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流淌在课堂中
让“美”自然地流淌
让“美”自然地流淌在2010年四川省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专家的发言,发人深省:语文老师不能是文学作品的“粉碎机”。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课堂教学里,不应该是美的终结,而应该是美生发的起点。
在这个问题——不做一个扮演“粉碎机”角色的语文老师这一点上,易晓老师所授的《边城》一课,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边城》是一部处处洋溢着美的作品。
作者沈从文以朴素、饱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遥远世界的风景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作为老师,显然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易老师,在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里面,首先关注到的也正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领会作品的诗意美”。
围绕这一目标,易老师的课堂,首先从学生对作品中提到民俗的感知入手,让学生从作者对这些民俗活动的描写和叙述中,慢慢体会到这些古老习俗背后,隐藏着的边城人的性格和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展开,一如作品的文字一样,缓慢而又宁静。
易老师此处没有做太多的所谓的引导与分析,而是在与学生的共同诵读中,将大家置身于边城的自然、和谐、安宁、真率之中。
这或许就是这篇作品所需要的诗意的情感奠基吧。
接下来,易老师与学生们将视角转向了,这片山水中的那几个人——顺顺、过渡人、翠翠和爷爷、爷爷和老熟人、傩送。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这里的山水一样纯净而自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易老师从文中选取了几个与这几个人物有密切关系的情节,让学生感悟。
如用过渡人与爷爷的争执,表现边城人的重情重义,互相礼让;用翠翠和爷爷的交谈表现了他们相依为命、爷孙情深;用爷爷对老熟人的等待,表现爷爷忠于职守、自然热情……翠翠是作者在《边城》中塑造的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边城》的课堂,翠翠当然不能缺席。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前面作者对边城、对边城人的描写与叙述,都是为了对翠翠这一主要形象的铺垫和烘托。
为了让翠翠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易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勾画文本中围绕端午节与翠翠有关的文段,并描述翠翠有哪些美。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美起来
关键词 :激情 导入 ;深情 朗读 ;扣动 文本 ;捕捉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 6 3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2 8 — 2 8 9 — 0 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也明确指 出 “ 培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情
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 的人生态度是
语 文 ” 的环 境 中学 习语 文 。 2 0 0 7年 3月 的 一 天 ,我 在 看 电视 时 无 意 看 到 了 2 0 0 6年 十
这样 ,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 , 文 中个性各异 的精神世界 ,
情感 世界 ,伴 随着语言 的流 淌 ,叩击学生 的心扉 ,在学生的心 灵深 处弹奏 ,引起悦耳的共鸣 。 二 、 深 情 朗 读 , 拨 动 情 弦 “ 把作 者 的感 情恰 如其分地 传达 出来 ,激 昂处 还他个 激 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 婉”( 叶圣 陶语) ,那 么 ,老师 的深情 朗读 就 能使教 学艺术锦上添花。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通 过动情的语 言 ,特别是教师充满感情 的朗读 ,来直 接给学生一种美 的情感 输 入 ,使他 们很快体 味 出作 者的思想 感情 。如 在教< < 乡愁 们感染 ,丁小兵 “ 这 个用左手敬军礼 的人 ,我们以他为骄傲 。战 时敢舍身 ,平 时能 忘我 ,从逆 境中挣扎启程 ,在顺境 中保持清醒 。沙场 带兵 敢称 无愧无悔 ,把守 国门能说 有骨有节 ,他像一把号角 ,让理想 与
弦” ,以情动人 , . 以美感 人 ,就能打造 出富有生命力 的语文课 堂, 并 以此来打开学生心灵 的门扉 , 收到事半功倍 的最佳效果 , 让语文课堂 因情而美 。那 么 ,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 的美好情
语文教学让“美”无处不在
由 于 语 文 学 科 和 教 材 的 特 殊 性 .语 文 知 识 往 往 是 散见 于 一 篇 篇 的 文 章 中 的 .学 生 通 过 学 习一 篇 篇 的 文 章获得一 点一点 的知识 , 不断积 累 . 融会贯 通 , 逐 渐 形 成 较 完整 的 知识 体 系和 相 应 的 语 文 能 力 。所 以 。 在 语 文 课堂教学 中 , 不能追求面面 俱到 , “ 全 面 ~ 完整 ” , 而要 抓住要点 . 突出重点 , 有 目的有计划地 、 灵 活地 处 理 教 材, 一课一得 , 得得相连。与其面面俱到 , 不深不透 , 不 如 一课 一 点 。 讲 深讲 透 。这 就 要 求教 师胸 中不 仅 有 一篇
一
生受到美的熏陶 .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
趣, 培 养 审 美 感知 和 审美 创 造 的 能 力 。 ” 由此 可 见 , 语 文
课堂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 的
便 是 真 正展 现 语 文课 堂 的 美 . 让学 生 在 语 文 课 堂 中感 受
美、 体验美 。 理解美, 鉴赏美 . 进而创造美。 如何才能做到 这些呢?语文教学 中, 教师们是怎样站在美育的高度 。 深 入挖掘教材蕴含的美的因素, 让美流淌在语文课堂呢?
