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技术实验测试

数据恢复技术实验测试
数据恢复技术实验测试

数据恢复技术实验测试

2014年5月20日

实验准备

工具软件VPC2007虚拟机介绍

最常见的虚拟机有:Vmware和Microsoft的产品。VPC(VirtualPC)是Microsoft的虚拟机产品,是收购其它公司的。收购后,使得VPC如虎添翼,发展的很迅速。Vmware是专业开发虚拟机产品的公司。Vmware的VMwareWorkstation和Microsoft的VPC都是非常优秀的虚拟机产品。

一、下载、安装VPC

1.免费下载VPC

◆VirtualPC2007是免费软件,在网上非常方便地免费下载。我们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9710065101.html, 进行搜索,并用迅雷下载。

图1 狗狗搜索Vpc2007

图2 解压缩

解压缩后,双击运行安装文件,安装VPC。压缩包里有两个文件,一个安装文件,一个中文语言包。如果英文可以的话,就不用安装中文语言包了。

2.安装向导

图3 安装向导开始

图4 接受许可协议

图5 输入自定义信息,按默认设置即可

图6 更改安装位置,按默认即可,单击“Install”按钮,开始拷贝程序和文档

图7 拷贝程序和文档到计算机硬盘

图8 安装完毕,单击“Finish”按钮

如果英文还可以,现在就可以使用VirtualPC了,如果觉得中文方便,那就得安装中文语言包。

3.安装中文语言包

图9 解压中文语言包

图10 双击运行中文语言包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语言包安装位置要与刚才VPC相同。VirtualPC默认的语言是英语,安装完中语言包后,打开"File"—"Options",Language选择"SimpifiedChinese",重启VPC 后,就变成中文界面了。

图11 语言设置

VirtualPC2007安装完毕,就可以使用,在“菜单”——“所有程序”中有一菜单项“MicrosoftVirtualPC”,单击即可运行VirtualPC。

MicrosoftVirtualPC安装后,就可以运行VPC虚拟出一个仿真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了。对于操作系统、软件而言虚拟的计算机就是真实的。安装操作系统,给硬盘分区。总之,和我们真实的计算机硬件在使用有差别不大。这样是不是很方便我们学习计算机呢。

1.创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

如果VirtualPC还没有创建任何一个虚拟的计算机时,在运行VirtualPC时,会自动弹出创建虚拟机向导:

图12 创建虚拟机向导

虚拟机ghost安装操作系统教程

将VPC2007的ghost安装系统抓了图,放上来,供不会使用虚拟机和GHOST安装系统的朋友参考。因为VMWARE没有差别磁盘功能,所以就用VPC了,但是两个软件初级使用差别不是很大。

1、新建虚拟机

图13新建虚拟机

图14新建虚拟机

图15新建虚拟机

图16新建虚拟机

图17新建虚拟机

图18新建虚拟机XP

图19新建虚拟机设置内存

图20新建虚拟机硬盘

图21新建虚拟机硬盘

?

图22完成新建虚拟机?

2、启动虚拟机

图23启动虚拟机

图24启动虚拟机

图25设置虚拟机启动映像

图26选择虚拟机启动映像

图27重新启动虚拟机

图28虚拟机启动映像界面

图29虚拟机启动映像的启动项选择

图30运行diskgen 3、创建分区

图31运行diskgen

图32 diskgen创建分区

图33 新建分区大小设置

图34分区类型选择

图35分区系统标志设置

图36分区系统标志设置

图37分区系统标志设置

TSM+ORACLE备份恢复测试报告

Oracle数据库备份恢复测试报告

目录 1.背景概述 (1) 1.1恢复测试目的 (1) 1.2恢复测试方法 (1) 1.3数据库备份架构 (1) 2.恢复所需资源 (2) 2.1主机资源 (2) 2.2实施环境 (2) 3.数据库恢复测试步骤 (3) 3.1安装配置测试主机 (3) 3.2全库恢复 (3) 3.3测试主机-TSM恢复配置 (3) 3.4测试主机-设定数据库环境变量 (4) 3.5测试主机-启动数据库到NOMOUNT状态 (4) 3.6测试主机-恢复控制文件 (4) 3.7测试主机-更改数据库到MOUNT状态 (5) 3.8测试主机-恢复数据文件 (5) 3.9测试主机-恢复归档日志 (9) 3.10测试主机-以RESETLOGS方法打开数据库 (11) 3.11测试主机-重启数据库 (11) 4.恢复结果 (12)

1.背景概述 1.1恢复测试目的 为了验证数据库的备份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此次的数据库恢复测试,用来确保 数据库备份的正确性,可恢复性。 1.2恢复测试方法 异机恢复 因为生产数据库已经在使用,我们不能在生产数据库上进行本机恢复测试,为 了不影响生产数据库的正常使用,我们将在测试机上进行恢复测试。 1.3数据库备份架构 1.备份系统采用IBM Tivoli备份软件; 2.带库使用ADIC磁带库。

