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传统医学_中医学和阿育吠陀的基本原理比较_穆罕默德_哈施米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传统医学:中医学和阿育吠陀的基本原理比较
穆罕默德·哈施米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70
)摘 要:阿育吠陀是印度的传统医学,在梵文中意为生命的科学。

阿育吠陀与中医有相似的特点,这两种系统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都是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哲学。

这两种亚洲传统医学中最常用的草药在使用和特点解释上是相同的,比如药物都有寒热的属性。

中医有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的理论体系,
阿育吠陀医学有三元体液理论。

中医有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阿育吠陀有《
遮罗迦集》和《妙闻集》。

《遮罗迦集》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草药、治疗原则和预防,这点和《素问》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很相似。

中医有阴阳理论,而阿育吠陀的理论基础是三个dosha。

阿育吠陀的术语如同中医术语一样难以用英语解释。

Pitta大概对应中医术语“火”比较合适,Kap
ha可以对应“痰”,Vata可以对应“风”,Rasa和中医的“谷气”相似。

中医伤寒有六经传变,温病学理论有卫气营血传变。

阿育吠陀认为疾病的发展有doshas的积累、doshas加剧发展和doshas溢出三个阶段。

中医所重视的血瘀理论,在阿育吠陀看来不是内科的重点问题。

针灸在西方的推广、中医师在发达国家开业、中国政府中药出口政策和海外人员来中国学习中医使中医的海外加速发展成为可能。

相比而言,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做的还不够。

关键词:中医;阿育吠陀;阴阳;三元体液;黄帝内经;遮罗迦集
中图分类号:R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3)02-0002-
02A Fundamental Comp
arison of two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s: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Ay
urvedaMohammad Hashemip
our(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70,China)Abstract:Ayurveda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native to India;Ay
urvedic medicine has some similariti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GM).Both systems are philosophical,rather than scientific,and are basically aimed at improving life.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herbswhich are most commonly-used in each of these two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s are similar.TGM has a strong 
association to the Yin andYang theory while Ayurveda believe in the supremacy of the three doshas(tridoshas)system.This paper is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s ofthese two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s,similarities,differences,disease prog
ression,and world Globalization.Key 
Words:TCM;Ayurveda;Yin and Yang;Tridoshas;Huangdi Neijing;Gharaka Samhita1 介绍
阿育吠陀(Ay
urveda)是一种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一词是梵语,在梵文中意为生命的科学。

ayus意味着生命,veda意味着科学。

因此,阿育吠陀,传统印度医学,通常被翻译为生命科学,换言之,阿育吠陀是用于改善生命的指标。

阿育吠陀与传统中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这两种医学系统,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都是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哲学。

约有半数以上最常用草药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在这两种亚洲传统医学体系中是相似的,例如它们均描述了药物的寒热属性,能治愈的症状以及对机体津液的影响。

传统中医有
一套关乎阴阳五行、脏腑、
气血津液的强大理论体系,而阿育吠陀医学的整体结构也相当复杂,有至高无上的三元体液理
论,包括Kap
ha、Pitta、Vata,其实这三者常被视为食物转化和运输的传变阶段,
而不作为物理结构或功能的器官[5
]。

笔者认为中医通过专注于现代科学研究、技术和调查,已实现了
医学哲学领域的突破。

相反,阿育吠陀医学并未完成该种转型,它在阿育吠陀医学和现代医学间的差异中挣扎,因此又回归到了古代和印度哲学。

例如,
在最近一个时期,草药配方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医学的进步,
一些草药配方或草药已批准在现代医学中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2 基础资源
中医和阿育吠陀均依赖于传统的基础哲学。

中医有古



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大约写于公元前100年。

这两本书被沿用为参考书籍,许多医家均据此经典之作来撰写医学著作。

《素问》被认为是主要文本,描述了五行、针灸、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

阿育吠陀中,两大著名理论是《遮罗迦集》和《妙闻集》。

据估计,Sage Charaka的《遮罗迦集》和Sage Susluuta的《妙闻集》约成书于公元100年,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相当有影响力的作品。

这些书比黄帝内经要庞大得多,《妙闻集》主要记载手术和外科操作程序,但《遮罗迦集》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草药、预防和治疗原则,这点和《素问》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很相似。