一
篇的课文 。 更要胸中有整 个单元 , 有整册 语文教材 ,
甚 至 有整 套 语 文 教 材 。 这 对 语 文 教 师 的 要 求 很高 , 需要
对整套教材 的编辑意 图 , 编排体系 , 知 识、 能力及训 练
体 系 了如 指 掌 : 然后根据课标和教材要 求 . 根 据 学 生 认 知和 情 感 实 际 . 对 整 册 或 者整 套 教 材 的 知识 点 、 能 力 训 练 点 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 系 统 安 排 .让 学 生 在 “ 听 ~说 ” “ 读~写’ ’ “ 思” 中愉 快 而 又 高效 地 学 到 知 识 形 成 能 力 。
让美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大 自然的人必然热爱祖 国。很 多作家在作 品中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 的自然风光
进行 了生 动 描绘 , 以浅 显优 美 的 语 言 , 多视 觉、 多层 次 、 方 位 地 表 现 了大 自然 的 美 。 全
验到一种 富有教 学个 性与文化 气息 的 自
由境 界 。 师在 教 学 活 动 中应 充 分 了解 学 教 生现 有 的 审 美 能 力 发 展 的特 点 , 透 “ ” 渗 美 能 , 分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充
情画意的 自然美 , 唤起学生的美感 , 台 陶)学 生的情操。正处在长知识重要阶段的中学
生对 大 自然更 是 充满 了好 奇 。学 生 如 能从
语文是 一 门充满 魅 力的学科 ,是 一 人情美于一体。 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
个 丰 富 多彩 的 、充满 趣 味 的百花 园 , 既
具有 文化 底 蕴 , 具有 人 文价 值 。语 文 纷呈 的艺术表现形式。 又 它们或揭示 了深刻
( 仪表美 ) 而言 的,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 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是从阅读课本开始
注重仪表美。人 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 , 但
二 、 文教 学 中语 言 美 的 教 育 语
审美能力是学生感受 、 领会 、 评价人 、 要方面。 一切“ ” 美 只有经过与人的审美心
的。 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学符号 出发 , 凭 着作者的描述 ,通过想象 ,使那些见所未 见、 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 。 审美想象力
误的审美观念 毒害 的结果。 初中语 文教材 教学 , 以及 布置适 当的活动 , 对学 生进行 引 导 、 教 。 中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给 了我 们 调
一
会, 只有 加 以发 展 , 能 使 美 的 教 育 延 续 。 才
对话,让小学语文课堂流淌和谐之美
个苹 果跟一个苹果交换 , 到的是一个 苹果 ; 个 得 一
思想 跟 一 个 思 想 交 换 ,得 到 的 是 两 个 ,甚 至 更 多 的 思
更很 少探 索 其 培 养 方 法 , 因此 , 往 不 善 于 营 造 民主 宽 往
松 的氛围 , 堂上常常好学 生独领风骚 , 他学生 “ 课 其 事 不关 己 , 高 挂起 ”沉 闷 已 久 , 后 形 成 一 种 自然 沉 闷 高 , 然
内容 持 续 生 成 与 转 化 、课 程 意 义 不 断 建 构 与 提 升 的 过 程 。不 仅 如 此 ,课 堂 上 有 效 的 对 话 还 可 以 活 跃 师 生 思 维 。 人 云 : 学 而 无 友 。 孤 陋寡 闻 。 少 交往 和 对 话 古 独 则 缺 很难 产 生 思 维 的 碰 撞 和 创 造 的 火 花 。有 些 观 点 是 想 出 来 的 , 些 观 点 则 是 “ 出 来 ” 。 引用 一 句 哲 人 的话 : 有 讲 的
小 心 翼翼 地 保 护 学 生 幼 小 的 心 灵 。好 表 现 本 是 孩 子 们
师改 变 了原 有 的 角 色 ,从 知 识 的 给 予 者 变 为 学 习的 促
进者 、合 作 者 。学 生 从 知 识 的 接 受 者 变 为 学 习的 探 究 者 、 作 者 , 种 以 民 主 、 等 为 导 向 的 价 值 观 激 励 教 合 一 平
师和 学 生 去 了解 世 界 、 造 世 界 。 生 积 极 主 动 、 同 改 师 共
发展 。可 见 。 互 动 为 方式 的对 话 教 学 , 仅 可 以使 学 以 不
