
王 昭 君 变 文 》
• 第三,昭君宫中自怜,出塞悲怨、思乡恋国,成为 以后昭君故事情节描写的范式。
《汉书 · 匈奴传》也记载 :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 右日逐王。” “复株累若鞍单于立,遣子右致卢儿王酸谐屠 奴侯入侍,以且庚香为左贤王,豆莫车为左 谷蠢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复 妻王昭君,生二女…” (卷九十四下)
3
东晋孔衍(一说为东汉蔡邕)的《琴操》记 载

学 形 象 形 成 时
5
西晋石崇《王明君辞并序》
“王明君,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 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 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 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 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言昭君出塞时匈奴盛,史实为匈奴弱; 昭君自请和亲改为被迫。移花接木,将公主 琵琶转移为昭君琵琶。
• 第六,改昭君去匈奴后为“阔氏并生一男二女,” 为“行至黑江,留下汉服,投江自尽国”;

大学语文 王昭君

大学语文  王昭君

当我们把时光的坐标轴拨回到公元前33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萧瑟的秋风凛冽的刮着,毫不留情,一行浩浩荡荡的人马向着天边的斜阳缓缓走去。

骑在马上的女子留恋地转过头,向身后看去,可除了马蹄踏起的滚滚烟尘再也看不见别的东西了;回头向前,远处那轮残阳红得那般不真实,竟隐隐得升起雾气得朦胧。

马儿不轻不重地颠簸了一下,回过神,原来是自己又情不自禁地流泪了。

天边低飞的大雁发出了沉重的鸣叫,眼前前行的骏马也应和般地嘶叫起来,声声入耳,徒增感伤。

罢了罢了,女子静静地取过琴,手指温柔着划过琴弦,断断续续的琴音向四周扩散,渐渐地,这柔和的琴声变得厚重起来,像一把有力的大锤砸在人的身上,砸出心中的离别的伤感。

马儿安静下来,这琴声接着风声传得更远,那群南飞的大雁也被这忧伤琴声击中。

低头看见马上那个默默弹琴的女子是那般的明艳静美,像无数个清晨将它们冲睡梦中唤醒的太阳一样,绚烂亲和。

于是,它们都忘记了挥动翅膀,纷纷跌落地下。

这个故事叫“落雁”,这个女子叫昭君。

千百年来,王昭君除了貌美之外,更为后世所称颂的是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及她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从而为中国的历史长卷中,增添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的一页。

王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年少时,她被选入汉宫,数年却从未被召幸。

当匈奴单于向汉元帝请求“愿婿汉氏以自亲”时,帝命传到掖庭之后,昭君自愿请嫁和亲,以公主的名份千里迢迢到了塞外,成为呼韩邪的阏氏。

对于王昭君这样一位可敬、可赞、可歌、可颂的女性历史人物,因其和亲故事的奇特,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竞相为之吟诗、泼墨。

纵观包括野史、诗文、戏曲、和绘画中昭君的艺术形象,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昭君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造,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有了各有所别的昭君形象。

总体来讲,除一部分以赞颂为主外,大多数作品中的王昭君,留给后人的不外乎是以“怜其远嫁”为主线的集“怨”、“恨”于一身的近乎悲剧式的人物,己与正史所载的真实的昭君有了很大程度的演绎和杜撰。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16页PPT文档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16页PPT文档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 祖国捐。 —— 陈辉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 地。 —— 聂鲁达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 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 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 斯特洛夫斯基
王昭君 李白
昭君拂玉鞍, 上马蹄红颜。 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
和汉朗咏集·王昭君
大江朝纲
翠黛红颜锦绣妆,泣寻沙塞出家乡 。 边风吹断秋心绪,陇水流 添夜泪行。 胡角一声霜后梦 ,汉宫万里月前肠。 昭君若赠黄 金赂,定是终身奉帝王。
评价
王昭君的历史 功绩,不仅仅是她 远行北漠和亲,更 主要的是她出塞之 后,她与她的子女 后孙以及姻亲们对 胡汉两族人民和睦 亲善与团结所作出 的非比贡献。
昭君文学
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 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 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石崇、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商隐、张仲素、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 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 舍、陈志岁等。王昭君故事有清章回小说《又凤奇缘 》;元杂剧《汉宫秋》、明传奇《和戎记》、杂剧《 昭君出塞》均演此故事。1900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 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历代文人 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因为 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 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了夺目光彩。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 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 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 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 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 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 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 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 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 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 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 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 视剧等艺术作品。

