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其成因
前苏联党政领导干部长期腐败的根源与警示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8 —6 7 8 1 . 2 O 1 3 . 0 5 . 0 l 6
前 苏联 党 政领 导 干部 长 期 腐 败 的根 源 与警 示
I I H ua
(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o l i t i c a l Th e o r y Te a c h i n g a n d Re s e a r c h De p a r t me n t
J i a x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J i a x i n g ,Z h e j i a n g 3 1 4 0 0 1 ) Ab s t r a c t : Th i s t h e s i s h o l d s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4 ma j o r c a u s e s t h a t l e d t o t h e 1 o n g— t e r m c o r r u p t i o n a s s e e n i n t h e
要 求 高级 领 导 干 部 必 须 率 先 垂 范 ;第 二 ,反 腐 败 必 须 大 力推 进 民 主政 治 建 设 ;第 三 ,反 腐 败 必 须 让 公 权 力 在
阳光下运行 。
关 键 词 :前 苏联 ; 干部 ;腐 败 ;根 源 ;警 示 中图分类号 : D7 5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6 7 8 1 ( 2 0 1 3 ) 0 5 —0 0 9 5 —0 5
腐败与苏共垮台
腐败与苏共垮台腐败与苏共垮台纵观世界政党史,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应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
但对于苏联共产党的垮台来讲,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这是因为:第一,苏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列宁亲手建立的政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第二,苏共独掌政权70年,不像东欧一些国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不存在形成致命威胁的反对派;第三,苏共不是在战争中被拿枪的敌人所征服,而是不战而败,是“和平”解决的问题,是党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亲自宣布解散了苏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如此悲惨的境地呢?总的说是几十年来不断积累、潜伏着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共没有跨越腐败的陷阱,自己割断了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本文试从这个视角管窥一下苏共垮台的原因。
一、苏共自己打败了自己苏共在腐败面前打了败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验证:第一,1991年8月25日之后,苏共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90余年)、众多党员(2000多万)、独掌政权(70年)的大党,犹如被拆除了地基的大厦轰然倒塌,迅速土崩瓦解,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政权交替之“顺利”出乎人的意料。
在“八一九”事件中很少有群众支持苏共,相反地却有不少人站到“民主派”一边去了。
军队领导层的分裂,特别是空军的“不服从行动”,派去攻打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军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倒戈,军队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救国委员会”瘫痪了。
解散共产党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人民群众没有起来保卫共产党,党的各级组织也没有抵制,中央委员会仅仅要求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解散”,也未获批准。
苏联70年腐败史
自1922到1991,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整整70年。
这70年里,自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干部集团的腐败,始终如附骨之疽。
苏联70年腐败史,对后世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1、列宁时代列宁时代防范干部特权,但特权已经泛滥。
一般说来,政权初建,气象一新,必有一段励精图治,腐败现象会相对较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列宁时代,苏联的腐败问题就已相当严重。
早在1920年俄共九大上,许多党代表就曾愤怒指责党内的严重腐败无论对于谁都不是个秘密,中央和地方的lsquo;共产党员rsquo;允许自己那样的奢侈,他们的行为丝毫不比老牌的资产阶级逊色,工人和农民对他们敢怒不敢言。
这些腐败的种类主要包括:公车腐败、住房腐败、饮食腐败、医疗腐败、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盗用公款。
当然,最高当局也不是没有采取过防范腐败的措施。
十月革命后,列宁就对领导干部的工资和待遇作了严格规定,要求一切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列宁率先示范,其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是500旧卢布,而铁路员工的最高工资是510旧卢布。
1919年制定的35级工资表,党政领导人的工资大大低于工人的最高工资。
但问题在于:领导干部们很快就不靠工资生活了,在工资之外的其他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的领导干部们与群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时代,公然将干部的特权腐败制度化、合法化。
斯大林建立起了一整套保证领导干部层特权的制度。
这个官僚特权阶层主要享有如下特权:#10102; 宅第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
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
#10103; 特供权。
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应。
#10104; 特教权。
凡是高级官员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的制度。
高级军官的儿子则直接送军校。
#10105; 特继权。
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可以免费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用。
探析苏东剧变中的腐败因素