2.恢复所需资源 2.1主机资源 需要准备恢复的测试主机,最佳做法是恢复测试主机的硬件架构、操作系统版本和生产主机一致。 2.2实施环境

3.数据库恢复测试 步骤 3.1安装配置测试主机 因为测试机完全拷贝备份主机,故测试机与生产机环境一致,确保测试主机已经正常 运行,并能于要恢复的生产主机,备份主机网络连通。 3.2全库恢复 利用TSM软件界面,调用原来所备份的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库恢复工具RMAN的 脚本,进行ORACLE 数据库系统的全库恢复。 3.3测试主机-TSM恢复配置 因为测试主机与生产主机架构相同,故只需在TSM SERVER上定义SAN server。 如下:

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 柳昌庆 第十三章课后参考答案

13-4有一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为实心圆柱,直径D=40mm 。在圆柱轴向 和周向各贴两片应变片(灵敏度系数s=2.),组成差动全桥电路,供桥电压为10v 。 设材料弹性模量E=2.1?1011 pa ,泊松比υ=0.3。试求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该灵敏度用μv/kN 表示)。 解:设受压缩 F,轴向贴的应变片 R S R R ξ=?=?31 横向贴的应变片:SR R R μξ=?=?43 设原电阻 4321R R R R === ,则受力F 后: 11R R R ?-= , 33R R R ?-=, 22R R R ?-= , 44R R R ?-= 电桥输出电压变化: x U R R R R R R R R U ) )((43214 231+-= ?

x x x U R R R U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22)(2 1212 12 212 1?+?- ≈?+?-?+?- =?++?-?+?- = x U S U U 2 )1(ξ +- =?∴ E r F E r F A F 22πσξπσ?=?=?=?= ?∴ 代入上式 x U E r F S U U 22)1(π?+-=?∴ 测力传感器灵敏度 E r SU U F U K x 22)1(π+=??= ) (101.2)(02.0) (1022)3.01(11 22Pa m V ?????+= π 又因为: 218.91002.11m N Pa ??=- 所以: ) (8.9102.1101.202.0) (103.11112N V K ??????? =-π N V 10102.32103.1-???= N V 91089.41-?= KN V μ4189.0= 13-5在一受拉弯综合作用的构件上贴有四个电阻应变片。试分析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将其值填写在应变表中。并分析如何组桥才能进行下述测试:(1) 只测弯矩,消除拉应力的影响;(2) 只测拉力,消除弯矩的影响。电桥输出各为多少? 组桥如图。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名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 2013年1 月7 日至2013 年1 月8日共2 天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10网络安全(CIW) 姓名胡帅帅 系主任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谭方勇 指导教师高小惠、肖长水

项目一、Windows基本硬盘管理 一、实训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的操作,掌握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的操作,学会使用Winhex软件分析硬盘分区表结构 二、实训步骤: 1.在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 (1)首先关闭虚拟机系统,然后选择VMware Workstation菜单栏“VM”|“Settings”或快捷键Ctrl+D,在弹出的“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中,单击“Add”按钮,选择要添加的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s:)为“Hard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中“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择磁盘类型(Virtual disk type)为“SCSI”,然后点击“Next”按钮,设置磁盘大小(Disk size)为1G,然后单击“Next”直到完成。如图1-1所示: 图1-1:添加一个1G的硬盘 (2)重启Windows系统环境。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工具。 (3)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此时弹出“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 页签,默认单击“下一步”直至完成,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如图1-2所示: 图1-2:完成磁盘初始化向导 (2)右击磁盘1未指派空间,选择“新建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选择“主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分区大小选择“500MB”,点击“下一步”,指派驱动器号F,然后选择格式化磁盘分区文件系统为NTFS,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新建向导,如图1-3、1-4所示: 图1-3:新建主磁盘分区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姓名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 2012年5月15

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技术; 2.掌握选择应变片的原则及粘贴质量的检查; 3. 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 1.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 5. 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6.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工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等强度梁试件; 天平秤;砝码;INV1861应变调理器; 千分尺(0~25㎜);INV3018C信号采集分析仪; 防潮用硅胶;游标卡尺; 电烙铁、镊子、砂纸等工具;小台钳、钢尺、划针; 502粘结剂(氰基丙烯酸酯粘结剂);丙酮、乙醇、药棉等清洗器材等。 三、实验原理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ΔL/L),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Δ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S来表示。 本实验中用到的是单臂电桥,即四分之一桥,工作中只有一个桥臂电阻随着被测量的变化而变化,设改电阻为R1,产生的电阻变化量为ΔR,原理如下图所示:

