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的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第四版、第五版 计算概念公式 归纳总结全解析 宏观微观

线性需求函数:=α–β•P, α, β>0线性供应函数:=–δ+γ•P, δ, γ>0均衡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完全弹性,>1富有弹性降价增加收入=1单一弹性,价格变动没有影响<1缺乏弹性,提价增收=0完全无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下段比上段2〕供应的价格弧弹性:=/=供应的价格点弹性:=/,供应曲线全段比右段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0替代品,<0互补品4〕消费者收入水平函数:Q=ƒ(M)需求的收入弹性:=/,=/<0劣等品,>0正常品0<<1必需品,>1奢侈品弹性和赋税:>,生产者负税多,消费者补贴多:<,消费者负税多,生产者补贴多。
效用总效用函数:TU=ƒ(Q)边际效用函数:MU=dTU(Q)/dQ反需求函数:=ƒ(Q)消费者剩余:CS=–1对2的边际替代率:=–Δ/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I ;==λ 〔边际效用法〕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法〕生产1〕生产函数形式:A)固定替代比例:Q=aL+bK,a、b>0B〕固定投入比例:Q=min{, },u、v>0C〕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0<α,β<1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不变;α+β<1,递减。
2〕一种可变要素:(Q) T =f(L, ) A = T/L M =ΔT/ΔLT =f(, K) A = T/K M =ΔT/ΔK①MP>0时,TP增加;MP<0时,TP减少;MP=0时,TP到达最大。
②MP>AP时,AP上升;MP<AP时,AP下降;MP=AP时,AP到达极大值。
决策区间:AP到达极大值与MP=0之间3〕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Q=ƒ(L, K),λ>0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递增;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递减;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不变。
(完整word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的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四版(考试用)之欧阳家百创编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欧阳家百(2021.03.07)第二章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 Qd= 50-5P和供给函数 Qs=-10+5P代入均衡条件 ,有:50- 5P= -10+5P得: Pe=6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Qd=50-5p ,得:Qe=50-5*6=20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Qs =-10+5P ,得:Q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 =-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 Qs ,有:60-5P=-10=5P得 Pe =7以均衡价格 Pe =7 代入 Qd=60-5p ,得Qe=60-5*7=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 =7 代入Qs=-10+5P 得Q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e =7 ,Qe=25 (3) 将原需求函数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得 Pe =5.5以均衡价格Pe =5.5 代入Qd=50-5p ,得Qe=50-5*5.5=2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 =5.5代入Qs=-5+5P ,得Q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5.5 ,Qe=22.5.如图1-3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6且当Pe=6时,有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 Qe=20,切当 Qe=20时,有Pd=Ps=Pe.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e=6,Qe=20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四章

弹性是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 的反应程度的概念。
弹性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弹性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应用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于研 究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的定义
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可以将需求弹性分为需求富
有弹性和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的计算
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量变 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之比。
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的定义
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的分类
根据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将供给 弹性分为供给富有弹性和供给缺乏弹性。
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即MC=MR。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 现,如改变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调
整产品结构等。
生产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生产者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企业决策、产业组织、市场 竞争等。
在产业组织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和市场集中度, 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函 数和成本函数,通过这两个函数 来描述生产者在不同产量下的最
优选择。
生产者行为理论还包括生产者剩 余和生产者供给等概念,这些概 念有助于理解市场供求关系和资
源配置。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最
在企业决策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生产计划,提 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ppt课件

P TU
TU
Q MU
MU
P’ Q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0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 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 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 给地主。
❖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 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西方经济学第1章 6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MU
P’ Q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1
6、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的钱 不值钱, 穷人的时 间不值 钱”。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MU TU(Q) Q
M Ulim TU (Q)dT(Q U )
Q 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 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 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西方经济学第1章 9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word精品