生获得活 的知识 , 并在 启发 式的、 探索式的对话 中获得
主体 性 的发 展 ,而 且 使 教 师 也 从 对 话 中获 得 升 华 。为 此 , 的 语 文 课 堂 努 力 营造 对话 氛 围 , 力 构 建 一 种 能 我 努 激发 孩 子 们 的 情 感 渴 望 , 点燃 孩 子们 的 心 灵 火 花 , 语 使
以美润德——让艺术在校园流淌,让美育渗透德育
有效的德育活动方式是“寓教于乐”,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出“乐”背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而成功的美育活动应当是“以乐为教”,教育者要在学生对审美对象美的内涵、美的形式的创造性感受、体验、领悟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教育。
一、校园,美的氛围——感受美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也在晨光的照耀下,变得美丽起来。启睿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他每天都是带着笑容迈入外国语那富有西方文化元素的大门的。那新建的、宏伟的大门以厚重的欧式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启睿心中的骄傲。进入校园,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气息还未散尽,学校的校园里、走廊中、墙壁上,都还悬挂着同学们和老师们挥毫泼墨的书法作品、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陈列着精致美观的手工作品。步入教学楼,“叮叮咚咚”,清亮像泉水似的琴声,在大厅里流淌着,时而湍急、时而缓慢。美的环境、美的氛围,感染着启睿。学校将艺术的种子,撒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无声地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他行云流水般的演奏获得了本次大赛的第一名。他对美的感受也淋漓尽致地通过钢琴大赛表现了出来。
同时启睿在艺术节上尽显才华;在科技节上手脑并用;在体育节上强身健体;在读书节中滋养心灵……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师生共同参与,各展风采、其乐融融,启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悦情冶志,提高素养。
六、放学,音乐广播——欣赏美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研究学校的德育工作时,要将美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为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服务。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的美育校本课程,如钢琴社团、“雏燕之声”合唱社团、“艺彩”美术社团、体育舞蹈社团、英文歌曲演唱与欣赏课程、经典影片赏析课程等。使启睿和他的同学都可以找到他们喜爱的课程,让他们的生活因丰富的课程而精彩起来。
美,在诗意的课堂流淌
一
、
抓
住
课
眼
牵一
,
发而 动全身
著名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 《你会 抓 课 眼 吗 》一
文
中写
道
“
:
我认
为 ,教师拿 到教材不 要 急于搜集课外 资料或 ‘研 读 ’参考教 案 , 一 定要 ‘ 啃 ’教材 ,钻进去 ,找到课 眼 ,然后进行创意和设计 。 ”
独
、
寂
寞
、
相
思 的嫦娥说些什么呢? 把它 写下来。 ”
情到深处 自然浓 , 学 生 这 时 的倾 吐 是情之 所 至 , 言 为心 发 是 , 内心 真情 的 自 然流露 ,教学 的效果也 就可想而知 了 。
三 、 注重 细节 ,成就精彩课 堂
细节虽 小 , 却是举 足轻重 。 关 注 细 节 , 就是追 求教学 的智慧 。
X IA O X U E S H ID A I J IA C~ H I
教学
前些 日子 , 我 有 幸参加 了盐 城 市农 村小 学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展评活动。 在近 两 天 的活动中 ,我被一 位位老师先进 的教学 理 念 、 独 到 的教 学 设 计 、 精湛 的教学 技 艺 所 吸 引 、 所 触 动 、 所 折 服 , 心 中感慨 万 千 !
