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校园舞蹈操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必要性探究
RESEARCH ON SPORTS THEORY|体育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4-171-2-ZQ校园舞蹈操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必要性探究张钰海(嘉峪关市实验中学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有效利用大课间活动进行运动放松,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有利学生身心健康。
校园舞蹈操与传统的运动操相比更具节奏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校园舞蹈操更注重同学和集体之间的配合,互动性更强,有利于增进同学感情。
本文就校园舞蹈操的优点以及对大课间活动的影响,浅析校园舞蹈操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校园舞蹈操大课间活动中小学生开展意义相比较其他课间段,大课间的时间更长,学生们能够在这一时间段展开活动,身心充分放松,减轻学习压力同时还能锻炼身体。
校园舞蹈操与传统的运动操相比更具节奏性与趣味性袁它不像之前的课间操一样单调乏味,它以明快活泼的曲调和具有观赏性的动作给学生们带来了新鲜感,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校园舞蹈操更注重同学和集体之间的配合,互动性更强,有利于增进同学感情。
校园舞蹈操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开展,从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等角度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1、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国家对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岀,各高校需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并且要求学校必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注度以及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受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各大高校逐渐重视起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习压力是逐步递增的过程,中小学期间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们年龄尚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学习压力的排解不到位,容易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影响。
中小学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反馈方式:及时 向学生反馈评价 结果,帮助学生 改进和提高
反馈内容:包括 优点、不足及改 进建议等
体育舞蹈课程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
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体育舞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资源建设:建立体育舞蹈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材、视频、音乐等 合作交流:与国内外体育舞蹈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比赛和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THANK YOU
汇报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小学生对体育舞蹈有兴趣,需求较大,学习动机多样,如锻炼身体、 提高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
体育舞蹈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艺术素养
增强自信心:提 高自我表现能力 ,增强自信心
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增强团队协 作能力,提高社 交能力
和实用性
课程实施效 果:学生对 体育舞蹈课 程的满意度
和收获
学校支持力 度:学校对 体育舞蹈课 程的支持和
投入程度
社会认可度: 社会对体育 舞蹈课程的 认可度和评
价
课程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可以培 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 能力
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可以提 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 能力
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可以提 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 素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 对体育舞蹈课程的认识和认可
中小学体育06舞蹈特色课
程的可行性评估
课程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体 育舞蹈课程 的积极性和
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摘要: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于学校教育。
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应该走进学生的课堂,每一位学生都有感受舞蹈教育独特魅力的权利。
关键词: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学生课堂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70-01一、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意义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
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
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
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少儿的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
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少儿形成内外美的统一。
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可以通过广泛的舞蹈教育,培养和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一)非积极因素分析在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教育。
相对于音乐美术,舞蹈教育显得非常薄弱。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2/3的单位都没有开设舞蹈课。
他们不重视对舞蹈教育的原因在于:一味强调升学率,认为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学生,从而严重地抑制了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
从师资情况来看:所大中小学中具备舞蹈专业学历的指导教师总量根本无法满足舞蹈教育的实际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发展,目前从事舞蹈教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师范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或从中等艺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横向与其他区县的师资结构比较,显得先天不足。
探讨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
探讨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1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的目的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舞蹈属于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一种教育教学技能课程。
小学生带有的想象有明显的复制成性、模仿性、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愿望,舞蹈教学适合了儿童的这些特点。
通过基本练习欣赏及简单的小组创编舞蹈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对形体美等艺术美的敏感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发展学生肢体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使其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规范的舞蹈状态和舞蹈基础,培养学生在创编舞蹈中初步运用舞蹈语汇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民族文化意识。
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
总之,舞蹈可以使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舞蹈打下基础。
2 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措施2.1 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小学生由于舞蹈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上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强度也应该由小到大。
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尽量考虑确定一种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
比如训练软开度时,不能要求他们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水平,降低软度、开度等方面的难度,使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基本动作;再例如,针对刚开始学的孩子,我都是以游戏的方式上基训课,我会让小朋友模仿小鲤鱼吐泡泡转圈,小手应该怎么做,小鲤鱼的身体是怎么样的?还有模仿採茶叶,身体什么时候向前,什么时候要向后靠,小手要怎么採?在孩子慢慢适应以后,我才会加上授课的难度!这样既不会使学生因为难度大而产生畏惧心理,能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也不会在练习时因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而出现受伤的情况,使学生能积极参与。
2.2 激发兴趣、赏识教育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学生一旦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状态,在这种最佳状态下学习,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音乐学毕业论文选题(五百个优秀题目)