可變典索的敘绘说码* 14L (I )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 )和边际产量(2)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數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栗,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董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嗦的边厢产量由黒举的24下降为IX(I ).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NPL的值.(2)连接TP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隊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IM. 的值“(3 )雪幡L>APL3^4 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SW)L=APL时* APL曲线达到极大遛L3.解答:(I )由生产数QJKL-Q.孔‘理.5K.且結1 0、可得起期生产函数为:Q=20L- 9 5L:-0 5*102=20L-0* JL2-50于是,粮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飾定义*有以下函教: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f2UL$1?・50mhtnl:II I e: C; '■ Documnt i^Oiid^OSell I ngi\Adai niilril Df 桌面i 西方「- 2QD9- 7-20可变坐索的数量页码’ 2H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數51.- 50/L劳动的边I乐严童西数L(2 )关于总产量的最丸值:20-L=D解得L“Q所以*劳动投入量为H时、总产量达到极丸值°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OL=1O (负值舍去)所”劳动投入量为lO&t*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关干边际产董的議大位:际产寿八环川严“厂知.迪际尸寻购经乏一纟74:说:飞厲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恳是非负的、所以,L胡时,劳动的边除产量达到极大值。
(3 )当劳动的平均产董达到最丸值时,一定冇APLuMPL*由(2)可知- 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豈APL达最丸值勺及相应的鼓大值为:APL的最丸值KPL=20-10=10很显然APUVPL^IO(1 }生产函數晨示该函數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數’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 Q=2l=3K.相应的有L二18, K=I2(2 )由Q=2L=3K,且Q=480i 可得:1=240. 4160又因为PL=2. PK=5.所以C=2*24#+3M6G=US0即最小成本.5,(I)思路:先求出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要素的边际产量很据最优要素俎合的均衝条件,整理即可得.(a)K=(2P /1 )L’ 、11 2(b ) K=( PJ* %(c ) K=(P /1P K)Lnllt mi:f i I fi:UC Docvm^nt $%2Qand^2GSei t i ng; Admi m $1 r^t or<: E^ihi )$. . . 20 03-1 20可变藍素的数量页码.(d ) K=J L(2)思路:把PLT. PK叮“ QlMth 代人扩展线方程与生产虜数即可卑出(a ) L=2OO,4> l;J K=400M' 1/3(b) L=2000 K=2DOO{c) L=IO*2IB K=5,2IB(d) L=IOOO/3 K=IOOft6 (l).Q=AL1/3K h'F( AH At )=A (M ) h 3 (XK) [ ;?= XAL1 Ll K1 ;5= Xf(L:K}所以.此生产画盘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 M 巖示;而劳动投入整可变,以L表示"对于生产*48tOAL l/3K r\有:M1]L=]HAL'1;3K k\ 且(1 M^/dLz^/Q AL'5n这表明:在短期资札I殳入量不曼的繭提下,随着一种可愛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増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相类似的,在短期劳动投入量不愛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愛要索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八(1 )当Of。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的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答案第二章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Q d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和供给函数s Q =-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有:50- 5P= -10+5P得: P e=6以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Q e=50-5206=⨯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s Q =-10+5P ,得:Qe=-10+520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得7=Pe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Q =60-5p ,得Qe=60-525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Q =-10+5P, 得Qe=-10+525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5.225.5550=⨯-=e 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5.225.555=⨯+-=e 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Pe-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 P 且当6=e P 时,有d Q =s Q =20=Qe ;同时,均衡数量 20=Qe ,切当20=Qe 时,有e s d P P 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 P ,20=Qe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 E 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 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上品的价格2P ; (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12MRS 的值。
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斜率=-P 1/P 2=-2/3,得P 2=M /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 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 = 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 1/P 2。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教材课件

消费者预算和选择
消费者预算约束
分析收入和物价对消费者选择的 限制,揭示预算约束对市场需求 的影响。
效用函数
探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边际效 用,了解消费者如何在有限预算 下做出最优决策。
消费者选择
研究消费者选择行为和购买决策, 解析市场需求曲线的变动原因。
生产者成本和供应
1的关系,揭示
生产者如何决策以最大化利润。
3
生产要素成本
分析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成本的 影响,了解供应曲线的形成机制。
生产效率
探讨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供应曲线的 改变,解释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的特征。
市场均衡和垄断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
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均衡 条件,掌握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 的影响。
寡头垄断竞争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教材课件
在这个教材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帮助您 全面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决策过程。
教材主题和概述
主题介绍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 究领域,为后续章节打下扎实的 基础。
重要原理
学习供求关系、边际效用和机会 成本等核心原理,揭示经济决策 的基本规律。
研究寡头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 分析寡头垄断对福利和效率的影 响。
垄断竞争市场
探讨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行为 策略,揭示市场均衡的局限性。
垄断和垄断定价
1 垄断权力
研究垄断权力的形成和存 在原因,分析垄断对市场 效果的影响。
2 价格歧视
探讨价格歧视和差异定价 的经济原理,解析不同消 费者群体对垄断行为的反 应。
实证研究
探索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市场 竞争等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成果。
市场需求与供给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四五章课后题答案

