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瓦斯隧道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隧道踏勘报告

隧道踏勘报告

XX铁路GGTJ-1标XX隧道地表踏勘报告XXXXXXX有限公司XX铁路项目部XXXX年X月一、地下水隧道区总体位于邦土穹隆区,位于邦水岩溶盆地南侧,该盆地为一东西向条状盆地,长约10km,宽1-2km,盆地底绿阴河、石板河东西向穿过盆地,整个盆地穹隆核部由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碳酸盐岩类构成,区域性的邦水正断层及渔洞山正断层从盆地穿过,次级断层密集发育,致使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为岩溶的发育及地下水的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沿盆地四周有十余个岩溶大泉、暗河出口分布,流量1-40L/S不等;地表水主要以全隧均从可溶岩中通过,调查发现漏斗、溶洞、暗河、泉水等强岩溶发育形态均存在。

1)在里程DK97+715右侧180米和DK97+860左60米分别发育溶洞,为干溶洞。

2)在DK98+250左侧106米,沿鱼洞正断层发育一直径约2米漏斗;3)在DK98+300右20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958m,暗河流量达30升/秒;在隧道出口端右侧约15米处发育一溶洞,有岩溶裂隙水流出,流量0.5升/秒。

4)在DK98+300右20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958m,暗河流量达30升/秒;在DK98+215左1050米,地理位置位于营盘村村口左侧发育有一大型的暗河出口,洞口呈三角形,高约5~10m,宽约3~5m,出露标高约为890.0m,延伸方向S64°W,测得水流量约为5升/秒;5)在DK98+370左680m见暗河出口,出露标高约为895.0m,洞口呈椭圆形,约1米高,洞口朝向N75°E,洞口处有水流出,另有一直径约20cm 的水管埋置于洞口处,为下游营盘村饮用水水源,地表见该处水流量约为3~5升/秒,并随冲沟排出。

在隧道出口端右侧约15米处发育一溶洞,有岩溶裂隙水流出,流量0.5升/秒。

隧道进出口端沟水为主,平时沟内水量稀少,时常干涸。

洞身地表有小的沟壑,但只在雨季时才有少量流水,地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不发育。

(整理)大别山隧道2#斜井QC成果汇报材料-原稿

(整理)大别山隧道2#斜井QC成果汇报材料-原稿

提高硬岩爆破质量缩短斜井掘进时间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2#斜井工区QC小组一、概况1.1工程概况大别山隧道地处大别山腹地湖北省麻城市,穿越大别山山脉孟匠岩主峰,进口里程为DK212+429,出口里程为DK225+682,隧道全长13253m。

大别山隧道是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之一。

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大别山隧道共分两个标段(即WHSD-1标、WHSD-2标),我工区负责施工WHSD-2标段(即大别山隧道2#斜井(XDK1+073~XDK0+000)、大别山隧道(DK221+500~DK228+774))。

大别山隧道2#斜井位大别山隧道右侧,与大别山隧道中线正交于DK221+450,综合坡度为8.2%,斜井全长为1077.59m,斜井采用独头掘进,斜井与大别山隧道采用正交双联连接方式。

计划工期安排:大别山隧道2#斜井洞口准备工期为3个月,斜井施工工期为7个月。

1.2地质概况大别山隧道及大别山隧道2#斜井均位处剥蚀中低山区,山势陡峻,沟谷纵横,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境内最高点位于孟匠岩,高程为879.9m,最低处为隧道出口附近,高程约为190m,其相对高差达690m,自然坡度为10~45°不等。

洞身地段沟谷地表水发育,在桃李冲、石冲、饶家畈等处形成谷地。

大别山隧道2#斜井穿越围岩级别依次为Ⅴ、Ⅳ、Ⅲ、Ⅱ、Ⅳ、Ⅱ级,斜井所穿越围岩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此外斜井还要经过节理式断层区,节理产状为120°∠80°。

围岩级别长度(m) 地质概况Ⅴ20.54二长花岗岩,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Ⅳ83.38Ⅲ160.57Ⅱ813.10 二长花岗岩,岩体较完整,石质坚硬、性脆,局部节理较发育,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1.3小组概况表1 小组概况及组成小组名称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2#斜井工区QC小组组建日期2005年6月20日注册日期小组类型现场管理型注册号攻关课题名称提高硬岩爆破进尺、缩短斜井掘进时间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 罗治军男34 本科高级工程师工区总工组长组织实施2 熊凯斌男31 大专工程师工区副总工副组长组织实施3 安湘山男36 大专工程师工区副主任副组长组织实施4 胡红卫男35 硕士高级工程师工区主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5 党红章男31 本科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技术指导6 王小健男31 本科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组员过程控制7 席九龙男31 大专工程师测量工程师组员实施决策8 宋星光男24 本科工程师隧道工程师组员实施决策/资料收集9 韩文平男33 高中高级技师开挖队队长组员实施决策10 陈伟男33 高中中级技师开挖队副队长组员实施决策活动时间2005.6.20~2005.12.31 循环次数三次该QC小组共有10人组成,全部人员接受TQC的学习和教育平均在48小时以上。

瓦斯隧道施工情况汇报范文

瓦斯隧道施工情况汇报范文

瓦斯隧道施工情况汇报范文瓦斯隧道施工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是瓦斯隧道的施工负责人,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施工情况。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施工进展。

自从上次汇报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隧道的地基基础工程,目前正在进行隧道的主体结构施工。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隧道的桩基础和地下支护工程,确保了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在进行隧道的管道敷设和通风系统的安装工作,以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

整体进展顺利,工期可控。

其次,我想谈谈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我们在地基处理和支护工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我们不得不对地质情况进行多次勘察和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同时,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劳动保障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们已经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进行隧道的主体结构施工,并逐步完成隧道的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隧道的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隧道的按时完工,并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便利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瓦斯隧道施工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谢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雅泸瓦斯隧道专题施工方案