音乐学毕业论文选题(五百个优秀题目)□扬琴演奏的二度创作过程的研究□韩国真人秀娱乐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从民歌流行化谈民歌的与时俱进□论述古筝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探讨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浅议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浅析民族音乐在电影当中的使用与传播□浅谈花鼓灯的现状及启示□琵琶协奏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论声乐艺术的整体歌唱□论背奏对于演奏者的重要性□歌唱换声的探讨□穿行于民歌与美声之间——浅观吴碧霞□浅析湘西吉信苗族歌曲的种类和特点□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论想象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从吴碧霞演唱风格谈民族与美声唱法的异同□笛子艺术的音色初探□古诗词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引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如何培养钢琴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手风琴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对策□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浅谈古筝四大流派的艺术风格及特点□浅析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初探歌唱中的词语感受与音乐感受□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小提琴集体课的利与弊□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放松□美妙声音的基础——呼吸□论古筝演奏艺术的表情性□对我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现状之研究□浅谈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练习扬琴的效率□我国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从“字正腔圆”看咬字、吐字与歌唱艺术的辨证关系□从音乐编辑学的创建谈音乐交叉学科□“黄河情结”在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体现□论陕西流派筝曲的艺术特色□论怎样获得歌唱中的高音□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谈音乐的民族性□西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历程□浅谈语言在民族声乐中的作用和地位□浅析《魔笛》中咏叹调《你别发抖》、《我感到》的艺术特点□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论通俗唱法的发展——从我国通俗歌坛现状说起□论声乐艺术的钢琴伴奏□浅谈舞蹈形体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现代舞创作分析□从“原生态民歌”走上荧屏——谈“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浅谈声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浅析高校合唱训练与其作用□钢琴重量弹奏法的训练及其应用□中国音乐治疗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浅谈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走向□浅谈对巴赫复调作品的认识与演奏□试论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声乐学习中的呼吸□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浅谈在民间舞蹈训练中节奏的把握□从“四代喜儿”的演唱风格谈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浅谈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走向□论器乐演奏中的“画面”与情感表现□谈如何在钢琴练习中融入理性思维□论钢琴演奏中背奏能力的提高□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心理问题□论手风琴的音乐感觉与演奏技巧□“模仿”与“记忆”—论声乐学习的两个最基本因素□何纪光的演唱特色及其影响□对多媒体课件音频处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舞蹈创作如何贴近民众□试析独唱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功能□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初探□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舞蹈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王建中钢琴曲创作特点评析□论古筝演奏中左手技巧的发展□湖南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筝乐演奏技法探讨□浅论琵琶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对少儿古筝教育的探索□小型曲式中易混淆曲式的比较□浅谈扬琴演奏者的素质培养□论呼吸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实施全面综合,感受艺术魅力——综合性音乐教育的理解与探究□浅谈男高音声部真假声结合的训练□萨克斯演奏艺术中吐音形成要素及其类型□论山东筝艺□从日本音乐史看日本音乐的发展□谈少儿钢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浅论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浅探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从《水中倒影》看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电视剧《红楼梦》音乐与其原著的契合□论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浅析小提琴的发音问题□浅谈舞蹈训练对幼儿的素质教育□浅论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中的技巧与意境□构建“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钢琴伴奏在表演领域内的功能分析□浅谈音乐欣赏中对美术元素的运用□论民族音乐流行化——从女子十二乐坊谈起□浅论和声半音化的色彩及调性□论山东筝曲与河南筝曲的异同□浅谈应试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对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浅析声乐演唱中高声区的解决□谈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交融——以中国歌剧《红梅赞》为例□浅析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研究□高师钢琴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初探□浅谈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论二胡演奏的音乐意境□浅谈曹派艺术□论歌唱中情感表达的要素□浅析赵松庭竹笛艺术的特点□浅谈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特征□浅谈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益阳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的考察研究□浅谈高师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论学艺先做人—听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讲座后感□浅谈弓上的力度与速度□对音乐治疗学的定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之我见□谈超级女声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我对儿童小提琴启蒙教育的探求□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发展身心□论新课程改革语境中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对近、现代手风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论童声合唱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浅谈多媒体使用于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利与弊□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浅析藏族舞蹈中的宗教内涵□论合唱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把握声乐的“脉博”——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文革”时期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特点□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谈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分析处理和情感表现□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浅谈如何培养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试论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异同□论流行音乐进课堂□对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论越剧尹派的艺术特色□对《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思考□中小学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论琵琶在乐队中的表现色彩□钢琴启蒙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论音乐教育如何贴近音乐“现场”,与时俱进□培养学生自信、声情并茂地歌唱□论流行音乐进入中学课堂的利与弊□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浅析□印象派歌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历史影响□浅谈少儿古筝学习中的兴趣培养□浅谈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手风琴艺术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和对其发展现状的思考□高师钢琴课程改革的新思考□倾听“武林逸林”,试论浙江筝曲□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创新能力□谈民族调式歌曲钢琴伴奏写作特征□浅谈中学音乐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浅谈”身韵“对古典舞的影响——在学习中”形“”意“的把握□电脑音乐与MIDI音乐的研究□论吉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浅谈流行音