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究--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共21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试论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11[1]
试论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人文学院01中文1班—11号李云【内容提要】:西方的骑士传奇与中国的武侠小说最早的土壤都是封建社会,忠君、护教、行侠的主题与之不可分,因此它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由于多种原因,两者作品的内容又并不完全相同。
本文试从思想内容上对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初微的探讨。
【关键词】:骑士传奇武侠小说相似性差异性西方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武侠小说(这里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写的都是人,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两个文化中不同人物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来研究骑士传奇和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往往夸大着种种浪漫的遐想。
这多半来自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凭空想象︰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贵族一般富足的生活;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但是无知的农民,凭着贵妇人或者国王的名号行侠仗义。
骑士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骑在马上的战士。
以今天的标准,无外乎以下三重︰一、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三、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
而中国的武侠小说描述的则是处于乱世或者压迫的集体,和骑士相比,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极为不同,远不如骑士。
西方早期小说出现过骑士传奇的系统,中国则有武侠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便是。
西方的骑士传奇同中国的武侠小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是忠君,都宣扬忠君爱主的正统观念;二是护教,中国的武侠小说虽不如西方骑士传奇基督教色彩的浓厚,但道教神仙也是书中英雄的保护神。
孔明、吴用都有“仙气”。
如同上帝保护骑士,九天玄女娘娘也赠宋江三卷天书。
西方的骑士为基督教而战,《三国》、《水浒》的英雄豪杰虽没有为道教而战,但也是道教的忠诚信徒。
三是行侠,西方的骑士讲究“侠义”精神,后起的模仿者堂·吉诃德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西方的骑士与中国的武侠都很有点江湖义气,园桌武士与亚瑟王大多生死与共,刘关张有“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浅谈中国武侠小说与欧洲游侠骑士小说的比较
浅谈中国武侠小说与欧洲游侠骑士小说的比较论文摘要: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旧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而在15、16世纪流行于西班牙的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则表现出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
无论是武侠还是游侠,侠似乎成为了这两类小说的共通之处。
作为同样是以“武功”和“冒险”为主要着眼点,表现出主人公惩恶扬善,不畏强权气节的两类小说,不得不说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然而,由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实际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中国的武侠小说比较倾向于快意恩仇,将“侠义道”推崇到了极为崇高的地位,而游侠骑士类小说,更注重冒险精神,个人表现。
因此,将两类在文学史上,都占据或者曾经占据一定地位的两类相似文学进行比较,就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侠义道、骑士精神、宗教、信仰、爱情正文:最初的“侠客”一词,是从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出现的,而此时的所谓“侠”,有点像食客,他们义无反顾,勇不畏死,可以为自己的伯乐舍生取义,即“君以国士之礼待我,我必以国士之礼还之”,像这样的侠,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这似乎是封建时期的一大社会特点,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骑士,以及日本的武士,都与其类似。
也就是说,事实上不论是中国的武侠小说还是欧洲游侠骑士小说,都是从一个又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武侠与武侠故事中慢慢升华出来的。
在封建时期的忠君报国以及惩恶扬善思想影响下,一大批站在百姓身前,保护弱者的“侠”,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另外,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中的骑士,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罗宾汉,还有美国人约翰·麦考利创作出来的佐罗,几乎都是在本国出现危机之时站出来的,中国更是如此,所谓“乱世出英雄”,例如金庸的小说,选取的时期几乎都是朝代更迭时的动乱年头,似乎只有这样的时期,侠这样的特殊群体才会出现。
再论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
再论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邵晖【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Western knight literature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novels are reflected the advocating of"knight-errant", both had much in common, such as:"knight-errant"of the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are heavy chivalrous, also is the image of people yearning. Both also have many differences, even though the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are the"geeks"martial arts, but the two descriptions are different. And"knight-errant"values is also have very big dif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same"knight-errant"image description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also positiv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都是反映了人们对“侠客”的崇尚,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点,如:这两种文学中的“侠客”都是重侠义,也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形象。