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4月/11日/第004版环球视野探析苏东剧变中的腐败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陈之骅监察局副局长、研究员孙壮志苏东剧变与执政党不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有直接关系,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腐败现象很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腐败逐渐严重,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腐败现象泛滥,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腐败现象达到顶峰,腐败成为苏联亡党亡国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苏东腐败的主要特点特权腐败突出。
其种类繁多,包括宅地权、特供权、特教权、特继权、特卫权、特支权。
由特权衍生出来的各种“福利”具有“合法性”和隐蔽性。
高级干部除高额月薪外还有高额的“专门津贴”,金额、来源及享受者名单都是保密的。
特权具有继承性和裙带性。
高级干部的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留下的住房和别墅,凭借父辈的特权在求学和就职方面一路畅通,并很快走上重要权力岗位。
卖官鬻爵和组织上的腐败严重。
1970年至1972年,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为确保能被“选”上区委第一书记,需向共和国党中央领导人“交纳”15万至20万卢布;要获得部长职位需行贿10万到25万卢布;要获得区警察局局长职位需交5万卢布;要被“选”为人民审判员或得到区检察员的任命需交3万卢布。
不同层级官员的腐败形式不同。
下层机构和较低级别的官员主要是“补偿型腐败”,因无法享受到中、高层干部的特权利益,便利用职权通过贪污和敲诈勒索等手段弥补。
中层机构特别是实权部门主要是“审批型腐败”,表现为利用职权,在法庭审判、发放许可证、录取考生、学术奖励、病人入院等方面搞权钱交易。
上层机构的贪腐多数是涉案金额巨大、人数众多的“集团型腐败”,涉案者往往还同犯罪团伙相勾结、庇护其从事非法生意、偷税漏税等活动。
苏东国家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探究苏东国家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列宁的建党思想在实践中被异化,执政党蜕变成特权党。
在列宁的建党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党内监督,以杜绝特权和腐败现象,防止党脱离群众。
苏联的反腐悲剧
苏联的反腐悲剧苏联解体后,有一本畅销书《大趋势》,曾经对苏联点评说道:尽管苏布靠人民的力量夺取了政权,也靠人民的力量赢得了战争,但它的反腐和权力监督却从不考虑人民。
这句点评可谓一语道破了苏联贪腐与反贪腐的真相。
毫不夸张的说,苏布70多年的执政史,就是一部贪腐的荒唐史,而苏布70多年的反腐史,更像是一部讽刺的悲剧史。
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里写道:当我做技术工人时,都能赚到一套房子,那套房有会客室、厨房、卧室和餐厅。
作为沙俄时期的工人,比现在生活在苏维埃的工人还要好,这使我感到痛心。
我们已经推翻了君主政体和资产阶级,但人民的居住条件却比以前更差,革命成功了数十年,民众生活却还不如沙皇时代。
赫鲁晓夫主政时期,莫斯科每个区每个月平均有2.7万人排队等待分配房子,但只有不到50个普通民众能成为幸运儿,为尽快改善民众的居住条件,赫鲁晓夫搞出了赫鲁晓夫楼,终于让莫斯科人均住房面积基本达到5平方米。
很多人同样会疑问,苏联曾经高举信仰的大旗,引得无数人才竞相投奔,可是民众辛苦了几十年,为什么还那么穷呢?要知道,苏联可是消灭了资产阶级,一切国有化、一切公有化,苏联又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资源大国,没有资本家吸血,又有着无穷的资源,为什么民众还那么穷呢?因为苏联100%的政治资源、95%以上的经济资源和100%的能源资源,全部流进了特权阶层,也就是被贪腐。
苏联的贪腐史是一路进化、一路高歌猛进。
在列宁时期,贪腐是合情化的手段;在斯大林时期,贪腐是合规化的手段;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贪腐竟然成了合法化的手段。
贪腐也从个人化行径,进化到集团化福利。
正常情况下,政权初建、气象一新,就算是君主政体也必有一番励精图治,腐败现象也会相对较轻。
但苏俄却并非如此,列宁建政之初,根据契卡的档案显示,仅盗用公款一项,竟然有高达71.2%的干部参与,但这竟然被认为合乎情理,处罚起来是雷声小雨点更小,原因有二:一是列宁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贪腐,而苏联政权只存在“财产错误”,那些“犯财产错误”的官员只是内部矛盾,经过批评教育后仍然是值得信任的好干部。
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及其恶果
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及其恶果作者:徐元宫来源:《党员文摘》2013年第03期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早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就已经相当严重。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6月23日至7月21日对苏联进行了访问,在之后他写的《莫斯科日记》中,提到当时苏联特权阶层的存在及其腐败:“共产党的活跃成员利用其他特权代替金钱,这些特权确保他们能过上舒适生活并拥有特殊地位。
更不用说影响,他们利用影响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属谋利益。
而且,怎么会不利用影响呢?不受任何良心谴责的人又有多少?有谁会把普遍困难中享受的机会作为自己的过错?这太‘合乎人性’了!”经常到苏联领导人家里去玩的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则在其《仅仅一年》一书中描述了“上层布尔什维克们的生活”:“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莫洛托夫的住房和别墅摆满了地毯、高加索的金银武器和贵重瓷器……他们的别墅变成富丽堂皇的大庄园,有花园、暖房、马厩,当然,这一切都是用国家的钱来维持和经营的。
”有趣的是,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书中还详细描述了父亲斯大林的工资情况:“父亲不知道,他的一顿晚饭值多少钱,还有他的各处别墅、‘毒品化验’等所值若干,因为他是从来不用掏钱的。
他的生活全部由国家包干。
每个月从苏共中央、国防部、部长会议以及其他由他当荣誉成员或象征性成员的机关源源不断寄来的工资口袋,他看也不看,就塞在抽屉里了。
”即便是在全国爆发大规模饥荒、饿死数百万人、出现人吃人悲剧的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特权阶层的特供也仍然存在。
俄罗斯解密档案文件证实了这一点。
一份署名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第六科科长杰缅季耶夫”的《关于联共(布)中央秘书处1932年经费开支的说明》记载着:“烟卷的消费每月为13000~14000支,按月分配给下列秘书处:斯大林同志秘书处、住宅和办公室5000~6000支;助手和顾问6人每人750支,共4500支;切秋林、帕尔申和杰缅季耶夫每人500支,共1500支……食堂方面的开支为66088卢布40戈比,给书记处、会议大厅按月定量供给夹肉面包。
苏联解体的腐败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腐败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苏共这个政党存在时期,腐败的蔓延和滋生是导致最后解散的一个致命原因。
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了警示作用。
从苏共解散中,中国共产党应该重视腐败这个问题,吸取苏共解散的教训,加强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