中医学中的《素问》和阿育吠陀中的《遮罗迦集》均为促进人类日常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还介绍了疾病的诱因,特别是疾病的进展恶化以及当前的治疗程序。

因为《素问》主要涉及针灸治疗疾病,而《遮罗迦集》主要谈及中草药、按摩、灌肠等,所以《遮罗迦集》也可以媲美其他中医药经典书籍,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6]。

在阿育吠陀疗法中,应用精油进行医疗按摩和用特定油膏进行灌肠是很基本的医疗方法。

3 术语
正如笔者所提到的,阿育吠陀的理论基础是三个dosha:Kapha,Pitta,Vata,就好比中医术语一样,阿育吠陀的术语也难以用英语解释。

Pitta在阿育吠陀中表示胆汁,并细分为黄色和黑色,其本质是燃烧感、提升和令人兴奋的状态,此概念与中医术语中的“火”比较贴切。

另外,Pitta中有一亚型命名为Agni,是指消化系统的“火”,在中医术语中,我们将其称之为“胃火旺”。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术语Pitta对应中医理论的“气”(尤其是脾胃气虚)和“火”比较合适,因为它有温暖、炎热、向上之性[5]的意思。

阿育吠陀中的Kapha有中医理论中“痰”的特征,因为它的定义和规格几乎和“痰”一样。

Vata在《遮罗迦集》中描述如下:在物质世界移动时,Vata能打破群山之巅,在树上移动,激起海洋波涛,使地球震动,推动云彩漂移,导致霜冻、暴雨、尘土、风沙、闪电,以及导致作物失败。

它可以诱发机体疼痛和疾病,游离流窜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破坏、伤害精力、肤色、幸福,导致悲伤、恐惧、惊吓、混乱,甚至精神疾病。

笔者认为阿育吠陀中描述的Vata类似于中医理论中的“风”,“风”在中医学中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同样,Va-ta的概念也是值得商榷的。

部分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假设“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因其诸多表现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发作、震颤等。

Vata,与Pit-ta和Kapha不同,在《遮罗迦集》中有两个具体章节对其进行阐述,这标志着它在阿育吠陀中概念的复杂性。

4 比较示例
根据阿育吠陀医学,三元体液理论中三个dosha的和谐与平衡,取决于消化系统之火(胃火)的强弱。

因此,人类应该谨慎地对待消化系统之火(胃火),并尝试将其储存[6]。

当有正常的饮食欲望,而无任何胃部胀气及沉重感,在饮食过程中及食后无任何不适,我们可将“胃火”视为正常。

过度饮用冰水、暴饮暴食或嗜食过度油腻之物,如肉类,吃饭时尚有未消化的食物积存在胃内,以及情绪问题,如愤怒、悲伤、恐惧、焦虑、贪婪、担心等,均会导致脾胃虚弱。

同样中医认为,凉性食物或水可能会导致脏腑功能衰弱、脾肾阳虚等;潮湿可能会导致脾脏损伤(消化伤害);减少过度性活动,在疾病预防和协调身体中有显著作用。

此外,根据传统中医学,如果我们食用健康食品,并有良好的消化功能,机体会产生正常的“气”(称之为谷气),它可以制造血液并促进健康。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健康的食物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产生Rasa,它具有和“谷气”相同的功能,有助于产生健康血液。

5 疾病进展
最初,中医认为感冒的致病因素能影响身体的六个阶段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3],后来,加入了中医温病的致病因素,为卫、气、营、血(温病理论),这是关于温病致病因素的四个相关水平阶段[4]。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疾病发展的概念与中医不同。

RobSvobodal[6]认为,消化系统之火的虚弱是所有疾病的根本原因,Vata是所有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

阿育吠陀认为,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积累、加剧,以及溢出。

积累:致病因素影响身体,相关doshas积累在特定的身体部位。

加重:在此阶段,doshas持续存在,并增长和放大,将以蓄积的压力加强机体的症状。

溢出:如果病程被允许肆无忌惮的加剧,doshas会流窜自己的局部区域,在身体上游荡,寻找新的病灶。

关键点: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关于瘀血及其治疗是其关注的焦点,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以促血旺行;而阿育吠陀医学治疗血瘀,通过刺激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并非其所关注点,因此,中医所重视的血瘀理论,在阿育吠陀看来不是内科的重点问题。