雅泸瓦斯隧道专题施工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雅安经石棉至泸沽高速公路C13合同段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方案拟制:日期:2008 年元月18 日审核:日期:2008 年元月19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目录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5)1编制依据 (5)2瓦斯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5)2.1徐店子隧道 (5)3总体施工方案 (7)4施工方案 (8)4.1开挖支护 (8)4.2衬砌 (8)4.3通风排水 (8)5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9)5.1开挖支护 (9)5.2衬砌施工 (15)5.3瓦斯设防段衬砌 (17)5.4不良地质处理 (22)6揭煤、防突措施及排放瓦斯 (23)6.1设计基本情况 (23)6.2揭煤防突施工方法 (24)6.3揭煤、防突及排放瓦斯具体设计 (25)6.4安全防护措施 (35)7瓦斯抽放设计 (37)7.1施工期间的瓦斯抽放 (37)7.2营运期间抽放瓦斯 (39)8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技术措施 (39)8.1设计指导思想 (39)8.2隧道施工通风 (40)9防止瓦斯突然涌出 (44)10徐店子隧道防爆工程量及防爆机械设备 (47)11安全保证措施 (47)11.1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47)11.2机电设备及供配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48)11.3安全培训 (52)12质量保证措施 (53)13工期保证措施及工期安排 (54)14隧道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55)14.1编制目的 (56)14.2应急响应机构及职责 (56)14.3建立事故报告制度 (56)14.4建立抢险保障系统 (56)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根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J117-200)1.3《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J163-2002)1.4《煤矿安全规程》(2001版)1.5《公路隧道施工规范》2瓦斯隧道工程地质概况2.1徐店子隧道隧道进口基岩裸露,岩壁陡立,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有零星崩塌或掉块现象,地形坡度达70~80°,坡面覆盖少量第四系残积土,植被稀少;出口与大宝山隧道进口相接,第四系崩坡积层覆盖严重,上陡下缓;该隧道洞口段地质较差,主要为Ⅳ、Ⅴ类围岩,岩层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隧道涌水勘察报告范文

隧道涌水勘察报告范文

隧道涌水勘察报告范文隧道涌水勘察报告时间:20xx年xx月xx日地点:xxx隧道一、概述本次隧道涌水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次勘察针对xxx隧道进行,勘察范围涵盖了隧道内部的各个区域。

二、勘察方法1. 外部勘察:通过实地考察隧道附近的天然水源、雨水排放系统等,了解隧道外部涌水的可能原因。

2. 内部勘察:通过进入隧道内部,查看隧道墙面、洞口等部位的情况,勘察涌水部位的分布和涌水量。

三、勘察结果1. 外部勘察结果根据我们的勘察,发现隧道附近存在一个天然水源,水源距离隧道约xx米,水流量较大。

此外,发现附近区域的雨水排放系统存在一定问题,当降雨较大时,排水不及时,容易导致水源进入隧道。

2. 内部勘察结果进入隧道后,我们发现涌水主要集中在隧道顶部和墙面的低处。

隧道顶部存在几处明显的渗水点,涌水较为明显。

墙面的涌水主要集中在连接部位。

四、处理措施根据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处理措施:1. 对隧道外部的水源进行处理:考虑采取拦截措施,将水源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其进入隧道。

2. 对附近区域的雨水排放系统进行改进:增加雨水排放管道的数量和容量,确保排水顺畅。

3. 对隧道内部的渗水点进行修复:对隧道顶部和墙面的渗水点进行封堵,采取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涂覆或填充。

4. 对隧道墙面连接部位进行加固:加强连接部位的密封性,防止水源从连接缝隙渗入。

五、结论通过本次隧道涌水勘察,我们发现涌水主要是由于隧道外部的水源和附近区域的雨水排放问题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建议施工单位根据勘察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持续监测涌水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六、致谢在此,特别感谢隧道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对本次勘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希望勘察报告能对隧道施工工作有所帮助,祝隧道工程顺利完成。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瓦斯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新建。

瓦斯隧道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批准:。

二〇〇九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 .................................................................... ......... - 1 -二、编制原则 ................................................................. .................................................................... ......... - 1 -三、工程概况 ................................................................. .................................................................... ......... - 1 -四、不同地质、不同级别围岩的超前预报及预防瓦斯的施工方法 ...................................................... - 2 -1、V级围岩段 ................................................................. .................................................................... - 2 -2、Ⅲ、IV级围岩段 ................................................................. .......................................................... - 2 -五、不同地质情况下采用的不同施工工法 ................................................................. ............................. - 3 -1、钻爆、出碴、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 ................................................................. ............... - 3 -2、帷幕注浆 ................................................................. ..................................................................... - 10 -3、断层破碎带 ................................................................. ................................................................. - 13 -4、防水板铺设 ................................................................. ................................................................. - 13 -5、二次衬砌 ...................................................................................................................................... - 15 -6、仰拱及填充 ................................................................. ................................................................. - 16 -7、围岩监控量测 ................................................................. ............................................................. - 16 -六、技术措施 ................................................................. .................................................................... ....... - 19 -1、瓦斯隧道施工措施 ................................................................. ..................................................... - 19 -2、其它技术措施 ................................................................. ............................................................. - 25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 - 30 -1、施工组织安全保证 ................................................................. ..................................................... - 30 -2、保证洞口施工安全 ................................................................. ..................................................... - 30 -3、加强险段险情处理 ................................................................. ..................................................... - 30 -4、做好不良地段围岩支护 ................................................................. ............................................. - 31 -5、搞好洞内爆破作业 ................................................................. ..................................................... - 31 -6、改善洞内施工环境 ................................................................. ..................................................... - 31 -7、加强洞内用电管理 ................................................................. ..................................................... - 31 -八、环保、水保措施 ................................................................. ............................................................... - 31 -1、环境保护方针 ................................................................. ............................................................. - 31 -2、环境保护目标 ................................................................. ............................................................. - 31 -3、环境保护体系 ................................................................. ............................................................. - 32 -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 ......................................... - 33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 - 35 -九、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 ........................................................... - 35 -1、劳动保护用品配备 ................................................................. ..................................................... - 35 -2、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 ............................................. - 35 -3、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 ............................................. - 35 -4、健康教育 ................................................................. ..................................................................... - 36 -5、降低劳动强度 ................................................................. ............................................................. - 36 -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 ..................................................... - 36 -7、定期体检 ................................................................. ..................................................................... - 36 -十、文明施工 ................................................................. .................................................................... ....... - 36 -1、文明施工的目标 ................................................................. ......................................................... - 36 -2、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方案 ................................................................. ................................. - 37 -3、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 ............................. - 37 -瓦斯隧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隧道施工、设计图纸;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10003—2005;9、隧道施工、设计图纸;1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两册)(TB10401-2003);13、《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14、《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6、《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1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高瓦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白杨林