武侠小说与骑士传奇
五.武功描写
两者都歌颂了英雄出色的武功,武功几乎成为衡量 英雄的必要条件。 骑士文学:武功描写得简略古朴,无招无式,比较 空泛,未成为骑士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
武侠小说:武功描写得细腻生动、精彩纷呈,极具 吸引力,是武侠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武侠小说、骑士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是为在比 较中更好的认识各自的特点,而非分出优劣。且 各民族文化也本无优劣之分。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武侠小说
中国的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中雅俗共赏,最受欢迎的 类别,它具有两种不同类别,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 源头,分别用文言和白话两种语言形式来表现。
武侠小说
文言武侠小说
白话武侠小说
文言武侠小说
源头源头
源头: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 与的媛 云 春秋、战国:武侠阶层正式出现 先秦:史传文学
骑士文学:骑士抱着建功立业、升官封爵的信念, 怀着获取贵妇人的爱情的渴望,因此,其行为带有 很强的功利性;
武侠小说:武侠行为完全出于侠义精神,个人的 血性和良知以及对社会现实不平的激愤之情,很大 程度上不具有个人功利性。
三.行侠环境
在冒险行侠经历上,两者一般都要经历风餐露宿, 艰辛跋涉,战胜重重艰难和险阻,但在行侠环境 上却完全不同。 骑士文学:骑士冒险必须在神秘的环境之内。 (不见天日的森林、迷路的堡寨、妖怪出没的山 洞等)
汉代:司马迁为侠立传
唐代:任侠风气盛行,文言武侠走向成熟
白话武侠小说
源头源头 宋代宋代:都市社会兴起、话本产生
明代:文人模拟话本创作、拟话本产生、《水浒传》 明末至晚晴:武侠小说倍出,分四个流派
明初至40年代:北派、南派
50年代:金庸、梁羽生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中骑士制度的产物, 反映骑士阶层理想的生活。骑士文学歌颂骑士对封 建领主的效忠,对贵妇人爱情的渴求,描写了他们 忠于封建制度,为获得贵妇人的爱情而进行的各种 冒险活动。
比较题
4、精妙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固然由于其精彩的故事情节、虚构的铺陈、行侠仗义的高大人物形象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受人喜爱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语言的通俗易懂。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说“话须通俗方传远”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如果连读都读不懂,又何来喜爱之说呢?另一方面,语言通俗并不代表粗制滥造,正好相反,骑士文学和优秀的武侠小说的语言都可称得上“精妙绝伦”,如《亚瑟王之死》第十八卷第十九回对少女爱莲之死的描绘和情节的叙述:“日夜哭泣,辗转反侧,寝食俱废,即使汤水亦不下咽,口口声声地怀念着朗斯洛骑士”。作者连用三个词表现少女的肝肠寸断,一个痴情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武侠小说亦如此,梁羽生的精致优雅、古龙的简练活泼,金庸小说的语言意识更是千锤百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鹿鼎记》第二回韦小宝的出场“大堂旁钻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大声骂道:‘你敢打我妈!你这死乌龟,烂王八。你出门便给天打雷劈,你手背上掌上马上便生烂疔疮,烂穿你手,烂穿舌头,脓血吞下肚去,烂断你肚肠。’”一个活脱脱的泼皮站在你的面前了。
而与此相对的中国武侠小说认为儿女私情与侠士精神是有悖的。女性在中国武侠小说中是一种陪衬品,以《水浒》为例,突出了传统侠士文学对于女性的鄙视,如潘金莲、王婆、阎婆惜等。中国女性“红颜祸水、心肠歹毒、不守妇道”的形象在旧派武侠小说中毕露无遗。即使有“孙二娘”、“户三娘”这样的正面形象,但是她们也是母大虫或开黑店等。相较于骑士文学中骑士对贵妇人的追求,中国新派武侠小说体现的更多的是“侠女求偶”的主题,如《碧血剑》中的温青青、阿九等女眷均钟情于袁承志,《楚留香》中更是一大堆红颜知己,即便如此,武侠小说中所推崇的“至侠”则是那种国家利益为先、儿女私情为次的大侠。金庸先生就借郭靖之口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无忌、萧峰、陈家洛等都是如此。
比较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 (2)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摘要:西方的骑士文学与中国的武侠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存在,他们具有一定的相似处,但由于他们的产生背景、存在条件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也就造就了他们在形式上,内容上存在了或大或小的差异。
不论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侠义精神,还是妇女观念,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本文就从他们的形式上和内容上去分析他们存在有什么样的差异,让我们更好的去体会领略这两种文学各自不同的美。
关键词:骑士文学武侠小说骑士传奇侠义精神妇女观念Abstract: Western Cavalier literature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exists a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ture, they have certain similarities, but due to conditions such as their background, all different, are created in the form of their, or large or small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Whether they are common chivalrous spirit or the concept of women they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up from their form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what differences they have, let us better to experience a taste of two different kinds of literature of the glorious.Key words:Cavalier literature martial arts Cavalier romance chivalrous spirit the concept of women一、引子西方骑士文学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的欧洲,是欧洲这一时期文化的综合。