6 全球化发展
在过去的25年中,中医药院校开遍世界各地,这是一场使世界各国人民获得中医药疗法的伟大运动。

我认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被推广至西方医学的是针灸,它不同于任何西医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因此与其他中草药治疗方法相比,发展的阻力较小。

然后,这些针灸师逐渐将处方草药配合针灸,为他们的病人实施治疗,从而使得中医学日益发达。

(2)此外,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有中医为华人群体提供中医药治疗服务,这种现象有助于中医学在这些国家的发展。

此外,中国也热衷于出口中医药,政府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每年都有海外人员慕名前来中国学习中医药文化,这些都使中医的海外加速发展成为可能。




蕲艾化学成分研究
魏海胜1,吕 丰1,张令令1,洪宗国1*,吴焕淦2
(1.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1203
)摘 要:目的:对产于湖北蕲春的艾叶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
hadexLH-20、MCI gel CHP-20、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UV、1 H-NMR、13 
C-NMR及二维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从蕲艾叶中分离到6个黄酮单体化合物,分别为5,7,3′
,4′-四羟基二氢黄酮(1)、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2)、5,7,4′,5′-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3)、芹菜素(4)、木樨草素(5)和槲皮素(6
)。

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蕲艾;化学成分;黄酮化合物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3)02-0004-
03收稿日期:2012-10-
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9CB522900
)作者简介:魏海胜(1986-),男,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

通讯作者:洪宗国(1958-)
,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艾灸的物质基础。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Artermisia argy
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
1]。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其中以产于湖北蕲春者品质最好,最具道地性。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艾为胜,用充方
物,
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目前,对蕲艾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其它化学成分研究较少[
2]。

本实验室对蕲艾的前期研究发现,
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的艾叶中的挥发油、黄酮及鞣酸的含量,均以蕲艾最高[
3-
5]。

为了进一步明确蕲艾作为道地性药材的物质基础,本文对蕲艾叶的乙酸乙酯
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从中共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1)、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2)、5,7,4′,5′-四羟基,
3′,6-二甲氧基黄酮(
3)、芹菜素(4)、木犀草素(5)和槲皮素(6),其中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实验
1.1 仪器
LCQ fleet LC/M Sn液/质联用仪(Thermo 
scientific公司),UV/V-
16/18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BRUKER DRX-
500MHz和AM-400MHz型超导核磁共振仪;Ultimate-300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公司);薄层层析硅胶板GF254(
青岛海洋化工厂);HP-
20大孔吸附树脂(郑州勤实科技有限公司);MCIGEL CHP-20(Mitsubishi Chemical公司);Sep
hadex LH-20(18-111um)(GE Amersham公司);SP-120-10-C18-
BIO半制备柱(10mm×250mm,
苏州环球色谱有限责任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比而言,
这些情形并未发生于阿育吠陀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做得还不够。

阿育吠陀医学实践中被公认为最重要
的部分是草药,
尽管有众多医学经典书籍是关于阿育吠陀的食物和饮食的,但它们并不被认为是其它医疗体系的医
疗实践。

阿育吠陀讲师比中医师要少很多,
而且它在西方的传播也没有任何官方许可的做法,许多高校也并不提供
这门学科的教育,
阿育吠陀草药多是通过中国出口到西方,草药贸易金额占很小比例。

参考文献:
[1] JIA XU 
CHEN,MOHAMMAD HASHEMIPOUR.Chinesemedicine study 
guide diagnostics[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PMPH),2007:100-118,104.[2] ZHU MING.The medical classic of the yellow emp
ero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3] CRAIG MITCHELL,FENG YE,NIGEL WISEMAN.Shang
Han Lun(On Cold Damage):translation &commentaries[M].Paradigm Publications,1999:10-12.[4] LIU GUOHUI.Warm Diseases:a clinical guide[M].SeattleWA:Eastland Press,2001:3-18.[5] SVOBODA R,LADE A.Tao and Dharma:Chinese 
medicineand ayurveda[M].Lotus Press,1995:40-50.[6] ROBERT E.Svoboda,ayurveda,life health and longevity
[M].The Ay
urvedic Press,2004:75-80.(本刊编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