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5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6a484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9.png)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神州谣》中的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神州谣》的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神州谣》,了解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朗读和书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神州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神州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学习《神州谣》的生字,包括读音、书写和意义。
2. 朗读《神州谣》,理解其内容。
3. 讨论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生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神州谣》的内容理解。
3. 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 生字的正确书写。
2. 《神州谣》的深层意义理解。
3. 中国地理和文化的深入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地图。
2. 学生准备: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特点。
2. 生字教学:通过生字卡片,教授《神州谣》中的生字。
3. 朗读《神州谣》,理解其内容。
4. 小组讨论:讨论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5. 学生展示:学生通过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神州谣》的生字列表。
2. 《神州谣》的内容框架。
3. 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神州谣》的理解。
2. 画一幅中国的地图,标注出《神州谣》中提到的地方。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神州谣》的生字,也理解了其内容,同时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515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祖国名山大川风景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州、峡、族、谊”4个字。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结合常识,激趣导入活动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特别关注歌词。
2.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其实,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大家知道哪些?课件出示中华神州九州华夏3.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
(相机板书课题:神州谣)学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神州谣》,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风土人情吧!活动2借助图片,切身感悟1.随着歌曲的播放和新课的导入,学生对歌谣已经有所了解。
为了让学生产生切身感受,教师借助课件,相机展示祖国名山大川的精美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可进行简单讲解。
2.展示图片时,教师可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猜猜图片上是什么。
3.预设:黄山长城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瀑布珠穆朗玛峰华山泰山庐山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神州”有初步的认识。
因为学生年纪小,知识面有限,在学生猜测课文写的是什么和对“神州”等词语进行理解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到自豪的爱国氛围中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活动1自学生字,掌握方法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cd16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e.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
3、细讲“州”字(注意笔画顺序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出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31f1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
“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
齐读。
男生、女生读。
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识字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识字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ed8c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9.png)
识字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字;会写“州、民、族、齐、奋”等生字;积累“神州大地、巍巍中华"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图片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难点】1.指导学生写字、认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课前诵读:《弟子规》(选段)一、谈话导入《神州谣》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老师配乐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预设:《祖国》!是的,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她还有其他名字呢,就是“神州"。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神州谣》这首歌谣,请齐读课题。
(学生书空:州)二、朗朗上口《神州谣》同学们,这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谣,你们是否有发现这首歌谣与刚才课前诵读的《弟子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预设:老师,它们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
师:是呀!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谁能得到四颗星,教师巡视。
3.多形式朗读课文,将歌谣读准读通。
(1)学生齐读课文。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好的学生示范读。
4.多形式对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1)师生合作对读歌谣。
如,教师:“我神州",学生:“称中华”。
(2)用同样的方式,男女生对读。
同桌合作对读。
(3)师生分行对读。
5.拍手读,读出韵味。
(1)出示课文,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押“a、ong"韵。
(2)学生拍手读。
6.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朗读评价。
三、多法识字读懂童谣出示:师:同学们,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可不少,看谁能跟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看谁获得的星星最多,你们有信心吗?1.借助生字卡片,玩中识字。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神州谣》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神州谣》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7d4e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png)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神州谣》这一章节。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祖国的山川和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深入。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对生字词的学习充满热情,但也存在一些记忆和书写上的困难。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词。例如,展示长江、长城的实际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地理事物的壮丽,从而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如“中华大地”,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这部分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神州谣》中的生字词、优美句子以及课文所表达的祖国地理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课文内容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事物理解有限,对课文中“中华大地,山川壮丽”等句子理解存在难度。
举例:教师可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地理特点,如长江、长城等。
(3)朗读课文的情感表达: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如何将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是一大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字比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6738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
2.朗读课文。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述效果。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大家,我们是----------。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名字(神州),今天继续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1、教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座互相检查认读课后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突出重点。
分组认读生字:(1)涌、荣、耸、浓;(2)奋——峰;州——耸;浓——陆。
(4)开火车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特点1、教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句话都有3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会发现!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课文,随文理解字义1、朗读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
(板书:我神州山川美)(3)齐读第一小节。
2、朗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思考: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用横线画出。
用三角画出各自的特点。
(2)学生交流,教师范读。
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教师简要解说:黄河、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神州大地,多么壮美!(4)男女生对读第二小节。
3、朗读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
(3)看图理解“隔”的意思,用“隔”组词。
4、朗读第四小节。
(1)全班朗读。
(板书:各民族情意浓)(2)我们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个民族?(3)联系生活,结合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三、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4081f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神州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并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体会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掌握并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体会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市**实验小学的**老师。
请同学们准备好学习任务单和文具,开启我们快乐的学习之旅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妈妈的童谣——《神州谣》。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吧!2、知道祖国的名字及由来。
