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万方混凝土搅拌站设计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60万方混凝土搅拌站设计
摘要
本搅拌站是年产量为6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它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是用于现代化混凝土建筑的主要机械。
它不但节约了生产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销率。
本搅拌站采用双阶式生产工艺,共有二条生产线,搅拌质量均匀,生产率高。
对于干硬性、半干硬性、塑性及各种配比的混凝土搅拌效果好。
搅拌主机拌轴采用防粘连技术,有效防止水泥在轴上的结块,轴端密封采用独特的多重密封结构,有效防止沙浆泄漏及保证整个搅拌系统的持续长久运行。
所有的粉状物料,从上料、配料、计量、加料到搅拌出料都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全封闭的搅拌主楼及皮带输送机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粉尘和嗓声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负压除尘及特种纤维滤布,使投料时产生的灰尘完全进入除尘器而不向周围扩散,而收集到的粉尘又可方便的回收再利用,有效的保护环境。
整套设备的保养及维修部位设有平台或检修梯,方便检查与维修操作,主机清洗设有泵冲和人工作业两套装置。
站台楼式结构及骨料皮带输送机全封闭结构,保证了所有作业都可风雨无阻地进行。
采用封闭形式的皮带机,下部设有溢料出口,能有效防止及沙石四处散落。
整机采用计算机控制,既可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控制系统采用国办独一无二的双机双控形式,控制机与管理机间数据共享,控制机出现故障时可以转换到管理机工作,最大限度保证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
选址于德阳市泰山南路与黔江路交汇处东南角汽车南站斜对面,占地面积10000 m2。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情况、总平面设计、配合比设计、砂石料场设计、配料机的选择、皮带输送机、搅拌楼设计、工艺流程、建厂条件、土建情况、环境保护、实验室及办公楼设计及有关搅拌站工作人员配置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平面设计力求在满足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小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砂石料场占地面积为3600 m2。
堆高满3米,能满足搅拌站6天的砂石用量。
关键词:搅拌站;混凝土;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600,000 Cubic Meters
Major:XXXXXXX
Student:XXXXX Supervisor:XXXXXXX
Abstract
The mixing station is the annual output of 600,000 m3concrete mixing station, which consists of mixing console, material weighing system,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material storage systems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other five major system components and other ancillary facilities. Is a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for the main machinery. It not only saves production time, but also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rate. The mixing station uses two stage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two production lines, mixing uniform quality and high productivity. For dry, rigid, semi-rigid, plastic and various proportions of concrete mixing effect. Mixing console mixing shaft with anti-block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prevent caking of cement on the shaft, shaft seal uses a unique multi-seal structure, effectively prevent leakage and ensure that the entire mixing mortar system last long run. All of the powder materials, from the material, ingredients, measuring, mixing of the materials are fed in a closed state where, fully enclosed and the main conveyor belt mixing structure greatly reduces the dust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roat sound. Dust and vacuum using special fiber cloth, so that the dust generated when feeding into the dust completely without to spread around, and collected dust can be easily recycle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let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verhaul parts of a platform or ladder for easy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operation, the host has a pump stroke and manual cleaning operations two devices. Building site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belt conveyor fully enclosed structure, to ensure that all operations can be carried out regardless of the weather. Using closed-form belt conveyor, the lower part of overflow outle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debris scattered everywhere. The whole machine adopts computer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can also be operated manually, easy oper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ntrol system uses a unique dual control dual form, the control unit and data sharing between management unit, control unit failure can be converted to the management machine work, to ensure maximum continuous system uptime.
Located in the Deyang City Taishan Road and Qianjiang Road Interchange southeast corner diagonally opposite the Bus Station, covers an area of 10000 m2.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domestic and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products, the total graphic design, mix design, aggregate field design, the choice of batching machine, belt conveyor, mixing design, process, construction factory conditions, civil cas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boratory and office design and staffing for mix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 General graphic design seeks to meet norm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reduced footprint and reduce costs. Aggregate farm covers an area of 3600 m2. Stacker full three meters, to meet the mixing station six days the amount of sand and gravel.
