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8窑洞文化学案
高考地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8 窑洞文化专题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
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
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
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a :区域地形地貌形成,特点b :等高线地形图与窑洞的综合考查c :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窑洞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八a: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b: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c: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5酒文化学案
酒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
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
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
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a:工业流程图条件分析、工业区位条件分析b:区域地理自然条件分析c:农业区位条件分析a: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b: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c:能够用简介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传奇品质,百年张裕”“酒的王朝,王朝的酒”“葡萄故乡,四季阳光”,醇香浓厚,滴滴醉心。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葡萄酒产业链结构图”,完成1~2题。
1.据图中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A.原料、劳动力 B.原料、市场 C.技术、市场 D.交通、能源2.对该地区经济及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工业为主,产业部门单一 B.葡萄酒产量决定了第三产业的比重C.以葡萄种植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 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答案】1.B2.D【解析】第1题,图示显示葡萄产业的产品是由葡萄直接加工而成,故葡萄产业应接近原料地;葡萄酒、油类、药类需直接投放市场,故该产业还应接近市场。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
内容摘要
窑洞民居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窑洞一般由主窑、配房、 院落等组成,其中主窑是核心部分,分为窑掌、接口、灶房、卧室等区域。配房 则主要用于储存物品或作为辅助用房。院落则提供了充足的公共空间,方便了家 庭成员的生活和活动。这种布局方式既满足了居住需求,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 值观。
四、建议与对策
7、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 研究窑洞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通过合作,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 提高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论
五、结论
综上所述,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文化不仅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艺术形式, 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民情和人文价值。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并 重视窑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创 新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参与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多方面的 措施手段,实现窑洞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3、创新旅游产品: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开发多样化的窑洞旅游产品,如体 验式窑洞住宿、农家乐等,使游客在享受陕北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窑洞 文化。
四、建议与对策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窑洞文化和其旅游价值,提高公众对窑 洞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同时,对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 们具备传播和讲解窑洞文化的素质。
一、窑洞:黄土高原的独特建筑
一、窑洞:黄土高原的独特建筑
窑洞,源于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质条件。厚厚的黄土层为人们提供了挖掘窑洞 的便利。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了黄土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将人 的生活空间与大地紧密相连,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二、窑洞文化:黄土高原的民俗 民情
专题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识一点通
十九大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考生的人文地理素养,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频频出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材料的地理试题,这类高考试题往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信息载体,帮助考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材料的地理试题,其考查的重点不是死记硬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和创新的发展思路,注重考查传统文化下所隐藏的地理知识,设问往往和地理知识很好的契合,主要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迁移、扩散、传承、功能、影响、分布特点、发展变化、差异比较和原因、形成条件或成因、某古文明衰落的原因等。
考查内容2018年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为背景考查油纸伞的产业的发展2018年江苏卷15—16题以我国传统民居“地坑院”为背景考查了“地坑院”的分布和发展2017年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3题以桂林江头洲村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为背景考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43题以“茶马古道”为背景考查进行文化旅游时旅游活动的设计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3题的以“剪纸”背景考查我国江南景观的特点2017年天津卷的第2题考查“‘沽’村落”的消失的原因2016年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3题以“陶瓷”为背景考查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与迁移2016年江苏卷1—2题以“我国山水画”背景考查区域差异及外力作用与地貌2016年天津卷第12题以“丝绸之路”为背景考查了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及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及影响2016年天津卷第14题以“妈祖文化”为背景考查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措施(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并不算多,主要集中在地窖文化、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地窖文化作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地理学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例如,有一道试题要求考生解释地窖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地窖文化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地窖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用于储存食物、酒类等物品,可以保证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仍能够生存。
地窖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古代农民和智慧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古代水利工程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出现也不少,有些试题要求考生解释和评价某些古代水利工程对当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比如说大运河、都江堰等。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运河工程,存在的时间已有两千余年,对于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都江堰则是古代的一项灌溉工程,不仅可以灌溉成千上万的农田,还可以为成都市供给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这些古代水利工程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大贡献不仅能够被历史和人民所记住,也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宽广而深邃的底蕴之一。
