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视角看网络热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视角看网络热词
这年头,这世界变化太快;这网络,这信息让人目不暇接。

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是层出无穷的网络热词,有时让我们这些教语文的老师都目瞪口呆莫能名其妙!
年末之时,各网站和某些钟情人士又在统计什么“十大网络热词”了。

据说2012年这些热词上榜:你幸福吗、元芳你怎么看、高富帅、白富美、中国好声音、江南Style、躺着也中枪、吊(屌)丝、逆袭、舌尖上的中国、最炫民族风、给跪了等等,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以上语词还是受到普遍认可的。

再回看2011年的网络热词,主要有:坑爹、闹太套、擦、我了个去、你懂的、肿么了、伤不起、妹纸、震精、鸭梨、亲,扶不扶、hold住、有木有、凹凸曼、悲催、稀饭、酱紫、表拍砖、尼玛、你懂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盐慌子孙等等。

2010年度流行词语:给力、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凡客体、鸭梨我勒个去、羡慕嫉妒恨、非常艰难的决定、伪娘、蚁族、犀利哥、官二代、围脖、橡皮人、团奴、十全十美婚、“蒜你狠”系列(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鸽你肉)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上溯到本世纪初,网络热词开始被人关注、仿效、运用,到如今一发不可收拾,以致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正式场合标新立异的用语。

作文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必然会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它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它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及对我们语文教学可能产生的冲击等,因为这种现象有可能伴随我们整个世纪!
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阐释它之所以蓬勃兴起的背景,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它之所以广受关注的理由,还可以从网络学角度来分析它之所以应时而生的原因,相信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启示。

然而语文教师必须考虑这种现象对我们的教学带来的影响,从语文视角去研究该如何应对这一日益凸显的语言热点问题。

首先我认为,这是个值得高兴的事,尤其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看到我们的语言不断推陈出新,看到我们的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再造能力,只能说是非常幸运的事!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如此丰富多彩,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是如此变幻不定,魅力无穷。

而语言是现实的反映,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投射到语言世界上,而世界的进步也必然推动语言的进步。

更何况语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体现不同时代人们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诉求,可以烙上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

由此推理,如果我们的语言体系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不能适应现代人类的思维形式和心理需求,那么它就可能失去生命力,就可能因为其刻板保守缺乏变通能力而遭受唾弃的命运。

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些新词,以欣赏的眼光对待这些热词,让这些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到我们现有的语言世界来,和睦相处,融合共生,在吐故纳新的运动发展中,更好地适应周围的变化,更快地贴近形势的发展,并促进语言的自身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全盘接受,就可以毫无原则地运用到语言实际中。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热词有很多是生造词、滥造词,带有很多的随意性,甚至带有明显的“无厘头”味道,如果任由其侵袭到我们现有语言系统中,一定会打乱稳定的语言秩序,破坏语言存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比如说,“吊(屌)丝”“闹太套”“尼玛”“伪娘”等等这类毫无道理的新创词如果大量运用,必然影响到汉语的稳定性,破坏其发展规律,使这个语言体系变得混乱;“hold住”“肿么了”“鸭梨”“酱紫”“围脖”“盐慌子孙”这些不规范的词语也会让我们的语言不再纯净。

试想,这样的语词大量涌现,对汉语的发展必然是个沉重的打击。

本来汉语就非常难学,如果再每年不断渗入这些“捣蛋分子”,必定对汉语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这绝非杞人忧天,看看每年大量涌现出的网络词语,想想越来越多的让我们难以说清含义的词语迎面扑来,我们固有的语言体系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的忧心也就不无道理了。

依据上述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贯彻如下策略:
一是与时俱进。

站在“存在即合理”的出发点上,抱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去关注语言的变化,去接受网络带给我们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

作为语
文教师就更应该敏锐地捕捉到新语词的出现,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去感受它的表达效果,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增补这一内容,并尽可能去理解学生(他们在这方面有时比我们教师来得更加敏感,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与他们主动沟通,产生共鸣。

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正确解决好这一语言现象带给我们的困惑,成为教学的明智者。

二是善于甄别。

对于网络热词,既不要一味“拿来主义”,视之若宝;也不要“一顿棒喝”,拒之千里。

要正确地选择取舍,为我所用。

判断的标准我认为首推规范性。

对于不合语言规范的词语应该自觉地少用或不用,以保持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像“中国好声音”“你幸福吗”“你懂的”“犀利哥”这些规范词语无疑可以大胆运用;“妹纸”“凹凸曼”“苹什么”“稀饭”等明显违反规范的词尽量慎用;
其次应看生命力。

我们应该提高对语言发展的判断力,甄别语词的生命力程度,像“坑爹”“最炫民族风”“亲”“高富帅”“羡慕嫉妒恨”“悲催”“给力”等词语肯定会有强大的应用时间度和空间度,而“凹凸曼”“吊(屌)丝”“表拍砖”“我爸是李刚”这些缘于偶然事件或不易知晓因由的词语,其运用时空度不大,会昙花一现,就应该明确抵制,成为净化语言的行动者。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言专家学者们在新词选编中毫无疑问也应恪守这两个原则。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自己应保持清醒的意识,还要引领学生提高甄别能力,维护祖国语言文明,不辱语文教师的使命。

当今时代,教师只有用所所学的传统规范的汉语知识理论来解释网络语言,分析其合理存在的理由,准确判断其规范性和生命力,并在教学中以传统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为依据来鉴定网络语言的存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运用观,同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丰富的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祖国语言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