乐审美注重的社会心理□音乐和文学的比较、碰撞与谐和□浅谈声乐应试心理素质的培养□浅谈音乐在健身操中的重要性□试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和“乐”□20世纪中国大陆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贺绿汀音乐的民族性及其社会意义□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浅谈体育舞蹈的价值及推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之我见□浅谈如何处理琵琶演奏的技巧与情感表现之关系□谈音乐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浅析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排练的非审美功能——《飘逝的花头巾》的排练感悟□浅谈“动机”在舞蹈形式与舞蹈内容中的地位□流行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浅谈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培养□从“云南映象”看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保护□情之所至,韵自出——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现□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歌唱中的“声情并茂”□由湖南益阳农村音乐教育引起的思考□试论歌唱中的情感与表现□浅谈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之结合□浅谈美声唱法中的共鸣□论歌唱的情感体验与表现□论古筝艺术的表演形态□论歌唱表演的艺术处理□《二泉映月》中“鱼咬尾”的运用□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性□析黎英海钢琴曲《春江花月夜》□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浅析□浅谈二胡演奏的换把与滑音□对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浅谈中国手风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论影响萨克斯音色的因素□音乐传播学视野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展望□论民乐在大众音乐文化中的运用□如何克服演唱时的紧张心理□中小学音乐教育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试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当代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流行歌曲□论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潮州筝乐研究□浅谈歌曲中钢琴伴奏的掌握□浅析音乐基础教育中的钢琴伴奏□浅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浅析小学低龄儿童音乐感知力的开发□浅谈山东筝派与浙江筝派的异同□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钢琴伴奏□论流行音乐的审美导向□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初探□中外扬琴艺术的比较研究□浅谈歌唱者的临场心态□看《千手观音》创作的精神内涵□论钢琴演奏中的踏板技巧□《安代舞》的发展和蒙古文化的关系□浅谈扬琴在中国的发展□浅谈民族传统音乐在旅游业中的运用□论山东古筝流派艺术□浅论音乐新课标实施现状及对策□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特征□浅谈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和发展□浅谈歌唱时的心理素质□论小号在管弦乐队中的运用□略谈音乐批评的作用□浅谈现代舞及其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思考□浅谈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浅析歌唱发声时的“半哈欠”状态□歌唱中的“松”与“紧”□浅谈网络歌手与网络流行音乐□浅析任光的电影音乐创作□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音乐情感的体验□美国多种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及启示□藏族锅庄的地域文化特征□谈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从Newage看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论歌唱运动的整体调控□试谈中小学舞蹈课开设的必要性□学校钢琴的调修与保养□浅谈歌唱呼吸的控制□学生钢琴学习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浅谈婴幼儿音乐潜能的开发□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浅谈儿童音乐教育□论音乐治疗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辅助作用□从《一桌两椅》、《我们看见了河岸》谈中国现代舞现状□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冷思考□漫议音画交融与音乐教育□浅谈中小学舞蹈课堂效率□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特色□声乐与器乐的完美结合□对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浅谈民族男高音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客家派古筝艺术探讨□科技为音乐插上翅膀□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之关系□论中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浅谈音乐表演中的投情与抒情□浅谈中国摇滚乐的现状与发展误区□戏剧导演手法在编舞中的运用□由《离弦》说开去□浅论民族音乐的审美教育□浅谈舞蹈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高师音乐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师范性”的培养□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论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不平衡现状及解决方案□浅论当代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学海无涯“乐”作舟——浅议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浅论音乐表演心理□在歌唱中怎样求得气息的支持□浅谈声乐演唱的误区与纠正方法□浅论身心放松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谈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手风琴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试谈儿童舞蹈教育的规范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定位的思考□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呼吸状态□从创作角度谈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走向□钢琴即兴伴奏之我见□浅谈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浅论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特色□结合演唱曲目谈歌唱表演中的二度创作□试论音乐通感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在“玩”中学习音乐——谈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如何把握歌曲中的内在情感□二胡揉弦技巧的形成及在《江河水》中的运用□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论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浅论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浅析中国爵士钢琴音乐□中国乐器英文译名初探□论扬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浅析音乐教育中的“愉悦性”□笛子演奏中的即兴性探讨□音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浅论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论音乐中的自然美□浅析湖南瑶族民歌艺术性特点□浅析声乐表演中的怯场心理□论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试论舞蹈对中小学生的非审美教育功能之一、二□焦金海筝曲探讨□试论古筝艺术的表情性□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史学研究回顾□论钢琴演奏者的音乐整合能力□浅谈中国音乐电视的审美导向□浅谈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浅析《千手观音》的创作与表演□浅谈三种唱法的异同与交融□浅谈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浅谈儿童钢琴学习良好动机的形成□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从通俗音乐入手培养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能力□现代传媒与流行音乐文化——对超女现象的音乐社会学认识□歌唱表演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现场扩声及录音工程中主要音频效果器的用法异同□论中学生歌唱中的心理素质□试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原理□浅谈手风琴的风箱运用□浅谈少儿学习手风琴的技巧训练□以情运气,情深气活——论“情与气的协调、统一”□佛教对孔雀舞的影响□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兴趣培养□浅谈高师钢琴集体课中的利与弊□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浅谈学习声乐艺术应避免及解决的若干问题□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革新问题□论扬琴演奏的音色处理□浅议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和侧重点□浅谈声乐语言对影视语言的启示□论民族唱法中融入美声唱法□浅析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科综合□试析我国军旅歌曲的艺术特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及功效□浅谈音乐对花样滑冰运动艺术表现的影响□情绪——歌唱的动力□浅谈广东扬琴艺术的风格特征□浅谈内心听觉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及培养□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的个性培养□歌唱明星热对声乐教育的影响□浅谈“即兴舞”训练的重要性□浅谈歌唱的心理压力及培养□浅论儒家音乐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分析①汪 蓉 蔡晓峰(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内容和手段及方法进入体育课已成为大潮流大趋势。