高瓦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白杨林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1. 编制依据 .............................................................................................................................................2.风险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要述............................................................................................................2.1白杨林高瓦斯隧道概况.....................................................................................................................2.2隧道风险特点.....................................................................................................................................2.2.1地形地貌 ........................................................................................................................................2.3地质特点 ............................................................................................................................................2.3.1不良地质分布.................................................................................................................................2.4 施工方案概述....................................................................................................................................2.4.1 洞门施工方法................................................................................................................................2.4.2 超前支护........................................................................................................................................2.4.3 洞身开挖........................................................................................................................................2.4.4 初期支护........................................................................................................................................2.4.5 二次衬砌........................................................................................................................................2.4.6 施工通风方案................................................................................................................................3. 管理机构与职责..................................................................................................................................3.1风险管理小组.....................................................................................................................................3.1.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3.1.2 安全技术组....................................................................................................................................3.1.3 现场工作组....................................................................................................................................3.2工作职责 ............................................................................................................................................3.2.1领导小组职责:.............................................................................................................................3.2.2 安全技术组职责:........................................................................................................................3.2.3现场工作组职责:.........................................................................................................................4.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办法....................................................................................................................4.1施工风险评估流程图.........................................................................................................................4.2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4.3风险评估对象、目标.........................................................................................................................4.4风险评估策略和计划.........................................................................................................................4.5风险识别和评价办法.........................................................................................................................4.6风险识别方法.....................................................................................................................................5.基本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析................................................................................................................5.1 基本风险源识别................................................................................................................................5.2基本风险点清单.................................................................................................................................6.风险评价 ...............................................................................................................................................6.1瓦斯突出、爆炸.................................................................................................................................6.2坍方 ....................................................................................................................................................6.3突水突泥 ............................................................................................................................................6.4 进口危石处理....................................................................................................................................附表8 风险登记表。

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与施工验证分析

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与施工验证分析

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与施工验证分析曹波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摘要:近些年,高速铁路隧道修建积累了丰富的勘察设计与施工经验,而山区隧道的勘察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

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隧道区物探的异常和区域地质资料的可溶岩分布,应引起项目负责人的高度警惕。

施工前应进行更加详细的地质调查、加密布置勘探孔、采用不同方法的物探验证和深孔钻孔等手段进行验证,施工时更加重视超前水平钻和地质雷达等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通过总结提炼了勘察与施工配合的相关内容,提升了我院山区铁路勘察的方法和经验,更好地指导施工期隧道地质配合。

关键词:山区铁路 隧道勘察 围岩划分 施工验证中图分类号:U4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113-04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Ver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of a MountainRailway TunnelCAO Bo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70 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s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ex‐plor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mountain tunnel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troubles the industry.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project leaders should be highly alert to the anomaly of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in the tunnel are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oluble rocks in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 carry out more detaile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fill the layout of exploration holes, and us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geo‐physical verification, deep hole drilling and other means to verify, and the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such as advanced horizontal drilling and geological radar during construction. By summarizing and refining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our institute has improved the methods and experience of railway explo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to better guide the geological coordination of tunnels dur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 Mountain railway; Tunnel survey;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Construction verification在铁路建设中,由于我国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相对分立,勘察与设计的协同,勘察与施工的相互验证均存在诸多壁垒,造成勘察技术的积累发展险阻重重[1-2]。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3(五篇范文)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3(五篇范文)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3(五篇范文)第一篇: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3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通过矿总工和通防科调查,对于4月3日夜班主井局扇烧坏和瓦斯超限汇报如下:1、事故经过4月3日夜班3点20左右,由于焦化厂电源停电,另一供电回路电压不稳,主井风机停风,几秒钟时间恢复,然后几秒钟时间又停电、停风,备用局扇往复自动切换。

这样来回4到5次停电停风、切换风机,导致主井局扇烧坏。

在这期间,监控值班员发现停风报警,打电话通知值班领导和井口值班室,但是都没有人接电话,后面电话打通后瓦检员告知值班领导已经在处理。

值班领导王萌和项目部值班领导杨天辉在值班室发现风机停风,迅速赶到现场,发现风机往复停、送风,没有及时通知井下撤人和电工前来维修。

瓦检员吴俊峰升井后问杨天辉是否撤人,杨天辉未同意,而是通知电工过来维修,几分钟后电工发现风机烧坏,启动备用风机,恢复通风,瓦斯已超限,浓度达到1.36%。

2、事故原因由于焦化厂电源停电,另一供电回路电压不稳,主井风机停风,几秒钟时间恢复,然后几秒钟时间又停电、停风,备用局扇往复自动切换。

这样来回4到5次停电停风、切换风机,机电人员未及时处理,导致主井局扇烧坏,瓦斯超限浓度达到1.36%。

3、处理措施通知电工前来维修,手动切换到备用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并排除积聚瓦斯。

4、事故责任值班领导杨天辉发现停风没能及时通知电工前来查看维修,值班领导王萌和杨天辉发现停风没有及时通知井下撤人。

主井掘进工作面施工班、组长王文礼发现停风,没有打电话到地面询问原因,没有引起重视指挥工人撤退。

瓦检员吴俊峰在事故期间不在井下检查瓦斯,没有打电话到地面询问原因,没有协助班、组长处理,而是自行升井。

通报批评以上各位人员,望大家引以为戒。

5、防范措施① 瓦斯检查员24小时在井下跟班检查瓦斯。

② 因各种原因造成停风,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至地面。

③ 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必须随时正常有效工作。

定造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word资料22页

定造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word资料22页

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线定测定造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K11+970~DK13+535)编写者:刘柏林复核者:时环生审核者:审定者: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2019年6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定造隧道进口位于右江南岸低山丘陵区的山体斜坡处;出口位于岩溶中低山区的山体斜坡上,起迄里程DK11+970~DK13+585,全长1565m。