中国武侠文化与西方骑士文化之比较研究
心甘情愿地成为所崇拜的贵妇人的仆人 ,赢得贵妇人 的欢 心 。可见 ,爱情是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 的巨大动 力。正如 阿廖斯托所写 : “ 我歌吟女人 、骑士 、武器 、爱情 ,豪爽 大度和英勇行为” 。骑士们 出征时总要思慕远 方的贵妇人, 对贵妇人 的思慕成了骑士文学的一道风景,使得骑士英雄 的面孔上多添了忧郁 的眼泪。 ( 令狐兆鹏 , 2 0 0 6 )
一
面 ,都是 尚武精神文化 的体现 ,充满 阳刚气 息的雄性文 化 ,有基 于共 同或相似 的理念 的行 为准 则 ,如 :除暴安 良、扶弱济贫、爱惜名誉、慷慨轻财、忠诚耿直等,都是 利他性质 的,体现了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正是 基于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 同特质构成 了两种文化 的比较之基 。但毕竟是 两种不同的文化,孕育它们的土壤是不 同的,造成了各 自 独特的底蕴及精神内核 ,使两者之 间存在很大 的区别。
中国武侠文化与西方骑士文化之比较研究
口 闰 岩
哈 尔滨剑桥 学院
【 摘 要 】中 国 武 侠 文 化 与 西 方 骑 士 文 化 根 植 于 两 种 文 化 土 壤 , 有 其 同质 性 的 一 面 , 更 有 其 不 同之 处 。 本 文 对 两 者 进 行 比较 研 究 ,充 分 挖 掘 其 闪 光 之处 , 去 其 糟 粕 , 取 其 精 华 ,使 其 向善 的 “ 基 因” 能够 永 远 传 承 下 去 。 【 关键词】 武侠 文 化 ;骑 士 文化 ;侠 ;义 【 中图分类号】 Gl 1 5 I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4 ) 0 9 — 0 1 4 2 — 0 2
一 一
中 国 的 侠 文 化 可 以 说 是 源 远 流 长 ,经 历 了 漫 长 的 发 展演变过程 ,它所代表 的阶层也有一个不断演化 的历程 , 并最终 定格于平 民化 。 “ 侠 ”最 早是从古代 “ 士 ”阶层 中逐步演变 出来 的。 在 春秋战 国时期 ,社会秩序 基本解体 ,造 成 了社会 人员 在不同阶层 间的流动。一部分贵族 下降成为 “ 士” ,一部 分平 民上升 成 为 “ 士” 。所 以,中国 的 “ 侠 ”最初 的阶 层定位 ,是贵族和平 民的混合体 。汉 朝大一统 局面形成 后 ,对 “ 豪侠 ”势力进行 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 “ 侠” 的 衰弱 。 而汉 武帝 采取 “ 罢黜 百 家 ,独尊 儒 术 ”的 国 策 ,更 造 成 了贵 族 大 姓 中第 一 流 人 才 的逐 渐 弃 “ 侠 ”就 “ 儒” ,这就直接 导致了 “ 侠 ”的贵族 “ 基 因 ”退化 。经 过其后 的一千 多年 的 “ 基 因纯化 ”过程 ,侠文化逐步 形 成 了鲜 明 的 平 民 文 化 烙 印 。这 就 与 贵 族 文化 形 成 了楚 河 汉 界般 分 明的对 峙 。正是这种 平 民性 ,中国侠文化更 多 地关注弱势群体 。在武侠作 品中,经常会 出现除暴安 良、 劫 富济贫 的情 节。也可 以理解为弱势群 体的一种精 神寄 托 ,在现实 困境无法摆脱 的情况下 ,通 过武侠作 品或武 侠情节抒发 胸中的郁气 ,达到调整心 理状态 ,求 得 内心 平衡 的 目的。所 以,武 侠作品反 映了封建社会压 迫与被 压迫 的深刻 的阶级 矛盾 ,也表达 了对弱势 群体 的关怀 , 是 其 平 民 性 的 根 本性 体现 。 而西方 的骑 士文化是 一种典型 的贵族文化 ,从它诞 生的那一 刻就是 。骑 士文化 的形 成是基于骑 士制度的确 立 。 中世 纪 欧 洲 的骑 士 是 统 治 阶 级 的 最 低 层 级 , 也 是 一 种贵族封 号 ,是身份 的象征 ,获 得骑士身份 就意味着进 入 了上层 社会 ,从 而获得 了某种 封建贵族 的特权 。而且 骑士 是采 用世袭制 度的 。这就意 味着平 民阶 层和骑士之 间形成 了一道人 为的不可逾越 的鸿沟 ,所 以,并不是什 么人都可 以成 为骑 士的 。即使 是贵族子弟 ,要成为真 正 的骑士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经过长期的服役 , 并通过严 格 的考试 和隆重 的仪 式及其他宗教 礼仪并宣 誓 后 ,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 。 “ 骑 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 则,可见骑 士精神 的贵族气质 。它看重身份 ,注意修养 ,恪守誓约 , 尊重法则 ,是一种使社会有序化 的文化精神 。 ( 屠格涅夫 , 1 9 5 8 )这与 中国武侠文化不 同,代表着不同的阶层。
西方骑士文学与和中国武侠小说
西方文化学期论文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比较摘要:中国的武侠小说和欧洲的骑士文学,都是带有尚武色彩的文化产物。
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骑士是忠于封建君主和基督教义的,而武侠小说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为标准,其行为是超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上的。
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在相似的外貌下也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外女人的态度等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反映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
关键字:骑士文学武侠小说骑士侠士文化民族精神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作为中西方世界所特有带有尚武色彩的的文化产物,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但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精神。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特点下的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虽然都有尚武精神,却在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待女人的态度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的比较,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世界文化的异同,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
从历史角度来说,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层统治者意识的体现,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骑士制度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分为侍童、保卫、骑士三个阶段。