具体措施有:重视群众的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党员的思想上入党;加大健全监督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苏联解体;特权制度;腐败;反腐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家名字,苏共这个曾经拥有2000多万名党员的政党,一夜之间解散;这个曾经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能和美国媲美的国家,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个曾大胆尝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大国,一夜之间已成往事。
苏联这个国家的解体,这个政党的解散,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苏共这个政党存在时期,腐败的蔓延和滋生是导致最后解散的一个致命原因。
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了警示作用。
一、“腐败”含义的透析塞缪尔·亨廷顿指出,腐化是指国家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1]54。
腐化的基本形式大都涉及政治行为和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易[1]61。
基于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腐败问题,腐败不仅仅是私有化的产物,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会有腐败的存在。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认为,人拥有三项基本权利——生命、自由、财产,都是先于政府的建立。
但是在没有一个政府的情况下,这些权利是不稳固的,因此,他们共同协商,定立契约,把自己的权利拿出一部分组成政府,则政府拥有民众赋予的权力。
因此,“政府权力天然地是为民众服务的,是保护民众的。
如果政府的权力越出了法律所规定的边界,这就是权力的滥用。
苏共腐败导致垮台的成因及其启示
委 员、 政治局候补 委员、 中央书记 、 中央委员 、 人 民委 员、 总 局的首长等 权力商品化就是把权力作为捞取金钱的手段 。在 2 0 世纪 7 0 年代 等 。每~ 级都有自己 的一 套特权 。 无产 阶级政 党本该是代表最厂 兴起 的改革浪潮 中, 公开和秘密 的权钱交易蔓 延开来 。一部 分手中握 大人 民根本利益的 , 不该 为本党 党员 特别是本党 内的任何 集团和个人 有支 配物资 、 产 品大 权的国家官 员, 利用手 中便利条件 , 在流 通领 域中 谋 取任 何特殊利益 的。然 而 , 苏共就是 这样 一个领导班 子从思想开始 倒卖 生产 资料和 消费品 , 甚至走 私战咯物 资, 包括金属 、 石 油、 核原料 , 堕落腐化 , 社会建设 的方 向开始歪 曲, 党风开始滋生腐败和脱离群众习 大发横财 。贪污受贿之风也愈 演愈烈 , 如在 乌兹别克贪污大案中 , 从共 气 , 它 已由一个代表人 民利益的工人 阶级政党逐渐蜕变 为一个 为少数 和 国的党中央书记 、 部长会议主 席、 内务部长 到基 层党的数名 书记、 企 人谋利益的权贵集团 。 业领导 , 贪污总金额达 2 O 多亿卢布 。 三、 反思苏共垮台。 启 示我 国反腐建设
苏共腐败导致垮台的 成因 及其启示
政 治 与 法 律
苏共腐败 导致垮台 的成 因及其启示
孙 超
( 西安政 治学院研 究生管理 大队
前苏联令人震惊的70年腐败史
前苏联令人震惊的70年腐败史2020-01-09总而言之,改革前谁是管理者,改革后谁就成了占有者和所有者。
结果是,“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和‘新俄罗斯人’”。
前苏联令人震惊的70年腐败史文/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自1922年到1991年,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整整70年。
这70年里,干部集团的腐败,始终如附骨之疽。
苏联70年腐败史,对后世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列宁时代:防范干部特权,但特权已经泛滥。
一般说来,政权初建,气象一新,必有一段励精图治,腐败现象会相对较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早在列宁时代,苏联(俄)的腐败问题就已相当严重。
早在1920年苏联大上,许多党代表就曾愤怒指责党内的严重腐败“无论对于谁都不是个秘密”,“中央和地方的‘党员’允许自己那样的奢侈,他们的行为丝毫不比老牌的资产阶级逊色,工人和农民对他们敢怒不敢言”。
这些腐败的种类主要包括:公车腐败、住房腐败、饮食腐败、医疗腐败、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盗用公款。
当然,最高当局也不是没有采取过防范腐败的措施。
十月革命后,列宁就对领导干部的工资和待遇作了严格规定,要求一切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列宁率先示范,其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是500旧卢布,而铁路员工的最高工资是510旧卢布。
1919年制定的35级工资表,党政领导人的工资大大低于工人的最高工资。
但问题在于:领导干部们很快就不靠工资生活了,在工资之外的其他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的领导干部们与群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斯大林时代:公然将干部的特权腐败制度化、合法化。
斯大林建立起了一整套保证领导干部层特权的制度。
这个官僚特权阶层主要享有如下特权:1. 宅第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
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暑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
2. 特供权。
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应。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苏联为何会解体?特权阶层的腐败是主要原因
苏联为何会解体?特权阶层的腐败是主要原因作者:徐元宫来源:《月读》2013年第04期2012年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寥寥数语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实质,切中肯綮地抓住了苏东剧变发生的根源。
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早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就已经相当严重。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6月23日至7月21日对苏联进行了访问,之后他写的《莫斯科日记》见证了当时苏联特权阶层的存在及其腐败:“共产党的活跃成员利用其他特权代替金钱,这些特权确保他们能过上舒适生活并拥有特殊地位。
更不用说影响,他们利用影响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属谋利益。
而且,怎么能不利用影响呢?不受任何良心谴责的人又有多少!有谁会把普遍困难中的享受机会作为自己的过错?!这太…合乎人性‟了!”“即便像高尔基这样善良和宽厚的人,也在吃饭时浪费够许多家庭吃的食物,不知不觉地过着封建领主的生活方式。
我不了解他的上层布尔什维克们的生活。
