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卷 第 3期 2008年 5月
中 医 儿 J1PED IATR
科杂志 ICS OF TCM
Vo l14 No13 M ay12008
便秘 ,小便黄少 ,烦躁不安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 数 ,指纹紫滞 。 4. 1. 4 毒热闭肺证
壮热不退 ,咳嗽剧烈 ,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 , 气急喘促 ,喘憋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胸高胁满 ,胸 膈满闷 ,张口抬肩 ,鼻孔干燥 ,面色红赤 ,口唇紫绀 , 涕泪俱无 ,烦躁不宁或嗜睡 ,甚至神昏谵语 ,呛奶 , 恶心呕吐 ,口渴引饮 ,便秘 ,小便黄少 ,舌红少津 ,苔 黄腻或黄燥 ,脉洪数 ,指纹紫滞 。 4. 1. 5 阴虚肺热证
—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4卷 第 3期 2008年 5月
中 医 儿 J1PED IATR
第 4卷 第 3期 2008年 5月
中 医 儿 J1PED IATR
科杂志 ICS OF TCM
Vo l14 No13 M ay12008
·诊疗规范 ·
编者按
为了适应临床 、科研工作的需要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的顺利开展 ,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 中医药学会的委托 ,正在开展《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的编写工作 。本指南编写在于规范儿科 常见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 ,促进中医儿科临 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一任务 ,本刊特选载《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 指南 》、《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 》两稿 ,进一步广泛征求同行意见 。请将您的意见发至南京中 医药大学 61信箱汪受传收 (邮编 210029) 。
冬花 ;纳谷不香加炒谷芽 、炒麦芽 。
或生理 盐 水 注 射 液 稀 释 后 使 用 。儿 童 以 20 ~
5. 2. 2 变证
40滴 /m in为宜 。用于痰热闭肺证 、毒热闭肺证 、邪
5. 2. 2. 1 心阳虚衰证
陷厥阴证 。
治法 :温补心阳 ,救逆固脱 。
(8 ) 炎 琥 宁 注 射 液 。肌 肉 注 射 : 每 次 40 ~
科杂志 ICS OF TCM
Vo l14 No13 M ay12008
皮 、天花粉 、生地黄 、玄参 、川贝母 、生甘草 。
(4)猴枣散 。1~4岁每服 0. 15 g, 4岁以上每
加减 :反复低热加青蒿 、知母 、黄芩 ;咳甚加桑 服 0. 3 g,均 1日 1~2次 。用于痰热闭肺证 。
治法 :补肺益气 ,健脾化痰 。
开水送服 。用于毒热闭肺证 、邪陷厥阴证 。
主方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
(6)玉屏风口服液 (颗粒 ) 。 < 1 岁每服 3 mL
常用药 :党参 (或人参 ) 、炒白术 、茯苓 、炙甘 ( 2 g) , 1~5岁每服 5~10 mL (2. 5~5 g) , 6~14岁
治法 :清心开窍 ,平肝熄风 。
脉推注 , 1次 5~20 mL ,用 5 % ~10 %葡萄糖注射
主方 :羚角钩藤汤加减合牛黄清心丸 。
液 20 mL稀释后使用 。用于心阳虚衰证 。
常用药 :羚羊角片 、钩藤 、菊花 、生地黄 、白芍 、 5. 4 敷贴疗法
虎杖 、黄芩 、郁金 、浙贝母 、生石膏 、生石决明 、生甘
面色苍白 ,唇指紫绀 ,呼吸浅促 、困难 ,四肢不 温 ,多汗 ,胁下痞块 ,心悸动数 ,虚烦不安 ,神萎淡 漠 ,小便减少 ,舌质淡紫 ,脉疾数 、细弱欲绝 ,指纹 紫滞 。 4. 2. 2 邪陷厥阴证
壮热不退 ,口唇紫绀 ,气促 ,喉间痰鸣 ,烦躁不 安 ,谵语狂躁 ,神识昏迷 ,口噤项强 ,角弓反张 ,四肢 抽搐 ,舌质红绛 ,脉细数 ,指纹紫 。 5 治疗 5. 1 治疗原则
