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审计师复习方法集锦.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按】本集锦是我在网上搜索,整理排版的,便于大家阅读。

衷心感谢各位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

我们一定将你们成功的经验发扬和传承下去。

目录
要有正确的复习方法 ........................................................ 1 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应把握“技巧” ............................................ 3 我的高审考试之路 ............................................................ 4 答题指导 .................................................................... 7 六种方法结合四天通过高审考试. (13)
髙级审计师考前复习方法、答题技巧及建议 (15)
要有正确的复习方法
要有正确的复习方法。

高级审计师考试内容广,知识点多,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

我把整个高级审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时间大约有一个月,主要任务是理解、整理、归纳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要分析大纲,掌握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毕竟这部分内容考试出题的概率较大。

要研究历年真题,掌握考试的命题方向、重要考点及答题思路,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

要仔细研读复习指南,全面理解教材内容, 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最好能够按专题归纳整理考试内容,形成备考提纲,千万不要把通过高级审计师考试的希望寄托在猜题和压题上。

第二阶段是强化阶段:时间大约也是一个月。

对《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考试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特别是要把那些重点和难记的部分彻底吃透。

对《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的考试内容,要多做习题,复习指南中的案例题和历年的真题都要做,做过的题一定要弄懂,因为每年的试题中都有对历年考过知识点的重复。

如果复习时间充裕的话,熟悉一下近两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的考题会很有帮助。

第三阶段是迎考阶段:时间为考前的两周左右。

这个阶段以复习整理归纳好的备考提
纲为主,主要是对考试内容的查缺补漏。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我认为关键有三点:
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

树立一次通过的决心。

我的方法是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督促自己认真按计划复习,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是这个道理。

制定复习计划最好能精确到天,遇到当天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赶上,不能影响整体的复习进度。

其次,是掌握记忆方法。

参加髙级审计师考试的考生大多已工作多年,经常听到有人埋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因为记不清考试内容而丧失信心。

我的记忆方法有两条,一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单纯的、机械的记忆,要理解考试内容,记忆才会深刻。

二是要学会重复。

“重复”就是能抽时间多看一遍就多看一遍,尽量通过多接触而熟悉考试内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当天记忆的内容第二天要重复,一周学习的内容周末要重复,要学会与遗忘做斗争。

再次,要注意劳逸结合。

高级审计师考试也是体力上的一次较量,复习期间如果得病,会影响复习的进度,进而影响备考的信心。

建议每天适当锻炼身体,对提高复习效率也有帮助。

合理调配工作与学习。

参加髙级审计师考试的考生大部分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工学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一是合理确定备考时间,及早准备。

要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工作安排等确定备考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

复习时间太短不利于复习备考,时间太长会使人更加疲劳,得不偿失。

一般情况下,要保证两至三个月的复习时间。

二是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并持之以恒。

只有几天的学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每天下班后最好能保证三小时的复习时间。

三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看一遍,积少成多,对复习会很有帮助;
高级审计师考试的复习过程,使我在审计工作中受益颇多。

一是宏观理论水平有所提髙。

通过复习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对宏观经济理论和相关经济政策的理解掌握,审计工作中避免就问题谈问题,能够自觉从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大的背景出发思考问题。

二是分析判断和政策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审计工作中,注重从机制和管理方面深入剖析问题产
生的根源,更多、更好地提出加强管理的建
议,注重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应把握“技巧”
现在是7月中旬,离髙级审计师资格考试不到3个月的时间,如何搞好复习,提髙学习质量,顺利通过高师考试,是应试人员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笔者于去年10月份顺利通过了高师笔试,结合考试过程和经历,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与审计同行共飨。

一是把握选书技巧。

高师考试参考用书共有7本,包括《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审计理论研究》、《审计技术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金融理论研究》、《财政理论研究》,而复习迎考时间从报名到10月考试总共也就半年,平均起来,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得看一本书,对于工作任务繁重的一线审计人员而言,这个时间相当“吃紧”。

笔者选择以《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为主,其他教材为辅的方式进行复习,以《指南》中的关键知识点为抓手,遇到模糊不懂的地方再从另外几本考试用书进行仔细查询、琢磨,尽量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

