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图片

【病害名称】:大蒜叶枯病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或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成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

霉状物(即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枯死。染病花梗易自病部折断,后期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危害严重时不能正常抽薹。

【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Pers.exFr.)Rabenk侵染所致。在春播大蒜栽培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再侵染。秋播大蒜出苗后,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滴飞溅传播,降落在蒜叶上,引起侵染发病。病菌该菌为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需要较高的湿度。降雨和田间高湿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梅雨季节。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及时清除被害叶和花梗。

大蒜紫斑病

大蒜紫斑病图片

基本概况

大蒜学名Alliμm sativum L.是著名的兼有药效的蔬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具止痢、止咳、健胃、杀菌、驱虫之功效。南、北各省均有栽植。

基本症状

大田生长期为害叶和薹,贮藏期为害鳞茎。南方苗高10—15cm开始发病,生育后期为害最甚;北方主要在生长后期发病。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染病的鳞茎颈部变为深黄色或红褐色软腐状。

病因原理

Alternaria porri (E11iott) Cifed.称香葱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条件

冬季温暖地区病菌在葱蒜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寒冷地区则以菌丝体附着在寄主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从气孔和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l一4天。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形成。孢子萌发和侵入需具露珠或雨水。发病适温25—27℃,低于12℃不发病。一般温暖、多雨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寄主抗病力。(2)实行2年以上轮作。(3)选用无病种子,必要时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4)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喷洒2%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mg/kg也有效。(5)适时收获,低温贮藏,防止病害在贮藏期继续蔓延。收后适当晾晒至鳞茎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温控制在0℃,相对湿度65%以下。

刺足根螨

刺足根螨(Bulb mite ),学名Rhizoglyphus echinopus(Fumouze et Robin) 蜱螨目,粉螨科。5~8月份是危害盛期,为葱田新发生的一种重要害虫。

为害韭黄、韭菜、葱类、百合、芋、甜菜、马铃薯、唐菖蒲、半夏、贝母等。

为害特点受害的地下茎或球茎呈黑褐色而腐败,受害处随根螨的增殖不断向四周及内部组织深处蔓延,致地上部叶片细小,发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大葱受害的先是幼苗叶部枯萎,出现脱色症状,严重的葱白组织受损,无光泽,折断。百合等鳞茎受害,产生褐色小斑,地上部黄枯。有些蔬菜或花卉的球茎受害,发芽后叶片带有紫色,逐渐干枯。应注意与病害区别。

形态特征成虫宽卵圆形,体长0.6~0.9毫米,乳白色,有光泽,鄂体部、足浅红褐色,幼虫3对足,若虫和成虫4对。卵白色,椭圆形,长约0.2毫米。

生活习性以成螨和若螨为害韭菜、葱蒜假茎,使其腐烂。在高湿条件下,气温18.3~23.9℃完成1代需17~27天,20~26.7℃只需9~13天,雌螨交配后1~3天即产卵,每雌平均产195粒,最多达500粒。第1、第3若螨期间条件不利时,出现体形变小的活动化播体。日本年生10多代。刺足根螨喜在沙壤中为害。有时一株葱上可达数百头。一条根上有10多头,能在土中移动。酸性土受害重。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整地时注意深耕,合理施肥,对酸性土壤要施入消石灰80~100kg调至中

性。

2、合理轮作,避免根螨寄主作物连作,与瓜类、豆类轮作。

3、块根类作物要在阳光下曝晒,可减轻为害。]

4、插秧期防治选购或选用无虫秧苗插种,严格淘汰带虫秧苗。插种前用2%扫螨净乳油或50%尼索朗乳油2000~3000倍液浸根5~10min,杀螨效果可达90%以上。

5、成株期化学防治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螨克乳油、1.8%虫螨克乳油、20%扫螨净乳油1000~1500倍液喷注于大葱基部,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蒜白腐病

症状蒜白腐病又称菌核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变黑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地下部多从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病部先呈湿润状,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