昭君出塞ppt课件

昭君出塞ppt课件
昭君出塞ppt课件
目录
• 昭君出塞的背景 • 昭君出塞的故事 • 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影响 • 昭君出塞的艺术表现 • 昭君出塞的现代意义
01
昭君出塞的背景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01
汉朝初立
汉朝初立,国力衰弱,与匈奴 和亲以维持和平。
02
匈奴南下
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朝边境, 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
03
和亲政策
03
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影响
对汉朝的影响
01
政治稳定
02
经济繁荣
通过与匈奴的和平协议,汉朝边境得到了长期的安宁,这使得汉朝可 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政建设和发展中,从而增强了其政治稳定性 。
由于边境的安宁,汉朝与匈奴的贸易活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不仅 促进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为匈奴带来了经济利益,实现了双赢。

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和传承昭君出塞的故事 ,可以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
同感和自信心。
推动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昭君出塞的故 事可以为文化创新提供灵感和启
示,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昭君出塞与女性地位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昭君出塞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女 性在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价值。
昭君出塞
昭君告别故土,前往匈奴 ,与呼韩邪单于成婚。
和亲意义
和亲为汉朝与匈奴带来了 和平与稳定,为双方带来 了长久的利益。
昭君在匈奴的生活
融入匈奴生活
昭君在匈奴中努力融入当 地生活,学习匈奴语言和 文化。
对匈奴的贡献
昭君向匈奴传授汉朝文化 、农业技术等,促进了匈 奴的发展。
思念故土
尽管在匈奴生活稳定,但 昭君始终心系故土,时常 思念家乡和亲人。

橙色中国风翻页式王昭君落雁之美传奇人生人物介绍PPT模板

橙色中国风翻页式王昭君落雁之美传奇人生人物介绍PPT模板

对汉朝与匈奴关系贡献
促成汉朝与匈奴和平
王昭君作为和平使者,远嫁匈奴,为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共 处作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汉匈文化交流
她的婚姻不仅缓解了汉匈之间的紧张关系,还促进了两个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为汉朝赢得稳定边疆
王昭君的出嫁,使得汉朝边疆地区得到了长时间的稳定和 安宁,为汉朝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爱国情怀。
02
她舍弃了个人的 安逸生活,远嫁 匈奴,为汉朝与 匈奴的和平共处 作出了巨大贡献

03
这种勇于担当的 精神,启示我们 要有为国家、为 民族奉献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坚守信仰,不屈不挠追求真爱
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为权势 和富贵所动摇。
她与呼韩邪单于的感情深厚,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 不渝地追求真爱。
早年生活优裕,受到良好教 育,培养了其高雅的气质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
入选后宫与得宠原因
汉元帝遍选秀女时,王昭君以出众的容貌和才华被选为南 郡首选,入宫待御。 得宠原因不仅在于其美貌,更在于其聪明才智和不凡的气 质,让汉元帝对她青睐有加。 在后宫中,她以独特的个性和才华脱颖而出,成为后宫中 的佼佼者。
启示后人,珍惜和平促进民族团结
王昭君的和亲之举,为汉朝与匈奴带来了
01 长时间的和平与繁荣,为后世树立了民族
团结的典范。 她的传奇人生启示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
02 和平环境,努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
和谐共处。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习
03 王昭君的精神,为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贡
献力量。
THANKS
出塞和亲与匈奴生活
竟宁元年(前33年),王昭君被赐给呼韩邪单于,成为和亲公主, 出塞前往匈奴。