第4章 课后习题详解1.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和边际产量(MP )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2)是。
由上表中数据可知,从第5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 L K 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5所示。
图4-5 生产函数曲线由图4-5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 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 以后又下降的趋势。
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 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 L 曲线和AP L 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 L 曲线。
由于LL dTP MP dL=,所以,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上升的;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 L =0时,TP L 曲线达最高点。
换言之,在L =L 3时,MP L 曲线达到零值的B 点与TP L 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
此外,在L <L 3即MP L >0的范围内,当MP L '>0时,TP L 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 L 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 L '<0时,TP L 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 L 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 L '=0时,TP L 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 =L 1时,MP L 曲线斜率为零的A 点与TP L 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下表:(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1).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的值。
(2)连接TP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的值。
(3)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
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
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3.解答:(1)由生产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0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10MPL=20-10=10很显然APL=MPL=104.解答:(1)生产函数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Q=2L=3K.相应的有L=18,K=12(2)由Q=2L=3K,且Q=480,可得:L=240,K=160又因为PL=2,PK=5,所以C=2*240+5*160=1280即最小成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_高鸿业)第四版_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_高鸿业)第四版_课后部分习题答案需求的价格弹性在a点、b点和c点是相同的。
它们都是:ed = of/PE (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a =GB/OG f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f =GC/OG e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e =GD/ OG因此eda 5。
解决方案:Q=0.01M1/2,eM=(dQ/dM)(M/Q)=0.02M-1/2M/Q,当M=6400时,Q=8,因此eM=1/206.ed = N;eM=17。
解决方案:已知edi= -(dQi/dP)(P/Qi)=3,∑ Q I = QT/3 (I = 1,2,...,60),EDJ =-(DQJ/DP) (P/QJ) = 6,∑ QJ = 2QT/3 (J = 1,2,...,40)。
因此,存在DQi/dP =-3Qi/P;p;dQj /dP)= -6Qj /P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为ed =-(dqt/DP)(P/Qt)=-[(d∑Qi+d∑Qj)/DP]Qt/P =-[∑dqi/DP+∑dqj/DP]Qt/P =-[∑-3qi/P+∑-6Qj/P]Qt/P =-[(-3∑Qi 6∑Qj)/P]Qt/P =[(1)2.6%;(2)11%9。
(1)EdA = 3;EdB=5。
(2) eAB≈1.7。
(3)降价前销售收入为25,000元,降价后销售收入为35,200元。
降价是正确的。
第三部分问题答案(第4版)1。
MRSc,f=1/42。
(1)本人=60元;(2)P2=3元;(3)60=2X1+3X2,或:x2 = 20-2/3x 1;(4)-2/3;(5)MRS12=2/34。
预算约束为540 = 20x 1+30x 2;效用函数是:u = 3x1x2均衡:进入预算方程求解X1,x2将求解出的X1=9,X2=12代入效用函数,得到U=38886.X1 = 3M/(8P 1);X2=5M/(8P2)7。
如果:a>P1/P2,最佳组合为:(M/P1,0);If: a0)L=40,q=1880,W=180第9部分练习参考答案(第4版)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 方法是: (1)欲望不变 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TU
P
TU
Q MU
MU
P’ Q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MU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 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 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 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说明物以稀为贵。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
10
60
4
0
60
5
-10
50
MU TU (Q) Q
MU lim TU (Q) dTU (Q)
Q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 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 增加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版
❖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 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 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 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
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 遇难。 ❖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 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 人送回了家。 ❖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 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 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 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
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 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 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 效用相等。
或者,消费者应该使 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 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 相等。
供给方面
经
济
学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基数效用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
消费者均衡
者行
消费者剩余
为理
论
序数效用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分析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 版
❖ 1、效用U(Utility):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
P’ Q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富人的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间不值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钱”。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 品的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 吃?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
版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人们 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TU f (Q)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 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 化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
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 的边际效用相等。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两种方法分析: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供求理论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
厂商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一
般
均
衡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理
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福
利
需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