隧道最大埋深约90m。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该隧道定测在综合分析利用1:20万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地质调查,采用了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物探等勘察手段,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拟建场地进行了综合性勘察,综合分析和评价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及成果资料完成工作量统计如下表:1.工程地质调绘2.地质观测点 3个;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册;4.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平面图两张;5.隧道进出口放大纵断面图两张;6.隧道洞口横纵断面图两张;7.隧道洞身纵断面图一张;8.定造隧道浅埋段放大纵一张;9.定造隧道浅埋段横断面一张;10.定造隧道浅埋段平面图一张。

四、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形地貌工点位于低山丘陵区及岩溶中低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山体自然坡度15°~30°。

高程为130~290m,相对高差60~160m,地表灌木及杂草丛生。

隧道进出口处地形较缓,植被较发育。

隧道最大埋深约90m。

(二)气象特征场地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征为: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偶有奇寒,干湿季节明显。

右江谷地夏热冬暖,夏湿冬干,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22℃,最高气温40.0℃,最低气温-0.2℃,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以上。

雨量集中在5~9月份,无霜期多在300天以上。

最大风速16m/s,其最大风时的风向为ESE。

(三)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特长瓦斯、岩溶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特长瓦斯、岩溶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8
7、能够反映先进技术或工程全貌的照片
图 1 红岩湾隧道进口全貌
图 2 红岩湾隧道出口全貌
9
图 3 地质雷达检测
图 4 地质围岩量测检测
10
图 5 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图 6 瓦斯视频检测系统
11
图 7 隧底暗河照片
图 8 隧底暗河照片
12
三、评审意见
初 审 意 见
专业组负责人: 年月 日
评 审 委 员 会 评 审 意 见
4
1)施做超前钻孔 超前钻孔在上台阶布设 3 个,钻孔直径 65mm,每个钻孔深度 80m,其中孔 1 为水平钻孔,孔 2、孔 3 钻孔为倾斜钻孔,孔 2、孔 3 钻孔终孔点超出 隧道开挖轮廓线 10m,前后两循环钻孔搭接长度为 5m。
每循环超前钻孔施工完成后对前方的瓦斯压力、钻孔瓦斯涌出量、钻孔瓦斯涌出 衰减系数进行测定,并计算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瓦斯涌出量,根据瓦斯涌出量核定施工 工区的瓦斯等级,同时预测施工前方可能出现异常瓦斯涌出情况或判定是否存在煤与 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加固方法,既保证了隧道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确保了运营安全及施
工安全。2010 年 7 月 6 日红岩湾特长瓦斯、岩溶富水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
进度,节约了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施工单位积累了
宝贵的施工经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通过对该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实
(2)对施工机械进行防爆性能改装,以满足施工要求。 (3)洞内照明系统采用由洞内防爆变压器输出经矿用防爆主电缆在各相应地段 设置照明及信号专用 ZXB4 型综合保护装置,将 380V 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电源降为 127V,用分支电缆、防爆接线合接入防爆灯具,以满足道路和施工的需要。 (4)红岩湾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节理裂隙和断层构造带发育,洞口浅埋、 隧道局部地段可能穿越溶洞发育区、煤层、采空区、富水地段、暗河地段,所以对隧 道前方地质进行超前探测,作出准确的预报,及时采取必要的预支护和防范措施,做 到边施工边设计,实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理念。是隧道施工施工安全的重 要保证手段 (5)依据《公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的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第一阶段施工通 风采用压入式,单独向各自洞内供风,新风由洞外经通风管压入,污风由洞内排出; 第二、三阶段为横通道贯通后,施工通风采用巷道式,形成巷道式通风,根据掌子面 施工情况选择进新风和排污风的通道,隧道开挖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2.2、施工技术创新点 (1)溶腔地段施工 1)溶腔位于隧道拱顶及拱腰,采用主动初期支护的型式,初期支护面预留两节 不小于 2 米的泵送混凝土管,待初期支护达到一定强度(3-4 天)后,利用混凝土输 送泵泵送混凝土,拱顶填充厚度不小于 2m,拱腰空腔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密实。 2)溶腔位于隧道下方,首先调查溶腔内有无水,其次利用精密测量仪器详细勘 测隧底下方溶腔与隧道主体的位置关系。 (2)瓦斯涌水地段

XXX隧道地质勘察报告

XXX隧道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1)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1)四、自然地理概况 (1)(一) 地理位置 (1)(二) 地形地貌 (1)(三) 气象特征 (2)(四)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五) 地震动参数 (2)五、工程地质特征 (2)(一) 地层岩性 (2)(二) 地质构造 (3)(三) 水文地质特征 (3)六、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3)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一)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二) 隧道围岩分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4)(三) 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条件 (5)八、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 (5)一、附件:二、 XXXXX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1: 2000)三、 XXXXX隧道进口工程地质平面图四、 XXXXX隧道出口工程地质平面图五、 XXXXX隧道洞身工程地质纵断面六、 XXXXX隧道进出口放大工程地质纵断面七、 XXXXX隧道进口工程地质横断面八、 XXXXX隧道出口工程地质横断面九、 XXXXX隧道进口弃渣场工程地质断面图十、 XXXXX隧道出口弃渣场工程地质断面图十一、地质柱状图十二、XXXXX隧道土工试验报告十三、XXXXX隧道岩石试验报告一、工程概况新建XX铁路工程XXXXX隧道位于XXXXX镇XXXXX, XXXXX隧道起讫里程DIIK4+120~DIIK5+730, 全长1610m, 洞深最大埋深约48m。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该隧道定测阶段的调查工作始于XX, 外业钻探日期为XXX, 水、土、岩的试验工作为XXX, 资料整理工作于XX结束。

本次定测针对该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技术要求, 采用地面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1: 2000)、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资料综合分析(含区域地质资料、初测资料的分析)等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工作过程中, 地质分界线的填绘主要利用手持GPS定点, 钻孔的定位采用中线桩及全站仪, 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室内试验进行。