”作为一位远道来访的外国作家,而且是短期访苏的外国作家,罗曼·罗兰自然不了解“上层布尔什维克们的生活”,而经常到苏联领导人家里去玩的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则在其《仅仅一年》一书中见证并描述了“上层布尔什维克们的生活”:“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莫洛托夫的住房和别墅摆满了地毯、高加索的金银武器和贵重瓷器……他们的别墅变成富丽堂皇的大庄园,有花园、暖房、马厩,当然,这一切都是用国家的钱来维持和经营的。
”有趣的是,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书中还详细描述了父亲斯大林的工资情况:“父亲不知道,他的一顿晚饭值多少钱,还有他的各处别墅、…毒品化验‟等所值若干,因为他是从来不用掏钱的。
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其成因
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其成因刘显忠[内容提要]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制度,但并没有消除腐败。
腐败随着中央监控放松,执政阶层掌控的物质资源的增多,市场因素的渗透而日渐严重。
造成苏联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对腐败认识的局限、在处理腐败案件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市场因素的渗透以及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苏联腐败原因[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6-0144-05苏联时期腐败概况腐败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
腐败现象在俄罗斯自古就有。
在13世纪俄罗斯的编年史中就曾提到过受贿行为。
伊凡三世对腐败行为第一次作出了法律上的限制。
在整个罗曼诺夫王朝时期,腐败始终是地位不高的国家职员和官员不小的收入款项的来源。
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制度,但并没有消除腐败现象。
1918年5月2日,莫斯科革命法庭审理了侦讯委员会四名被指控犯有贿赂和恫吓罪的工作人员的案件,并判处他们六个月的监禁。
列宁得知这一判决后坚决要求对案件进行重审。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判处其中三人监禁十年并剥夺自由。
1918年5月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受贿》的法令,这是苏维埃俄国第一个有关腐败问题的法律文件。
它规定,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或社会机关中任职的人,如被指控受贿,要受到剥夺自由不少于五年的处罚。
在这个法令中把蓄意受贿或行贿等同于完全的犯罪。
而且还规定了阶级的原则:如果行贿者属于有产阶级,力图要维护自己的特权,那么他要被判处“最重的、令人厌烦的强制劳动”,而所有的财产都要充公。
这些都说明了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有腐败现象存在。
而且,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腐败现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1]在新经济政策中止后,腐败现象并没有消除。
随着斯大林在党内及国内的绝对领导地位的确立,他开始有意识地扩大党政要员的特权。
这首先表现为取消了党员的最高工资限额。
苏联时期的腐败与反腐败
苏联时期的腐败与反腐败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7年第12期早在苏联建政初期,贪污腐败现象就已经出现。
对于党内的贪污腐败情况,列宁本人是深恶痛绝的,他曾在一系列著述中呼吁同党内的特权思想及贪污腐败现象作斗争,号召要纯洁党的队伍。
遗憾的是,列宁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有关纯洁党的队伍、铲除党内特权思想的主张未及完全落到实处。
列宁去世之后,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长期而严重的腐败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于1935年6月23日至7月21日对苏联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他不仅两次会见了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而且还会见了布哈林、亚戈达等其他苏联领导人,参观了莫斯科市内和郊区的一些单位和名胜古迹,并且在高尔基别墅里居住了很长时间。
访苏期间,他所耳闻目睹的一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他陷入深沉而矛盾的思索之中。
访苏期间及访苏之后他所完成的《莫斯科日记》见证了当时苏联特权阶层的存在及其腐败:“宫廷中的上层达官显贵(即使应该得到这种恩赐)过着特权阶级的生活,但人民却仍然不得不为了谋取面包和空气(我想说的是住房)而进行艰苦的斗争。
”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官场腐败越演越烈,曾经担任过戈尔巴乔夫助手的瓦·博尔金后来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官场腐败的有关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活水平并不是由工资决定的。
当时中央政治局和苏联部长会议有一些专门的内部决定,规定什么人可以得到什么东西,有些决定只有三个人知道。
比如,除工资外,政治局委员可以免费从克格勃九局供应站领取价值约400卢布的营养食品,政治局候补委员可以领取约300卢布的营养食品。
那些直接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书记还可以免费享受早、中、晚三餐,以及水果和他们想订购的任何东西,而且运往别墅的以及通过苏共中央分发下去的食品都要经过卫生检疫或者在严格的卫生监督下在专门的车间加工制作。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列有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领导人特供食品清单。
1964年苏联进入了近30年的集体腐败时代注定了它的灭亡
1964年,苏联进入了近30年的集体腐败时代,注定了它的灭亡1964年,苏联进入了近30年的集体腐败时代,注定了它的灭亡1964年对于当时的苏联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是在苏联解体以后,他们会发现正是从1964年开始,苏联逐步走进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苏联各级领导层丝毫不懂“不与民争利”的道理,在全体腐败长达近30年以后,苏联最终走进了历史的坟墓。
一、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官员集体腐败的情况到来1953年,统治苏联长达30年的斯大林突然去世。
由于斯大林去世十分突然,因此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继承人的信息。
本来排行第四的赫鲁晓夫在经过一系列斗争以后,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
赫鲁晓夫在上台以后,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畸形发展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大幅度政治、经济改革。
但是这样大幅度的改革触及了苏联各派系的固有利益,他们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