骑士是由武士演化而来的,他们在7、8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贵族家当侍童,伺候主人,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主人会训练他们骑马、剑术和游泳等体育项目和军事技能,而护卫阶段要伺候男女主人并随同作战,骑士阶段授予称号,举行仪式并接受象征性的武器,至此才算是真正的骑士。
骑士构成了欧洲所谓的“骑士精神”,有着优雅的贵族气质,注重礼节和行为举止以及个人身份和荣誉。
骑士精神对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摘要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是中西方文化的特有产物,两者都推崇尚武精神,但在精神内涵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从文学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文化精神——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很相似,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思想。
加强二者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加速中西文化的融合。
基于此,本文将从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精神以及对现代人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1. 引言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源于文化,并深受文化的影响。
但反过来,特定的文学形式也会进一步影响和丰富它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成为影响人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的骑士文学与中国的武侠文学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因而导致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它们对中西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互相融合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能否持久继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已无国界,文化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面对当前的世界形势,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将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福音,而文化交流则是增进彼此友谊的最佳途径。
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民族的强大,也为了构建和谐世界,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势在必行,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丰富民族文化。
为此,这篇论文将以近代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小说为例,着重通过比较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在发展史、文体结构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异同进行研究中西这两种不同文学形式。
通过确切的比较,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异同之处,从而更为深刻地体味中西文化精髓的潜在内涵,更者力求能够在以往的相关研究思路上有科学新颖的突破,以及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
中西方“侠”文化的比较研究综述
中西方“侠”文化的比较研究综述中古时期,在欧亚大陆的两端活跃着一群武士,他们武功高强, 一诺千金, 侠肝义胆, 锄强扶弱。
他们就是中国的侠客和西方的骑士。
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是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的两支武林奇葩,他们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各放异彩,都代表着一种尚武的、英雄的、利他的文化, 同时又各有不同。
在此,我将目前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作简单的概括整理。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对骑士文学和侠文化的研究。
一、相同点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都是尚武的、粗糙的、虎虎生风、充满阳刚气息的雄性文化,双方都有很多共同的信念, 比如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爱惜名誉, 慷慨轻财。
作为中西方所特有的文化产物,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在极其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相似的精神内涵,相似之处表现为“侠”文化的关联性。
田仙枝在其《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文学之相似性比较》中从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文学发展的历程、推动故事情节所运用的手法、故事中主人公所使用的法术等方面探讨了中西文学所具有的相似性。
作者谈到从其发展历程和渊源来看,骑士文学和武侠文学都只能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旁敲侧击”,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当时的统治制度;从推动故事情节运用的手法来说矛盾制造法是推动两种文学进展的动力,是“狭”文化存在的基础;且这两种文学中的过分夸张手法的运用多多少少都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唐恬恬则在她的《侠客与骑士———浅析中法文学作品中“侠”的异同》中提到在表现侠士和骑士主持正义、扶弱济贫、重诺守信、忠诚耿直等方面,中国的侠义小说和西方的骑士文学呈现出一种“文化共相”。
同样的,在黄永林的《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的骑士文学之比较》中也说在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描写均有相似性。
第二、不同点许多学者认为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很相似,作为从文学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文化精神,它们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想。