Key words:mixing station ,concrete ,design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背景 (1)
1.2.1国内外搅拌站的发展史 (1)
1.3主要产品 (3)
1.4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概况 (3)
1.5生产方法 (4)
1.5产品品种及生产规模 (5)
1.5.1产品品种 (5)
1.5.2生产规模 (5)
第二章设备选型计算 (6)
2.1搅拌机的选型计算 (6)
2.2砂石输送设备选型 (8)
2.3螺旋输送机的选型计算 (9)
2.4定量水表的选择计算 (9)
2.5骨料配料机的选型计算 (10)
2.6料仓系统 (12)
2.7砂石仓系统 (12)
2.8称量系统 (13)
2.9小结 (13)
第三章物料平衡 (15)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5)
3.1.1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5)
3.1.2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8)
3.2物料平衡计算 (18)
3.2.1基础数据 (18)
3.2.2干物料的计算 (18)
3.2.3湿物料的计算 (20)
3.3小结 (22)
第四章技术方案 (23)
4.1生产工艺方案 (23)
4.2工艺流程 (23)
4.2.1生产布置 (23)
4.2.2生产工艺流程 (24)
4.2.3生产部件设计 (25)
4.3小结 (26)
第五章建厂条件 (28)
5.1原材料 (28)
5.2厂址选择 (28)
5.3供电 (28)
5.4供水 (28)
5.6地震 (28)
5.7气象条件 (29)
5.8小结 (29)
第六章工作人员配置 (30)
6.1办公楼人员设置 (30)
6.2实验室人员配置 (30)
6.3搅拌楼人员配置 (30)
6.4小结 (31)
第七章土建方案 (32)
7.1建筑结构 (32)
7.1.1设计依据计原则 (32)
7.1.2抗震设防 (32)
7.1.3地质条件 (32)
7.1.4建筑设计 (32)
7.1.5结构设计 (32)
7.2通风和空调 (32)
7.2.1通风 (33)
7.2.2空调 (33)
7.3机电与仪器仪表修理 (33)
7.4小结 (33)
第八章环境保护 (34)
8.1采用的环境标准 (34)
8.1.1环境质量标准 (34)
8.1.2污染物排放标准 (34)
8.2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34)
8.3环保管理机构 (34)
8.4环境影响分析 (35)
8.5小结 (35)
第九章消防 (36)
9.1概述 (36)
9.2设计依据 (36)
9.3消防 (36)
9.4防雷 (36)
9.5小结 (37)
第十章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38)
10.1设计依据 (38)
10.2劳动安全设施 (38)
10.2.1防火 (38)
10.2.2防电防雷 (38)
10.2.3防机伤 (38)
10.3工业卫生设施 (38)
10.3.1防尘 (38)
10.3.2噪声控制 (39)
10.3.3防暑降温 (39)
10.4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39)
10.5小结 (39)
第十一章技术经济评价 (40)
11.1经济效益分析 (40)
11.2小结 (40)
第十二章总结 (41)
参考文献 (45)
致谢 (46)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名称
60m3/h混凝土搅拌站初步设计。
1.2项目背景
1.2.1国内外搅拌站的发展史
水泥混凝土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
目前混凝土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种类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980 年及198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泰安县大地湾先后发现了两块距今约5000多年的混凝土地坪,所用胶结材料是水硬性的,强度达到11MPa,说明中国很早就开始应用混凝土技术。
英文词汇Concrete(混凝土) 起源于古罗马,特指完整的建筑块体。
罗马混凝土的应用开始于公元前273年,用得最多的地方是堤坝、水库、港口、水渠等。
古罗马最著名的混凝土建筑万神殿墙体结构为6m厚凝灰岩和火山灰混凝土,拱顶跨度40m多,为浇注的浮石和火山灰轻质混凝土结构,这一宏伟建筑幸存至今。
在对罗马时代的土木工程进行研究并对试体进行测定后确定,其抗压强度在5 N/mm2和40N/mm2之间[21]。
混凝土在中世纪仍得到应用,但不及古罗马时期。
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出现,使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性能都有很大提高,使混凝土的应用有了飞跃性发展。
在18世纪中叶,人们为了使混凝土构件更加强劲,曾经试验在其中放入木材、编织物等,以后就放入铁件。
1850年法国朗波(Lambot J L) 发明钢筋加强混凝土,由于钢筋混凝土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弱点,它的出现使混凝土的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
185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上,Lambot J L 首次推出了钢筋混凝土小船,宣告了钢筋混凝土制品的问世。
1867年,格特勒·莫尼尔(Cartner Monier) 申请了用钢筋来加强混凝土料罐的专利,到1881年他又进一步申请了在建筑构件的制造上加以应用的专利。