1964年,苏联各派联合将赫鲁晓夫赶下了台,接替赫鲁晓夫的是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上台,不是因为他本人能力能力有多强。
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政治才能平平,最后在苏联各派的妥协下才得以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自然对苏联各派感恩戴德。
各派被赫鲁晓夫剥夺的利益又被重新还给了他们,甚至相比之前还有所加强。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对于那些拥护他有功的官员,长期都不会有人更替。
有的苏联官员在某一个职位或者部门上一干就是10多年,这里简直成了他的私人财产。
安排亲信、安排接班人、公开的腐败成了明目张胆的行为。
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和女婿长期控制着苏联的粮食供应和进出口贸易,其女婿在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长达10年之久。
1964年开始,苏联上上下下的各级官员的集体腐败已经完全公开化。
与官员们奢华的相比,苏联人民的生活却在不断的下降。
二、柯西金的改革运动被各派联合绞杀进入70年代,苏联经济严重的畸形已经十分明显。
对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中国的总理)柯西金心急如焚,他说服了勃列日涅夫支持自己进行经济改革。
苏联的“增量腐败”及其当代警示
法 令 ,把 受 贿 或 行 贿 等 同 于 完 全 犯 罪 ;12 92年 的 苏 联 宪
之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 ,导致苏联解 体重要原 因之一 的腐败 问题 ,也 是 一 个 增 量 的 过 程 ,笔 者 将 其 称 为 “ 量 腐 增 败” 。对苏联 的增量腐 败进行历史 考察 和特征 总结 ,不仅 可以更 清楚地认 识苏联腐 败和亡党亡国的现实轨迹 ,而且 能够更好 地为当代中国的反腐 倡廉 和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的
( 关键词] 增量 腐败 ;苏联 ;中国 ;反腐 倡廉
[ 中图分类号 ]D 3 6 [ 7 .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6 (0 0 6—06 0 00— 7 9 2 1 )0 0 0— 5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任何事 物的发展都有一个 从 量变到 质变 的增 量过 程。 “ 增量 民主” ,是著名学 者俞
社会科 学 研究当代警示
张 祥云 秦正为
[ 摘要] 苏联 的腐败 是 “ 增量腐败 ” 。腐败是 俄 罗斯 传统 的顽症 毒瘤 ,曾一度 被 严 打重 压
所 抑制 ,但 最终迅 速增 量 以致积 重难 返 。苏联增 量腐败 的基本 特征 是 : 由个人 向集 团发展 ; 由
“ 赎罪” ,从而使得贪 污腐 败被 弱化 为 民众并 不 反感 乃至
可 以接 受 的 一般 行 为 。在 民族 性上 ,俄 罗 斯 人 和 东 方 其 他
民族基 本 一样 具有 “ 国同构 ” 的观念 ,盲 从权 威 ,认 家
[ 作者简介]张祥 云 ,聊 城 大学思 想g ̄ b马克 思主 义学 院教授 ,博士 ; La- 秦 正 为 ,聊 城 大 学 思 想政 治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廉 政 研 究 中心 副 教 授 ,博 士 , 山 东
关于苏联亡当亡国的原因研讨
关于苏联亡当亡国的原因研讨苏联亡国的原因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苏联亡国原因的研讨,探讨了苏联内外因素对其亡国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的原因1.领导层的腐败和权力斗争:在苏联的后期,高层领导人发生了多次权力斗争,导致政治体制的混乱和腐败问题的恶化。
领导人的腐败和争权夺利意识使得国家无法有效地进行经济和政治,导致人民对政权的失望和反感。
2.缺乏政治:苏联政府在经济的同时,对政治持保守态度,没有实施真正的民主,权力集中于党和高层领导人手中。
这限制了人们的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加剧了国内的不满情绪。
3.民族问题和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民族问题和分离主义势力。
各个加盟共和国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无法实现真正的团结统一、苏联领导层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采取强硬手段,而非民主谈判的方式,加剧了民族问题的恶化。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1.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苏联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种经济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国家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经济体制僵化,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不充分。
2.经济衰退和危机: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进入了衰退和危机期。
资源短缺、生产效益低下、工业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持续加剧,国家财政面临困境,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这使得人们对中央计划经济的信心丧失,对市场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
3.对外贸易失衡和资源浪费:苏联经济长期依赖对外贸易,对农产品和能源资源的出口收入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贸易失衡和资源的浪费使得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国际货币收入无法覆盖对外债务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
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原因1.社会权益不平等:在苏联的后期,社会权益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特权阶层享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而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则长期停滞不前。
财富和机会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满情绪。
2.意识形态和信仰危机:苏联始终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但在20世纪80年代,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国内失去了吸引力。
前苏共惊人的腐败内幕 苏联腐败惊人大揭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前苏共惊人的腐败内幕苏联腐败惊人大揭秘导语: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光荣与梦想同在,辉煌与悲怆并存。