体育舞蹈对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礼貌、风度和社交能力及塑造形体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在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的价值的探讨,详细论析了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为体育舞蹈的进一步普及和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舞蹈 价值 必要性 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
处在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学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
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向高雅文化过渡的过程,是不可抵御的、必然的。
因此在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正是顺应这种形势。
另外,体育舞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起步较晚。
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普及仍不够,为了减少与世界体育舞蹈强国的差距,早日与国际接轨,业内人士都意识到应从少儿和青少年阶段抓起,而在中小学开展体育舞蹈课程就是很好的普及方法。
2 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2.1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是中小学体育课改革的需要我国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前苏联模式的直接移植,形成了体育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
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一直都是跑、跳、投以及一些简单的球类技术学习,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体育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老师在课堂上的附属品,严重的背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教育原则,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体育课“活动性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为以后高校体育课的开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论儿童舞蹈创编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的重要性
论儿童舞蹈创编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的重要性作者:常真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摘要:在艺术教育研究领域中,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舞蹈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从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灵活运用舞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穿插舞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采用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高速发展,小学艺术教育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而作为承担师资培养任务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过于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舞蹈课程的开设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舞蹈进行有效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舞蹈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作用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体体现为:舞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桥梁;舞蹈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手段;舞蹈教学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舞蹈教学是音乐美的延续。
二、儿童舞蹈创编儿童舞蹈创编要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的舞蹈动作语言,让创编的舞蹈使儿童的表演天性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符合儿童韵律活动动作水平。
在舞蹈活动始于动作,动作是儿童表达和再现舞蹈的一种直接而自然的手段。
但是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是有限的。
有学者将3-6岁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水平分为以下阶段:3-4岁的儿童的动作处于分化阶段,主要是做各种单纯的动作。
4-5岁儿童的动作发展方面,主要是连续的移动动作和复合动作逐步提高。
儿童也开始尝试用一些基本的舞蹈词汇进行简单的创编和运用已有经验的能力得到肯定和发展。
5-6岁儿童动作发展方面,由身体大动作分化到精细动作。
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 6 3 2 .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7 1 2 ( 2 0 1 3 ) 0 2 - 0 1 7 0 一 o 1
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意义 舞蹈可 以陶冶学生 的情操, 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 能力及表 演 能力 。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 受。由于他们 年龄 小又活泼好动 , 有很强的模 仿能力, 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 。 在 实践中发现 , 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 , 每 当上舞蹈课 时 都兴高采 烈,因为他们可 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 的形体服 , 在 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 ’ 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 ,变化的造型, 欢快的律 动。 他们可 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 做各种 舞蹈动作, 表演各种 民族舞蹈 。 他们还可 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 古今中外的优 秀舞蹈作 品。 这些教学 内容 的安排 , 无疑对学生 在认识美、感受美 、表现美等 方面 都起着潜移默化 的作用 。在 舞蹈教育过程 中,通过优美 的音乐旋律,优美 的舞蹈形象 ,陶 冶 了少儿 的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 。 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 学生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 为美 、人格美 ,使少儿形成 内外 美 的统一 。 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 中最直观 、最形 象的教育 ,可 以通过广泛 的舞蹈教育 , 培养和不 断提 高中小学生 的审美意识 和审美能力 。 二 、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主要 问题及分析 ( 一 )非 积 极 因素 分 析 在现行 的国民教育 中, 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 教育 。 相对于 音乐美术 , 舞蹈 教育 显得非常薄弱 。 从小学到 中学到大学 , 2 / 3 的单位都没有 开设舞蹈课 。他们 不重视对舞 蹈教育 的原 因在 于: 一 味强调升学率 , 认为学习最好 的学生才是最优秀 的学生 , 从而严重地抑 制了学生身心 的 自由发展 。 从师资情 况来看: 所大 中小学 中具备舞蹈专业学历的指导 教师总量根本无法满足 舞蹈 教育 的实 际需要 , 这在某种程度上 严重制约了舞蹈教育走进课 堂的发展 , 目前从事舞蹈教学的老 师基本上都是从师范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 , 或从 中等艺术师范 院校毕业的教师 , 横 向 与其 他 区 县 的师 资 结 构 比较 , 显 得 先 天
浅析我国普及舞蹈教育的必要性与普及途径
浅析我国普及舞蹈教育的必要性与普及途径作者:陈频来源:《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广大学生美育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由于教育认识以及教育资源不足,造成舞蹈教育普遍缺失。
以《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为载体的普及舞蹈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映射出了当前普及舞蹈教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诉求。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中探索普及舞蹈教育的途径,推动舞蹈教育普及工作的开展。
【关键字】舞蹈教育;普及;原因;必要性;途径1 舞蹈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中小学课程中鲜有舞蹈课。
学校艺术课程通常由音乐与美术课程承担,舞蹈只是偶尔出现在校园活动中。
探究舞蹈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缺失的原因,成为舞蹈普及教育的第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1.1 应试教育理念对普及舞蹈教育的限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客观上要求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普及舞蹈教育。
目前各地的学校仍然主要靠升学率的高低在作为衡量其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的工作业绩主要也是与学生的升学率相挂钩,所以,尽管素质教育的地位在理论上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现实的实践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在应试教育价值理念影响下,必然对于现实的教学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一切对提高学生升学率无直接帮助的“副科”均从简或省略。
以“升学率”为中心工作的学校,能保证音乐与美术的“副科”课时已经很好,舞蹈课程几乎为零,乃边缘学科。
1.2 舞蹈教师的缺失与素质缺陷对普及舞蹈教育的束缚教师作为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中关键性的因素。