二是把握学习技巧。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并制定学习计划,每天保证至少一个小时的看书时间,确保“雷打不动”,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看书;其次,对于《指南》这本书,笔者认为应该读上“三遍”,第一遍是通读, 熟悉书中的总体概况,第二遍是细读,对于重点章节进行“圈圈点点”,仔细品味,第三遍是背诵,通过背诵加强记忆;再次,要做好学习笔记,如果只在书上“划划”,当时记忆挺好,然而过上一两天可能都忘记了,因此,找个“本子” 做个“笔记”,忘的时候随意一翻,记忆的“闸门”会一下子就打开了,做笔记的形式用树形结构记忆效果最好,通过拉动“根目录”,底下的“子目录”自然会跟着一起“舞动”,不动的地方就是知识薄弱点,可以下功夫重点“突破”;最后,临考前10天发动“总攻”,对于往年考过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对教材中的其他未考过的知识点从头到尾进行梳理、背诵,把一本“厚书”变成“薄书”,进一步增强记忆,提高复习效果。

三是把握答题技巧。

由于高师的两门考试科目都是主观论述题,因此,答题时要注意相应的技巧。

其一,一定要仔细审题,就如髙考写作文一样,不能写“跑题”,“答非所问”,不仔细审题,即使文笔再好,结果也是一分没有,实在可惜! 其二,答题时,字迹要工整,不能潦草,因为答题纸上的作答要扫描到计算机中, 如果字迹潦草导致电脑不能识别,就算答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其三,答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善于总结、归纳,层次要
分明、清晰,只有答对了重要的知识点,答到了“点子上”,才能得分,否则“洋洋洒洒”写得再多,也会徒劳无功!
一路走来,高师考试有苦、有甜、有酸、有辣,但是,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耐力,笔者相信大家在高师考试这场“战斗”中,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我的高审考试之路
2011年1月6号,我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同事对我说去年的高级审计师职称考试成绩可以查询了。

我内心立即紧张起来,既害怕又很想知道成绩,输入准考证号码后心里更是怦怦直跳,内心十分复杂,像是在等待法官最后的宣判。

只听见同事一声欢呼「'过了!过了!”我顿时髙兴得蹦了起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回顾几年来的学习经历,心中充满了酸甜苦辣,这种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考试的人才会明白。

2005年部队实行机构改革,为服从组织分配,我告别了曾经战斗过十年的军营。

由于所学专业对口的原因,转业到了地方审计局工作。

上班后不久就有人告诉我,“今后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考中级审计师职称是必由之路。

但近几年单位的考试通过率非常低,有的连续考了好几年都没通过,你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我心想,自己是学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课成绩年年全系第一,只要再认真复习一下相关知识,通过这种职称考试应是“小菜一碟”。

从那时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在一年之内通过中级审计师职称考试。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准备,我终于如愿以偿,以平均90分的高分顺利过关,考试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这次考试的成功,使我信心倍增,于是我便决定趁热打铁,准备报名参加高级审计师职称考试。

然而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取得中级职称资格满一定年限后才允许参加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而且除了两门专业课外,还要进行英语和四科计算机考试。

看来我只能打消短期内通过髙审考试的念头,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在之后的几年当中,我曾两度跟随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外出审计,在局机关工作时也主审过多项审计任务。

经过锻炼,我的业务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对审计的内含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今后的高级职称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眼到了2009年,我开始为自己定下目标:先用半年的时间学习英语,过关后再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最后用半年的时间学习计算机课程,争取用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全部考试科目。

复习安排优先考虑英语,主要是由于我在大学期间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基础比较好,先考这门课把握性更大一些。

可之后的事实证明,英语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远比我想象得困难。

职称英语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对考生单词量的要求很高, 其难易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当我重新拿起教材后才发现大部分单词都不记得了,看来要下一番苦功才行。

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即每天早晨上班之前背记一个小时单词,下班后再看三个小时的阅读理解。

重复是记忆的老师,为了强化记忆,我把一些易混淆的单词写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看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以9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

