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开花儿也鲜艳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开的花儿也鲜艳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针,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

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则是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探究学生不良品行的成因,寻求教育良策,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当前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原因,致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品行现状令人担忧。

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有些家长、教师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压抑心理,产生厌学情绪和逃学等违纪行为;有些孩子家庭生活优裕,家长溺爱,什么都可不劳而获,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不思进取,他们在校园里耍威风、讲享受,错误不断,对教师的教育帮助常常充耳不闻,影响着学校班级的正常秩序;有些单亲家庭的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只顾外出打工挣钱,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关爱、管教和引导,这些孩子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违纪、逃学、夜不归宿、流连不
良场所、结交损友的事时有发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学校周边范围到处是小食摊、玩具店、游戏室、网吧,一些奸商为了金钱,抓住小学生年幼无知、天真好奇的特点,花样百出地引诱学生乱消费,也使部分学生心态扭曲,形成“金钱万能”、攀比等心理,产生为追求吃喝玩乐而乱花钱的行为,甚至做出骗取、盗窃父母或他人钱财等不择手段的违法行为;另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大多来自工人、小商贩、外来务工者家庭,家长素质偏低,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且对孩子疏于管教,致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一些在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迷途知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转化策略及效果
1.播撒爱心,消除隔阂。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

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

行为偏差学生由于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班级舆论的“谴责”。

因此,在思想感情上容易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情绪,这就为他们接受教育设置了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心理障碍如不消除,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实效,或收效甚微。

因此,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在教育不良行为学生的过程中,我本着“偏爱、厚爱、深爱”的原则为其服务,对其负责。

以平等,尊重,真诚的态度对
待他们,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将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与他们沟通感情,增进了解,以换取信任。

王彤是我教过的一个男孩,刚转入我班时,几个星期里,他没有举过一次手,坐在那儿,显得神情恍惚、忧心忡忡。

班里学生想和他交流,他都采取拒绝的态度,好几次为了一点小事还和同学大打出手。

我曾多次告诫、批评他,但他一言不发依旧我行我素,令我甚为头疼。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他父亲早逝,母亲又身患癌症,无法照顾他,才把他寄养在舅舅家。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小小的他,封闭了自己,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为这个可怜的孩子难过也为自己的疏忽而愧疚。

后来我主动找他谈心,为自己粗暴的态度向他道歉并告诉他老师已经知道了他的情况,虽然父母离他而去,但还有许多的人爱他、关心他,老师愿意伸出手帮助他,同学们也愿意和他做朋友。

听了我的话,王彤满脸泪水似信非信地看着我,当看到我诚恳的眼神时,他点了点头。

从这以后,我嘱咐同学们多关心他,创造机会让他与同学们多接触、多交流,逢年过节不忘送句祝福给他,天冷了叮嘱他多穿件衣服小心感冒,有了好书了第一个推荐给他……一段时间后,王彤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上课不再走神了,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也能控制情绪了,教室里、操场上都能看到他尽情玩耍的身影。

就这样,我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用爱在学生的心田里播撒了一片绿荫,消除了他们与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及时进行引导,产生了理想
的教育效果。

2.因势利导,以理服人。

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也很重要。

因为年龄的关系,行为偏差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适当引导,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

但在对这些行为偏差生进行引导前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学生是敏感的,行为偏差生尤其敏感,他们在与教师接触时害怕受到指责、嘲笑甚至是训斥。

因此,在接受指导前,他们的心理情绪往往是紧张不安的,个别的甚至有抵触情绪。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非言语行为可能比即将进行的谈话更具有影响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应伺机以一些无声的行为来创造一个真诚平等的氛围。

譬如,搬过一把椅子让其安静地坐下,端过一只茶杯让其喝口水……这些无声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大大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第二,要精心选择指导的“接触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行为偏差生进行心理指导时,第一次接触颇为重要。

首先我会选择好内容的“接触点”,即要考虑从什么内容着手谈话才易于被对方接纳,这就需要事先对指导对象的性格、兴趣、习惯等各方面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选择内容“接触点”时“搭准脉搏”。

其次,考虑什么样的时间与行为偏差生对象进行接触最佳。

另外,我还精心选择地点,如办公室,放学的路上等,这样指导的效果就好一点。

3.学法守法,明辨是非。

在对待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偏差生时,我借助法律这个武器,组织他们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让他们学法守法,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逐步转化的目的。

我班有一个叫刘强的学生,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带他改嫁。

母亲和继父在老家养牛,租了间房子让其独自在城里上学,一周回家一次。

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缺少亲情,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开始周末不回家,进网吧、游戏厅,抽烟、喝酒,自己偷拿家里的钱且教唆其他孩子从家里偷钱并去网吧、游戏厅挥霍,有时甚至在外面过夜,打架更是家常便饭。

为此,我曾多次狠狠地教训他且找来家长一起教育,但都收效甚微,时间一长,不但没有效果还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在他的影响下,我班一些父母做生意疏于管教且自制力差的孩子也开始模仿,令我甚为头疼。

后来,我决定改变教育方法,当他再犯错时我不再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而是耐心听他说说事情的经过,心平气和的听他为自己辩解,然后再指出他的错误,让他从心里上慢慢接受我的意见和教导。

当他带领同学进网吧且夜不归宿时,我在指出他们错误的同时还拿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他共同学习,使他明确自己的行为已触犯了法律,如果不能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此生有了明显的进步,自我约束力也显著增强。

4.发现亮点,树立信心。

行为偏差生由于自卑感强,严重缺乏自信心。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行为偏差生也一样,他们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身上也存在一些闪光点。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以激励,使其产生成就感并激发向上的动力。

这种精神激励的作用,督促他们改掉了一个个坏习惯,有力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转化。

5.多方合作,拓宽德育渠道。

在行为偏差生的教育中我始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辅助的“三合一”教育模式。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

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

不良行为学生形成的原因,有一定程度来自于家庭。

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我首先与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邀请家长来校面谈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偏差生有效转化。

其次依靠班中学生是促使不良行为学生转变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通过全班同学团结融洽、积极上进、温暖关怀的气氛,去感染不良行为学生,依靠班中学生的力量使其分清善恶美丑,同时使整个班集体形成明辨是非、昂扬奋进的班风。

总之,转化行为偏差生要持之以恒,差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
是一日养成的,同样,差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

只要我们对差生施以满腔的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差生的心理活动及特点,采取恰当的工作方法,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