个 则输出电压0U 的值为: 01 4 e u u S =ε 式中, 0u 为输出电压,ε为应变值,e u 为供桥电压,0u 和ε可从分析仪中直接读出, e u 在应变仪中读出,S 为实验所求。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1.选片。目测电阻应变片有无折痕、断丝、霉点、锈点等缺陷,缺陷应变片不能粘贴,必须更换。 2.测片。用数字万用表或电桥精确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注意:不要用手或不干净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变片基底。测量时应放在干净的书面上,不能使其受力,应保持平直。记录各个应变片的阻值,要求应变片阻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对于标称电阻为120Ω的应变片,测量时数字万用表必须打到200Ω档位上,所测电阻值为原始电阻。要求同一电桥中各应变片之间阻值相差均不得大于0.5Ω,否则需要更换。 3.试件表面处理。实验所用试件为等强度梁,为使粘贴牢固,必须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如下: (1)用细砂纸在等强度梁表面需贴片处打磨,打磨方向与贴片轴线位置成45度交叉。如等强度梁上有以前贴好的应变片,先用小刀铲掉。应变片为一次性消耗材料,粘贴后再起下来不能再用。 (2)用棉花球蘸丙酮、乙醇擦洗表面的油污和锈斑,直到干净再自行晾干。 (3)然后用划针在贴片处划出十字线,作为贴片坐标,再用棉球擦一下。 (4)打磨好的表面,如暂时不贴片,可涂以凡士林等防止氧化。 4.贴片。贴片过程如下: R1+δR R2 R4 R3 U e B D R2 A B C D R1 R4 R3 C 0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图书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描述了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压力测试和对登录和注册功能的黑盒 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进行完善和优化,给用户提供一份 客观的软件质量报告。本方案的主要读者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客户代表等。 测试流程: 制定测试计划开发测试脚本创建测试场景分析测试结果监视性能指标运行场景测试1.2系统简介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简介:本项目探讨了一个基于J2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基于 J2下的图书管理系统用语言开发处理程序,选择强大的作为开发工具,用交互式 网站界面设计技术( )开发前台界面,后台数据库选择。本系统实现了基本的对书 籍信息、读者信息、借阅信息、归还信息、查询信息进行管理和操作等功能,可 以满足普通用户、管理员的需求。

1.3术语和缩略词参考资料 1)响应时间:客户端从给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开始直到完全接受了服务器反馈信息为止,这期间所用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 2)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交易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交易数量。 3)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请求数。 4)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 5)黑盒测试:英文是。又称功能测试或者数据驱动测试。 6)等价划分测试:等价划分测试是根据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种技术。

2测试概要 2.1测试用例设计 2.1.1黑盒测试: 1)边界值法 用边界值法设计用户注册测试用例: a)先等价划分 b)边界值分析

软件安全测试报告.doc

软件安全性测试报告 软件安全性测试包括程序、数据库安全性测试。根据系统安全指标不同测试策略也不同。 用户认证安全的测试要考虑问题: 1.明确区分系统中不同用户权限 2.系统中会不会出现用户冲突 3.系统会不会因用户的权限的改变造成混乱 4.用户登陆密码是否是可见、可复制 5.是否可以通过绝对途径登陆系统(拷贝用户登陆后的链接直接进入系统) 6.用户推出系统后是否删除了所有鉴权标记,是否可以使用后退键而不通过输入口令进入系统 系统网络安全的测试要考虑问题: 1.测试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正确装配好,有关系统的补丁是否打上 2.模拟非授权攻击,看防护系统是否坚固 3.采用成熟的网络漏洞检查工具检查系统相关漏洞(即用最专业的黑客攻击工具攻击试一下,现在最常用的是NBSI系列和IPhacker IP) 4.采用各种木马检查工具检查系统木马情况 5.采用各种防外挂工具检查系统各组程序的客外挂漏洞 数据库安全考虑问题: 1.系统数据是否机密(比如对银行系统,这一点就特别重要,一般的网站就没有太高要求) 2.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我刚刚结束的企业实名核查服务系统中就曾存在数据的不完整,对于这个系统的功能实现有了障碍) 3.系统数据可管理性 4.系统数据的独立性 5.系统数据可备份和恢复能力(数据备份是否完整,可否恢复,恢复是否可以完整)

秋*;当MFC片刊卫” (W “? :5 心也“八 * HlLf咯丹& 咲士劃试址评怖 ■■|J W^|> 吕甜化比 WZZ* :芒 h V ?: 土闵森;I电特 江[」"■、i」 Hi'H5;.P ?"■ .ir ■;、:1八 股 ■ ■■ = ■■■ '..? -I \ K L,^p . t IH ■.: 1T7V 缈 .b-H^-f.^r- . r 工=i弘也”丸■£?;. k..x i 人{:此确币 吃 m* 冬 ji.lp- A Vtll t解X■也 曲r爭*觐虐詹出「丄二一「!__空亠- ,辛ffpiR; 芷MH *?(■、':.'".亍 \ m 1.*11 i :II

系统运维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Ⅰ)

系统运维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Ⅰ) 版本历史 编制人: 审批人:

目录 目录 (2) 一、要求容 (3) 二、实施建议 (3) 三、常见问题 (4) 四、实施难点 (4) 五、测评方法 (4) 六、参考资料 (5)