当我拿到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泪水打湿了成绩单。

英语考试的成功仅仅是拉开了高审考试的序幕,接下来的专业课考试才是重头戏。

专业课共有两门,一门是相关理论知识,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涉及宏观经济、财政、金融、审计等多方面内容,要求考生对最新的经济政策进行解读;另一门是审计案例分析,考题会列举出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各种案例,并结合案例提出问题,要求考生进行深入剖析。

这两门课程的不同点在于,前者侧重于理论知识,后者侧重于实务操作,而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针对这两门功课的特点,我釆取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对第一门课程,我采用了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浏览网络等多种渠道,随时关注与经济信息相关的各种报道,遇有热点话题便写下心得体会,以提高观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而第二门课程“审计案例分析”则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考生就是因为这一门没有及格而无缘于高审职称。

众所周知,审计案例分析以会计学为基础,而就在2006年我国实行了会计制度改革,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变化很大,并且在实施后的每年当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更新,这意味着以前我所具备的会计学优势现在反而转变成了劣势。

看来“吃老本”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必须从零开始学习,用老师的话讲叫做“洗脑”。

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釆用书海战术。

除了指定的7本教材外,我还购买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级会计实务》、《审计指南》等十多本辅导书籍,这些书籍我都反复看过多遍。

为了不耽搁
工作,我主要利用节假日和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复习,并保证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看书时间。

书看了不少,但学过的内容掌握了没有,掌握到什么程度,只能通过做题来检验,否则,拿起书来明明白白,放下书本一片空白。

不少考生都曾有过类似的反映,就是做题太少的原因。

于是,我想方设法找到几年来的考试真题,认真做了几遍后感觉心里还是没底,如果再能多做几套题,通过考试的机率才会高些。

但市面上关于审计案例的书籍十分稀少,只有注会考试中有这方面的习题。

为此,我连买了三套注会考试模拟题集,其中包含100多道审计案例分析题,攻克这些难题后再回头看看以前的考题,就感觉容易多了。

二是参加课堂培训。

为更加直观地学习新会计准则,2009年底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会计培训班,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晚上。

我十分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记录,遇到重要的内容还用MP3录下来,下课后再多听几遍,以加深理解。

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只是思维和记忆力大不如前了,毕竟已是三十多岁的年龄。

记得有一段时间,老师为了赶进度,从大年初三就开始上课,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个年假都在培训中度过。

面授培训的效果固然理想,但市内没有开设审计专业的课程,我又想起了网上曾办过这方面的培训班,于是选了两所网校进行学习。

网校的几位老师都是审计方面的精英人士。

在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先后听了五位网络名师的课件。

网校听课的好处在于,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回放,反复收听,也可以在网页上留言提问。

非常感谢这些老师,虽然未曾谋面,但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为我指点迷津,使我获益良多。

三是进行网络交流。

为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我和学友在网络QQ上创建了一个高审学习群,命名为“高审之路”。

在论坛里我主要和大家一同探讨案例分析方面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会员就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200人,直到现在大家还一直保持着联络,没有一人愿意退出。

在那段时间,学友们互相帮助,相互鼓励,一起讨论题目,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在有着不同名字但相同目标的高审群里,共享资料,互相打气。

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很少能存在没有利益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而我们高级审计师的考生,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坚持、努力和关心他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准备充分,到考试时我已胸有成竹,不费吹灰之力便答完了全部题目。

天道酬勤,高审成绩非常理想-平均成绩82分,名列全省第一名。

在此之后的计算机考试也顺利过关。

有所得必有所失,回想两年来的经历,我对家庭的付出实在太少了,带孩子、做家务、
孝敬老人这些应尽的义务我都没有做好;和朋友的来往更是少了很多,几乎推掉了所有应酬,变成了“孤家寡人”;身体也消瘦了许多,原本应当属于运动的时间都被学习占用了。

这也许就是成功的代价,看来只有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补偿了。

一路走来,虽然不知道髙审考试的成功会给我带来什么,但最起码它已经给了我一笔财富,一段美好、自豪、让人回味的记忆和一种可以永远保留的奋斗精神。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正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才使我鼓足勇气坚持下来。

