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学习的影响弊大于利 - 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学习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智能手机是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其使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的自我优化,包括知识的内化,人格的塑造以及创新的实现三个层面。
不可否认,智能手机的开放与高效,的确在客观上使学习变得简单便捷。但辩题的逻辑交锋点在于,这种影响对学习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而非这种影响本身。
正如自由主义大师巴斯夏所说:“人不能只看见当下的好处而看不见随之而来的灾难。”所以,我方将从总体和发展的角度,就学习的三个层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在知识的内化上,其影响是弊大于利。学习不仅是了解知识,更是内化并掌握知识。在信息时代以前,人们旺盛的求知欲与贫乏的求知途径是学习的主要矛盾。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一矛盾已转变为人有限的认知能力与海量的知识间的矛盾。智能手机的使用,既无法快速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却将巨量的知识呈现在人们面前,无疑是对学习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正如边际效用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过量的信息只会给人来带物极必反的负效用。
第二,在人格的塑造上,其影响是弊大于利。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完善人格是学习的核心价值。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只有心灵才能唤醒心灵。我们的人格,正是在与亲人师长的点滴相处中耳濡目染,逐渐形成的,决不是那薄薄的屏幕和小小的耳机可以完成的。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人们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机,无形中便减少了与亲人师长的相处。试问当亲人师长的言传身教被扁平直观的智能手机所淡化,我们的人格又如何健全,学习的价值又如何实现?
第三,在创新的实现上,其影响仍是弊大于利。实现创新是学习的追求,而创新,源于人的思考和实践。事实上人们更愿意通过智能手机获得自己所需的结论,但知其然绝非知其所以然,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寻找答案的确方便快捷,但这种便捷的本质是对结果的追求,省略的是人们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发散思维的过程。这恰恰破坏了创新的土壤,足见其弊大于利。
今天,我们说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学习的影响弊大于利,并非要否定智能手机,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进入了误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进而抑其弊而扬其利,才能让智能手机造福你我,惠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