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苏共的衰败及其垮台是值得深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光荣与梦想同在,辉煌与悲怆并存。
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苏共的衰败及其垮台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重大课题。
1991年8月解散苏共,人民没起来保卫苏共,各级党组织没抵制,军队也分裂和倒戈,因苏共已名誉扫地了。
后来查封苏共各级党委竟未遇到一次有组织的抵抗,被它代表的人民群众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幸灾乐祸,甚至直接加入掘墓人的行列。
有人指责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引向了死亡。
缪矣!把主要责任推到戈氏一人头上能行吗?似乎不能。
其一,归根结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而不是某个"叛徒"和"坏蛋",否则,岂不是抬高了戈氏的历史地位。
其二,苏共作为一个大党,有一整套的选拔干部的机制,怎幺会搞来搞去选一个自掘坟墓的人。
况且,1985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在推选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时,认为戈氏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葛罗米柯还盛赞戈氏"精力充沛,党性强和经验丰富"。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假若没有戈尔巴乔夫,苏共和苏联历史又会怎样呢?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某个人仅凭个人的能量和威望就能改变社会形态。
记得恩格斯曾经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曾经说到这幺一件事: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以后,有人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某甲或某乙‘出卖了’人民”。
对此,恩格斯强调说:革命失败的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常识分享。
以苏为鉴的历史动因,演进过程及现实启示
以苏为鉴的历史动因,演进过程及现实启示以苏为鉴的历史动因、演进过程及现实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全球震动的历史事件。
苏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苏联最终崩溃了。
作为一个历史的缩影,苏联的解体的历史动因、演进过程以及现实启示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历史动因1.政治原因:政治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失误苏联共产党的高度集权化和独裁式的政治制度导致了党的腐败和官僚化,不能依靠人民支持。
领导层的不作为和由于反对声音被打压致使随着时间的推移,选举成为了一种虚假的象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经济原因:计划经济内部自我矛盾的日益严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对生产和分配的广泛干预来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但该体制的内部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停滞、滞胀和贫困。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影响负面而深远,国家的自我封闭和外部压力导致名目繁多的经济制度被废弃。
3.文化因素:价值观念的缺失和人民的不信任苏联教育体系的政治化意味着,国家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他们成为忠诚的苏联公民,而不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思考能力。
由于文化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刻意扭曲,实际上成为思想上的禁锢,引起了社会中信任的丧失,导致了社会上的疏离和互不信任。
二、演进过程苏联的解体是一个经过长期酝酿的过程。
从思想上说,苏联在激进革命初期因为革命偏激、目的不明确,发展了姑息制度、反复无常的事实主义政策,使国家和社会逐渐走向左转;从生产力上来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计划经济的肆虐逐渐加强了政治权力对经济的掌控,否认自由市场和民主竞争机制,最终催生了内部的矛盾、境外的压力和人民的不信任纷纷崩塌,成功地切割了国家。
三、现实启示1.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历史进程中,清晰的政治方向和逐步的改革势头必不可少。
必须在政治领域开展一系列激进的改革,以加快制度建设、内部民主化和决策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从而提高公民参与的水平和政治体制的公正性。
列宁的“反腐败”理论与实践
列宁的“反腐败”理论与实践摘要: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在俄国共产党(布)内部产生的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对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灭亡起着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苏联后期腐败不堪的原因,梳理列宁的反腐败思想体系,总结在腐败斗争中列宁和俄共(布)中央采取的一些有力的措施。
关键词:苏联;腐败;列宁一、苏联的腐败问题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从而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但由于历史运动的惯性作用,随着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建设,苏维埃国家机关中的这些弱点便显现出来,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在苏维埃政权和执政党内部,存在着种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腐败现象被界定为”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的违反公职行为规范的行为”。
①1、腐败形成的原因在苏联建国初期,人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全心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以列宁为首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经过艰苦的革命,都能格尽职守、廉洁奉公,党内民主的风气浓厚。
但列宁逝世后不久,随着斯大林专断的产生,苏共较为健全的监督制度被破坏,党内和政府官员的腐败开始滋生和蔓延。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党的民主生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被破坏,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2)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控制,是产生腐败的经济根源。