文字 中 , 体会句 子 表 达 的思 想 感 情 , 吸 收 内化 优 美语 句 。
2 . 品 词 析 旬 ,体验 语 言 的魅 力 。 在 上课 伊始 , 教 师 引导 学
获奖论文展(1)让“美”在课堂中流淌
获奖论文展(1)让“美”在课堂中流淌——一堂思品优质课引发的思考城郊初中喻卫萍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思想品德课更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塑造学生心灵美和健全的人格。
思品课实质上就是关于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人格的教育。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通过创造美的课堂来触动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思想品德课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前不久,在当涂县二零一一年思品优质课评比中,太白中学胡振平老师的一堂课,让我们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美”。
感受“美”这节课的课题是《人生难免有挫折》。
胡老师精心营造的“美”的课堂,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它的情感之美、艺术之美和结构之美。
1.情感之美“亲其师,信其道”。
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传授知识,感化学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胡老师以“人生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自我介绍说:“凡尘”是我的网名,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挫折话题…”。
亲切自然,贴近生活,没有居高临下的师道威严,一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硬梆梆的思品课堂有了人情味。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胡老师饱含深情,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情丰富而不张扬,动作舒缓而见果断,眼神充满期待和信任,课堂形成了师生相互吸引的磁场,思想的火花不断闪现。
学生参与积极踊跃,课堂教学既有缜密的预设,又有精彩的生成。
教师“教”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师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课堂教学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
2.艺术之美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师要通过一些艺术美的形式来创造美的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培养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
本节课,胡老师用画面、音乐和语言等艺术形式装点课堂,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感,效果甚佳。
让“美”在数学课堂上流淌——以解析几何《直线中的对称》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
2 .如 图 2 已 知 点A (2 3 , 为 , 一 , )M
— — + = 上 一 动 点 ,试 在 70
轴上求一点P使 I IIMI , +P 取最小值.
情 境 分 析 : 果 对 “ ” 予新 的 含 如 点 赋 义 . 让 其 中 一 点 动 起 来 。 可 发 现 一 如 则
不 令 人惊 叹不 已 ?
O 求 f 于 f 对称 直线 Z 方 程 . , 】 关 2 的 的 情 境 分 析 :题 组 中 第 l 2 学 生 容 、题
美 又 是 人 类 进 步 的 动 力 . 求 美 的实 质 追 就 是 追 求 自然 界 的数 学 美 .人 类 一 步 一
步 地 揭 示 自然 界 的 数 学 规 律 . 越 了 解 就
<
称 、 线 对 称 、 线 对 称 为 引子 。 醒 学 点 线 唤
生 已有 的 、 睡 的 知 识 经 验 . 纳 总 结 沉 归
出这 一题 组 的基 本 “ 架 ” — 两点 一 线 . 骨 —
;
美 的情 怀 、一 类 解 析 美 的 引 领 者 .基 于 此 . 文 试 图 以 《 线 中 的 对 称 》 习 课 本 直 复 教 学 设 计 为 例 . 谈 数 学 课 堂 上 如何 带 谈
领 学 生领 略数 学 之 美 .
作 为 下 面 知 识 的 生长 点.并 引领 学 生 欣 赏 图 形 中 的 对 称 美 、 单 美 . 不 同 的 简 把 对称 统 一 于 “ 点 一 线 ” 中 . 得 不 令 两 之 不
人 惊 叹 : 学 之 美在 于 其 “ 数 简单 性 ” ! 简 单 性 是 数 学 美 的 基 本 表 现 形 式 0c:
黄 伟
让“美”流淌在课堂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思考与实践
中 , 样 既 能 提 高 学 生 的语 感 , 能使 学 这 又
生 得 到 美 的 熏 陶 。我 在 教 学《 娃 娃 》 , 笋 时 抓 住 “ ” “ 两个 词 , 导 学 生 体会 语 钻 和 冒” 指
言美。
觉 。 文 学 作 品是 通 过 形象 来反 映 生 活 的 , ” 所 以剖 析 文 本 ,正 确 认 知 文 本 阐述 的 人
一
的愿 望 。 语 文课 程 标 准 》 多次 提 出要 提 《 也