一、要求容 a)应识别需要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 b)应建立备份与恢复管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和保存期等进行规定; c)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策略须指明备份数据的放置场所、文件命名规则、介质替换频率和将数据离站运输的方法; d)应建立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程序,记录备份过程,对需要采取加密或数据隐藏处理的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操作时要求两名工作人员在场,所有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 e)应定期执行恢复程序,检查和测试备份介质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在恢复程序规定的时间完成备份的恢复; f)应根据信息系统的备份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并对其进行测试以确保各个恢复规程的正确性和计划整体的有效性,测试容包括运行系统恢复、人员协调、备用系统性能测试、通信连接等,根据测试结果,对不适用的规定进行修改或更新。 二、实施建议 制定数据备份的规定,包括备份的策略、计划和容等信息,备份策略的制定要结合本身数据量多少、数据更新时间等要求进行制定,对备份的数据要进行定期的恢复性测试,保证该备份的可用性。数据的恢复管理不仅仅是灾难恢复的计划,应当针对不同的数据恢复要求和恢复的容制定多种适当的恢复策略,并定期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三、常见问题 多数公司没有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性测试。 四、实施难点 数据的恢复性测试需要建立测试的环境,投入较大;如果在原有系统上进行测试,应当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原有系统能够快速的恢复。 五、测评方法 形式访谈,检查。对象系统运维负责人,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文档,备份和恢复策略文档,备份和恢复程序文档,备份过程记录文档,检查灾难恢复计划文档。 实施 a)应访谈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询问是否识别出需要定期备份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主要有哪些;对其的备份工作是否以文档形式规了备份方式、频度、介质、保存期等容,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是否文档化,备份和恢复过程是否文档化,对特殊备份数据(如数据)的操作是否要求人员数量,过程是否记录备案; b)应访谈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询问是否定期执行恢复程序,周期多长,系统是否按照恢复程序完成恢复,如有问题,是否针对问题进行恢复程序的改进或调整其他因素; c)应访谈系统运维负责人,询问是否根据信息系统的备份技术措施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是否对灾难恢复计划进行测试并修改,是否对灾难恢复计划定期进行审查并更新,目前的灾难恢复计划文档为第几版; d)应检查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文档,查看是否对备份方式、频度、介质、保存期等容进行规定; e)应检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文档,查看其容是否覆盖数据的存放场所、文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3-2017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3-2017

实验题目:《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量》 实验报告 第 3 组姓名+学号: 胡孝义 2111701272 付青云 2111701146 黄飞 2111701306 黄光灿 2111701322 柯桂浩 2111701321 李婿 2111701346 邝祎程 2111701312 实验时间:2017年12月29日 实验班级: 实验教师:邹大鹏教授 成绩评定:_____ __ 教师签名:_____ __ 机电学院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进入实验室之前完成) 1.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1).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 3).掌握m-k-c 二阶系统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 要求: 1).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标定 2).弹簧振子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的测量 2.初定设计方案: 根据测量出的弹簧振子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来求系统的动态特性:固有频率ωn 和阻尼比ξ。 实验时确定的设计方案: 先将质量振子偏离平衡,具有一定的初始位移,然后松开。该二阶系统在初始位移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输出,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系统的输出并传输给计算机,生成阶跃响应曲线。该输出是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可称之为零输入响应,也可看作是由初始位置到零的阶跃响应。 (1)求有阻尼固有频率ωd ωd =2π/T d (2)求阻尼比ξ 利用任意两个超调量M 和M 可求出其阻尼比,n 是该两个峰值相隔的某一整周期数。计算公式为 ξ=2222n 4n n πδδ+ (3)求无阻尼固有频率ωn 计算出有阻尼固有频率ωd ,阻尼比ξ之后,根据公式可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ωn ωd = 2 1ξ ω-d (4)求弹簧的刚度和振子组件的质量 振子组件主要由振子、滑杆、振子位置调节器、阻尼片、传感器连接杆等组成。

数据恢复技术实训报告

班级:计机101 学号: 1013250130 姓名:林旭钿 指导老师:朱定善 _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信息学院