1913年美国首先发明用回转窑烧制页岩陶粒轻集料,为解决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26年《世界技术》杂志介绍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多孔混凝土,文章指出:多孔混凝土由丹麦人雅各布森(Jacobsen)教授发明,并由两位工程师:菲利普森( Philipsen)和拜尔(Beyer)推向市场,其建造费用比普通混凝土减少50%,建造时间明显缩短。
1928年法国佛列西涅( Freyssinet E)发明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一步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裂性,被誉为混凝土发展史中的第三次飞跃。
1936年Freyssinet E在成功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率先提出希望用100MPa混凝土来设计和制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替代钢结构的设想。
20世纪20年代以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普遍低于20MPa。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已超过30MPa。
在20世纪70 年代,较高强度(40~50 MPa)混凝土开始应
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子上。
20世纪70年代晚期,由于减水剂和高活性掺和料得到开发和应用,使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采用普通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已能较容易配置出8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
用聚合物改进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国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国内外工程实践的有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预拌混凝土(Ready Mixed Concrete) 一般又称商品混凝土。
欧洲和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6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
中国20世纪50年代在一些大中型工程建设中,建立了混凝土集中搅拌站,1980年以后,商品混凝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代泵送混凝土技术发展很快,并且与预拌混凝土技术相辅相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907年德国开始研究混凝土泵,并取得专利权。
1913年美国也有人取得专利权,并制造出第一台混凝土泵,但未得到应用。
1927年德国的弗利茨·海尔( Fritz.Hell)设计制造了第一次获得成功应用的混凝土泵。
钢纤维混凝土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主要用于地下铁道盾构衬砌。
后来又研究用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碳纤维等代替纲纤维做增强材料。
日本作为最早提出并研制了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SCC的研究,最早由Kochi大学Okamura教授在1986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在日本推广。
随着工程建设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研究开发了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材料抗氯离子的渗透问题,以防止因钢筋锈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严重劣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热潮。
法国人皮埃尔·里查德(P. Pichard) 仿效“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DSP)材料,将粗骨料剔除,根据密实堆积原理,用最大粒径400μm 的石英砂为骨料,制备出强度和其它性能优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简称RPC)。
这种新材料申报了专利,并在1994年旧金山的美国混凝土学会春季会议上首次公开。
随着对资源、环境与材料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发展,具有环境协调性和自适应特性的绿色混凝土应运而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包括: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混凝土和机敏混凝土等。
1978年,常州建筑工程材料公司开创了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先河。
在常州市基建投资力度的拉动下,常州确实也涌现出了几位思想超前的专业人员。
他们因陋就简,用翻斗车运送商品混凝土,走街串巷,居然把商品混疑土成功地推向了建筑市场。
早在80年代,建设部有关部门高瞻远瞩。
预见到了商品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这之后,中国的工业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从1991年9月起,中国的基础能源工业增长开始快于轻工业增长,全年高出2.9个百分点。
到了1993年1月至9月,累计己超出了3.8个百分点。
建国初期的重工业增长主要是以军事国防工业为主,依靠的是政府行政的力量,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模式;而这时的基础能源工业是以积累型和投资型的增长为主,基本上依靠的是市场机制的作