所以,他们也必然存在着许多的相异之处。
据已搜集的资料看,比较骑士和侠客的不同点主要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发展命运、对待女性的观念。
[其他论文文档]分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
分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武侠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通俗小说,通常分为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游侠,后来唐宋元明清文学中记载的侠客,主要思想也是为国家效力、伸张正义及人文精神的矛盾复合。
中国侠有不同的分支,如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忠臣义仆;杨家将岳家将中的良将义士以及宋代之后江湖上的非正统、反主流文化的侠客等等。
骑士文学,也称作侠士文学,和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
两者都离不开侠,侠又离不开义。
两种文学在体现中国侠与西方骑士的正义行为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从人物的特定形象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侠客与欧洲骑士都表现出了正义精神。
不同的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通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侠客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大都是忠君爱国、建功立业。
中世纪的时候,骑士是西方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比较高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十二世纪,哲学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曾经就骑士之道提出了疑问,他指出骑士之道为保护教会、崇敬教士、对叛逆之士进行讨伐,保护穷人免于不公平待遇,坚守职责,忠于民族,维护和平,甚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骑士文学实际上是对正义精神的一种赞扬。
例如,被称为欧洲中世纪三大古典史诗之一的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另两部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其中的主人公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流传于民间,主要为抗击外来侵略。
该史诗写熙德的勇武使凶猛的狮子也乖乖地低头慑服,顺从地被装进笼中;而国王的儿子却非常害怕狮子,看到狮子只能吓得仓皇而逃。
当民族出现危难时,熙德决心要效忠君王,他还通过蓄须这种方式表示自己的决心。
上世纪初,西班牙著名评论家梅内德斯-佩拉约在《卡斯蒂利亚抒情诗人文选》中指出,《熙德之歌》不是用于吟唱的诗歌,而是生活的诗歌。
诗中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英雄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中国古代文学中侠客具有的正义,主要是个体通过君王建功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武侠小说与欧洲骑士文学之比较
等 ,这些 都是侠 客与骑士二者共 有的豪侠精神 。恰如 《 中国 在神秘 、非现实 的环境 中 ,渗透着神话观念 和宗教 阴影 ,充 之侠 》 书中刘 若愚学者提到 的 : “ 一 中国的侠与欧洲骑士 的 满浪漫色彩 。中国武侠 文学一般为小说 ,绝少用诗 歌加 以表 共 同观念代表 了全人类 的志向, 跨越 了两者的空间和时间, 创 达 ,侠客 的冒险行侠是 在现实生活 中,表现 了人 间世俗生 活
造 了一种精神上的和谐 。”就传 奇性而言 ,侠客与骑士都有 的众生百相 ,体现 了现实主义精 神。 超群的武艺 ,克服种种艰难 险阻去 冒险行侠 ,故事情节上都 2 .武器描写和语言描写 会有出其不意的转折 。诸 多的共 同点构成 了武侠小说与骑 士 中国武侠 小说 中 因主人公 阶 级不定 、行 走于市 井江 湖 文学 比较的基础 。但 由于二者 历史文化背景不 同 ,又存在 着 之 中,贴近 中下层百 姓 ,故小说 中的语言通 俗易懂 , 包含 各 巨大差别 。本文将对 中国武侠小 说与欧洲骑 士文学就人物特 类方言 、行话 、黑话 、隐语等江湖术语 ,例如结梁 子 ( 江湖 唇典 ,指结仇 )、风 紧 ( 江湖唇典 ,指情况危急 )、递 门坎 征、写作 内容 、 人情关系描写三个方面进行 比较。
一
、
魂所在 。何 谓 “ ” ? 《 义 中庸 》引孔 子云 “ 者, ” , 义 宜也 《 孟子・ 离娄 》亦云 “ 人之正 路也 ”,将两者合起来解 释, 义, “ 义”是 “ 正义”、 “ 合理 ”之意 。司马迁云 : “ 今游侠, 其 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 必果, 其行 已诺必诚, 爱其躯 。 不
( 江湖唇典 ,动手过招 前 自报师从 门派之意 )、海底 ( 江湖 人物特 征和爱情 观 念 我们可 以用 “ 重义 ”和 “ 忠诚”分别来概括侠 客与骑士 行话 。原指组织 中的门规、礼仪 ,后应用逐渐广泛 , 统称海 的性格特征 。侠客重义 ,唐李 德裕的 《 豪侠论 》曾这样界 定 底 为对 方 的来 历 )、 暗青子 ( 江湖唇 典 ,即暗器 )、踩盘 游侠 : “ 夫侠者, 盖非常人也, 虽然 以诺许人 , 以节 义为本 , 子 ( 必 江湖唇典 ,指事先 侦察要劫 的对象 )、走镖 ( 旧时武林 义非侠不立 , 侠非义不 成, 兼之矣 。”可见 “ 难 义”是侠之 灵 术语 ,即镖师保 护钱 财物等上路 ,有 时也有保 护人文学 之 比较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作为中西方世界所特有的文化产物,二者在极其相似的外貌下却蕴涵着分别代表中西方世界不同文化形态和民族心理的精神实质。
通过将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放置到各自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将文学的比较置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加以比较考察,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方世界的文化异同。
(一)历史层面的比较在比较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之前,我们首先要接受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骑士文学历来便是一种制度(骑士制度)与一种文化(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骑士文学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就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相反,武侠文学却经历了不同的三大历程:产生、发展、蜕变。
换言之,骑士文学是历史形态的文学,在没有蜕变的情况下业已衰落,而武侠文学发展之后则经历了一场辉煌的蜕变。
(即使“新武侠文学”仍旧不享有当下文学主流形态的地位。
)骑士文学的产生始自骑士制度的产生。
首先我们回顾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形态。