你知道祖国除了叫“中国”外,还有其他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神州、九州、中华、华夏),相传大禹治水以后以大山、大河为界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后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别称,我们的祖先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称它为“神州”!我们还是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呢,请看这段视频了解一下吧!(课件播放视频)2、我们的祖国妈妈,不仅有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更有壮美的山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二、识字写字,探究方法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神州谣》。
读课文前,老师需要提醒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朗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请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2、初读完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
请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神州谣涌动山峰耸立大陆隔离海峡台湾岛情谊浓厚一齐奋发繁荣参与借助拼音读字词,肯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去掉拼音)去掉拼音读,你还认识吗?试着读一读吧!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你都会读了吗?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识字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识字1神州谣》优秀微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下语文《识字1神州谣》优秀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e97914aa00b52acfc7caff.png)
神州谣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同学们,听,一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萦绕在耳畔;看,一幅幅壮丽河山图展现在眼前。
如此璀璨的华夏文明,是谁创造的呢?是一代代前仆后继的中国人。
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示地图)她像一只昂首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3位。
其实祖国母亲还有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神州、华夏、九州、中原、海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州谣》这首童谣,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二、了解童谣定义,初解《神州谣》主要内容你们知道什么叫童谣吗?解童谣古人云:“童,童子。
徒歌曰谣”童谣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进入儿童生活的。
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童谣,就是适合儿童唱诵的歌谣,内容通俗浅易,语言简洁朴实,大都用韵语来写,形式不拘。
炼主旨(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神州谣》描写了我国的美丽风景、壮美山川、各民族之间的情谊深厚,赞美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写出了中华儿女旁盼望祖国统一,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共同奋斗。
三、初读童谣,感受音韵美我们的祖国是这么的美,那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快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同学们,去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对,有四句话。
再想一想,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呢?是的,它是《三字经》形式。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a.学习第一小节跟着老师来学习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神州、中华都是指中国,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如诗如画。
(展示卷轴图)b.学习第二小节继续学习第二小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这里提到了中国的哪些壮丽景观?(有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奔、涌、长、耸)是呀!听,黄河之水奔流不息的气势多么恢弘;再听,涌来了波涛汹涌的长江水;看,长城蜿蜒万里;再看,珠峰高耸入云。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识字1 神州谣》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识字1 神州谣》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977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9.png)
第三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2.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1 神州谣【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歌谣的韵律美、节奏美,渗透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说说歌谣描述的祖国美和团结。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三字经式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关注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分组认读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对比拼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鼻音和边音的字。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关注朗读: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因此可以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与体会,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明快的节奏。
关注理解运用:教学时借助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在情感提升的基础上,回归文本。
【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8个字。
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8个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3ed83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岛”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
2.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长城、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3.交流课前自学。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效果如何呢?不要着急,同桌之间先热热身,互相读一读,看还有哪些读得不够熟练。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二、交流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展示读。
开火车识字——将15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3.去掉拼音读。
(课件)4.交流识字方法。
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评价谁的识字方法好。
5.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讠”“氵”“山”的字。
6.猜字谜——人人都有耳朵(耸);把山夹在中间(峡)。
(课件)7.小结: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通过偏旁分类和猜谜语等方式认识了这么多词语。
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
8.认读词语。
(1)字宝宝找了好朋友,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神州中华珠峰海峡大陆情谊奋发繁荣(2)学生练读,赛读。
(3)积累四字词语。
(课件)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4)填空读。
(5)齐读。
三、指导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9个生字。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州:三点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是竖撇,中间的竖要写得短一点,最后一竖稍长。
(公开课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83017d0029bd64793e2c35.png)
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制定日期课型新授课题神州谣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会组词理解字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件引导与自主探究的方法引领孩子们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三字经形式的语言,感受祖国的伟大与壮阔。
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组词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通过课件与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三字经形式的语言,感受祖国的伟大与壮阔。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一、趣味导入1、幻灯片播放祖国河山图2、同学们,这些美丽壮阔的风景与建筑都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我们的祖国有史以来都是既美丽又强大的,那么我们这一课就以三字经的形式来领略祖国的美与壮!板书课题——神州谣活动二:识字一、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全出来,对照拼音读一读,可以同桌讨论,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字音,正音。
3、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学生纠错,领读。
4、合作学习,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看在里面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生字,你是怎么认识的,与同学分享。
5、教师指导把不会认写的生字系统学习,学生书写三遍加深记忆。
个人修订6、通读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么?生问师答环节(尽量简练到关键处)活动三:阅读感知1、教师指导课文难点时我们中国又称神州、华夏,这篇课文就是写了我们祖国的美,让我们一课文中去看看吧!2、课件出示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与图片。
指导朗读一、二句。
3、课件出示宝岛台湾,指导朗读第三句。
4、师生交叉朗读全文活动四:读韵语,巩固识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发奋图强繁荣昌盛1、教师范读,生齐读。
2、生自读书写,熟记后听写。
活动五: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导学与训练》1-4题2、教师投影指导改正错误,当堂批阅,学生修改,同桌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神州谣黄河长江长城神州、华夏珠江台湾岛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02d8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3.png)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8个字。
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
2.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渲染,切入主题1.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三字经》,配音乐。
2.《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蒙学读本,语言简练,有韵律感。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采用“三字经”的形式写成的一篇童谣。
(板书:神州谣)齐读课题。
3.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并播放音乐《大中国》。
提问:瞧,这是什么?它像什么?(雄鸡)4.了解中国地图,知道祖国的名字。