用。
这种变化是意义深远的,它是新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前奏。
欧美的经济发展经验一再证明,在一国的经济增长进入基础能源工业主导增长的阶段后,都会出现一个较长期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进入这一阶段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 %左右的水平,一般都持续了17年到20年。
我国混凝土行业目前可以说是商机无限。
“十五”计划开始实施,开发西部,申奥成功,即将加入WTO等有利形势之外,单看我国的建筑市场,可以说也是风景这边独好。
在今后的十年内,我国混凝土行业应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材料科学为先导,以实现现代企业管理为保证,以建筑市场的变化(信息)为根据,抓住机遇,用足政策,练好内功,综合治理,以确保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首先要解决已面临或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由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全世界的风暴灾害越来越多。
目前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000万年最高点,而每生产1 吨水泥就要往大气中排放约1吨二氧化碳。
如按世界水泥年产量10亿吨计,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竟达到总排放量的7%所以,节约水泥且大量掺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同时又符合高性能混凝土基本要求(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 的混凝土就是绿色混凝土。
发展绿色混凝土是我们行业的基本方针。
1.3主要产品
主要产品是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预拌混凝土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有效的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加快施工进程,减少城市污染,改善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和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社会资源。
预拌混凝土为了满足其泵送施工及远距离输送的需要,通常要比现场搅拌混凝土具有更大的流动度及较长的凝结时间,为了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凝结、硬化剂强度增长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组织的养护。
1.4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概况
混凝土材料在历史上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
最初使用的是粘土、石膏、气硬性石灰,继后又采用火山灰,水硬性石灰。
1824年阿斯普丁(J.Aspdin)发明波特兰水泥后,制作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才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后,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迅速发展,混凝土的用量急剧增加,使用的范围日益扩大,至今,它已经成为世界使用量最多的人造材料。
这是因为混凝土具有原材料丰富、造价低廉、制作方便、坚固耐久、耐火耐震、维修费用低等优越性。
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混凝土使用量可以平均到每年每人超过3吨[22]。
预拌商品混凝土起源于欧洲,1903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预拌混凝土工厂。
国外实
践证明,采用预拌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多,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5%左右。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水平。
预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一项意义重大的现代化生产形式,其全部内容就是把混凝土这个主要的建筑材料从生产备料、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浇注一系列生产环节从传统的一揽施工系统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经济核算的材料加工企业——混凝土预拌工厂。
混凝土的预拌化生产不要求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作根本性变化,却能因为混凝土的生产专业化、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需要用混凝土的工程节省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改进施工组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是施工企业受益;并能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而使社会受益。