目录 引言 (3) 内容摘要 (3) 一、数据技术概述 (3) 1.传统机械硬盘数据恢复技术概论 (3) 2.固态硬盘的数据恢复技术概述 (4) 数据恢复原理一-分区表 (4) 数据恢复原理二-目录区与数据区 (4) 数据恢复原理三-引导扇区与分配表操作系统引导扇区(OBR) (4) 二、数据恢复的可能性 (5) 三、常用数据恢复软件简介 (5) ?Easyrecovery (5) ?Finaldata (5) ?R-Studio (6) ?Drive Rescue (6) ?Recover4all (6) ?File Scavenger (6) ?Getdataback (7) ?RecoverNT (7) ?Search and Recover (7) ?DataExplore(数据恢复大师) (7) ?Lost&Found (7) ?PCtools(DOS) (8) 四、数据恢复案例 (8) (一) 恢复重装XP后的Ubuntu引导分区 (8) (二) NTFS格式大硬盘数据恢复特殊案例 (9) 五、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数据恢复技术 引言 当今的世界已经完全步入了信息时代,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事物正被以0和1的形式表示。数字技术与我们的联系越紧密,我们在其失效时就会承担越大的风险。重要数据一旦破坏,我们讲承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数据恢复产业应运而生。数据恢复在数据丢失和损坏时挽救这些数据,可以针对各种软硬件平台开展,从文件的误删除,存储设备受到严重破坏,专业的数据恢复工作都可能将数据恢复。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会向大家介绍数据恢复的方方面面,并根据我们的经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使大家更少受到数据损失的困扰。 内容摘要 有很多种原因可能造成数据问题。最常见的原因当数人为的误操作,比如错误的删除文件、用错误的文件覆盖了有用数据等等。而存储器本身的损坏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高温、震动、电流波动、静电甚至灰尘,都是存储设备的潜在杀手。另外,很多应用程序特别是备份程序的异常中止,也可能造成数据损坏。在所有的原因当中,由于删除和格式化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数据并没有从存储设备上真正擦除,利用数据恢复软件通常能够较好的将数据恢复出来。如果存储设备本身受到了破坏(例如硬盘盘片坏道、设备芯片烧毁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恢复工作的难度,并需要一些必备的硬件设施才能执行恢复,如果存储数据的介质本身(例如硬盘盘片、Flash Memeory)没有损坏的话,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我们通常称存储设备本身的损坏为物理性损坏,而对于非存储设备问题称之为逻辑性损坏。我们讨论的问题或者说在现实情况下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属于逻辑性损坏之列。 一、数据技术概述 1.传统机械硬盘数据恢复技术概论 数据恢复恢复过程主要是将保存在存储介质上的资料重新拼接整理,即使资料被误删或者硬盘驱动器出现故障,只要在存储介质的存储区域没有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将资料完好无损的恢复出来。 当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U盘、软盘、闪存、磁带等)由于软件问题(如误删除、病毒、系统故障等)或硬件原因(如震荡、撞击、电路板或磁头损坏、机械故障等)导致数据丢失时,便可通过数据恢复技术把资料全部或者部分还原。因此,数据恢复技术分为:软件问题数据恢复技术和硬件问题数据恢复技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成绩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5年4月

目录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1 1.1实验内容1 1.2实验目的1 1.3实验仪器、设备1 1.4简单原理1 1.5实验步骤2 1.6实验结果2 1.7思考题4 实验二状态滤波器动态特性实验4 2.1实验内容4 2.2实验目的4 2.3实验仪器、设备5 2.4简单原理5 2.5实验步骤5 2.6实验结果6 2.7思考题11 实验三电机动平衡综合测试实验11 3.1实验内容11 3.2实验目的11 3.3实验仪器、设备11 3.4简单原理12

3.5实验步骤12 3.6实验结果13 3.7思考题15 实验四光栅传感器测距实验15 4.1实验内容15 4.2实验目的16 4.3实验仪器、设备16 4.4简单原理16 4.5实验步骤16 4.6实验结果17 4.5思考题19 实验五 PSD位置传感器位置测量实验19 5.1实验内容19 5.2实验目的19 5.3实验仪器、设备19 5.4简单原理19 5.5实验步骤20 5.6实验结果20 5.7思考题23 -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指导教师日期 1.1实验内容 1.2实验目的 1.3实验仪器、设备 1.4简单原理

1.5实验步骤 1.6实验结果 表1.1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表

表1.2 应变片半桥实验数据表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单臂和半桥的灵敏度、线性误差、回程误差,在座标纸上分别画出单臂、板桥的输入及输出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线性误差、回城误差位置:

硬件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规程

2016年厦漳泉三市、泉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级别:泉州市赛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依托,以计算机组装维修及数据恢复技术为载体,旨在检验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下对计算机进行故障检测维修及数据恢复方面的能力,全面展现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类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赛项将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人才能力需求、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前沿技术融入比赛内容,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开展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增强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提高就业水平。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任务 任务1.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的检测与维修(赛项比重50% )。 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原理图及元器件资料等),完成指定台式计算机功能板的故障检测及维修,并填写检测 与维修报告单。附:功能板清单

任务2.存储设备维修及数据恢复(赛项比重40% ) 依据赛题给定的故障描述,对大赛组委会现场提供的存储设备(硬盘/U盘/SD 卡等)进行检测维修,将设备中存储的操作系统安装文件、应用程序安装文件及指定标识文件资料恢复出来,并填写存储设备维修及数据恢复报告单。 (二)维修竞速(赛项比重10%) 依据选手结束比赛时间及前2项任务的完成质量综合确定。 (三)相关知识与技能 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2. 电子产品维修工艺与流程 3. 计算机应用技能 4. 计算机组装与测试 5.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 6. 计算机主板的故障检测与维修 7. 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技术 四、竞赛方式 1. 竞赛方式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参赛选手组成,参赛选手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1周岁(1995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的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并以全日制方式学习的学生。性别不限,同一个参赛队的 选手必须为同一所学校,不允许跨校组队,每个学校限报1队,比赛时间 为180分钟。 2. 竞赛开始60分钟前,选手到赛场指定地点抽取赛位号,接受检录,进入指定赛位,但不可进行任何操作。 3. 在裁判发布“赛前30分钟准备”的指令后,选手方可拆封赛位上的赛题及物料箱,并依照竞赛物料清单核对竞赛板卡、硬盘及相应配件是否符合需求,同时