推动舞蹈教育普及,舞蹈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学校中的舞蹈活动通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承担,影响教学质量。
即使有舞蹈专业毕业生到学校中教授舞蹈课,也因课时与升学率等客观原因,影响到教学效果。
论儿童舞蹈创编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的重要性
论儿童舞蹈创编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的重要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音乐舞蹈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音乐舞蹈教学中,儿童舞蹈创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舞蹈创编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开展儿童舞蹈创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概念儿童舞蹈创编是指儿童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编排自己的舞蹈动作和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模仿、变异和创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体验。
儿童舞蹈创编不仅是一种音乐和舞蹈表现形式,更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意义1. 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儿童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倾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通过舞蹈表达出来。
这种创作过程不仅丰富了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更能够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音乐舞蹈艺术中获得愉悦和心灵的享受。
2. 增强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舞蹈创编需要儿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合理安排舞蹈动作和形态,要求其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
这种创作过程能够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运动协调水平的提高。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舞蹈创编是一种自主创作的过程,儿童需要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和组合。
这种过程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舞蹈中尽情展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和潜能。
4. 塑造儿童的社交能力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协调,共同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这种合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合作精神。
三、儿童舞蹈创编在小学音乐舞蹈课程中的开展1. 加强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水平儿童舞蹈创编应该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展开,通过系统的音乐教学,使儿童深入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为舞蹈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舞蹈心得体会总结分享
学习舞蹈心得体会总结分享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舞蹈心得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学习舞蹈心得总结1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科学,是人体动作下的肢体语言。
通过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视觉艺术。
我4月份开始参加舞蹈班,我很感谢下关区教研员吴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对舞蹈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舞蹈赋予孩子们快乐生活。
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六上课,我周一和周四下午带孩子们练习,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并巩固舞蹈动作。
通过对舞蹈的接触,我认为肢体是舞蹈的主体,离开肢体就脱离了舞蹈的真正含义。
在舞蹈训练中我们作为中介者,起主导作用中不可无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恰当的指导孩子们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感情。
“跳自己的舞,不等于自己在跳舞”要引导孩子们走进多彩的旋律中,自信的表现自我。
根据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舞蹈艺术在小学阶段的优点:一,小学阶段开设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沃尔特。
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
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
沃尔特。
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而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
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奏情感是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中小学校开展啦啦操的必要性研究
中小学校开展啦啦操的必要性研究作者:张鹏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11期摘; 要:校园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学校发展的活力,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基础。
啦啦操的发展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在中小学校园,啦啦操已经成为活力和时尚的代名词,逐渐成为学校大型活动的“门面担当”。
本文以啦啦操本身为研究对象,旨在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啦啦操; 发展; 必要性中图分类号: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060-021; 啦啦操的历史沿革及校园啦啦操的界定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在早期的部落氏族时期找到他的原型,啦啦操作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最早是为了激励外出打猎和打仗的战士们,希望他们能够凯旋,种族和部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以欢呼、舞蹈、表演等形式来庆祝,具有振奋精神、提高士气的作用。
现代啦啦操起源于美国,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最初是为美式足球比赛呐喊助威发展而来,发展到现在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时尚体育运动。
我国啦啦操是1997年从美国引入的,啦啦操在我国发展最初是模仿美國NBA的模式,在CBA等国内篮球赛事的开始和中场休息时,穿插啦啦操的表演。
在经历几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啦啦操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规模,并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广州主办了首届全国“第一套啦啦操规定套路”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产生了中国首批啦啦操等级教练员和星级裁判员,为啦啦操的科学传播与发展撒下了种子[1]。
校园啦啦操文化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校园啦啦操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大环境下,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要参与主体,以课内外啦啦操的教学、训练、竞赛和表演等文娱活动为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以啦啦操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体育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为基本形态,体现青春活力、热情奔放、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的一种校园文化[2]。
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
196教研与美育美眉 2022.09下观点交流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韩春晓(汕尾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汕尾 516600)一、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的意义与作用(一)体育舞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1.体育舞蹈对学生身体姿势的影响体育舞蹈对学生身体姿势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当男女在跳现代舞时舞伴成握抱姿势时要求平视、直颈、展髋、立腰、收腹、松膝、收臂,且对大小臂夹角有严格的要求。
而拉丁舞中要求头位稍向上,并收腹、提臀、收住下额、直颈、吸腿,身体的形体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相仿,其对学生的形体与气质的影响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
所以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舞蹈的训练能使人形体姿态向挺拔、端正、健美的方向发展。
2.体育舞蹈能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这定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而近年来,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紧张焦虑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患心理疾病的人也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光靠单一的心理咨询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要,体育舞蹈却成为了当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利途径。