中世纪(公元5到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混战状态,社会统治以封建领主的形态存在。
抛开时间的局限,此刻的中世纪正处于礼崩乐坏的“轴心突破”时代,类似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骑士作为封建领主豢养的武力阶层,主要用于自卫与掠夺战争,鼎盛于12、13世纪,与教会相辅相成,成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两大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
与欧洲中世纪骑士相当的乃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士”,产生时间则要前推至公元前3世纪。
由此对比,欧洲的骑士与中国的“士”在产生时间上相差至少8个世纪。
骑士文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就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其存在形态自始至终都有相对应的社会阶层;而武侠文学却经历了不同的三大历程:产生、发展、蜕变。
其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士”,而经历发展之后出现蜕变,已然升华为一种纯粹的文学审美形式,而与社会政治与历史形态无涉。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整理版]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我曾经在翻译“武侠小说”这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到英文时遇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词语,可以表达出“武侠”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说,应该把“武侠小说”翻译成“Chinese KongFu Novel”,我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把这段英文翻译回来,意思将是“中国功夫小说”。
作为一个武侠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十分反对把武侠和功夫划等号。
这也是我长时间以来坚持认为港台也好,大陆的也好,很多影视作品不能冠以“武侠”之名,顶多也就是个“功夫”之名的原因。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知道,武侠不当只一个武(诚然武也相当重要),还得有侠(其实还不止侠),如何把武之外的东西翻译过去呢?迷惑中的我发现了另一种翻译——“Chinese Chivalrous Novel”,也就是“中国骑士小说”。
这种巧妙的翻译不禁让我拍案叫绝,诚然,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还是有许多地方差异很大,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和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翻译至少把词整个的意境译了过去。
而究竟哪些地方相通,哪些地方又不同呢?今天我就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根源比较首先我想对比一下两种文学的根源。
欧洲骑士文学和基督教宗教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文学想象。
两种文学可以说“二元对抗”而又“互相渗透”的。
要有骑士文学,必然先有骑士这一类人。
徐葆耕先生对骑士的定义简单明了:“当时(指中世纪,笔者注),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地发生战争。
多数国家的国王都有一支亲信部队,用中国的名词来说就是…御林军‟。
这支队伍是由一些中小地主子弟组成,后来也有一些贵族青年参加。
部队的成员不同于一般的平民,带有贵族化倾向。
他们比较有文化,过着很优裕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匹漂亮的马,构成了所谓的骑士阶级。
”[1]而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们却并不如此。
骑士与侠客的第一大差异在于,侠客的定义十分之广,没有固定的职业、性别、年龄等要求。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我曾经在翻译“武侠小说”这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到英文时遇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词语,可以表达出“武侠”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说,应该把“武侠小说”翻译成“Chinese KongFu Novel”,我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把这段英文翻译回来,意思将是“中国功夫小说”。
作为一个武侠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十分反对把武侠和功夫划等号。
这也是我长时间以来坚持认为港台也好,大陆的也好,很多影视作品不能冠以“武侠”之名,顶多也就是个“功夫”之名的原因。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知道,武侠不当只一个武(诚然武也相当重要),还得有侠(其实还不止侠),如何把武之外的东西翻译过去呢?迷惑中的我发现了另一种翻译——“Chinese Chivalrous Novel”,也就是“中国骑士小说”。
这种巧妙的翻译不禁让我拍案叫绝,诚然,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还是有许多地方差异很大,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和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翻译至少把词整个的意境译了过去。
而究竟哪些地方相通,哪些地方又不同呢?今天我就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根源比较首先我想对比一下两种文学的根源。
欧洲骑士文学和基督教宗教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文学想象。
两种文学可以说“二元对抗”而又“互相渗透”的。
要有骑士文学,必然先有骑士这一类人。
徐葆耕先生对骑士的定义简单明了:“当时(指中世纪,笔者注),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地发生战争。
多数国家的国王都有一支亲信部队,用中国的名词来说就是…御林军‟。
这支队伍是由一些中小地主子弟组成,后来也有一些贵族青年参加。
部队的成员不同于一般的平民,带有贵族化倾向。
他们比较有文化,过着很优裕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匹漂亮的马,构成了所谓的骑士阶级。
”[1]而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们却并不如此。
骑士与侠客的第一大差异在于,侠客的定义十分之广,没有固定的职业、性别、年龄等要求。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
3.侠士没有具体的,人为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一个松 散的社会团体。而骑士是有固定的身份地位和行为 准则的一个社会阶层。