高 学 生 的文 化 品 位 和审 美情 趣 。因此 陶冶 儿童 美 感 , 养 审 美情 趣 是 小 学语 文 教 学 培 不 容 忽 视 的重 要 内 容 。 从 美 学 的 角度 来 看 , 文 有 着 独特 的 语
人 向善 向上 的 崇 高信 念 。我 在 教 学 《 的 我
战友 邱 少 云 》 时就 抓 住 了对 邱少 云的 人 物 形 象 的剖 析 , 学 生 受 到 了美 好 形 象 的 感 让
染 , 而 萌生 一 种 对 美好 事 物 的 内生 性 的 从
教 学 中 要 让学 生 不 断 感受 、 验这 些 以教 体
魅 力 , 学语文 教材中 , 小 有许 多 丰 富 多 彩 的 艺术 形 象 , 人 人 胜 的 深 邃 意 境 , 练 引 凝 生 动 的 优 美词 句 ,强 烈感 人 的抒情 色彩 ,
充 满 了美 的元 素 。作 为语 文教 师 , 课 堂 在
个 感 人 的形 象 , 以 激发 起 千 百 万 可
我认 为 应从 以下 方 面做 起 : 育 说 ,
新
一
在 小 学语 文课 文 中 , 歌 用 词 精练 传 诗 神 , 文句式优美 多样 , 散 记叙 文 对 话 富 有 个 性 , 篇文 章 都洋 溢 着 语言 美 。 学 时 , 篇 教 教 师 要 引导 学 生 认 真 推敲 、 味 文 章词 句 品 的 优美 意蕴 , 学 生 沉 浸 在 美 的语 言文 字 让
让美在语文课堂放飞
让美在语文课堂放飞作者:朱丽清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8期【摘要】语文是一门蕴含着众多美感因素的学科,让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流光溢彩,让孩子的知识、能力在美的陶冶下逐渐提高,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美的陶冶下日益丰富,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致力追求的境界。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让语文课堂绽放教材美、焕发生机美、洋溢人情美三个方面,对构建“美”的语文课堂作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材美;生机美;人情美【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美,该是教育的磁石。
这块磁石就在我们老师身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的…告诉‟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这样的教学就恰恰丢弃了那块宝贵的磁石——美。
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乏味的。
”近日翻阅《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不禁被李吉林老师《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一文中的这段话所吸引。
文中谈到,语文是一门蕴含着众多美感因素的学科,让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流光溢彩,让孩子的知识、能力在美的陶冶下逐渐提高,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美的陶冶下日益丰富,这该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然而多少年来,语文教学中繁琐的讲解、众多的练习、机械的训练恰恰抹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美。
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美的光彩,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致力追求的境界。
一、让语文课堂绽放教材美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就犹如打开了一轴跌宕多姿的画卷。
鉴于语文教材特有的丰富的美感因素,教材之美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美之根本。
语文教学过程可看做是教师感悟理解教材,并将自己的感悟理解以一定的方式示之于学生,以引发学生感悟理解教材的过程。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挖掘教材之美的先行者,教师对教材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材之美的领略。
让课堂教学成为流淌的河流——浅议课堂教学的流畅之美
让 课 堂 学 的流 畅之 美
李
思 维 流 畅 思 维 流 畅 是 课 堂 教 学 流 畅 的 核 心 ,一 堂 课 的 成 败 ,
一
健
写 一群 儿 童 团员 让 一 个 残疾 儿童 破 例 地 参 加 了 国 庆 检 阅 仪式 的事 情 ,表 现 了尊重 残 疾 儿 童 的 美 好 情 操 。 文
表 现 和 心 理 ; ( ) 检 阅 前 残 疾 儿 童 的 心 理 ; ( ) 检 5 6
这样 的思维 呈 “ 网络 型” ,学 习 中会 有 触类 旁 通 、豁 然
开 朗 之 感 。 流 畅 的 思 维 不 是 自 然 形 成 的 , 它 离 不 开 妥
善 的教 学方 法 。具 体地 说 ,有 以下 几 个方 面 。
行 ,不 行 ! !他 也 是 儿 童 队 员 ,还 不 是 一 般 的 队 员 。 ) ( ) 师 生 对 读 ,学 生 引 读 原 文 问 句 ,教 师 跟 读 , 3
回答 疑 问 。
教 学 过 程 是 由 一 个 个 层 次 、 一 个 个 环 节 组 成 , 流 畅 的 课 堂 教 学 就 要 把 一 个 个 层 次 、一 个 个 环 节 连 为 整
( ) 提 问适 时 适 度 一
阅时 儿 童 团 员 的 , ……此 文第 3自然 段 , “ 他 不 t理 L 劝
去 ?要 不 把 他 放 在 队 尾 ?再 不 就 把 他 藏 在 队 伍 中 间 ?