就像现代人所认为的那样,达恩斯体育是共享和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
也许会有积极有效的人来呢。
经常在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中,调节情绪,忘却疲劳,改善大脑皮层的状态,使其兴奋和抑制达到新的平衡,使身心得到极大的休息。
次,双龙的中男女之间的的身影男女得意的作品中,根据接触异性,对称,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学生生理的�展阶段’的开发的思想健康展能让街头。
因此,体育舞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紧张取悔,奋斗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的角色调整的时间表完成。
3.体育舞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舞蹈是舞蹈之美、服装之美、音乐之美兼备的运动,颇具观赏性。
运动中各种优美的动作和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摘 要: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融合体育、艺术于一体的舞蹈运动,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兼收并蓄,由交谊舞派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运动。
小度写范文201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论在中小学普及舞蹈教育的必要性]模板
201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论在中小学普及舞蹈教育的必要性]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很多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意识到在重视成绩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也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普及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然而它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却大大落后于时代对它的要求。
大多数学校更看重的是升学教育指挥棒,舞蹈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仍未落实,其重要性和作用远未得到应有重视。
一、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背景条件(一)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社会环境舞蹈频繁地出现于各个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名目的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可见舞蹈的盛行。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来自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即使有也是出自舞蹈队或舞蹈小组等,那么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学生在跳,而广大的喜欢舞蹈的学生却被置之度外,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
然而,如何接受舞蹈教育则是个难题:上群艺馆、文化宫、少年宫,只能解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受家庭条件的限制。
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历史环境周代王室建立“大乐司”对其弟子进行舞蹈教育时规定“十有三年,享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认为舞蹈作为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同诗礼相融合,用以陶冶人的性情,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
早在1989年,秦安强就有“舞蹈艺术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地提到一点。
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选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
现在各个学校都需要舞蹈教师或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时代需要舞蹈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及素质修养。
调年舞进校园的意义
调年舞进校园的意义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相传的艺术形式,延续至今已发展的多种多样并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
“舞蹈进校园”在促进美育发展的同时,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激发其想象力、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且能夠大大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也正是舞蹈教育和舞蹈美育的价值所在。
本文通过分析舞蹈在教育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论述舞蹈进校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舞蹈进校园的价值和意义,并针对舞蹈进校园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舞蹈进校园;价值;意义;问题;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以及每一个家庭对于新生代的培养也越加重视,尤其是对新生代德育、美育、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方面。
舞蹈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最佳方式之一深受社会各界喜爱,舞蹈进校园也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
2015年9月,国务院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导下发《全面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此意见中对全国范围内各个中小学以及高校提出了美育教育和舞蹈教育的详细要求。
在此背景之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对舞蹈教育也愈加的重视,校园内舞蹈课程的开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了起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教育目的也在于此。
美育即是通过教育培养来提高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教育,以美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塑造。
舞蹈作为实现美育教育的最佳方式,其教育的方式即是让舞蹈者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以一种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去与美同行,这种结合不仅仅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方面的美的感受,使人的精神得到全面的升华和满足感;还能够在人内心深处留下美印记,这种美的印记能够使舞蹈者在内心中形成正确的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素养,同时督促舞蹈者欣赏美、崇尚美。
舞蹈教育作为最符合青少年性格特点的一种“动”的教育方式,促进新生代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最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的,对于青少年自信心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智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团体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舞蹈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与实践
孩 “ 言来表达。 但在 语 言 产 生 前 , 体表 现 是 人 生 小 鸭 是 怎 么 叫的 ? 子 们 会 回答 : 小鸭 舞 蹈技 能 技 巧 。 如 在教 学 《 爱 雪 莲花 肢 ( 我 时 类 信 息 交 流 、 情 达 意 的 主要 方式 。 舞 蹈 是 嘎 , , , … … 的 叫 ” 小 鸭 是 怎 么 走 就 可 结 合 藏 族 舞 蹈 来进 行 教 学 ) 金孔 雀轻 传 而 嘎 嘎 嘎 , 《 就 是 这 种 肢 体 表 现 的 发 展 和 艺 术化 。 跟 路 的 ? 子 们 立 即 用 “ 它 孩 那蹒 跚 的 步 伐 学 着 小 轻 跳 可 以结 合 傣 族 舞 , 新 疆 是 个 好 地 就 《 音 乐 一 样 具 有 一 定 的 情 感 性 。 能 根 据 舞 鸭 走 ” 其 实 孩 子 们在 无意 识 地 运 用 已有 的 方 就 可以 结 合 新 疆 舞 。 中安 排 出 一 些课 如 。 其 蹈 动 作 的 情 感 意 识 和 文 化 特 征 , 动 作 训 知 识体 验 老 师 的 提 问 , 行加 工处 理 , 用 进 行 集 体舞 的教 学 。如 2 周 一 次 一 节 集 在 进 并 ( ~3
一
“ 之 不足 咏之 、 歌 不足 舞 蹈之 ” 在 小 学 言 咏 , 个长 年 坚 持 上 舞 蹈 课 的 孩 子 要 学 会 很 多 音 乐 课 堂 教学 中 , 合 舞 蹈艺 术 的 教 学 , 结 为 舞 蹈 , 各 民族 到 表 现 各 种 生 活 情 趣 、 动 从 小 学 生 提 供 更 多 的 创造 性 表 达 个 人 情 感 的 形 物 的舞 蹈 , 当他 不 能 表 现 老 师 的 创 意 时 , 老 式 , 于学 生 来 说 , 对 自我 表 现 的 形 式 越 多 , 师 则 用 生 活 的 经 验 对 他 进 行 启 发 , 时 孩 此 自 己发 展 的 潜 力 也 就 越 大 。 掘 人 本 身 就 子 们 的 思 维 得 到 了 开 启 , 们 顺 着 老 师所 挖 他
小学体育教育开设舞蹈课的探讨
怎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让学生从模仿 到创 作?学生模仿 的范文 , 多是语文课 课外学习生活 中, 大 让学生把课内和课 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余生 活 , 让学生 的模仿不千篇一律 , 不落俗套 , 而为学生创作 打 从
下基础。具体做法是 :
一
、
认真上好阅读课 , 使学生有内容可仿
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 生也会去寻找 自己 这样 学 当你 遇到这样的文章开头 :我喜欢花朵绚丽的春天 , “ 但更 喜 生活中品行高 尚的人。此时 , 教师加 以引导, 生便会从仿作不断 学 欢瓜 果累累的秋色 。” 让学生 明确 , 在这里 , 要突出的是“ 秋色”但 地过渡到创作 。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学 生只有有 了兴趣 , 才会产生强烈 的 让学生 的思维在无拘无柬 的讨论 中碰撞 出智慧 的火花 ,给课堂教
学 注入 生 机 。
学无止尽 、 教无止境 、 研无止境。 总之 ,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 堂充