欧洲骑士装备
侠客的装备则简单的多
所谓:一剑一江湖
所奉行的行为方式
所受到的不同的文化的影 响以及思想方式上的差异 必定通过一定的行为加以 反映。而中西方侠士与骑 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之间的异同,也体现了同 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与 共性。
青衣20110829一侠士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的侠最早产生与什么样的时代最早产生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可能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无法再还原到最早的时代追寻那十步杀一人的快意恩仇的时代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ppt
1.背景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这 样的一群人,他们凭借手中的利剑, 用铁与火,用血与肉,为了他们心中 的公平和正义与对手拼死地战斗着。 他们千金一诺;他们勇往直前;他们 侠肝义胆;他们锄强扶弱。他们就是 东方的侠士和西方的骑士。
最后,骑士们还有许许多多奇怪的效忠,效忠于爱情,效忠于誓言等。总之,忠 诚作为骑士的准则,为骑士们忠诚地践行着。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与中国侠士所持之义不同的是,欧洲骑士的正义 往往出现于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和人们的理想之中 。而在现实生活中,东征的十字军骑士们烧杀抢 掠,暴露的是骑士们的潜规则。西班牙作家塞万 提斯笔下的倒霉蛋骑士堂吉诃德,尽管毫无武功 ,但自视为骑士的他,仍挺起他那不堪一击的长 矛,催着胯下的驽辛难得向着破坏人类社会秩序 的怪物——风车冲去。堂吉诃德在风车面前的头 破血流,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骑士们正义 精神的失败。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是两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尽管彼此有所不同,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历史和实践。
骑士文化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是一种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传统。
骑士是一种贵族阶层的荣耀象征,他们通过勇气、荣誉、忠诚和骑士精神等行为准则来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骑士文化中的骑士生涯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生活方式,追求高贵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
骑士文化中的道德守则是忠诚,骑士会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的国王和女神。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侠是一种行侠仗义、刚毅无畏的品格,强调身手练就和对正义的信仰。
武侠倡导的是人格高洁、行为标准、品德清高等理念,同时,它也强调练习的技巧和功夫。
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中,主角通常是一位少年英雄,披上青衫戴上长剑闯荡江湖,他们常常具有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形象,而且明辨真假、深受人民爱戴。
两种文化的比较如下:1. 勇气和荣耀无论是骑士文化还是武侠文化,勇气和荣耀是新型尺度和较高的着重点。
骑士勇敢的面孔和武侠大侠的英雄形象都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榜样。
骑士文化中的荣誉是基于个人贞节、勇气和义务感的,而武侠文化中的侠义同样也是建立在勇气和刚正不阿的信仰基础上的。
2. 道德准则骑士文化和武侠文化所遵循的道德准则也不尽相同。
骑士文化中的诚实、忠诚、信仰是其基石,而武侠文化中则强调人格高洁、刚毅无畏的品质和行为标准。
无论哪种文化传统,其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都是鼓励个人行为的自由和尊重他人的价值。
3. 社会地位骑士文化中骑士的社会地位通常比武侠高,因为骑士通常是贵族、国王或一些权贵家族的代表。
在另一方面,武侠士的社会地位通常比较低,他们常常是来自普通百姓阶层的人,因此经常需要标新立异来获得自己的尊严和名望。
4. 戏剧化骑士文化和武侠文化都有着强烈的戏剧化文化特质。
这些传统文化中,英勇行为、爱情和世界的神秘感、巫术法术与超自然力量等都是许多戏剧和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研究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武侠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所特有的文化产物,也是最具群众基础,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学形式。
骑士文学则作为西方世界传统的文化产物,在西方世界影响深远。
二者在极其相似的文学形式下却蕴涵着分别代表中西方世界不同文化形态和民族心理的精神实质。
通过对武侠小说和骑士文学的研究,将其分别放置到各自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将文学的比较置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加以比较考察,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方世界的文化异同和价值观的差异。
一、历史层面的比较
中国的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中国最早出现的长篇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后世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古典仙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但从武侠小说的狭义层次上来说就只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这四类。
后来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造就了不少金庸迷。
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
《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骑士,原是指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来表示一个社会阶层,它属于贵族的最底层。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个骑士都以骑士精神——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诚实、公正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
