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建4、住宅与聚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与聚落

早期聚落两大特征:

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为主。

以家族(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

民居:民间居住性建筑,居住性建筑与住宅同义,而民间则与官式相对。

我国古代风水学说的实质:人在居住问题上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死问题以及人的生死与建筑环境。

我国古代选择居住用地是采用望、景、观、卜:

望—从远处观看地形、地貌。

观—去实地考察植被、水文情况。

卜—用龟背等器具来进行占卜。

景—考察地段与太阳高度角、风向的关系。

住宅形制的演变:

原始社会—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等。

奴隶社会时期—士大夫的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三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庭,即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房,堂后为寝。

汉代—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形式,规模较小,均是在庭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是创造一种新形制—坞屋,即平地起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北魏东魏时期—贵族住宅和大门用庑殿顶式和鸱尾,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着庭院的走廊。

隋唐五代—住宅采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宅第门口采用乌头门形式,庭院有对称的,也有非对称的。

宋朝里坊制接替—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宋朝院落周围增加了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南宋江南住宅庭院多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对后世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建造有很大影响。

元代—工字形的平面。

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南方以封闭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方向并非一定的正南北,大型住宅有中、左、右三组纵列的院落组群,宅后或宅左、宅右建造花园。

住宅构筑类型:

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竹木构干阑式。

木构井干式。

砖墙承重式。

碉楼。

土楼。

窑洞。

阿以旺。

毡包。

中国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民居类型丰富,由南到北变化很大,其中自然环境是民居建筑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巧妙的结合地形,充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因材制用也是民居的最大特点。

气候—一般说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院落宽敞,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室内空间开敞,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的日光辐射,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地形条件—居民与地形的结合是最完美的,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制约较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起较大影响,山地民居往往顺应自然地形的变化,采用挑、昂等手法将建筑与地形完美结合,智取空间,其它高原地区,人们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独特的窑洞民居。

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木构为主,在林木资源充足的东北、西南等地区出现井干式住宅。

倒座:四合院第一进院落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附属性房间。

抄手游廊:四合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正房、厢房的连廊。

垂花门: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屋顶用勾连搭,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合院住宅:起源于西周,中国民居的主体,最正宗的形式,类型有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组合、间距、规模等深受元大都城市规划的影响。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分前、中、后三院,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间也有用平顶的,北京四合院朴素、实用,色彩亦以灰色屋顶和青砖为主,在规制中仍体现出它和京城相通的尊卑分明、秩序井然和雍容华贵。

布局:

前院—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北房或主房,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内院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的房屋叫耳房,由耳房、厢房山墙和院墙所组成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常被作为杂物院使用,也有于此布置假山、花木的,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为抄手游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家人纳凉或劳作,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后院—后罩房居宅院的最北部,布置厨、贮藏、仆役住房等,如住宅有后门,后门的位置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院内有井,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

特征:

建筑规制—有明显的中轴线,沿中轴线对称,等级分明。

空间要素—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它是分隔内外、引导秩序、身份地位的体现,如垂花门的定制和高度是主人等级的象征。

建筑格局—防风沙、防干扰和噪音,较安静。

活动场所—院是交流场所,但缺乏一定的私密性。

面积、密度—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

意义:

适应封建社会家长制的生活方式—大家庭聚居,小家庭相对独立,对外高度分隔,对内充分融合,体现了中国的人文主义。

突出空间的等级关系—强调空间的主从、内外、偏正,解决尊卑、男女不平等,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人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展示伦理的秩序。

伦理教化功能与安居功能合拍—端庄、向内、向心,体现礼的物化形式。

某些风水制约与安居功能合拍(大量是封建迷信,少量是风水)—坎宅巽门(北派风水),空间封闭的多,私密性。

重视生态环境:

院落的绿化—海棠、石榴、迎春等。

院落尺度好—防风沙,采阳光正好(北京处于华北地区)。

福建客家土楼:客家族的住宅,由于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楼为主,楼高耸而厚实,用土夯筑而成,称为土楼。

客家住宅以大家族聚居为突出特色,主要表现在:

同宅同楼聚居,而非仅仅聚居于同一村落。

多个同宗同祖的小家庭组成同居异财的聚居,而非同居共财的大家庭聚居。

超大规模的大家族聚居,聚居规模可达近百户,数百人。

平等的聚居,土楼各户居住条件均等,无贵贱、辈分、等级之别。

向心的聚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内聚性。

形制:

土楼以祠堂为主,是客家聚族而居生活的必要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无论是圆楼、方楼均是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技术特征:

出于防卫需求,土筑外墙需高大厚实,厚度可达到1—1.5m,做法上可将竹筋、松枝放入生土墙,起加筋作用,再在土内配以块石混合,使得墙体在夯筑后更加牢固。

地处南方,注意防晒,在内墙、天井、走廊、窗口处及屋顶部分,将檐口伸出,利用建筑物的阴影,减少太阳辐射热。

在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槅扇,使空间开敞、通透,有利于空气流通。

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利于防卫,又宜人用。

选址注重风水,保留了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宅基负阴抱阳,特殊情况下可以朝东或朝西,但不可朝北,另外,选址也很忌讳背水,可以选择背靠大山或丘陵、面对朝山、左右两侧有小丘陵的地段。

实例:

承启楼—圆形土楼。

遗经楼—方形土楼。

窑洞:

窑洞分类—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院)、砖砌锢窑(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与靠崖窑、地坑式窑并称为窑洞的三大类型)。

窑洞优点:

冬暖夏凉、经济适用、少占农田等。

不必翻修屋顶,无需顾虑风霜雨雪的侵袭。

防火隔音、抗震性能强,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于人体的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