大坡山隧道施工调查报告

大坡山隧道施工调查报告

施工调查报告由我昆玉项目部隧道分部承建的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Ⅱ标大坡山隧道,我项目部组建后,立即组织人员查阅已掌握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资料,根据本工程特点,组织技术、环保、物资、设备等有关部门对工程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规模、数量及特点大坡山隧道位于玉溪市北城镇西北部边缘山区,按200Km/h双线隧道设计,进口里程为DK25+965,在DK25+964.97处与岔庆沟双线特大桥相连,出口里程为D3K28+412,在D3K28+415.35处与大连池双线大桥相连,隧道总长2447m。

其中Ⅳ级复合550m;Ⅴ级复合420m;Ⅴ级抗震848m;明洞衬砌14m,具体数量见下表:大坡山隧道衬砌类型台账一览表进口端地形陡峻且紧邻桥台,灰岩地段岩溶发育,施工中遇突水突泥风险大,为避免桥隧施工干扰、减小施工风险,同时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于DK27+170处线路左侧设置横洞,隧道竣工后,横洞作为永久的救援通道,洞口采用栅栏门封堵,以防人畜误入,危及行车安全。

横洞下方为既有昆玉铁路,洞口距既有铁路仅有30m,洞口开挖采取控制爆破或非爆破施工,为避免碎石飞溅对既有铁路运营造成影响,在横洞下方砌筑挡墙、增设防护网,设置范围为横洞中线左右侧各30m。

同时在既有铁路附近设专职安全员,并及时与当地铁路运输部门取得联系,以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出口下方约40m外为天然气库,洞口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设置安全哨所,隧道掘进一定深度后,根据安全震速对天然气罐的影响确定何时采用钻爆开挖,以保证天然气库安全。

1.2、地形情况大坡山隧道地处玉溪盆地北西侧边缘地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横向冲沟发育,地面高程1690~1990m,相对高差200~300m,自然横坡20°~40°,局部陡峻,隧道最大埋深约190m。

1.3、气候特征本标段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差一般在10℃以内,以春秋气候为主,冬、夏季短,春、秋季长,降雨不多,年平均降雨量约800-950毫米,雨日130-150天,无霜期244 -365天,相对湿度68-79。

某隧道勘察报告

某隧道勘察报告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拟建场地属于沟谷斜坡地形,地貌单一,无不良地质作用,稳定性较好,宜于建筑。

2场地围岩主要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辉长岩。

3拟建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特征周期0.40s,拟建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场地土属岩石,Ⅰ类建筑场地。

4在地震烈度7度条件下,场地无液化土,抗震有利。

5场地隧道地层范围内无地下水,雨季时有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下渗,但不会形成稳定水位,场地地表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6场地内地基土属均匀地基土。

根据隧道不同的埋深情况,分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7隧道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围岩岩体破碎,应采取控制性施工。

2建议
1建议采用喷锚衬砌;洞口围岩为全风化和强风化辉长岩。

2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本隧道围岩类别为V 类;
3隧道施工方法建议采用新奥法,掘进方法建议采用人工掘进和机械掘进,不应采用大剂量放炮掘进;
4隧道掘进过程中,不应暴露时间过长,应及时进行支护施工,防止地表水的入渗及暴露于空气中加速基岩的风化;
5隧道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的破坏
6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表2
7本隧道岩层的坚固性系数可近似认为是摩擦系数。

8辅助工程措施建议采用超前导管法和超前锚杆法。

9本报告可作为拟建物施工图设计依据。

附注: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的公路隧道围岩标准,确定隧道围岩类别为V级。

瓦斯隧道施工总结[大全]

瓦斯隧道施工总结[大全]

瓦斯隧道施工总结[大全]第一篇:瓦斯隧道施工总结[大全]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总结1概述1.1兰渝纸坊隧道是高瓦斯隧道,公司申请了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推进中。

1.2本总结基于我们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为使大家对该隧道有一个详尽的了解,编写时与总结无关的一些内容没有删除。

1.3 文中的相关设计参数取自《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

2工程概况2.1施工简介纸坊隧道位于甘肃省岷县县城东边,于洮河右岸岷县奈子沟村东侧山坡进洞,在岷县正龙饲料厂后山坡出洞。

隧道位于西秦岭中山区。

山高沟深,地形起伏很大,洞身最大埋深248米,梁顶植被覆盖较好。

隧道起里程为DK201+817-DK206+952,全长5135米双线隧道。

隧道除进口段1037.809米,出口段797.856米位于R=40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路分别为5.5‰和-3‰的人字行坡。

隧道进、出位于国道G212路边,交通方便。

2.2工程地质、瓦斯情况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资料,该隧道工程范围内二叠系下统地层内含炭质板岩,存在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产生的地质条件,设计说明中具体瓦斯含量未明确。

3施工方案3.1总体施工方案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的通风方式;瓦斯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检测方式;隧道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人工风钻打眼,光面爆破,超前小导管和喷射砼支护,台阶法开挖,防爆挖掘机辅助防爆装载机挖、装,防爆自卸汽车运输,二次衬砌采用模板台车衬砌,砼在洞外集中拌和,防爆砼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二次衬砌在开挖、初期支护完成并满足有关要求后立即施工,尽快封闭,减少瓦斯溢出量。

3.2 重、难点施工方案隧道施工的通风方案、瓦斯监控方案、供电方案及机械防爆性能改装是实施性施工方案的重、难点。

3.2.1 通风要求综合考虑纸坊隧道的实际情况,通风方案回风风速按0.5m/s设计,为防止瓦斯积聚,对如塌腔、模板台车、加宽段、避车洞等处增加局扇或高压风进行解决,对于一般段落采用射流风机卷吸升压以提高风速,从而解决回风流瓦斯的层流问题。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 事故概述2019年1月1日凌晨1时10分许,某煤矿A采区一号回风井出现瓦斯超限事故,事故地点坐标:E120°20′51.38″,N30°57′25.70″。

事故造成3名矿工死亡,1名矿工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2. 事故原因分析(1)瓦斯超限原因:经认真调查和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煤层中瓦斯浓度超过瓦斯爆炸下限,达到了2.5%。

(2)监测设备故障原因:该矿截至事故发生时,没有对所在采区进行瓦斯监测,主要原因是瓦斯监测设备故障,需要送修,但运维部门一直未对此进行跟进。

(3)通风系统原因:该矿采取单向通风方式,通风不到位,导致瓦斯不能得到有效排放,加速了瓦斯超限。

(4)违规操作原因:在该煤矿A采区,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区域内作业,也没有佩戴瓦斯检测仪,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了闸门不严的行为,造成瓦斯大量外泄。