红色笔刷昭君出塞和亲与和平的传奇宣讲教育科普PPT模板

红色笔刷昭君出塞和亲与和平的传奇宣讲教育科普PPT模板

和亲政策
昭君出塞是汉朝和亲政策的成功实践之一,这一政策对于维护汉匈关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和亲政策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合作方式,通过加强与另一国的友好关系,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和平与发展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是汉匈关系的紧张局势,而昭君出塞本身则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国际关系中,和平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通过和平与合作,才能取得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巾帼文化
昭君出塞的故事不仅在汉代,而且在后来的历史中,一直是跨文化交流的象征。昭君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强调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
诗歌
许多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曾用诗歌表达过对昭君出塞的赞美和怀念。这些诗歌中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女性的尊重。
小说
一些古代小说,如《平沙落雁》、《二列真》等,都以昭君出塞为主题,描绘了昭君的勇敢和智慧,强调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矛盾的重要性。
汉朝的文化昌盛是昭君出塞的文化背景。由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汉朝的公主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
昭君的生平与传奇
PART 02

出生地
昭君的家庭背景相对较好,她的父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有智慧的商人,母亲则是一个温柔、贤惠、有才华的女子。
家庭背景
成长经历
在父母的教导下,昭君逐渐成长为一个美丽、善良、有才华的女子,她不仅容貌出众,还非常有才华,擅长书法、绘画和诗歌创作。
昭君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那里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昭君的早年生活
和亲决策
在选美结束后,汉朝皇帝决定让昭君作为和亲公主出塞嫁给匈奴王。这个决策受到了汉朝朝野的反对和支持,但皇帝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16页PPT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16页PPT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 虽死弗避。 —— 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 足以自武 ,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 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 想、见识、行动作了拔乱反正的赞颂。诗 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 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 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的愿望。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 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麽他 也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 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 祖国捐。 —— 陈辉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 地。 —— 聂鲁达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 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 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 斯特洛夫斯基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 来。 —— 马雅可夫斯基
王昭君 李白
昭君拂玉鞍, 上马蹄红颜。 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
和汉朗咏集·王昭君
大江朝纲
翠黛红颜锦绣妆,泣寻沙塞出家乡 。 边风吹断秋心绪,陇水流 添夜泪行。 胡角一声霜后梦 ,汉宫万里月前肠。 昭君若赠黄 金赂,定是终身奉帝王。

演示文稿1 (1)

演示文稿1 (1)
魂。 凭着画像汉元帝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 容颜,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佩着玉饰 在月夜归来。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 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昭君青冢
• 王昭君出塞后,短短几年时间,汉匈关系改善, 团结和睦,亲戚往来,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 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 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以大局为重, 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 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公 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 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 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 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 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 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在表达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 暗中表达自己的怨恨。
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也”
串讲全诗: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此 地还遗留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别汉宫她远嫁到了北方的荒漠之地,只 留下一座青冢沉寂在黄昏中。
昭君选秀入长安
•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 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 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 昭君之县。其父王 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 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 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 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 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 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 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 父母乡亲,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 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 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 掖庭待诏。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

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她嫁匈奴后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请回归汉朝的表章,汉成帝冷淡地拒绝了昭君的回归请求,33岁年轻时在匈奴去世。

王昭君王昭君在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

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

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宜昌兴山县昭君村)。

汉景帝于永安三年(公元前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

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王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

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3张昭君画像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命画师画美女的画像,后宫宫女纷纷贿赂,而昭君自信于自己的美貌,被画师丑化。

被派遣。

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900字(共11页PPT)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900字(共11页PPT)

领土 的
时,她流下了这么多年来
未曾流过的第一滴眼泪!一个弱
女子,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方式 以一个决绝的
,为自己的生
光彩 命,添上一笔绚丽如虹的