髙审考试虽然结束了,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在审计战线上谱写新的篇章。

答题指导
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将于10月举行,考试科目为“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财政、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和“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案例分析)。

考试题型全部为主观题,主要有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部分
髙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市场经济理论和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认识、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

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题型,简答题着重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辨别和理解能力, 而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重要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考生在作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概念含混、思路不清。

无论是简答题或论述题,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含混不清,或与别的概念相互混淆,导致所回答的内容偏离主题,失去应得分数,最终影响到总体成绩。

如“国有资产的界定、类型和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区别”(2004年简答题),许多考生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把握“国有资产的界定”的涵义,有的考生将国有资产仅理解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且细分到如何界定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家参股,或者混同为我国股份制的主要类型。

又如“我
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4年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

其中第二问是本题的难点,要求考生必须将分析的着眼点放在劳动力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两个方面。

但有的考生回答成农业发展缓慢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环境污染等问题, 虽说没有原则性错误,但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与本题要求相去甚远。

第二、答题内容过于笼统、准确性差。

如2004年论述题中涉及产业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换速度慢于产值转换速度的问题,有的考生由于并没有真正理解结构转换的内涵,只是笼统地说劳动力转换速度与产值转换速度不相适应,但究竟这两者间谁快谁慢,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并没有交代清楚,而是泛泛而谈。

或者将劳动力转换与产值转换的关系误解为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关系。

论述题中的对策部分则要求考生结合十六大精神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但有的考生将产业结构调整误解为产权结构调整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没有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措施。

第三、对考题涉及的内容掌握不完全,答题缺乏完整性。

如2004年简答题中,许多考生没有在答题中明确指出国有资产存在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产权形式,但这是本题重要的得分点。

2004年论述题,有的考生只回答了前两部分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主要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而有的考生没有回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后就直接给岀了对策建议。

这显然是对本题重要部分的遗漏,在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中间过渡。

第四、对回答问题缺乏分析的深度,理论概括的力度不够。

市场经济理论部分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及其对策等。

这类问题往往现实性强,要求考生密切联系当前的经济热点和政府决策的难点进行分析,其内容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就要求考生应具备和掌握一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

由于考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在答题中往往对所答问题吃不透,只能死记硬背。

我们认为,要想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除了加强平时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外,还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必要的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

现代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学有其一定的假定前提和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如使用一些图表、数学公式
和模型,用以说明某个经济学理论。

由于许多考生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回答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现象,而不能使用规范化的经济学语言把问题论述清楚。

如2004年的论述题要求考生用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首先应充分了解西方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但许多考生只是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或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现象和事例加以罗列,看起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但由于没有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

二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善于归纳和总结。

2004年简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出资,二是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有的考生简单地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资产或全民资产,这是不准确的。

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关键要明确前者是资本性的国有资产,要求其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后者是非资本性的国有资产,不要求价值增值。

有的考生在答题中由于没有紧扣关键性的要点,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得分却不高。

2004年论述题的第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归纳总结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包括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在三大产业间的转变,以及产业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

但有的考生没有归纳总结岀这些特点,或者偏向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三是要注意考试答题中的一些技巧。

首先答题要规范化。

即对所回答的问题分出层次和段落,既有利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也便于判卷时阅读试卷。

其次注意审题,不要随意发挥,一下笔就离题万里。

再次注意文字简练,详略得当。

有的考生在某一要点上作过多论述而影响了对其他内容的回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最后注意前后内容应在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财政理论研究部分
财政理论是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科目考试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大约为30分左右。

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

主要考察考生对财政理论和当前财政经济政策的认识、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难度适中,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践性,并不要求死记硬背。

但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却并不理想。

为了帮助大家提髙应试成绩,顺利通过财政理论测试,借此谈点个人体会,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如何答财政理论的简答题。

简答题部分为“5选4”的题目,有一定的选择性,5道题中一般会有1道财政理论简答题,分值约为1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答出其纲目要点即可,无须加以引申发挥。

目前阅卷采用先进的网上阅卷系统,按点给分,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