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着创新性不足的现实难题。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阐明了创新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标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了全面的探索,社会实践的规模日趋扩大、形式日趋多样、机制日趋完善,然而客观分析新时期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从时间上看,暑期及特殊节日活动过于集中,给实践单位造成不小的接待压力;
从内容上看,重宣传重形式轻内涵的活动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与自身专业学习结合得不够;
从结果看,对成果的现实意义重视不够,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率低。随着社会发展及实践主客观因素的变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客观因素的变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学生,2008年以后大学生的主体又逐渐转成了9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
90后与80后的主要差异在于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
神。
随着加入wto后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整个世界已经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调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都使得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更趋于务实,比他们的前辈更早地考虑以后的生存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近些年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企业行为利益化等各种价值观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和社会机构对传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加剧和小城镇建设的热潮,广阔的农村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农村信息化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的视野,农民的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
2.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不足的两个突出原因
a.学校对于社会实践需求的变化把握不够及时和准确,活动形式单一
社会实践活动从来都是需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实习、军训、爱过民主运动、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参加社会生产与劳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泛的参与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分散、单由共青团组织的小规模的社会考察,到有组织有系统,上自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下至各校党委、校长亲自负责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逐步演变成了由上而下的决策过程,这壮大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规模同时也制约了这个活动的活力。
核心问题是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需求变化较快,学校对学生需求把握不够,造成学生对于学校指定的活动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校的大多数老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不深,难以把握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新要求,因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不够深入和及时,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b.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科技含量不足,重形式轻内涵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追求的都是社会实践的宣传效
果和社会影响,大多干些敬老院探望老人、山区支教扫盲、农村文艺演出、工厂体力劳动等简单工作,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专业背景,致使一些偏离本专业的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效果有限。
另外,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与热点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结合,目前广阔的农村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社会实践却还停留在为农民捐衣服、简单的文艺演出、走访慰问等,致使内容陈旧、成果转化困难。
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a.准确把握学生社会实践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学生个性化成才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学校应该面向广大学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安排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要勇于突破已有的模式和框架,鼓励学生自主申报活动项目。
在内容引导上,要把握好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现阶段大力倡导科技类、知识运用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导到“学以致用”上来,把服务社会与学生长远发展统一起来。
b.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加强理论研究
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远
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实践课程化是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内在规律、创新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合理部署实践教学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要建立社会实践科学的内容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制定科学的政策和制度,要把大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
c.把握时代特征,努力提升社会实践的科技含量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一个运用知识、消化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宽广的知识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需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求用现代科技提高传统产业的的水平,另一方面使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这一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大背景下,提升社会实践的科技含量是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建林.一个理念十个平台—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肖凤莲.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思考.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3]梁俊凤,师会芳.浅谈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与创新研究.西安交大新闻网.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