关键词:马车,故土,匈奴,领土,
眼泪,弱女子,角落里,方式,光彩,远 离,踏上,流下,流过,遗忘,决绝,绚 丽。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
她有的只是不屑和鄙夷!她讨厌这种 尔虞我诈的生活!
春去冬来,她习惯了这种一
时 个人的生活!她会在风和日丽的
候,穿着她最爱的白色云裳,
庭院 在
里翩翩起舞,转成一朵盛
荷花 开的
;她会在天上飘起雨的
时候,像个小孩子一样坐在门口,
看着那一个个透明的小精灵是怎样过 着属于它们的生活;
关键词:习惯,时候,白色,云裳,
庭院,荷花,小孩子,不屑,鄙夷,讨厌, 穿着,盛开,飘起,坐在,看着,透明, 属于,最爱。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
她会在起风的时候泡上一杯清
茶倚者窗前用手摘下几朵还带着露
茶 水的桂花,轻轻地放入杯中,让
叶的清香和着桂花的香味在风
里袅袅的扩散!
庭院 宠辱不惊,闲看
花开花
漫任 落,去留无意,
天外云卷云
日子 舒!在每一个平淡如水的
初三写人作文《昭君》
伤心 是的,她迷惘过,
过!可她
却可以坚定的告诉每一个人,我从没
画师 后悔过!当那位
因为她没有
意思意思而愤愤的将她的画像
丑化时,她没有后悔过;当她的
宫女 美貌触犯了其他
,而被安排
到皇宫这个最深的庭院里,她

王昭君名嫱PPT课件作品

王昭君名嫱PPT课件作品

重点导析:
1. 将第三段分为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A.汉武帝时城堡远推至阴山以北。B.元帝时城堡南撤
2.AB两层意思各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A说明了汉朝势力强盛,反映了民族关系紧张 B.说明了汉朝势力削弱,反映了民族关系因和亲而得以缓和
3. 翻译“前…..而已”一句引文。 先前已经撤除了阴山以北的城堡,裁减了烽火亭,如今只够用来 守卫观望,通烽火报警罢了。
——《王明君辞序》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汉书.匈奴传》:初,元帝 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 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 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 数岁,不得见御,乃请求行。 呼 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 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 明汉宫,顾影徘徊,耸动左 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 二子。
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 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重点导析:
1. 将第三段分为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A.汉武帝时城堡远推至阴山以北。B.元帝时城堡南撤
2.AB两层意思各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A说明了汉朝势力强盛,反映了民族关系紧张 B.说明了汉朝势力削弱,反映了民族关系因和亲而得以缓和
3. 翻译“前…..而已”一句引文。 先前已经撤除了阴山以北的城堡,裁减了烽火亭,如今只够用来 守卫观望,通烽火报警罢了。

王昭君讲故事比赛稿

王昭君讲故事比赛稿

王昭君讲故事比赛稿当王昭君一身粉红,站在画师毛延寿面前,瞬时两人眼光相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因为两人情投意合,所以毛延寿不想让王昭君当汉元帝的女人,所以在王昭君那完美无缺的肖像上轻轻的点了一笔,那肖像上王昭君的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痣。

画像都交上去时,果然不出毛延寿所料——汉元帝并没有看上王昭君,而王昭君却被派到后宫去做宫女了,这样他们两个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每次他们两个见面,王昭君都把后宫发生的事情一一讲给毛延寿听,随着时间的飞逝,毛延寿和王昭君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王昭君也起了疑心。

一天,她路过一个亭子,听到了两个人的说话声,是一男一女的,而且那男人的声音听起来非常耳熟,对!就是毛延寿的声音。

所以王昭君便躲在树丛里静静地听着,只听那毛延寿说:“唉!这个王昭君真是越来越烦人了!一见我就说个没完,我该怎么办呀?”“你总躲着也不是办法,要不你和她一刀两断吧!”那女人说。

……后面说了什么,王昭君再也听了不下去了,她伤心地跑开了,她认为那女人一定是毛延寿的新欢,她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我真是看错了!”,王昭君冷笑了两声说道。

这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打响了,匈奴人提出了要和亲,可汉元帝不忍心把心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昭君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她毅然决然的提出要去和亲,汉元帝高兴极了,把王昭君封为公主,当他真正见到王昭君的时候却惊呆了,他问她是怎么回事,王昭君边哭边说:“回皇上,画师毛延寿贪财,只有给钱的人他才给画的好看,因奴婢家境贫寒,拿不出钱。