根据国外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实践表明,采用预拌混凝土进行施工,一般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50%-200%,节约原材料10%-15%,降低劳动成本20%左右。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品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然后用特定的运输工具,在约定的时间内,把预拌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并把它用专门的混凝土泵浇筑到构筑物的模板中。
由于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特点,国外把这种在工厂内生产的混凝土称为预拌混凝土;因为这种预拌混凝土明显具有商品性质,所以也成为商品混凝土。
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就出现了最早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1872年在英国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面临着战后重建,商品混凝土行业以此为契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1950年,美国建起了1700多家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年产量达到了3800万立方米,占其全部混凝土用量的35%。
其他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商品混凝土行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在亚洲等地区,日本的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比较早,发展也比较快,从1950年开始建第一家商品混凝土工厂,到1960年已有5000家,全年产量达到15000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前联邦德国为欧洲首位,年产量达到5800万立方米。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商品混凝土用量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比例也非常高,如:美国:84%;瑞典:83%;澳大利亚:68%;荷兰:56%。
在前苏联达到了3600万立方米左右。
我国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 世纪80代的上海、常州两城市。
随着发展,我国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平均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
据统计,到2005年,全国各省市共有混凝土生产企业1914家,年设计生产能力86018万m3,实际年产量37766.9万m3。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较大型(年产量在一万立方米以上)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共有3万多家,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四十万人,已经构成了一个体系。
1.5生产方法
混凝土搅拌站按移动性分类,主要分为:移动式、拆迁式和固定式。
移动式搅拌站通常带有行走装置,以便于现场移动。
主要适应于移动较强的工程,如
道路、桥梁等建设项目。
拆迁式搅拌站是相对固定式而言,其特点是移动场地时必须将大部件拆开装运。
目前我国使用的拉铲式搅拌站皮带机上料的二阶式搅拌站大部分属于这种类型。
主要适应于商品混凝土工厂及大中型混凝土施工工程。
根据德阳市商品混凝土市场的调查和分析,采用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设备采用双卧轴式强制式搅拌机,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的混凝土,据以往的经验,混凝土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楼房等建筑。
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自己算出配合比,在实验室中调整,以确定最后的配方。
1.5产品品种及生产规模
1.5.1产品品种
C30、C40泵送商品混凝土
1.5.2生产规模
每小时产120万方商品混凝土
h m Q h /2358.115
306106034=⨯⨯⨯=4
32124321116.3t t t t v t t t t v q h +++=
+++⨯=ϕh
m q h /12063
2000
6.33=⨯=h
q Q n h =第二章设备选型计算
2.1搅拌机的选型计算 (1)搅拌站的小时生产率:
(2-1)
式中:h Q —搅拌站计划小时生产率,h /m 3; v Q —搅拌站年产混凝土计划数量,3m ; m —搅拌站年工作日,一般取306d ;
n —搅拌站日工作时数,对一班制取8h ,两班制取15h ,三班制取22h ;
K —生产不均匀系数,即最高小时产量与平均小时产量之比。
对混凝土预制厂取K=1.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取K=1.3~2.0;施工工地取K=2.5~3.0。
即:
341060m Qv ⨯=
306d m = 15h n =(二班制)
)0.2~3.1(8.1=k
(2-2) (2)搅拌机小时生产率:
(2-3)
式中: h q —搅拌机小时生产率,h /m 3; 1v —进料容量,L ; 2v -出料容量,L ;
1ϕ—出料系数,对混凝土一般取0.65~0.7;砂浆取0.85~0.95; 1t —每罐料的搅拌时间,s ,可参考搅拌机有关性能参数; 2t —每次进料时间,s ; 3t —每罐料出料时间,s ; 4t —搅拌筒复位时间,s ;
根据国家《GB/T9142-2000混凝土搅拌》国家标准5.12和5.13规定[20 ]
JS2000:s t t t t 634321=+++
(3)搅拌机数量:
(2-4)