3. 处理措施(1)责任追究:对发生事故的采掘班组、监控班组、运维班组所涉及的人员进行严格问责,严肃追究其责任。

(2)整改措施:① 瓦斯监测设备的采购、维护和管理应该予以重视,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② 对采区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整治,确保通风到位,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③ 严格执行煤矿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岗前培训计划,培训操作人员,确保作业标准化。

(3)善后处理:对事故死亡矿工的家庭进行优抚和补偿。

4. 总结体会煤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保障我国能源供应。

但煤矿的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必须深刻反思以往的安全管理漏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坚决打赢安全这场持久战。

未雨绸缪,将瓦斯治理纳入煤矿的管理体系中,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严格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大坂山隧道应对瓦斯地段专项施工

大坂山隧道应对瓦斯地段专项施工

目录一.概况 (2)二、瓦斯的基本性质及爆炸的危害 (2)2.1瓦斯的成份及物理力学性质 (2)2.2瓦斯爆炸的条件 (3)2.3瓦斯爆炸的危害 (4)2.4国内研究现状 (6)2.4.1我国瓦斯隧道研究情况 (6)三、大坂山隧道应对瓦斯地段施工的安全专项方案 (7)3.1大坂山隧道瓦斯检测、监控安全方案 (7)3.2大坂山隧道防火、防爆安全方案 (9)3.3大坂山隧道通风安全管理方案 (12)3.4大坂山隧道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方案 (14)3.5大坂山隧道紧急救援与抢险的安全方案 (15)3.6大坂山隧道特殊工序审批方案 (16)3.7大坂山隧道进洞人员、机械安全管理方案 (17)3.8瓦斯隧道爆破安全管理方案 (19)3.9瓦斯隧道钻爆作业安全操作方案 (22)大坂山隧道应对瓦斯地段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概况目前大坂山隧道3#斜井进入平导施工,上游里程为PDK271+438,下游里程为272+355。

于2011年2月25日晚3#斜井进入平导下游施工架立拱架电焊施工过程中,引发不名物燃烧,技术人员立即组织工人撤退到安全地区,切断电源,并上报项目部。

项目部领导立即行动,有序指挥,经仪器检测不明燃烧物是瓦斯。

二、瓦斯的基本性质及爆炸的危害2.1瓦斯的成份及物理力学性质瓦斯是地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常见的有害气体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和氮气(N2)。

地层中的瓦斯,主要是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可燃气体,其熔点为-182.5℃,沸点为-164℃;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16kg/m3;分子量为16(空气平均分子量为29),比重为0.554,大约是空气的一半,由于比空气轻,容易积聚在隧道的顶部、塌腔中。

瓦斯的渗透性强,扩散速度快,约为空气的1.6倍,能穿过煤层或岩层的微小孔隙。

瓦斯无毒性,但当空气含量过多时,就会相对降低氧气含量使人窒息。

当其浓度达到43%时,氧气含量就会降到12%就会使人开始窒息;当其含量达到57%时,氧气含量就会降到9%,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死亡。

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总结

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总结

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总结第一篇: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总结山西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参数测定报告2014年12月23日根据山西省煤矿矿井瓦斯参数测定通知要求,现将我矿井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及安全实施建设情况1、山西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临县城南约50km处,行政区划分属临县高家山乡。

批准开采煤层为2#、4#、5#、8#、9#煤层,现开掘煤层为2#、4#煤层。

井田面积为6.971km²,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2′11″---110°54′27″,北纬37º38′05″--37º40′07″该矿属于机械化升级改造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4#煤层厚度平均为1.73m,煤层稳定,为简单的单斜构造,全区可采。

2、山西省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现为基建矿井,采矿许可证号为C***0054001,有效期:2012年11月19日至2042年11月19日。

营业执照注册号为:***,矿长姓名:杨恩伟,矿长资格证注册号为:MK130800716,有效期: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

矿长安全资格证注册号为:09014010800298。

3、开拓系统矿井采用斜立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副立井进风立井。

主斜井倾角23º,井筒净宽4.50m,斜长804m,净断面14.2m2。

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以及通风任务,已装备DTC100/2×280型钢绳芯深槽皮带输送机,JK2.0×1.5型单滚筒检修绞车已安装,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立井为进风立井,井筒净直径5.0m,垂深267.5m,净断面19.63m2,已安装2JK2.5×1.5双滚筒绞车,担负辅助运输、提人以及通风任务。

梯子间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2#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4.3m,净断面14.5m2,井口安设两台FBCDZ-8-№24C/2×220kW型主风机,4#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6m,净断面28.3m2,井口安设两台FBCDZ-8-№28B/2×450kW型主风机,共同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设梯子间,为矿井安全出口。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中的工程地质勘察及院技术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进行钻孔声波测试工作,提供岩体的相关物理参数。
本次勘察对该隧道钻孔测试了声波,其结果见“声波测试原始数据表”。根据岩样测试及
各钻孔波速结果计算,测区岩体声波分析如表 3。
参数
平均波速Vp(m/s) 完整系数Kv
H—隧道含水层厚度m; R—隧道涌水量影响半径,m; r—为隧道宽度的一半,m;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透水性岩体(1~10)取K=1.5,B=250m、H=8.7m(隧道 高度)、R=250m、r=5.8m、经计算a=1.605m,带入公式,经计算得隧道涌水量Q=2783m3/d。 通过以上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涌水量 Q=2047~2783m3/d。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水质分析报告,场区水质类型为[C]CaⅠ型,即为碳酸盐钙质水; 据 JTG C20-2011 标准,场区水体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镁盐、氯盐和侵蚀性 CO2 的微腐蚀性。 2.6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场区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为 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小于 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场区无断层通过,区域稳定,场地整体稳定。 2.7 不良地质现象 场区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及崩塌堆积体。 2.7.1 场区岩溶表现形式主要为岩溶洼地: 岩溶洼地 Y1:位于 K0+123 左 7m 处,呈不规则方形,长约 23m,宽约 11m,被粘土覆 盖,现为耕地,洼地内未见明显落水洞,为洼地附近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距隧道进口有 一定距离,对隧道无影响。 岩溶洼地 Y2:位于 K0+171 左 23m 处,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 24m,被粘土覆盖,现 为耕地,洼地内未见明显落水洞,为洼地附近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距隧道进口有一定距 离,对隧道无影响。 场区岩性为可溶岩,地表溶沟、溶槽、洼地发育,本次勘察未揭露岩溶,但隧道开挖过 程中仍存在揭露潜在溶洞的可能,遇溶洞易形成突水或突泥等危害,对隧道建设影响较大。 因此必须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监控,同时做好支护处理预案。 2.7.2 崩塌堆积体 B1 崩塌堆积体:位于 K0+211~K0+250 中轴线及其左侧附近,长轴近北东向,长约 103m, 宽约 70m,崩积层物质成分为灰岩块石,结构松散,根据钻探及地调资料显示,其最大厚度 为 3m,目前该崩塌体处于自然稳定状态。对进口洞门及洞外引道有影响。