收稿日期 : 2008 - 02 - 28 作者简介 :汪受传 (1946 - ) ,男 ,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主要从事小儿肺系疾病的研究 。
—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咳喘持久 ,时有低热 ,手足心热 ,干咳 ,痰量少 或无痰 ,咯痰带血 ,面色潮红 ,口干 、口渴欲饮 ,神疲 倦怠 ,夜卧不安 ,形体消瘦 ,盗汗 ,便秘 ,小便黄少 , 病程迁延 , 舌红少津 , 苔少或花剥 , 脉细数 , 指纹 淡红 。 4. 1. 6 肺脾气虚证
咳嗽日久 ,咳痰无力 ,痰稀白易咯 ,气短 ,喘促 乏力 ,动则喘甚 ,低热起伏 ,面白少华 ,神疲乏力 ,形 体消瘦 ,自汗 ,纳差 ,口不渴 ,便溏 ,病程迁延 ,反复 感冒 ,舌质淡红 ,舌体胖嫩 ,苔薄白 ,脉无力或细弱 , 指纹淡 。 4. 2 变证 4. 2. 1 心阳虚衰证
主方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
80 mg, 1 日 1 ~ 2 次 。静 脉 滴 注 : 1 日 0. 08 ~
常用药 :人参 、附子 、煅龙骨 、煅牡蛎 、白芍 、炙 0. 16 g,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氯化钠
甘草 。
注射液稀释后滴注 , 1 日 1 ~2 次 。用于痰热闭肺
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
wenku.baidu.com
汪受传 ,赵 霞 ,韩新民 ,虞 舜 ,倪光夏 ,李燕宁 ,王力宁 ,艾 军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
1 范围 本指南制订了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 、辨证和治
疗规范 。适用于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和治疗 。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 肺炎喘嗽 (pneumonia)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 之一 ,临床以气喘 、咳嗽 、咯痰痰鸣 、发热为主要特 征 。同义词 :小儿肺炎 。 3 诊断 3. 1 临床表现 气喘 ,咳嗽 ,咯痰痰鸣 ,发热 ,肺部闻及中 、细湿 啰音 。 3. 2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3. 2. 1 X线全胸片 小片状 、斑片状阴影 ,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 状阴影 ,或为肺纹理增多 、紊乱 ,肺部透亮度增强或 降低 。 3. 2. 2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 、病毒学检查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 诊断 。
加减 :面色唇舌青紫 ,右胁肋下癥块明显加红 证 、毒热闭肺证 。
花 、丹参 ; 呼吸不整或叹息样呼吸加山茱萸 、炙麻
(9)参附注射液 。肌肉注射 :每次 2~4 mL , 1
黄 、熟地黄 。
日 1~2次 。静脉滴注 :每次 10~30 mL ,用 5 % ~
5. 2. 2. 2 邪陷厥阴证
10 %葡萄糖注射液 100~250 mL 稀释后使用 。静
3. 2. 3 血象检查 细菌性肺炎 ,白细胞总数可升高 ,中性粒细胞
增多 ;病毒性肺炎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 4 辨证 4. 1 常证 4. 1. 1 风寒闭肺证
恶寒发热 ,头身痛 ,无汗 ,鼻塞流清涕 ,喷嚏 ,咳 嗽 ,气喘鼻煽 ,痰稀白易咯 ,可见泡沫样痰 ,或闻喉 间痰嘶 ,咽不红 ,口不渴 ,面色淡白 ,纳呆 ,小便清 长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 ,指纹浮红 。 4. 1. 2 风热闭肺证
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 。
下 。1日 1次 , 7日为 1个疗程 。用于肺部湿性啰
化吸入等 。 5. 2 分证论治 5. 2. 1 常证 5. 2. 1. 1 风寒闭肺证