电气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气测试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机械电子系电气工程教研室 二00六年十月

实验台组成及技术指标 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温度源、转动源、振动源)、15个(基本型)传感器和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六部分组成。 1、主控台部分:提供高稳定的±15V、+5V、±2V~±1OV可调、+2V~+24V可调四种直流稳压电源;主控台面板上还装有电压、频率、转速的3位半数显表。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0.4KHz~10KHz可调);低频信号源(低频振荡器)1Hz~3OHz(可调);气压源0~15kpa可调;高精度温度控制仪表(控制精度±0.5℃);RS232计算机串行接口;流量计。 2、三源板:装有振动台1Hz~3OHz(可调);旋转源0~2400转/分(可调);加热源<200℃(可调)。 3、传感器:基本型传感器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磁电转速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Pt10O 铂电阻,共十五个。 4、实验模块部分:普通型有应变式、压力、差动变压器、电容式、霍尔式、压电式、电涡流、光纤位移、温度、移相/相敏检波/滤波十个模块。 5、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数据采集卡采用12位A/D转换、采样速度1500点/秒,采样速度可以选择,既可单采样亦能连续采样。标准RS-232接口,与计算机串行工作。提供的处理软件有良好的计算机显示界面,可以进行实验项目选择与编辑,数据采集,特性曲线的分析、比较、文件存取、打印等。 6、实验台桌尺寸为160O×8OO×280(mm),实验台桌上预留计算机及示波器安放位置。 注意事项: 1、迭插式接线应尽量避免拉扯,以防折断。 2、注意不要将从各电源、信号发生器引出的线对地(⊥)短路。 3、梁的振幅不要过大,以免引起损坏。 4、各处理电路虽有短路保护,但避免长时间短路。 5、最好为本仪器配备一台超低频双线示波器,最高频率≥1MHz,灵敏度不低于 2mV/cm。 6、 0.4~10KHZ信号发生器接低阻负载(小于100Ω),必须从L V接口引出。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7年04)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指导书 戴新编 广州大学 2017.4

前言 测试技术顾名思义是测量和试验的技术。测试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和理论课程相比,测试技术的实践环节显得更为关键。《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从各门课程中学到的单元技术知识,独立构建、调试测试系统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测试系统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它综合体现了各种单元技术在测试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是测试专业的学生接触工程实际的开始。 测试技术覆盖了很多知识领域,从测试信号的基本概念到现代测试信号分析方法,从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到一个复杂大型的测试系统的建立,但在实际中,无法在一门课程里囊括所有这些知识和经验。本指导书根据目前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数,紧密结合理论教学,选择了一些重要的基本内容,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采用传统的实验模式,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希望能够使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学会调试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法,包括传感器的使用,信号调理电路、数字化电路及显示单元的调试,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自行组建测试系统,并能够独立调试。 具体内容应包括:a.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在传感器使用及系统组建、调试的过程掌握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的使用。b.传感器的使用:熟悉热电偶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原理及使用。c.常见物理量测试实验:温度测试实验、转速测试实验、液位测试实验、振动测试实验。由于条件限制,以上的实验内容还只能部分涉及。 实验完成后按要求应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一种工程技术文件,是实验研究的产物。学生完成教学实验写出的报告,会为将来进行工程实验、科学研究书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乃至于养成一种习惯,因此应按工程实际要求学生:内容如实,数据可靠;语言明确、简洁;书写工整、规范。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必要时画出连接图)、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包括图表、数字、文字、表达式等)、对实验方法或结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计算机化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子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信息的数据可靠性,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对重要信息实施备份保护;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并在信息被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使用备份数据恢复被损坏或丢失的业务数据,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与管理,公司项目管理部承担了电子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因此,负责本规范的执行。 第三条定义 3.1 电子数据:也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3.2 电子签名:是指电子数据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3.3 数据审计跟踪:是一系列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等事件的记录,用以帮助从原始数据追踪到有关的记录、报告或事件,或从记录、报告、事件追溯到原始数据。 3.4 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授权管理 第四条研究院分析所的电子数据一般来源于电子系统,数据采集、修改、备份、恢复和管理均由质量管理部授权的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担任)、分析所所长和检验员完成;为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有效,针对不同的人员,授权操作,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 第五条一级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担任):经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授权的人员,具有系统的所有访问权限。有权建立二级管理员和三级管理员账户,如电脑系统时间、系统日志、操作员权限、增减登录帐户和初始登录帐户密码等,对所有使用的应用软件进行进行原名称安装、修复、备份和卸载,必须使用和验证应用软件为仪器供应商提供的正版软件,保留证书,重装和更换电脑、系统升级应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对系统和应用软件采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对下级人员没有权限的内容设置成灰色不能使用,下级人员没有