这种体制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就为经济领域的各种腐败活动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3)对贪污腐败重视不够,法制机构建设不健全,也为苏共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法律上的便利条件。
与法制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相关联的是各级政府官员在法律方面享有很多特权。
一方面,官员触犯法律的”界线”比普通人要宽松得多,而且这一”界线”与官阶成正比。
另一方面,官员即使被发现贪污受贿而被惩罚,其惩罚也轻。
(4)由于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不均衡,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公职人员同样如此,而他们为改善自身和家属亲友的生活状况,在分配社会性资源过程中就往往会出现私欲的膨胀。
双重标准下的苏联反贪困局
了了之 。如 18 92年破获 的最大商业舞 弊案 , 涉莫 牵 斯科市商业 总局 局长特 列古 博夫 , 以及 联邦 政府 商 业部部长斯特鲁 耶夫 和许多商界老总 。但 因为特 列
古 博 夫 和 政 治 局 委 员 格 里 申 关 系 密 切 , 是 仅 把 特 于
维埃政府 为何放任 腐败 蔓延 , 他们 没有开 展反 贪惩
腐吗? 答 案 相 反 , 联 的 反 贪 之 弦从 未 放 松 , 越 绷 越 苏 且 紧 。这 从 定 罪 的 腐 败 分 子 的 数 量 变 化 即 可 印 证 :
15 9 7年 1 0 8 0人 , 9 0年 3 0 17 0 0人 , 1 8 至 9 0年 达 6 0 00
涅 夫 女 婿 丘 尔 巴诺 夫 ( 贿 6 受 5万 卢 布 , 合 15万 约 0 美 元 ) 也 同样 讳 而 隐 之 , 再 深 究 。 麦 德 维 杰 夫 在 , 不
一
平 等 , 高官及 其亲属 子女 同样 不纵 容 、 庇护 , 对 不 这
是 一 个 严 峻 的 考 险 。遗 憾 的 是 , 联 在 这 个 问 题 上 苏 所 采 取 的 , 选 择 向 高层 妥 协 , 贪 而 处 罚 不 公 。 于 是 反
. ・ 文撷英/09 1 震 杂 2 ・0 0
双重标准 下的苏联 反贪 目局
乐 朋 ( 苏 ) 江
苏 联 解 体 的成 因 之 一 是 权 力 腐 败 。特 权 阶层 疯 狂 敛 财 肥 己 , 民 百 姓 怨 声 载 道 。 执 政 的 苏 共 和 苏 平 找 替 罪 羊 式 : 团伙 腐 败 案 件 的查 处 中 , 找 替 在 寻 罪 羊 , 过 主 要 责 任 人 , 护 大 批 腐 败 官 员 。如 在 吉 放 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其成因刘显忠[内容提要]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制度,但并没有消除腐败。
腐败随着中央监控放松,执政阶层掌控的物质资源的增多,市场因素的渗透而日渐严重。
造成苏联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对腐败认识的局限、在处理腐败案件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市场因素的渗透以及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苏联腐败原因[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6-0144-05苏联时期腐败概况腐败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
腐败现象在俄罗斯自古就有。
在13世纪俄罗斯的编年史中就曾提到过受贿行为。
伊凡三世对腐败行为第一次作出了法律上的限制。
在整个罗曼诺夫王朝时期,腐败始终是地位不高的国家职员和官员不小的收入款项的来源。
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制度,但并没有消除腐败现象。
1918年5月2日,莫斯科革命法庭审理了侦讯委员会四名被指控犯有贿赂和恫吓罪的工作人员的案件,并判处他们六个月的监禁。
列宁得知这一判决后坚决要求对案件进行重审。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判处其中三人监禁十年并剥夺自由。
1918年5月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受贿》的法令,这是苏维埃俄国第一个有关腐败问题的法律文件。
它规定,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或社会机关中任职的人,如被指控受贿,要受到剥夺自由不少于五年的处罚。
在这个法令中把蓄意受贿或行贿等同于完全的犯罪。
而且还规定了阶级的原则:如果行贿者属于有产阶级,力图要维护自己的特权,那么他要被判处“最重的、令人厌烦的强制劳动”,而所有的财产都要充公。
这些都说明了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有腐败现象存在。
而且,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腐败现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1]在新经济政策中止后,腐败现象并没有消除。
随着斯大林在党内及国内的绝对领导地位的确立,他开始有意识地扩大党政要员的特权。
这首先表现为取消了党员的最高工资限额。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1920年曾通过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
该决议为所有的共产党人,包括党的、苏维埃的、工会的和经济部门的领导人规定了统一的固定的工资等级。
最高工资不应超过业务熟练的工人的工资。
通过某种最高限度限制共产党人的收入在新经济政策初年还保留着。
比如,1924年,共产党员工厂厂长的月工资是187·9卢布,而同样是工厂厂长——非党员厂长的工资是309·5卢布。
报酬很高的共产党员应当按一定比例扣除一部分工资作为互助基金。
1928年5月7日联共(布)中央的决议规定,党员的最高工资一年为2700卢布。
但这不是说党员不能挣多于这个总数的钱,比如拿到了稿费。
但他应当把超过第一个2700卢布的多余款项的20%作为党费上缴,从2700到5400卢布的多余款项的总数的30%作为党费上缴,超过5400卢布的多余款项的总数的40%作为党费上缴。
从1932年起正式取消了党员工资最高限额,而开始实行时还要早一些。
[2]其次就是二战后斯大林建议给党内的高级干部发“党内津贴袋”。
“党内津贴袋”是一个封口的信封袋,里面装着钱,按月发出。
这种津贴相当于受益者正常工资的50%—100%。
[3]另外就是贪污贿赂现象蔓延。
这主要发生在二战爆发后,特别是二战结束后。
根据档案资料显示,在1945—1953年间,因渎职罪、贪污受贿、侵吞财物、“精神生活堕落”、酗酒和流氓行为而失去党票的党员数量非常多。
1945年7月1日到1947年7月1日,因上述原因被开除出党者占这一时期被开除党籍者总数的37·8%。
而且,党和苏维埃的工作人员要比其他地区领导人更经常地因“违犯苏联法律和歪曲党和政府的指示”而受到处罚。
他们占因此而受罚的总数的31·1%和29·8%。
因中饱私囊和在集体农庄中进行非法勒索而被追究责任的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占因此而受处罚者总数的35·4%。
[4]以劳改营为例,当时盗窃社会主义财产是劳动改造营中最为普遍的职务犯罪形式。
比如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部第12号劳改营管理局,犯罪分子编制虚拟的职务支付报表,甚至制造了虚拟的劳动队,其工资都进了自己的腰包,获得了9万卢布的收入。
这种行为在对劳动改造营进行检查时才被揭穿。
再如,20世纪40年代末,内务部远东各区建设供应总局伊尔库茨克分局的主任会计把账目拿给劳改营的行政当局签字,在记入账目的总数前面留了不大的空地。