大宝山瓦斯隧道勘察报告

大宝山瓦斯隧道勘察报告

目录1 地理位置及工程规模 (1)2 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1)2.2地层岩性 (1)2.2.1 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 (1)2.2.2 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 dl) (2)2.2.3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2)2.2.4 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 (2)2.2.5 第三系~第四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 (2)2.2.6 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 (2)2.2.7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3)2.3地质构造及地震 (3)2.3.1 地质构造 (3)2.3.2 地震 (4)2.4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4)2.4.1 水文 (4)2.4.2 水文地质条件 (4)2.5不良地质作用 (5)2.6岩土体地球物理及动力学特征 (5)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3.1隧道的稳定性评价 (5)3.2围岩分级及设计参数建议 (6)3.2.1 围岩分级 (6)3.2.2 与工程有关的各地层岩土体的设计参数建 (7)3.3洞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7)3.3.1 进口 (7)3.3.2 出口 (8)3.4洞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8)3.5对岩爆和围岩大变形评价 (9)3.6瓦斯评价 (9)3.7地下水水质、腐蚀性评价及隧道的涌水量预测 (9)3.7.1 地下水水质及腐蚀性评价 (13)3.7.2 隧道的涌水量预测 (13)3.8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 (13)3.8.1 建筑材料 (13)3.8.2 施工用水 (13)3.9隧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3)4 结论及建议 (13)5 报告所附图件 (14)大宝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地理位置及工程规模隧道位于石棉县永和乡狮子口~大堡桥村之间的大宝山,与国道108线隔河相望,有石棉~永和乡沥青公路通过,距石棉县城约6km,进口只有乡间公路通过狮子口,交通不方便。

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左线起止里程桩号为K108+290~K1110+320,全长2030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为YK108+295~YK110+310,全长201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地理位置及工程规模 (1)2 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1)2.2地层岩性 (1)2.2.1 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 (1)2.2.2 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 dl) (2)2.2.3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2)2.2.4 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 (2)2.2.5 第三系~第四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 (2)2.2.6 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 (2)2.2.7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3)2.3地质构造及地震 (3)2.3.1 地质构造 (3)2.3.2 地震 (4)2.4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4)2.4.1 水文 (4)2.4.2 水文地质条件 (4)2.5不良地质作用 (5)2.6岩土体地球物理及动力学特征 (5)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3.1隧道的稳定性评价 (5)3.2围岩分级及设计参数建议 (6)3.2.1 围岩分级 (6)3.2.2 与工程有关的各地层岩土体的设计参数建 (6)3.3洞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7)3.3.1 进口 (7)3.3.2 出口 (8)3.4洞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8)3.5对岩爆和围岩大变形评价 (8)3.6瓦斯评价 (8)3.7地下水水质、腐蚀性评价及隧道的涌水量预测 (8)3.7.1 地下水水质及腐蚀性评价 (12)3.7.2 隧道的涌水量预测 (12)3.8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 (13)3.8.1 建筑材料 (13)3.8.2 施工用水 (13)3.9隧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3)4 结论及建议 (13)5 报告所附图件 (13)大宝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地理位置及工程规模隧道位于石棉县永和乡狮子口~大堡桥村之间的大宝山,与国道108线隔河相望,有石棉~永和乡沥青公路通过,距石棉县城约6km,进口只有乡间公路通过狮子口,交通不方便。

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左线起止里程桩号为K108+290~K1110+320,全长2030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为YK108+295~YK110+310,全长2015m。

单洞宽11m,洞高7.20m。

进出口设计路面高程:左线为905.284~890.280m,最大埋深约440m;右线为905.414~890.051m,最大埋深约410m。

2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隧道位于石棉县永和乡狮子口~大堡桥村之间的大宝山,大渡河右岸斜坡。

隧道所处大宝山山体基岩多裸露,山脊呈近东西向展布,隧道从其中部穿过,大宝山山脊最高海拔近1450m,而两侧大渡河河面海拔仅800~820m,相对高差近600m,属中等切割的中~高山区地貌。

隧道进口端为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地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基岩裸露,地形坡度40~75°,下陡上缓,下段岩壁陡立,局部可达70~75°,坡面上植被较发育,以杂草为多,少量灌木。

在洞口前约40m处有一条常年性流水沟,两岸多以块碎石土、基岩构成,植被较发育,沟岸坡角一般30~50°,局部陡立。

隧道洞身段为中~高山区地貌,山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地面标高800-1400m,地势陡峭,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坡角为30~85°。

在K108+300~K109+600段,地形坡度30-80°,基岩裸露,灌丛发育;在K109+600~K110+100段,地形坡度15~25°,为一构造剥蚀平台,地面标高1010~1040m,地势较缓,坡面广为耕作及民房,平台内侧为陡崖,倾角近90°。

隧道出口为冰水堆积斜坡地貌,地面标高为860~920m,地势较缓,坡角为25-35°,临河出口侧坡角局部近90°,高度10~60m。

出口处为小河,河谷较宽阔,河道略有曲折,该段河谷宽约195~230m,沟床纵坡坡角约3°,纵坡降约55‰,河谷地面高程869~877m左右,主流靠右岸,河水由东南流向西北。