求 知欲 , 主动地进行学习。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 力求做 到让课堂 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 ,把学习的权利还 变得 鲜活 , 让学生学 得兴致盎然 , 使学 生在语文学 习中享受学 习 给学生 , 让他们 的个性在课 堂上飞扬 。 的乐趣 , 从而提升学生 的语文素养。
过多年素质教育 的实施 ,体育教育也逐步得到学校领 导的重视 , 以 自 为中心 , 我 知难而退 , 做事缺乏恒心 和毅 力 , 团结协 作能力较
而舞蹈训练不仅可 以培养小学生 团结协作能力 , 而 但绝大部 分学 校体育仍在 围绕 比赛开展 , 舞蹈 、 等项 目的教 差 的不 良习惯。 体操 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吃苦 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引导学生树 育仍然滞后。 二 、 学体育开展舞蹈课的必要性 小 乐观的心态 , 建立科学 的人生观 , 促进 自我意识发展 。
舞蹈教育在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舞蹈教育在中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认为舞蹈特别是中小学舞蹈课程不是十分重要,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学科,更多的是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没有长时间的练习和对基本功的琢磨很难通过考试。
同时学习舞蹈难度大耗费时间较长,很多家庭在经济或者时间上无法协调。
正是由于上述的现实情况,使得学生对于舞蹈无法提起兴趣甚至产生枯燥和乏味之感,对于舞蹈学习怨声载道,认为其能省则省。
尽管这些舞蹈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形体练习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仪态和形体,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过于繁琐和枯燥。
长此以往,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会被这种重复、机械的动作形式所消磨,反而不利于小学生舞蹈的学习能力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长期发展。
舞蹈没有体现差异化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同样,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
对于舞蹈学生来说,即使是同一种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学生仍然会有不同的表现。
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来不及对于课堂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难以按质按量完成,导致舞蹈学习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这些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不仅白天需要上练不来的舞蹈课,课下还需要一些复习,导致舞蹈水平逐渐下降,成为所谓的“学困生”。
而对于舞蹈基写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较为轻松和简单地完成舞蹈要求,甚至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长此以往,导致中小学舞蹈课堂两极分化的情况愈发严重。
而不科学的舞蹈教学设计正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舞蹈教育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舞蹈的意义进行塑造,舞蹈通过美育来提高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因为舞蹈教育使学生从情感深处对舞者的动作进行情绪感染、舞者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着表演者的思想,它将已知的、富含着情感的、有特殊意义的、优美的线条的充分结合在一起的,即知识、情感的升华、会巩固、会统一的道德实践。
在知识教育的充分发展的前提之下,情感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后应用在道德实践。
体育舞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作用
体育舞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摘要】:针对体育舞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不难看出:体育舞蹈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受女生的青睐。
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
追求美事时代赋予教育的北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
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学生学会体育舞蹈将有助于思想交流和增进友谊。
中小学生的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今后的一生,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进入中小学的体育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一般是教师组合示范或播放教学带,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然后按男、女步分别教学,学生按“先单练后合练”、“先徒手后音乐”的练习方式进行练习掌握,待后一个舞步教学完,学生再组合前面的舞步合练。
这样以练为主、教与练结合密切的教学模式,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机械性的弊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特别是各舞步间的衔接可以前后重新安排,学生练习的“自由”空间也更大。
同时,体育舞蹈是男女生合作的群体活动,它不仅有利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养成心胸宽阔和与人为善的性格,而且还有利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精诚合作的精神。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素质教育是强调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性素质的提高。
而体育舞蹈集文化、体育、音乐、艺术等素养一体,是我们难得的最佳综合课程选择,能充分体现出体育教材向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时代性方向的发展要求。
开设这门课,不仅有利健身、健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合作能力,而且还有利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德和艺术修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它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单位:石排镇独洲小学*****联系电话:81702069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东莞市石排镇独洲小学马楠摘要:我国现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国民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而舞蹈教育能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他们正处在心理、生理迅速发育的时期。
它包括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形体发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优良品德,舞蹈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国外很早就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舞蹈课程。
但在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教育,所以想通过研究证明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以此来呼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重视起舞蹈教育,及舞蹈普及工作,在中小学广泛开设舞蹈课。
关键词:舞蹈必要性素质教育中小学生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
与其它教育模式相比较,舞蹈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青少年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舞蹈教育对于促进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智力开发、心理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国民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
舞蹈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数、理、化等正规课程,它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曾强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更可与正规课程的相辅相成,使学习者养成自主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教育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
舞蹈频繁地出现于各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可见舞蹈的盛行。
看的多了,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数来自专业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而且也是出自舞蹈对或舞蹈小组等,那么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同学在跳,而广大的喜欢舞蹈的学生却与之形同隔阂,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
我国现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有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进行专业加试,其成绩加入高考总分,或择优录取,这对广大爱好舞蹈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件幸事。
然而,如何接受舞蹈教育是个难题:上群艺馆、文化宫、青少年宫,只能解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受家庭条件的限制。
但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个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素质人才之道,是舞蹈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