这样,他随便在数字7000前面加了个4字,签了字的7000卢布的账目轻易地就变成了47000卢布的。
会计通过这种手段成功地把340000卢布据为己有。
1951年他被判处25年的监禁。
据一份报告估算,1947年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第四局各个分队因盗窃、盗用公款和克扣发给囚犯的物品等造成的损失大约为15400000卢布,如果这个数字加上所谓的“糟蹋”(克扣发给囚犯的衣物),那么造成的损失与官方的资料一致,为20800000卢布。
[5]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2750名工人一年的平均工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监控放松,执政阶层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影子经济”(“第二经济”)萌生并发展。
随着斯大林的去世,执政阶层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生活,用不着再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有了安全感,这一时期的执政精英与老一代执政精英在价值观、消费观等方面都不同。
他们失去了对社会公正的信仰,迷恋消费主义、物质世界。
所有这些都为腐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的腐败,就数量来看,1957年被定罪者为1800人,1970年为3000人,1980年为6000人。
[6]就搞腐败者的地位和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来看,如果说在苏共二十大前,搞贪污贿赂的主要是中下层干部的话,那么二十大后,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很多贪污受贿都涉及到了国家高层人士,牵涉到了部长、州委书记、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甚至勃列日涅夫的家族成员等,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检察院调查的将红鱼子和珍稀鱼类偷运出境的走私案,给国家带来几千万卢布的损失。
犯罪网络的线索一直延伸到部级领导本人。
[7]1982年破获的商业领域的最大舞弊案,莫斯科市执委会商业总局局长Н.П.特列古博夫被逮捕,受到审判,最后被枪毙了。
之后又拘押了莫斯科商业总局25名重要工作人员和一些最大商店与食品店的经理,包括莫斯科国营百货商店所属食品店经理Б.С.特韦里季诺夫、“叶利谢耶夫斯基”食品店经理、卫国战争参加者索科洛夫,还有“海洋”公司、“南方港”汽车商店和其他一些公司与商店的经理们。
苏联商业部长А.И.斯特鲁耶夫被安排退休。
据说该案的主要责任人特列古博夫与政治局委员维·瓦·格里申关系密切。
[8]内务部领导层腐败案与领导内务部17年的内务部部长晓洛科夫及其副手勃列日涅夫的女婿Ю.М.丘尔巴诺夫直接相关。
仅丘尔巴诺夫就收受贿赂654200卢布,约合105万美元。
[9]1983年10月31日,乌兹别克共产党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夏·拉·拉希多夫因侵吞数十亿国家资金的乌兹别克棉花案件而自杀。
接替他的伊·布·乌斯曼霍贾耶夫也被指控有受贿和舞弊行为。
勃列日涅夫的好友苏共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Ф.梅杜诺夫被指控“粗暴地违反党的纪律”,并亲自出面保护高级领导中的受贿者。
[10]总之,勃列日涅夫时期腐败波及的范围很广,仅在调查晓洛科夫案件的过程中,内务部各机关被开除者就达10万人。
[11]苏联的腐败在1980年代末和苏联解体时期随着全面控制的松动及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开始达到了最大规模。
苏联时期腐败产生和盛行的原因第一,对腐败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带有意识形态特点。
苏联在很长一段时期不使用“腐败”这个词,自认为腐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象,社会主义的苏联不应存在腐败。
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腐败”一词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使用。
以前使用的是“受贿”、“滥用职权”、“姑息”等术语。
[12]在1962年3月29日苏共中央《关于加强同受贿和偷窃人民财产行为作斗争》的密信中明确指出:受贿——这是“剥削社会的环境所孕育的社会现象”,十月革命消除了受贿的根本原因,而苏联的行政管理机关——党的、工会的以及国家机关的工作中的不足,首先是对劳动人民教育方面的不足成了腐败的原因。
[13]1981年5月21日苏共中央和苏联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行政机关《关于1975—1980年加强同受贿行为斗争》的报告指出,1980年查出了6000多起受贿行为,比1975年多出了50%。
讲到有组织的集团出现(比如,苏联渔业部以副部长为首的100多人);说到了各个共和国部长和副部长被判刑的事实、受贿及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的勾结、检察院和法院中的受贿;通报了对处于领导岗位的党的工作人员(市委一级和区委一级)姑息受贿的处罚;认为短缺产品的划拨、设备和材料的分配、计划任务的更正和降低、重要职务的任命、暗中搞诡计等是主要犯罪要素;认为受贿的原因是在干部工作中存在严重疏漏,在审理公民的合法要求时的官僚主义和拖拉,没有很好地对待公民的控告和信件,粗暴地破坏了国家的、计划的和财政纪律,对受贿者的自由放任(其中包括法院的判决),没有很好地对待社会舆论。
[14]以上这些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腐败的本质,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反腐败的方式和力度。
第二,对腐败案件的处理存在双重标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由于很多腐败分子都有高层人物做后台,因此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处理受到了上层人物的干涉和庇护,而小腐败分子则成为替罪羊。
比如,在商业领域最大的舞弊案件被破获后,当时的莫斯科民警机关打击盗窃社会主义财产和投机倒把行为局局长、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反间谍军官А.斯捷尔利戈夫回忆说:“无法无天的行为来源于党的机构……有的人因为40戈比的缺斤少两行为,就被送进了劳改营,而一些大的投机者非法赚取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卢布,却依然逍遥法外。
”他证明说,调查商业部门中的舞弊行为的工作,引起了党的精英们的不满。
调查行动是“受到控制的”[15]。
1982年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Ф.梅杜诺夫的舞弊案,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勃列日涅夫仍反对安德罗波夫提出的将梅杜诺夫逮捕并交付审判的建议,而建议将其调到其他地方。
[16]外贸部副部长苏什科夫因贿赂和舞弊被定罪,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联盟总检察院向中央汇报了侦查的额外结果:部长帕托利切夫经常收取外国公司代表的黄金及其他贵金属制品和稀有的金币作为礼物。
但事情却被压了下去。
再如,1964年克格勃向苏共中央报告说,以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为首的吉尔吉斯的整个党政领导,多年来是受一个分布广泛的黑市商人和地下社会的诈骗犯网雇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