“ 起 于 思 ,思 源 于 疑 ” 学 ,流 畅 的 思 维 ,需 要 由 提
可 是跟 他 怎 么说 呢? 谁 去跟 他说 呢? 由五个 连 续 的问 ” 句组成 , “ 文字 ”形 式 很 特 别 。 所 以 ,这 一 段 最 具 相
让美流淌在课堂
淌在 课 堂
升
东
超 的 投 篮 水 准 ,正 确 的 跑 跳 动 作 给学
生 一种 观 赏 美 的 享 受 ,以 此 来 激 发他
们 跃 跃 欲 试 的情 绪 。通过 教 师 潇 洒 、 漂
亮 、 美 的示 范 动 作 , 学 生 体 会 到速 完 让
度 、 量 的 美 , 展 、 巧 、 调 、 有 力 舒 轻 协 具 节奏 感 和柔 韧 性 的美 .体会 到美 确 实 在 体 育 运 动 中能 够 产 生 , 学 生 去 发 现 、 会 体 育 运 动 中 的美 , 让 体 培养 学 生健 康 的审美 情 趣 。 四 、美 在 芯 程 体 育 教 学过 程 中方 法 应呈 现 多层 次 , 既要 考 虑 多种 方法 组 合 的合理 性 , 又要 考 虑这 些 方法 的运 用 与学 生状 态 的适 宜性 , 使体 育教 学 形 成难 易 交 叉 , 简交 叉 , 繁 集体 活 动 与个 人 动 交 叉 ,训练 与游 戏 交 叉 的 最 佳 教学 方 式 。活 动的 组织 、 目的调换 、 项 队伍 的调 动 , 每一 步 紧 紧 相连 , 环 相 扣 , 而使 整 个 教 学 组 织 流 畅 、 达 , 环 从 通 显示 出教 学设计 的技巧 和指 挥艺 术 的美 。 互 、 在 俸 验 美
“ 运— — 我的梦想 ” 奥 。在 进 入 课 题 之 前 。 师 导 人 :2 0 教 “08
早 已被 世 人所 肯 定 。教 学 过 程 中教 师 是学 生 的第 一 审
美对 象 , 的一 举 一 动 都 会 给学 生 留 下很 深 的 印象 . 他 并 对 其 产 生深 远 的影 响 。体 育 学 科 与 其 它课 程 的不 同之
三 、美 在 季亭 。 在 俸 会 i范 美
让美流淌于课堂
2 — 6
维普资讯
方面的优点与美, 使学生感受领会到作品美的表现。例 本形体组合和色彩 的综合能力 。
如, 二年级上册 《 蜻蜓飞飞》 一课 中 , 在欣赏 图中 , 学生观
3 根 据想 象 的创 造 性 , 计 配 画。一支 悠扬 的乐 . 设
到学 习上来 , 以直接动机带动 间接动机 。很 多学习较差 绩较差 的后进生 , 教师和 家长应 多引导他 们从主观努力
的学生对学习科 目本身不感兴趣 , 但对其它一 些事物很 和学 习法等方 面寻找原 因, 而不要总是认 为学 习不好
有兴致 , 么我们 可以寻找他们 的爱好 与学 习的相似点 就是 因为不够聪 明。只有 学生 明白 自己成绩不 好很 大 那 或共通点 , 而帮助他 们提 高学 习本身 的动机。如一个 程度上是 因为努力不到位或方法不当 , 从 这样 才会有努力 学生成绩很糟 , 讨厌学 习数学 、 外语 , 但喜欢 电脑游戏并 的热情 。
希望 自己成为 电脑高手 , 我们就 可以给他讲述 计算机 的 此外 , 教师在辅导后 进学生 学 习时 , 要注 意难度 也
发展及其需要 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 明 白没有 的把握 和方式 的灵活 , 让他 授课 过程 中能 做到 深入浅 出 、 学
数 学基 础 和语 言基 础 , 是不 可能 进一 步提高 电脑 水平 习内容贴近生活 、 强趣味性 , 能适 度增 强他们对 学 增 也 的, 从而激发或增强他 学习数学 、 外语 的间接动机。
美的氛围中感知美 、 理解美 、 表现美 、 创造美 、 崇尚美 。
一
面, 可分割画面 , 又可造型表现质感 , 还会 因作 画 中的行
、
观 察 体 验 。 学生 感 知 美 让
布白——让美在语文课堂流淌
固然能引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但青少 年的注意力持续 思维的艺术效果 。 通过教师所布之“ , 白”使学生生出“ 珠 , 实” 教 滔滔不 绝 , 往令学生 厌 往 来 , 学生有所思考 , 让 有所探 索 , 以形成无穷 的意味 和幽 性较 差 , 师一味地 口若 悬河 ,
( 者单 位 : 作 吉林 梨树 县金 山 乡中学 )
的充分激发为前提 ,以学生对言语 的亲身体验 为基本要 的长远发展 出发 , 从学生 的切身利益 出发 , 通过英语教师
故事表演等。 可以让学生们 自由结成小组 , 自由选材进行
表演 , 表演过程 中 , 演的同学锻炼 了说英语的能力 , 在 表
不但是信息交 流的过程 , 同时也是情感 交流的过程 , 所以 准》 对基础教育 阶段英语课程教学 内容和 目标做了明确的
一
个好的英语 教师在备课 时就要 千方百计地考虑到在课 规 定 , 括 “ 识 、 能 、 感 、 略 和 文 化 ” 五 个 方 面 。 包 知 技 情 策 等
堂 上 如 何 调 动 学生 的积 极 性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情 趣 , 整 在重视知识和技 能的同时 , 情感 、 激 在 把“ 策略和文化” 引入教
别无所 有 , 然而顿 觉满纸 江湖 , 波无尽 ; 国古代 《 烟 中 诗 创 造 知 识 上 、 理 上 、 书 上 的 暂 时 性 “ 白 ”追 求 启 发 心 板 空 ,
境 ; 用 灵 活 多 变 的 教 学 方 法 , 学 生 做 中学 , 中用 , 看 表 演 的 同 学 锻 炼 了英 语 的 听 辨能 力 。小 小 的故 事 表 演 采 让 学 从 而 激 发 兴趣 , 得 主 动 , 高 效率 。 学 提 师生 之 间 以 主 、 等 虽然形式简单 ,却激 发了学生 的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参 平 的 方 式 交 往 , 学 气 氛 浓 厚 , 强 了学 生 对 教 师 的尊 重 和 教 增 卜。 j 培 养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兴 趣 , 跃 课 堂 上 的气 氛 , 仅 活 不
让美在语文课堂里流淌
远 的 图 画 . 每 幅 图 画在 我们 的头 脑 中却 又 是不 尽 相 而 同 的 。 因 此 . 认 为 这种 想象 力 的 培养 应 当 是语 文教 我 学 的重 要 任 务 之 一 , 过 想 象 , 品 中 作 者 所 描 绘 的 通 作 形 象 就 会 活 生 生 地 展 现 在 读 者 面 前 , 闻 其 声 、 见 如 如 其 人 、 临 其 境 … … 如
中 , 到 了 这 种 冷 清 而 肃 杀 的 气 氛 , 中 体 昧 到 这 种 看 从 寂 寞 与 痛 苦 。 我们 不 难 看 出 , 学 正 是 要接 受 主 体 去 文 以 体 悟 的 方 式 把握 其 意 义 的 。 因为 , 学 是 以语 言 为 文 载 体 的 情 感符 号 。 因而 , 整 的语 文 教 学 应 在 进 行 思 完 维 训 练 的 同 时 ,还 应 充 分 利 用 教 材 中 的情 感 因素 , 通 过 各 种 教 学手 段 , 学 生体 会 到 其 中的 感 情 。 使
中国的文学讲究 “ 意境 ” 其 实 无 论 中 国 文 学 也 。
二 、 养情 感感 受力 培
无 言独 上 高楼 , 月如 钩 。 寂 寞梧 桐 深 院 , 清秋 。 锁 剪 不 断 . 还 乱 , 离愁 ; 理 是