一、概括国外中小学舞蹈课的普及与我国中小学舞蹈现状的对比,了解我国舞蹈教育事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说明我国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国外很早就在中小学中开设了专门的舞蹈课程,在美国自上世纪以来,在小学、中学、大学里都普遍设有学生所必修的舞蹈课程,且教学目标明确,自成体系。
在美国的普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体系中,舞蹈不仅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更被视为一种培养、教育人、美化、优化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了其独立的、不可代替的教学地位。
毫无疑问这种普及型舞蹈教育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道德文明素质、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文明人格都是大有益处的。
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2/3的单位都没有开设舞蹈课。
①他们不重视舞蹈教育的原因在于:一味强调升学率,认为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学生,从而抑制了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的丧失了主动性而产生了依赖性,失去了发展和创造舞蹈美的大好时机。
家长对孩子们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孩子还要在课外上英语、作文等辅导班。
这就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负担。
在这种学习制度的长年压制下,他们身心交瘁。
目前开设舞蹈课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以选拔淘汰为主的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仍在各学校内占据重要地位。
虽然国家教育提倡应向发展优化受教育者素质为特征的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应试教育深入人心。
〔二〕各学校内部问题: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
如有的学校为参加比赛而编排舞蹈却不提供服装、道具、排练场地、时间等,挫伤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把艺术教育视为小儿科,平时不闻不问。
〔三〕师资的缺乏。
舞蹈好看,易模仿,但没有专〔兼〕职教师的训练,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现在我国有众多的舞校、舞艺术学校,但他们培养的是专业舞蹈人才,很少有毕业生到学校去执教,而且也缺乏相应的舞蹈教育专业和技术方法理论,容易使学生缺少信心,这就要求在师范院校中培养舞蹈教育人才,有一套舞蹈教育理论,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编写专门的学校舞蹈教育教学教材,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开阔这一目前还没有设立的课程,以创造、形成、发展学校舞蹈教育的新天地。
本人认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普及舞蹈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不能缺乏舞蹈教育。
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但只要有志于舞蹈教育事业的队伍不断扩大,社会教育界对舞蹈教育作用的认可、关心和支持,舞蹈教育一定能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二、概括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说明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
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身体和感情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
”②我们主要从身体素质、智力、情感和品德三个方面说明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而众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
舞蹈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哟,表现生活的美,歌唱生活,并借此陶冶人的情操。
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也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
如舞蹈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下腰等都和体育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
长期训练有效提高他们的耐力、平衡、爆发力和灵敏度等,并增强体质。
动作的协调性训练还有助于青少年大脑的发育。
形体的训练有助于青少年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的气质。
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优美协调。
青少年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各功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
所以舞蹈训练对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的必要性1、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舞蹈,它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广阔天地。
我们改变陈旧的模仿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活动。
比如老师在教《花裙子飘起来》时候,先创设情景:“一个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来到花园里,引来了同学的关注。
”③教师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大家带到情景中,同学们似乎自己就穿了一条漂亮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感受那种被大家关注的神气、活跃、快乐。
让学生脱离本身的模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现,对于有些学生不是很美但是富有创新意义的动作,我们可以加以鼓励。
2、高度注意力的培养。
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
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凑情感是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由此及彼,当学生们在受文化课教育时,由于他们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比其他同学强。
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掌握。
而学生在学某一功课时是单一的,如记住一个公式、理解一个词组。
众所周知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假如你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单一的环境会使你感到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由于舞蹈具有对青少年注意力培养的功能,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舞蹈,收获甚大的还在于高注意力的培养。
3、增强记忆力的培养。
学生们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不仅要感受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与舞蹈律动,记住每一舞句所表现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作品的,而一堂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课所需的记忆力远远大于文化课。
因为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情感是变化的,你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我们还会那么迟钝吗?人的能力大部分来自知识的理解和积累,而积累来自大脑的记忆,孩子们在舞蹈课上得到的这种锻炼无疑给予了他们学习上极大的帮助。
4、活跃思维方式的培养。
舞蹈教师让孩子们表演小鸭舞,他问孩子们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孩子们回答:嘎、嘎、嘎,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立即用蹒跚的步子学鸭子走,而此时教师里根本就没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体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
它是一次高度思维的过程。
老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开启,他们顺着老师所指的路子联想、回忆、理解、表现,最后用形体体现出来,这时他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体开始塑造角色。
这种早期的开发与锻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智慧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优良品德的必要性1、情感的培养。
舞蹈是艺术,而舞蹈又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青少年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
如蒙古舞蹈《牧民新歌》表现了封建的、贫穷的牧民生活经过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走上了致富路,牧民们欢天喜地的情景,舞蹈中有封建压迫下牧民直不起腰的情节表演,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是简单的模仿舞蹈动作,而是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用具体的舞蹈动作把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
青少年的生活无忧无虑,这正是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教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舞蹈真实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让他们通过舞蹈来表现无限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爱亲人、爱大家、爱生活、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如《远山的孩子》,描述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孩子们没钱上学而渴望读书的情景,通过这个舞蹈使角色怀念感体会到自己已可以上学、有书读、有人关心、有人爱,生活是多么幸福,而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是多么艰苦,求学的愿望是多么强烈,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同情心,并自发的表现出关注、关心他人的情感。
2、优良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