提问:祖国除了叫“中国”外,还可以称作什么?(课件出示:神州、华夏、九州、中华)(1)教师介绍中国其他名字的来历。
(2)全班再次齐读表示中国名称的词语。
5.揭示课题。
我们的祖国妈妈呀,不仅有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更有壮美的山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妈妈的童谣——《神州谣》。
(再次齐读课题)6.学习“州”字。
(1)用溯源法识记“州”字。
(课件出示“州”的字源)(2)动画展示汉字“州”的字形演变。
指导学生理解有河流从“川”字的间隙流过,中间沙石渐渐堆积,形成有三点的“州”字。
“州”的三点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
“州”就是土地的意思。
(3)小结:像这样与表示的意思在形状上很像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字吗?(4)根据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5)指导书写“州”。
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课件田字格中出示“州”字)(6)学生先观察,再说书写要点:第二笔是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稍长。
识字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识字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a2cc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5.png)
识字1 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小学二年级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岛”等9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祖国的山川大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 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些生字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例如“州"字,中间的三点要写得均匀,“湾”字笔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韵律美,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伟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要让他们理解“神州"的概念以及祖国山河的壮丽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例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这几句,需要借助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黄河的奔腾、长江的汹涌、长城的雄伟和珠峰的高耸,从而理解祖国山河的特点。
-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种情感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观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神州大地的图片、视频,如黄河奔腾的壮观景象、长城雄伟的身姿、珠峰高耸入云的画面等。
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例如,在讲解“黄河奔"时,播放黄河奔腾呼啸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黄河水汹涌澎湃的样子,从而理解“奔”字的含义。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6f2a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5.png)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精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识字课。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8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是祖国、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
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祖国版图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记住字音,运用平时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字形。
【学情分析】本课为“三字经”,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朗读的时候,首先要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其次要注意读准停顿,把握好节奏,读出“三字经”的韵律美。
【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产生对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产生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件展示】1.播放歌曲《大中国》,通过聆听歌曲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2.解释课题“神州谣”。
神州: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称中国为神州大地。
谣(yáo ):在民间流传的歌通常叫做谣,像民谣、童谣。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等图片资料。
要求:说一说这些风景的特点(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和资料导入新课,提升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朗诵诗歌的情怀。
)课堂实录: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课件展示】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州、涌、峰、耸、湾、隔、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
要求:自由练读,对子互读。
当堂检测我会认的字,完成开汽车的小游戏要求:指名组词读出示词语:神州谣、奔跑、涌动、山峰、耸立、台湾岛、隔离、海峡、参与、大陆、民族、情谊、浓厚、一齐、奋发、繁荣要求:开火车读。
出示多音字:陆lù(大陆)liù(陆拾圆)奔bēn(奔跑)bèn(投奔)要求:男女生分读(设计意图:词语学习在低年级还是很重要的,只有对词语的扎实理解巩固,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更好。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d30a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3.png)
识字1《神州谣》(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神州谣》中出现的生字,能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诗歌《神州谣》的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神州谣》,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生字的认识与书写:学习和掌握《神州谣》中的生字,能够正确地书写和使用。
3. 诗歌背景的了解:介绍《神州谣》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诗歌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地朗读和书写《神州谣》中的生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难点:诗歌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深入理解和体验,生字的正确书写和使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教学视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祖国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新授:介绍《神州谣》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4. 巩固:通过生字卡片,学习和掌握《神州谣》中的生字。
教师示范,学生跟写。
板书设计1. 《神州谣》2. 作者:作者名字3. 内容:诗歌全文4. 生字:本节课学习的生字作业设计1. 朗读:回家后朗读《神州谣》给家长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书写:书写《神州谣》中的生字,每个字写五遍。
3. 思考:思考诗歌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写一段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神州谣》有了深入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了更深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部编 二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神州谣》教学设计
![部编 二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神州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5d885baaea998fcc220eff.png)
《神州谣》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神州谣》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三字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课文从中国的美名——“神州”作为切入点,铺开了一卷厚重的历史画卷、一幅壮丽的千里江山图,让学生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领略着神州大地的壮美山川。
课文还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
全文有4个小节,前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山川壮美”,第一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的美景,第二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四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
后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三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不能分割,亲如一家,第四节表达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紧密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决心。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通过上册的学习,认识了黄山、日月潭、葡萄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心生向往,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这篇课文为孩子的好奇心打开了一扇窗。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这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一个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名字,把祖国的内涵丰富了、加深了,让中华的轮廓更清晰。
学生通过这首具有时代感、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歌谣,能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出示课题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过许多名称,如中华、中原、华夏、神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谣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 ú)。
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和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让同学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示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同学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比方,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同学用自身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
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同学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同学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身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
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身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
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同学说说自身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
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