等 ,让 学 生 在 机械 训 练 和 死 记 硬 背 中掌 握 基 本 技 能 , 拔 高 主题 。使 语 文 教 学 更 多 地 成 为 了 政 治 教 育 的 补 充 。 是 我们 是 否 想 过 , 但 那一 个 个 生 动 的文 字 、 象 的 形 篇 章 的背 后 , 有 能 够 陶 冶 情 操 、 化 灵 魂 、 迪 人 们 还 净 启 的智 慧 ? 文课 是 否 应 用 这些 内容 的颤 动 、 语 活跃 , 成 构 了活 的生 命 现 象 , 人 以 美 的 享 受 ? 因 此 , 给 我认 为 , 语 文课 堂应 流 淌 美 的 旋律 . 养 他 们 的审 美 能 力 应 当是 培
让美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让美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发布时间:2022-07-04T06:47:27.458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5期作者:孙业春[导读] 语文课堂到处都是美,美的语言、美的风景、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可以浸润心灵,从而美化人生,提升人的幸福感。
孙业春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语文课堂到处都是美,美的语言、美的风景、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可以浸润心灵,从而美化人生,提升人的幸福感。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让“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驾齐驱,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让语文之美大放异彩。
在咀嚼字词句中发现美。
叶圣陶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文本之美在语言文字中表露无遗,我们要细细品读每一遍文章。
如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疑”来展开。
唐代“诗仙”李白于此处为何用“疑”而不是“似”呢?以疑启思,从而引出明月光与地上霜的异曲同工之处,更因一个“疑”字准确而形象的拉近了学生与抽象的明月光间的距离,增添了语文学习的美感。
几年前,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也是抓住“疑”字,以疑促思: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学生脑海中出现了长如白练、水花四溅的壮观景象。
紧接着,让学生再加以思考,银河怎么会飞落下来呢?一切只不过是“疑”而已,是作者大气磅礴的想象,“疑”字更精当贴切。
又如《月光曲》一文第二课时,解读皮鞋匠兄妹俩听贝多芬弹奏曲子时的想象描写。
我带领学生从重点的字词句入手,通过对“水天相接”“月亮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等词句的诵读、串联、挖掘,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把语言文字和艺术之美结合起来,提高了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同学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
在课程资源里欣赏美。
我认为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刚需,学生拥有了审美能力,就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更善于在生活中找寻美,从而感知到美,制造更多的美。
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语文的世界,是“美”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美无处不在,宽阔壮丽的山川河流,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高尚纯洁的人文情感等,无不闪现着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语文教师应该让“美”在语文课上生动起来。
新课标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美育!美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便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育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趋善避恶,抵制一切卑劣的思想和行为。
可见美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美”在语文课上尽情流淌,激情飞扬,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畅游1.自然美,令人陶醉俗话说:“天下美景,尽收眼底。
”显然,美对视觉器官的冲击不容忽视,而语文教材中壮美的自然景观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渗透于语文课堂。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似一条奔腾欲飞的巨龙蜿蜒于广漠之上、盘旋于丛林之间的万里长城,以及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美妙绝伦的敦煌莫高窟等,都以其震撼人心的美使世界瞩目,令人神往。
因此,语文教学在涉及自然景观、人文建筑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的敬仰之情。
这样,学生可以在愉悦中获取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2.社会美,震撼人心语文教材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用心揣摩就可以发现。
实际上,语文课本中描绘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画面,通过作者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如临其境,往往能给学生一种真实的社会美感。