治法 :辛温宣肺 ,止咳平喘 。 主方 :华盖散加减 。 常用药 :麻黄 、杏仁 、防风 、桔梗 、紫苏子 、桑白 皮 、陈皮 、半夏 、甘草 。 加减 :恶寒身痛加桂枝 、白芷 ; 咳嗽痰多加白 前 、远志 ;如兼见内热可加石膏 、黄芩 。 5. 2. 1. 2 风热闭肺证 治法 :辛凉宣肺 ,清热化痰 。 主方 :身热较甚而咳喘不剧者 ,银翘散主之 ;热 邪偏重 ,伴有频咳 、气促痰多者 ,麻杏石甘汤主之 。 常用药 :金银花 、连翘 、淡竹叶 、荆芥 、淡豆豉 、 薄荷 、芦根 、桔梗 、牛蒡子 、生石膏 、麻黄 、杏仁 、炙 甘草 。 加减 :若壮热烦渴 ,则重用石膏 ,加知母 ;喘息 痰鸣加葶苈子 、瓜蒌皮 、枳壳 ; 咽喉红肿疼痛加射 干 、蝉蜕 、板蓝根 ;热重加大青叶 、黄芩 、鱼腥草 。 5. 2. 1. 3 痰热闭肺证 治法 :清热涤痰 ,开肺定喘 。 主方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 常用药 : 炙麻黄 、生石膏 、杏仁 、葶苈子 、紫苏 子 、桑白皮 、黄芩 、金荞麦 、天竺黄 、生甘草 。 加减 :热重加栀子 、虎杖 ;伴大便干加用生大黄 或礞石滚痰丸包煎 ;咳嗽重加前胡 、款冬花 ;痰多加 鲜竹沥 、浙贝母 、制胆南星 、猴枣散 ;紫绀加紫丹参 、 赤芍 ;高热惊惕加紫雪丹 ;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 急加用牛黄夺命散 。 5. 2. 1. 4 毒热闭肺证 治法 :清热解毒 ,泻肺开闭 。 主方 :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 常用药 :黄连 、黄芩 、栀子 、生石膏 、生地黄 、知 母 、玄参 、连翘 、虎杖 、生甘草 。 加减 :热毒重加虎杖 、蒲公英 、败酱草 ;伴便秘 腹胀加生大黄 、玄明粉 ;烦躁不宁加白芍 、钩藤 ;口 干鼻燥 ,涕泪全无加生地黄 、玄参 、麦门冬 。 5. 2. 1. 5 阴虚肺热证 治法 :养阴清肺 ,润肺止咳 。 主方 :沙参麦冬汤加减 。 常用药 :沙参 、玉竹 、桑叶 、百合 、麦门冬 、地骨
草 、炙黄芪 、防风 、半夏 、陈皮 、五味子 、焦神曲 。 每服 10 mL (5 g) ,均 1日 3次 。用于肺脾气虚证 。
加减 :虚汗多 ,动则汗出加煅龙骨 、煅牡蛎 ,或
(7)清开灵注射液 。肌肉注射 : 1日 2~4 mL。
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咳嗽较甚加百部 、紫菀 、炙款 静脉滴注 : 1日 10~30 mL ,以 10 %葡萄糖注射液
(1)肉桂 、丁香 、川乌 、草乌 、乳香 、没药各 15 g,
草 。另服牛黄清心丸 。
红花 、当归 、川芎 、赤芍 、透骨草各 30 g。高热 、气喘
加减 :抽搐加僵蚕 、白蒺藜 ;痰多加天竺黄 、胆 者 ,可加用黄芩 、黄连 、大黄各 10 g。研末 ,凡士林
南星 、石菖蒲 。热闭重症减牛黄清心丸 ,加服安宫 调制 ,敷贴于肺俞穴或啰音处 ,胶布固定 ,约 2 h取
白皮 、百部 、枇杷叶 ;干咳不止加五味子 、诃子 ;盗汗
(5)安宫牛黄丸 (散 ) 。 < 1 岁每服 1 /5 丸或
加煅龙骨 、煅牡蛎 、酸枣仁 、五味子 。
0. 3 g, 1~5岁每服 1 /4~1 /2丸或 0. 4~0. 8 g, 6~
5. 2. 1. 6 肺脾气虚证
14岁每服 1 /2~1丸或 0. 8~1. 6 g,均 1日 1次 ,温
本病的治疗以开肺化痰 、止咳平喘为主法 。开 肺以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为要务 ,宣肃如常则咳 喘自平 。若痰多壅盛者 ,须降气涤痰 ;喘憋严重者 , 治以平喘利气 ;气滞血瘀者 ,佐以活血化瘀 ;肺与大 肠相表里 ,壮热炽盛时可用通下药以通腑泄热 。出 现变证者 ,或温补心阳 ,或开窍熄风 ,随证施治 。病 久肺脾气虚者 ,宜健脾补肺以扶正为主 ;若是阴虚 肺燥 ,余邪留恋 ,用药宜甘寒养阴 、润肺化痰 ,兼清 余邪 。同时 ,本病还常结合其他治法 ,如中成药 、雾
发热恶风 ,头痛有汗 ,鼻塞流清涕或黄涕 ,咳 嗽 ,气喘 ,咯黄痰 ,或闻喉间痰嘶 ,鼻翼煽动 ,声高息 涌 ,胸膈满闷 ,咽红肿 ,口渴欲饮 ,纳呆 ,便秘 ,小便 黄少 ,面色红赤 ,烦躁不安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 数 ,指纹浮紫 。 4. 1. 3 痰热闭肺证
发热 ,有汗 ,咳嗽 ,痰黄稠 ,或喉间痰鸣 ,气急喘 促 ,鼻翼煽动 ,声高息涌 ,呼吸困难 ,胸高胁满 ,张口 抬肩 ,口唇紫绀 ,咽红肿 ,面色红 ,口渴欲饮 ,纳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