2.2 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隧址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崩坡积层(Q4c+dl)、残坡积层(Q4el+dl)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及第三系~第四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和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

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2.2.1 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漂石:灰色,松散~中密,稍湿~饱和。

石质成份主要为花岗岩、流纹斑岩,次为砂岩,亚圆形~圆形,多呈弱风化,石质坚硬。

一般粒组组成:>200mm约占76~80%,其中直径2~3m的漂石常见,最大漂石直径5.0m,200~60mm约10%,60~2mm约5%,余为砂及极少量粉粘粒。

全层结构不均,局部夹薄层中砂、粗砂。

分选性一般,透水性好,分布于小河泥石流沟中。

2.2.2 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 dl)块石夹土:灰黄色、浅灰色、黄褐色,石质成分以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棱角~次棱角,多为弱风化,局部粉砂岩强风化,分选性差,大小混杂堆积,结构不均,局部块石、碎石相对集中;粒径组成:φ>200mm的约占45~55%,200~60mm约占20%,60~20mm约占15%,20~2mm约占5~8%,余为岩屑及砂土充填,稍湿,松散~中密,含水性一般,透水性较好。

分布于隧道进口段、K109+600~K110+100段,厚度5~40m不等。

小块石夹土:灰色,稍湿,稍密~中密,透水性好,石质成分以细砂岩为主。

粒径组成:>200mm 约10%,100~40mm约60%,余为角砾及粉粘粒。

揭露厚度11.90m,分布于隧道进口段、K109+600~K110+100段,厚度2~15m不等。

粉土质角砾:黄褐色,角砾成分以粉岩、细砂岩为主,次棱角~棱角形,多为弱风化,少量粉砂岩呈强风化,大小混杂,无分选,粒径组成:φ>60mm占10~15%,60~20mm的占50~65%,20~2mm的占5~10%,余为粉粘粒充填,稍湿,松散~稍密,透水性一般~较差。

分布于斜坡表面,厚度1~5m不等。

2.2.3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含碎石粉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含碎石约20%,石质成分为粉砂岩、细砂岩,粒径2~15cm不等。

主要分布于隧道出口斜坡表面,厚度1~10m不等。

小块石夹土:灰色,稍湿,稍密~中密,透水性好,石质成分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粒径组成:>200mm约15%,100~20mm约70%,余为角砾及粉粘粒。

分布于隧道出口段及山体斜坡表层,厚度1~10m不等。

2.2.4 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漂石夹土:灰黄色、黄褐色,石质成分以花岗岩、石英砂岩为主,玄武岩、石英岩、辉绿岩次之,多呈弱风化,磨圆较好,多为次圆~圆形,分选性较好,透水性强,石质坚硬。

粒径组成:φ>200mm占50~60%,200~60mm的占10~20%,60~20mm的占10~15%,余为少量砾石、中细砂及岩屑充填。

结构不均,局部圆砾、中细砂相对富集,弱泥质胶结,稍湿~湿,密实。

分布于出口斜坡段,层厚20~50m不等。

2.2.5 第三系~第四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泥岩:灰黄色与灰黑色相间,主要由粘土质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层状构造。

具泥质胶结,半成岩,岩质软,手捏即碎或成粉末,具遇水软化,脱水风化开裂特征。

岩层基本呈近水平产出。

粉砂岩:灰黄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岩屑等组成。

细粒碎屑结构,厚层层状构造,具砂质胶结,半成岩,岩质软,手捏即散,脱水风化开裂特征。

2.2.6 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含炭粉砂质泥岩及薄层炭质页岩:深灰色、灰色、灰黑色,砂泥质、粒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薄煤及煤线,底部含砾岩,与下伏震旦系下统开建桥、苏雄组(Zas-k)呈不整合接触,厚度>200m。

根据大宝山岩性及含煤岩性段,该组划为三段,分段描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第三段(T3bg3)细砂岩: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强风化层,岩性较坚硬,风化强烈,水蚀现象重,岩石表面具褐色锈染,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8~12cm。

弱风化层,属硬质岩,致密坚硬,夹石英岩脉,节理较发育,节理面糙平不均,取芯多呈短柱状及块状,节长多为10~25cm。

粉砂岩:灰色、灰黑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粘土矿物为主。

强风化层,岩性较软,风化强烈,具水蚀现象重,裂面褐、褐黄色锈染,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8~15cm。

弱风化层,属硬质岩~软质岩,夹石英岩脉,节理较发育,取芯多呈短柱状及块状,节长多为15~30cm。

2)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第二段(T3bg2)为一段含煤地层,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含碳粉砂质泥岩、碳质页岩,局部夹薄煤或煤线。

细砂岩: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强风化层,岩性较坚硬,风化强烈,岩石表面附褐色铁锰薄膜,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5~15cm。

弱风化层,属硬质岩,致密坚硬,夹石英岩脉,局部地段顺脉见煤点呈星散状分布,节理较发育,倾角5~10°、45°、70~80°三组,节理面糙平不均,取芯多呈短柱状及块状,节长多为10~25cm。

粉砂岩:灰黑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粘土矿物为主。

强风化层,岩性较软,风化强烈,裂面褐、褐黄色铁锰薄膜锈染,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8~15cm。

弱风化层,属硬质岩~软质岩,夹石英岩脉,局部地段顺脉见煤点呈星散状分布,节理较发育,倾角5~10°、40~45°、70~90°三组,节理面糙平不均,取芯多呈短柱状及块状,节长多为15~30cm。

含炭粉砂质泥岩:灰色、灰黑色,砂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粘土矿物为主。

岩性较软,风化强烈,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5~15cm。

弱风化层,岩芯较软,节理较发育,节理面糙平不均,取芯多呈短柱状及块状,节长多为10~25cm。

炭质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薄层构造,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

岩性较软,风化强烈,取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多为4~8cm。

3)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第一段(T3bg1)从图2中可知:进口段岩体中节理发育的优势方向方向为N42°E、N330°W。

另外根据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四川境雅安至泸沽项(A1、A2、A5合同段)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通川岩土公司的大宝山隧道和小河大桥物探资料和地表地质调查,隧址区未发现有其它断层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