数据恢复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1范围 1.1本制度适用于华能托什干河水电分公司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 1.2本制度规定了华能托什干河水电分公司备份策略、备份存储介质的管理和备份的恢复等数据备份相关工作内容的管理。 2职责 2.1本制度中的备份工作对象是在应用系统、数据库和专用存贮设备中集中存放的数据,不包括在员工个人电脑中的数据,也不包括非电子方式存放的各种数据。 2.2信息中心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按照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和管理数据备份工作。 2.3业务部门应配合数据库管理员进行的备份工作,对备份前的数据做好正确性、完整性的检验。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备份策略 3.1.1信息中心应对所有应用系统的备份策略进行分析,

制定《备份工作表》。信息中心负责人对此表批准后,数据库管理员按照此表的要求进行数据备份工作。 3.1.2业务需求、应用系统功能或电厂制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均可能需要备份策略进行相应调整。数据库管理员应及时考虑上述因素的变化,提出新的备份策略,经信息中心负责人批准后,制定新的《备份工作表》,并按照此表执行。 3.1.3在制定备份策略时,应切实考虑备份的内容、方式和执行频率,同时也应考虑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实时性要求以及其重要性等因素。对应数据的分类,备份策略的基本要求分别是: 3.1.3.1 A级: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每周进行全局备份。对于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快速恢复的情况,可考虑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方式。 3.1.3.2 B级: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每月进行全局备份。 3.1.3.3 C级:每周进行增量备份,每季度进行全局备份。对于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可采用离线的备份方式。 3.1.4业务部门和数据库管理员应在每次全局备份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防止原始数据的错误被备份保存下来。如果在应用系统中发现数据错误,应检查最近一次的全局备份,如果备份中存在同样的错误,应在数据修改正确后立即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教研室 二O一一年五月

实验一 测量电桥静态特性测试报告 同组人: 时间: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验证公式04n y e e δε= 3. 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4. 验证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并了解消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 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砝码、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 等强度梁受外力变形时,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变片连接在应变仪测量桥的桥臂上,则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就转换为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变仪采用“零位法”进行测量。它采用双桥电路,一个是测量桥,另一个为读数桥。当测量桥有电压输出时,调整读数桥的刻度盘,使仪表指针为零。则此时读数桥读数与桥臂系数之比即为试件的实验应变值。 四、实验数据整理 在等强度梁上逐级加载、卸载,并把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填入表1。 表1 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处理 注:理论应变2 = E bh ε理,其中10b =;h=6mm ;E=2×1011N/m 2 五、问答题 1、 试分析实验中同一载荷下,半桥接法相对于单臂和全桥接法的仪器输出有什么不同? 半桥接法时,仪器输出是单臂接法仪器输出的2倍,是全桥接法仪器输出的1/2,单臂

接法时01R U =U 4R ?± ,半桥时01R U =U 2R ?±,全桥时0R U =U R ?±。同时,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每对应一个负荷时,半桥接法时的仪器输出是单臂时的2倍,全桥的1/2。 2、 单臂测量时若试件温度升高,仪器输出(指针)如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仪器输出将变大。当试件受力且试件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F T 0R R 1U = +4R R ???? ??? , R 为试件电阻,而本实验输出的是应变片的应变ε,F T 1R R 1=+S R R ε???? ??? ,若试件温度升高时,则没有温度影响 T R R ?,F 2R =SR ε?,显然,温度升高的变化1ε大于温度没有升高时的变化2ε,故试件温度升高时,仪器输出将变大。 3、 某等强度梁受力及布片如图所示,试问该如何组桥能测出力F ?若将该梁换成等截面梁, 又该如何布片?如何组桥?方能测出力F ?

数据备份与恢复预案

公司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应急预案 1.数据抢救 灾难发生时,需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对公司的重要数据进行抢救,抢救的范围主要包括:记录公司重要信息的文件、资料,存储公司重要数据的磁带,存放重要数据的硬盘、服务器。此过程需由安全组进行统筹指挥,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各组成员、公司员工必须服从安全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2.损坏评估及启动应预案 灾难发生后需根据情况汇报损失情况给损坏评估组,损坏评估组根据汇总信息进行消息告知。 损坏信息包括: a)公司重要数据服务器、监视、办公设备 b)拥有在可以执行计划之内的关键性功能的员工 c)保存公司重要数据的介质 d)网络、通讯设备 根据披露的损坏信息情况进行应急预案启动,如选举临时领导、使用备份服务器、备份通讯设备进行替代等。 3.业务恢复计划 业务恢复计划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IT基础设施恢复阶段:

此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将对于保存数据的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所在的主机、公司网络架构进行恢复。首先须根据损失评估的报告分析可继续利用的IT 基础设施,如供电设施、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若有损坏不可用的设备,需及时同代理商进行沟通借用或新购相应设备。 b)系统恢复阶段: 系统恢复主要针对关键应用主机,如邮件服务器。为节约时间需同时针对各个服务器系统进行快速恢复。 c)网络恢复阶段: 网络恢复阶段的主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 关键商业应用系统的内部局域网和网络设备的支持 外部广域网和电信服务 待恢复系统和终端用户(公司同事)间的通讯 4.业务系统数据恢复: 首先须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恢复,需要寻找相应的恢复设备完成此操作,目前我们主要利用磁盘、远程灾备数据,可正常工作的主机或同城备份机房进行数据恢复工作。需要将抢救出的磁带、硬盘或远程数据在对应设备上恢复出数据。 5.业务系统重搭建: 由于一些业务系统的特殊性,需尽快与相应平台的供应商接口人取得联系,并申请临时可用的许可文件等。 6.业务系统数据导入: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老师: 年月日

实验一:静压力传感器标定系统 一、实验原理: 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工作特性,总是存在着非线性、滞后和不重复性,对于线性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而言,就希望找出一条直线使它落在传感器每次测量时实际呈现的标准曲线内,并相对各条曲线上的最大偏离值与该直线的偏差为最小,来作为标定工作直线。标定工作线可以用直线方程=+表示。 y k x b 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就是通过实验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 =+使它落之间的关系,得到实际工作曲线,然后,找出一条直线y kx b 在实际工作曲线内,由于方程中的x和y是传感器经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因此一般采用平均斜率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取拟合直线。本实验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拟合直线,并通过标定曲线得到其精度。即常用静态特性:工作特性直线、满量程输出、非线性度、迟滞误差和重复性。 二、准备实验: 1)调节活塞式压力计底座四个调节旋钮,使整个活塞式压力计呈水平状态如图6所示; 2)松开活塞筒缩紧手柄,将活塞系统从前方绕水平轴转动,使飞轮在水平转轴上方且活塞在垂直位置锁紧,调整活塞系统底座下部滚花螺母,使活塞筒上的水平仪气泡居于中间位置,如图6,并紧固调水平处的滚花螺母; 图6 调节好,已水平 3)被标定三个压力传感器接在截止阀上(参见下图7),打开截止阀、进气调速阀、进油阀,关闭进气阀和排气阀,将微调器的调节阀门旋出15mm左右位置; 4)打开空气压缩机,待空气压缩机压力达到0.4MPa时,关闭压气机。因为对于最大量程为0.25MPa的活塞式压力计,压力必须小于等于0.4MPa。 5)打开采集控制柜开关,检查串口连接情况。双击桌面的“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软件,进入测试系统,如图7所示。

数据恢复实习报告

实验一 FAT32数据存储分析 一、实验内容 1、使用磁盘软件分析FAT32文件系统的分区引导扇区(DBR)、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目录表(FDT)。 2、学会使用常见数据恢复软件。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和了解FAT32文件格式; 2、掌握常见磁盘软件的使用; 3、掌握常见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 4、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要求 1、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 2、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 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的管理。 3、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所需工具 1、Winhex:一款优秀的16进制查看与编辑器。 2、Easyrecovery:一款优秀的硬盘数据恢复工具,能够帮你恢复丢失的数据。 五、实验原理 1、硬盘结构 1.1硬盘物理结构

硬盘存储数据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实现的。硬盘由一个或几个表面镀有磁性物质的金属或玻璃等物质盘片以及盘片两面所安装的磁头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图1),其中盘片和磁头密封在无尘的金属壳中。 数据恢复实习报告图 1 硬盘工作时,盘片以设计转速高速旋转,设置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则在电路控制下径向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数据存储或读取出来。当系统向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中“写数据”电流产生磁场使盘片表面磁性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在写电流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这样数据就存储下来了;当系统从硬盘中读数据时,磁头经过盘片指定区域,盘片表面磁场使磁头产生感应电流或线圈阻抗产生变化,经相关电路处理后还原成数据。 1.2硬盘逻辑结构 硬盘由很多盘片(platter)组成,每个盘片的每个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如果有N个盘片。就有2N个面,对应2N个磁头(Heads),从0、1、2开始编号。每个盘片被划分成若干个同心圆磁道(逻辑上的,是不可见的。)每个盘片的划分规则通常是一样的。这样每个盘片的半径均为固定值R的同心圆再逻辑上形成了一个以电机主轴为轴的柱面(Cylinders),从外至里编号为0、1、2……每个盘片上的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几十个扇区(Sector),通常的容量是512byte,并按照一定规则编号为1、2、3……形成Cylinders×Heads×Sector个扇区。 1.3、MBR(master boot record)扇区 计算机在按下POWER键以后,开始执行主板BIOS程序。进行完一系列检测和配置以后。开始按BIOS中设定的系统引导顺序引导系统。假定现在是硬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