所以他故意在我的脸上点了一颗黑痣。

”汉元帝龙颜大怒,立刻将画师毛延寿处死,并要派另外一个宫女和亲,想将王昭君留在自己身边,可被王昭君拒绝了。

然后王昭君甩袖离开。

王昭君来到廖无人烟的刑场上,站到毛延寿的尸体旁,冷冷地说:“谁让你抛弃我呢!,这是你罪有应得,知道我王昭君的厉害了吧?哼哼”说着,她起身准备离开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她听出来了她听出来了!这个声音就是那天和毛延寿对话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 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

只用了14个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画图省认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 《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 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 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 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 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侧面烘托昭君坚强的性格
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
生 离 汉 宫
不 幸 、 孤 苦
一 去
独 留
青冢 向
对 比
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
紫台
对 比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死 葬 异 域
孤 寂 、 冷 落

朔漠
黄昏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 “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 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 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
唐· 戎昱
谁贡和亲策, 千秋污简编。
南唐· 李中
题名妃出塞图 黄幼藻 天外边风扑面沙, 举头何处是中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 但嫁巫山百姓家。
毛君真可戮, 不肯画昭君。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 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 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 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 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 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 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 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 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 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 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评价昭君出塞

有 这是一部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群山万壑赴荆门, 记载西汉 家乡 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 生长明妃尚有村。 佚事传闻 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 怨 一去紫台连朔漠, 的笔记体 一生 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 对比 ? 独留青冢向黄昏。 小说 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 画图省识春风面, 不幸 对比 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千载琵琶作胡语, 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怨恨 分明怨恨曲中论。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杜甫
一、学习目标
1、反复吟诵,背诵全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 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歌诵读指导: •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抑郁 又带有悲伤幽怨的,所以诵读 时应语气舒缓,节奏略有变化。 前两联宜用叙述语调,尤其 “一去”两句速度要放慢一些, 后一句宜用咏叹调来诵读。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怨恨)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 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在表达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 暗中表达自己的怨恨。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 寓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 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 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之情。
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 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对故土深沉的爱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悲 剧 凄 凉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为什么怨恨? 怨恨时间之长 美不得宠 生离汉宫 思念故国 怨恨之强烈
昭君
美不得宠 生离汉宫
思念故国
如何理解这一不协调的首联?(阴柔的 秀丽VS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 ‚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 ‚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朔漠‛对‚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 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 清!
‚黄昏‛又可以做空间解释: ‚黄‛——漫漫黄沙;‚昏‛——一旦黄沙 扬起,大漠昏暗在昏天暗地中,‚独留‛的‚青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 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 昭君 诗人 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
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
• •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读懂”的要求与方法
1、理解意象 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
1、关注题目(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经历、思想、 风格) 3、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 尾句:显主旨) 4、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 5、关注文中注释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怨恨 咏 史 抒 怀
才不得用
诗人
漂泊西南 思念长安
怨恨
主旨:
• 借史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 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 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深沉的怨恨。但他不敢明说,所以借 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寄托 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回归 夜月魂。”中“春风面”和“环佩” 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明确:
春风面——同感 环佩——借代
齐声背诵全诗.
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歌,找出其中点明昭君 情感的词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昭君家乡的自然风光
拟人手法,写出千山万壑既有 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王昭君
唐•张仲素
昭君曲
明•莫止
仙娥今下嫁, 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 牛羊绕塞多。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但使边城静, 娥眉敢爱身。 千秋青冢在,背诵全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 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自主探究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 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先比较昭君与诗人的相似点: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 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 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 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 华州司马。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认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 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
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
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
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 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 尽致。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
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
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
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
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
阏氏,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主题探讨
• •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

——沈德潜《说诗醉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前一句起势很高,一般说,高起势的句 子往往衬托着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 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 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西京杂记》(葛洪)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 常见,乃使画工图形, 按图召幸之。宫人皆 赂画工,多者十万, 少者亦不减五万,独 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 阏氏,于是上按图, 以昭君行。及去,召 见,貌为后宫第一, 善应对,举止娴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 复更人。乃穷案其事, 画工皆弃市,籍其家, 资皆巨万。
隋· 侯夫人
明 妃 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八、当堂训练:
1、“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这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为下句写王昭君 作好铺垫。 2、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对仗修辞手法的一项。
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D、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答案:D(“割据”与“云霄”,“纡筹策”与“一 羽毛”不对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