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沉陷区治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

2014年

2016年采煤沉陷区治理预算

根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文件晋农居发【2014】4号文件农民安居工程“一启动三加快”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内受灾群众的搬迁工作,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矿对2016年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进行预算。

一、沉陷区综合治理要在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

1、“谁开采、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谁赔偿”的原则。

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4、标本兼治、以治为主、防治结合、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沉陷区治理范围

1、井田范围内,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的治理。

2、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内容包括因受开采影响所造成的居民住宅、

耕地、水利设施、山林、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害和矿井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方面。

三、2016年沉陷区治理区域

1、1202回采工作面位于枣岭乡庙凹村和可涧村以北,枣岭乡白岭村以南,东西为荒坡和耕地,可采长度520米,切眼长度为220米,根据煤矿测量学分析计算沉陷影响范围0.41 k㎡,沉陷区地表主要设施为高压电塔、耕地、经济林、木材林.

2、1211回采工作面位于枣岭乡行政村以北,安里河以南,东西为荒坡和耕地,根据2016年采掘计划采长250米,切眼长度为260米,根据煤矿测量学分析计算沉陷影响范围0.29 k㎡,地表主要设施为高压电塔、耕地、经济林、木材林、安里河。

三、2016年沉陷区治理资金预算

1、1202回采工作面、1211回采工作面回采时对4座高压塔采动影响,需进行修复,20000元/座;对沉陷区产生的地表裂缝应及时堵塞、平整沉陷台阶,防治形成汇集水源,灌入井下。1211回采工作面北部为安里河采动裂隙影响河水灌入井下需进行治理

我矿目前开采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在开采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治理时要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关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地下已废弃巷道或采空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时,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陷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

2、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迹象时,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在地下坑道采取修筑支护工程等防塌措施,必要时停止该区段的开采。

3、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采取由地面至外向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充填,夯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

4、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塌陷规模巨大,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区,制定监测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栅栏和观测道路,立明显标志,防止人畜误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5、因采空塌陷,造成的民房屋不同程度开裂的,与矿方达成协议,组织搬迁。

6、对沉陷区产生的地表裂缝应及时堵塞、平整沉陷台阶。对地面下沉大于0.2m的沉陷坑进行平整,不形成大范围积水坑。在春、夏、秋三季出现沉陷稳定后进行绿化。

7、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地表沉陷产生沉降裂隙及土壤松散和可能诱发滑坡及坍塌的区域,进行土地整平、堵塞裂隙或用其它工程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

8、对井田内乡村道路应在沉陷稳定后及时修复、维护,保证村民安全通行。

二、防护措施

1、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矿井规划红线范围内开采,涉及到当地居住村民、公共建筑实行“先安置后开采”的办法,或根据建立山体岩移观测站测定情况,采取搬迁安置,以免引起后患。

2、随着矿井的开采范围增大,在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超前做好上方的物体统计工作,制定独立的搬迁规划。

3、坚持长期、认真的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4、必须规范开采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安

全生产管理。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必须存放至安全的场所,严禁随处乱倒;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应急预案,若遇突发重大事故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