西方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以出身而言,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
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从后者获得土地和其他报酬。
骑士有了土地,住在堡垒里,雇用农奴,成为小封建主,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
后来骑士土地成为世袭,于是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
十一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反击侵略基督教的伊斯兰势力,从此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接触到东方生活和文化。
二、精神层面的比较
提起中国武侠精神,莫过于金庸先生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了。
作为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里对“侠义”的定义非常到位。
“什么叫做侠?”行侠作义的人,到处随遇而安,非是他务必要拔树搜根,只因
为见了不平之事,他便放不下,仿佛与自己的事一般。
因此,才不愧那侠字。
(《三侠五义》第十三回)侠义的本色,认为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机智勇敢地扶贫济困的人才能称之为“侠义”。
“凡你我侠义做事,不要声张,总要机密,能够隐讳,宁可不露本来面目,只要剪恶除强,扶危济困就是了”(《三侠五义》第六十回)有原则的侠义:侠客们见义勇为,济弱扶困,固然是正义的行为,就朋友关系来说,也并非不问不非,一味的讲究为朋友效劳。
例如展昭被擒后,由于误会白玉堂霸占良家妇女而引起的斗争,以及白玉堂当着柳青的面整治柳青推荐的人。
就是表现他心中的“侠义”是有原则的,并不因为朋友关系而有所迁就。
这些虽然都出于误会而发生的冲突,但也说明侠义们重视伸张正义,并非是只懂得“江湖义气”的愚昧浅薄的匹夫。
而对于骑士精神的概念,“骑士精神”源自中世纪,构成了西欧民族中的“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崇尚精神理想和尊重妇女等。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的表现,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代表了中世纪贵族的高尚品格。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学者指出:从选择品德的倾向来说,传统在欧洲占上风。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三、影响层面的比较
中国武侠小说和武侠精神影响深远。
在现代一个离武侠越来越遥远的年代,很多人会有着这样一个疑问,侠是什么。
侠义精神是否还有现在存在的必要?想必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答案,有着自己理想中的一种侠义精神,更可以映射在当代社会下的新的侠义观念。
侠是心。
是写作者的心,也是阅读者的心。
这颗心所向往的,所希冀的,汇聚起来,就是侠。
相信武侠小说所想表达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侠。
也只有这种侠,才能让大家喜闻乐见,才有存在的意义,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这也是武侠的意义所在。
大侠们替弱者打抱不平,维护者正义和公平。
侠客们嫉恶如仇,看不惯世间不平事,不能容忍恶人横行。
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中国最底层人民的精神寄托。
爱护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人的国家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
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湎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在幻想之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西方骑士文学中所描绘的骑士身材健硕,骑术高超,孔武有力,彬彬有礼,是正义的化身,与一切恶势力作斗争。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费而赖精神品质。
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
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四、文化层面的比较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骑士文学,其产生发展,都缘自各自的历史文化语境。
欧洲礼崩乐坏的“轴心突破”时代,建立统一稳定的民族国家和虔诚忠实的基督信仰是当时欧洲之文化语境和民族心理。
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产生骑士文学,因此,骑士文学除了宣扬尚武精神之外还具有浓厚的基督精神。
武侠文学是对大一统的消解,是对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反叛,属于民间情绪的文学抒发,带有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雄的最高荣誉就是被授予骑士的头衔,而骑士也就象征着英勇与忠诚。
骑士的荣誉来自封建领主的授予,换言之,以全身之英勇与忠诚换取统治阶层的认可与表彰是作为英雄的最高价值或终极目的。
骑士已经被国家意识形态化,所以,国家意识形态化是骑士文学最大的审美特征。
英雄美人是骑士文学惯用的题材。
英勇的骑士爱上贵妇人,而与之幽会,其中也不乏哀婉的爱情故事。
骑士对待贵妇人彬彬有礼,无处不显出绅士风度,但是一旦我们结合骑士精神以及骑士文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化就不难辨别出,骑士的爱情包含了很大的虚荣在里面。
对贵妇人的爱慕在审美心理上分析乃是出自于一种不自觉的征服意识。
骑士素来的披荆斩棘,英勇忠诚再匹配对贵妇人的爱情征服无不相得益彰地展示出骑士的魅力。
甚至我们可以断言,骑士对爱情的向往与追逐如同对骑士头衔的向往与追逐一样,无不带有心理上的虚荣感和精神上的征服意识。
这一点表现在东方的侠客美人上则有完全的不同。
侠客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儿女情长不过是侠义的点缀。
最初的侠客多是独立的,个人的行为,如《史记》中记载聂政以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这样的人和事,在春秋战国时期还不少,当时由于七国之间争霸称雄,恩恩怨怨很多,各国权贵们都争相征贤纳士,这里的士,就是指武士,如当时的信陵君、平原君都养了好几百甚至上千的这类“食客”,这也就给这类武士侠客们创造了生存条件,他们大多以侠义著称,或为国,或为报主人之恩,充当刺客,甚至不惜舍生取义。
这是封建时期的一大社会特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骑士,以及日本的武士,都与其类似。
总而言之,武侠小说是中国人构造了一个有关侠义的梦。
骑士文学则是对已经没落的骑士精神的向往和怀念。
武侠小说是对统治者精神上的思考和反抗,骑士文学则大多对权贵的向往和攀附。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骑士文学,都是现实的反映。
我们都期待和平、公正、有序的生活环境。
班级:人教1101班
姓名:尹昭群
学号:114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