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55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55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答: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按教学科目编制的,反映了某一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内容及其实施的特殊方法论要求。

课程标准在贯彻与落实课程方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教材编制的依据,而且是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帮助教师领悟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正确进行教学设计。

2.课程与教学内容
答: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构成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包括三个维度的构成要素:学科知识、社会经验、活动。

其特点为基础性、先进性及整合性。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组成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四大要素之一(教师、学生、内容、环境)。

内容既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也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中介。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传递和转化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3.情境教学模式
答:情境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主张让学习
者在一定情境的活动中完成学习。

它是由当代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

它强调激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和贯穿实践性,开发渗透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情境,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在心理场中,促进角色转换,引发和培养儿童主体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投入教学,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

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

情境教学模式建立了“情感驱动”“暗示倾向”“角色转换”以及“心理场整合”等基本原理。

4.设计教学法
答:设计教学法是一种实用主义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教学制度,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所创。

他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

他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

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

根据不同的目的,他将设计教学法分成四种类型:生产者设计、消费者设计、问题设计、练习设计,以生产者设计为重点,它最能体现教育的社会化。

他提出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

这种教学制度在克服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方面有积极作用,特别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缺点是导致系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削弱。

5.表现性目标取向
答:表现性目标取向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表现性目标”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准备获得的行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

“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
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个体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适合于表述那些复杂的智力性活动。

6.教学风格
答: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教学风格的特征:独特性、多样性、积极和消极之分、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教学风格的类型一般有:理智型、自然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等等。

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学校类型、性别、教龄、教学科目、教育阶段、个体心理品质等等。

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模式:模仿——选择——定向——创新。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

二、简答题
1.简述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答: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及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

布鲁姆将人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
(1)知识
知识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知识目标包括“特定事物的知识”“处理特定事物的方式和手段的知识”“某一范围内的普遍事物的抽象概念”三个亚类。

(2)领会
领会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领会目标包括“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

(3)应用
应用是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4)分析
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判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分析目标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三个亚类。

(5)综合
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综合目标包括“作出独特的信息交流”“制定计划或成套操作”“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三个亚类。

(6)评价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方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

评价目标包括“按内部证据判断”和“按外部准则判断”两个亚类。

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答: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产生的变化结果。

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如下:
(1)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是学习者的课程,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2)学科的逻辑体系
不同学科逻辑体系具有不同的特点,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依据不同的学科逻辑体系来制定。

在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必须研究学科知识、类型及价值。

(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在课程
与教学活动中的转化,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来确定。

(4)社会的需要
儿童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且还生活于社会之中。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是社会的人,因此,社会的需要理应成为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

3.简述发现教学程序。

答: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提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发现教学,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教学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形成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提出假设
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不断形成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

(3)验证假设
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用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

(4)应用假设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假设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答: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

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实质性最强的因素,它是由一定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体现。

教学内容规定了学校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材料。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由师生进行调控、影响教学工作成败最活跃的可变因素,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中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

(4)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