如《史记》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场景;《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壮观场面;《水浒传》中林教头谦和礼让,比武时善待洪教头的动人画面……这些历史故事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善于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美流淌在课堂中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审美教育更是具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审美教育要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之一。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渗透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教材,深入探寻课文之美
语文课本是学生寻找美的源泉,其中的课文篇篇都闪烁着美的光芒,这些文章思想健康、情感真切、语言优美、形式多样。
如何从这些资源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内容、形式、结构三方面下手。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透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的纷繁变化,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画面,可以感受到人情之美,可以激发想象,丰富感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到鲁迅天真的童年生活,《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羚羊木雕》的诚挚友谊,《我的老师》母女似的师生情……这些内容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沐浴在美的阳光下。
课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诗歌的音乐美
节奏感强,如《乡愁》十分注重节奏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它将乡愁的气氛渲染得极好;又如《黄河颂》“演唱词”部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小说的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如《祝福》不是为了表现祥林嫂的“勤劳”和“勇敢”,而是写出一个旧中国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被迫害、被践踏的女性的命运。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就采取了大起大落的、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情节,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波澜起伏。
课文的结构有呼应美、回环美、悬念美,如《回延安》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转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
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我们去发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审美的灵感。
二、在课堂中留下美
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就目前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巧妙的设计导语,创设美的气氛。
一段好的导语往往能把学生吸引住,从而取得这堂课的成功。
如《敬畏自然》这一课,导语可以是“间歇泉、九寨沟是自然的杰作,地震、龙卷风、海啸是
自然在发怒,那么我们要如何与自然相处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又如在讲授《琵琶行》时,先让学生听一曲琵琶演奏的《高山流水》……总之,好的意境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领会美。
教师可以先范读帮助学生进入美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世界。
学生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
如《济南的冬天》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济南小城的暖和舒适,济南水的绿、澄澈。
又如《论语》只有通过读体会文言文的停顿重音,同时朗读对文言文的背诵有很大帮助。
总之,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可以体现出美来,而且,还可以把这种感受美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做到第斯多惠说的:“把主要意义放在学生由于掌握了学科而获得的能力上。
”
三、用作文来表现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感知美、发现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阅读、评析能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写作却能让学生创造美。
学生经历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具备了一定的美感经验和基本的鉴赏美的能力,特别是有了一些生活体验后,会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因此,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表现的美,教师要作肯定的评价。
对于学生创造美的过程中的不恰当表现要委婉评价,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创造,以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审美情趣,不断地表现美和创造美。
例如在学完了《藤野先生》后由学生作文《我的老师》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还可以由《春》来作文《家乡的春天》,学习《春》中“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拟人手法的运用,比喻修辞的使用,排比段落的效果,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手法;学了《故宫博物院》后习作《我的学校》,掌握空间顺序的应用……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将美的现象感受出来,将美的意蕴发掘出来,将美的真谛创造出来,达到寓美于教、美教相融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