k n
m Q
Q h ⋅=v
2120
235==n 式中: n —搅拌机计算台数,取整数; h Q —搅拌站计划小时生产率,h /m 3; h q —每台搅拌机小时生产率,h /m 3;
台
表2-1 搅拌机的技术参数
表2-2 拌搅拌机的技术参数
名称 出料容量 进料容量 搅拌额定功率 骨料最大粒径
生产能力 参数
2000L
3200L
2×37kw
60mm
100-130㎥/h
序号 项目
单位 计算公式及依据 计算结果
1
确定搅拌机工艺方案
—
根据工艺布置要求
及《物料平衡表》
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2
需搅拌物料
水泥 t/d 《物料平衡表》
510 石子
t/d 2702 砂
t/d 1327 水 t/d
181
粉煤灰
t/d 152 3
搅拌楼生产能力
时产量 ㎥/h 120 日产量 ㎥/d 1961 年产量 ㎥/y
600000
4
选择混凝土搅拌机
名称、型号、
规格
/
《混凝土手册》[5]
《物
料平衡表》
JS2000型双卧轴强制式混凝
土搅拌机 出料容量 L 2000 进料容量 L 3200 搅拌额定功率 KW
2⨯37
每小时工作循
环次数不少于 次
50
骨料最大粒径
mm
40-60 5
每台机每小时生产能力
㎥/h
Q=3600VΦ/t 1+t 2+t 3
120
2.2砂石输送设备选型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
主要由机架、输送皮带、皮带辊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
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
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
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
带式输送机具有效率高、运输距离长、动力消耗低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这里主要用于将搅拌站配置好的砂、石子的混合物料输送给搅拌机。
皮带机设计选型的结果,其最大输送能力一般都大于流量的设计参数,而工作时的实际流量取决于输出放料源头装置,设施用时与设计参数有一定的差异,运行时通过控制设定的流程控制制定时和时序,指令相关流程的执行元器件按设计的逻辑程序工作。
皮带机的输送能力的设计选型范围很大,能设配各种规格的搅拌主机,尤其是大规格机型更是非它莫属。
皮带机的带型和倾角按产品结构型式及现场适用条件来选择,适用商混站的C型和E 型砼搅拌站一般选平皮带,倾角18°~20°;适用工程站的C型和D型砼搅拌站一般选人字形浅花纹皮带倾角24°~30°。
本商混站皮带倾角18°[11]。
表2-3 带式输送机的选择计算
序号项目单位计算依据计算结果
1 原
始
参
数
需输送物料量t/h
《物料平衡表》
268.6 石子t/h 180.1
砂t/h
根据工艺布置要求
88.5
输送距离S m 17.963 输送水平距离L m 45.439
输送垂直高度H m 11.1 倾角ß°18
2 计
算
输
送
带
计算输送带的宽度B mm
Q=385B2vρP389
需输送物料量
G=117
1000 初选输送带速度v m/s 硅酸盐工业机械[4] 1.6
2.3螺旋输送机的选型计算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无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
它的优点是:LS型螺旋输送机是按照JB/T679-95《螺旋输送机》标准设计制造,是GX型螺旋输送机的换代产品。
头部及尾部轴承移至壳体外,吊轴承采用滑动轴承,设有防尘密封装置,轴瓦一般采用粉末冶金,输送水泥采用毛毡轴瓦、吊轴和螺旋轴采用滑块连接,拆卸螺旋时,不用移动驱动装置,拆卸吊轴承时不用移动螺旋,不拆卸盖板可以润滑吊轴承,整机可靠性高,寿命长,适应性强,安装维修方便,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是矿产、饲料、粮油、建筑业中用途较广的一种输送设备,从输送物料位移方向的角度划分,螺旋输送机分为水平式螺旋输送机和垂直式螺旋输送机两大类型,主要用于对各种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等松散物料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提升[6]。
螺旋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制做成本低,密封性强、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中间可多点装、卸料。
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冶金、粮食等部门,在倾角β<20°的情况下,输送粘度不大、不易变质、不蝗结块的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物料。
表2-4 螺旋输送机的选择计算
序号项目单位计算公式及依据计算结果
1 原始参数所需胶凝材料生产能力t/h 《物料平衡表》44.
2 输送距离m
根据工艺布置要求
10
输送槽斜度。
28
2 LSY系列螺
旋输送机的
选型
型号/ LSY系列·螺旋输
送机的主要技术参
数表
LSY230 螺旋体直径Mm 300
输送长度m 10
2.4定量水表的选择计算
目前市场上共有三种类型的节水水表[15]。
1、第一类型的防滴漏水表是用磁性材料组成的磁压敏元件为防滴漏机构,并将其置于水表入水口的表体内,当自来水向外以滴漏的形式向外流出水时,磁压敏机构就会间歇性地向水表供水,从而使水表计量,这种方式可使水表的始动流量小于0.5 L/H,但这种结构的水表,由于采用了磁柱做活塞,故而最怕水里的铁锈、铁质和泥砂等杂质,其磁柱最容易被水中的杂质卡住而不再具有防滴漏的功能。
2、第二类型的防滴漏水表是用小管或小孔将微小流量的自来水引到水表的叶轮盒上,并对准表芯的叶轮进行喷射,将微小流量的水动能集中在一点上去推动叶轮,从而使叶轮转动来达到对微小流量计量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水表可使始动流量达到2 L/H,但这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