灌溉制度作为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也得到了地理试题的体现。
常常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解释灌溉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灌溉制度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安排水源、水渠、水库等设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些灌溉设施早已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地利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
有时候,一些地理试题会要求考生探讨一些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当地的环境、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土地利用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意识的规划和利用的重要实践,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着长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窑洞介绍
地理位置气候建筑类型特点演变发展形成机理文化性形成的格局形成原因选址原因生存条件(水食物防御宗教)发展前景民居形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1,功能使用2,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内部环境院落小气候地势环境观念3,自身看法生活社会新农村规模生产方式当地承载力黄土高原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类型, 具有塬、峁、墚、沟等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或星罗棋布地隐避在黄土峁、墚之下, 或顺着沟坡谷地自然展开, 最大限度地与大地形态融为一体。
聚落布局的形成条件中国窑洞, 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穴居, 半穴居时期。
原始先民发现自然洞穴的空间适于居住, 具有遮风避雨、御寒抗暑及防卫的功能———穴居文化的真正起源便是从这一发现开始的。
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适度的柔软性, 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就可以挖掘成洞穴, 于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由洞穴而窑洞、由窑洞而窑居, 用最原始的挖掘工具, 在黄土中凿出一座座建筑。
.聚落布局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盛行的国家, 夏季盛行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盛行偏北风, 寒冷干燥。
加之处在北半球, 阳光从南面照射而来。
因此,窑洞建筑普遍采用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或背崖面水的模式。
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窑洞康百万庄园, 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观念进行选址, 经历代陆续营造, 其总体结构至今依然完整。
其布局沿袭了传统的四合院格式, 随山坡顺势巧妙地利用地形, 使每个院落都有窑洞存在, 而且多作为正房来使用。
因材致用的生土材料窑洞民居的营造可以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 这种黄土堆积层最深达200 m,在千百万年风雨侵蚀和雨水冲刷下形成了无数峭壁、地沟; 黄土节理垂直, 二三十米高的土崖峭壁仍能直立, 不易坍塌,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同时, 黄土运用简单的工具就能挖掘、施工,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状土体作为窑壁、窑顶; 挖出来的原土, 可以通过版筑作为院墙、隔墙, 或打成土坯, 砌筑洞口墙和火炕, 烧制土砖镶边, 用以防水, 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还可以用来做土踏步、土照壁、土桌、土花池等土构件或土家具; 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 垫坡填坑。
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窑洞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窑洞文化今日话题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地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民居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窑洞文化如何形成的?窑洞有哪些分类?现状如何?地理人是如何命制试题的呢?现在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背景材料】说明:本文节选自《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史结课论文---中国特色:窑洞》作者:徐思洁。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地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一、窑洞的形成人类上古时期的地理气候形成了平均海拔为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
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造就了窑洞这种居住形式。
目前我国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等五省区,陕西省的陕北窑洞因其特殊的高原地貌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支。
陕北窑洞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窑洞式横穴,在近代,陕北窑洞曾支撑中国红色革命走向胜利。
靠崖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是其主要存在形式。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高中地理中国传统文化10个专题
高中地理中国传统文化10个专题手工纸文化手工纸文化话题以手工方式抄造而成的纸。
手工纸这一名词是在19世纪发明了造纸机,大量纸张使用机械化造纸机生产以后,为了区别采用不同方法生产出来的纸张才出现的。
传统手工纸和现代手工纸的概念也略有区别。
传统手工纸基本上不使用动力机械。
而现代对凡是采用竹帘或框架滤网等简单工具,以手工操作抄制而得的纸,都可以称为手工纸,而不管在其他工序中是否曾使用过动力机械处理。
然而就在这百年中,手工纸在悄无声息中大举溃败——由于原料限制、天然漂白和手工抄造等原因,手工纸生产的缓慢和有限的产量一如过往。
而机械造纸速度却迅猛发展,每分钟已可达千米以上,它们海量、廉价而标准,在这样的浪潮面前,中国手工纸迅速沦为孤岛,并带来了一组鲜明的数量对比——如今我国每年纸生产总量中99%以上是机制纸,只有不足1%是手工纸,且还在不断缩减中。
知识链接a:工业区位条件分析b:区域地理条件分析c:区域地理环境分析考情分析a: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b: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c:能够用简介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高考预测我国手工纸制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宣纸(安徽泾县)、桑皮纸(安徽岳西和潜山、新疆和田)、狼毒纸(藏南、川西德格)、东巴纸(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构皮纸(贵州贞丰、丹寨)、竹纸(四川夹江、福建连城和长汀)等,在不同时期都曾经鼎盛辉煌过。
手工纸制作工艺大都先精选优质植物纤维,经剥离树皮、浸泡、蒸煮、舂捣等制成纸浆,最后晾晒或烘烤成型。
如今我国每年生产的纸99%以上为机制纸。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主要手工纸产地共同的优势区位身分是()A.阵势较为低平C.劳动力素质高B.太阳光照充足D.植物纤维充足2.各地手工纸制作鼎盛期()A.是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B.手工纸市场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最为频繁C.制作地沿岸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3.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手工纸制作工艺传承的措施是()A.紧缩机制纸的产量C.普及专业人才培养B.培植优质纤维植物D.以特殊市场为导向【答案】1.D 2.B 3.D【解析】第1题,手工纸制作需求精选优质植物纤维,需求当地植物纤维足够,以便就地取材,D正确;我国的手工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有大量植被掩盖的地区,多为山区,A错;在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却是手工纸的主要产地,故对光照的要求并非十分高,B错;手工纸制作需求一定的技术,主要是传统的技艺传承,对劳动力素质并非特别高,C错。
窑洞民居村落文化景观特征研究——以杨家沟村为例
1252016.0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1.5土壤杨家沟村的土壤为黄绵土,其母质为马兰黄土,经耕作熟化而成。
该土壤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能良好,但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其所含有机质养分不高。
2.1.6植被杨家沟村内的植被种类相对单一,自然植被以草本类植被为主,人工种植的植被主要有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枣树、杨树、柳树、柏树等植被。
2.2硬质要素2.2.1村落布局形态杨家沟村村落的空间布局为组团式布局,以“扶风寨”为核心组团,在其东南和东北各有一个小规模组团,在其西南侧沿山峁纵深向西线性分布一组民居建筑,在村落南部有部分分散的民居建筑分布。
2.1.2建筑(1)民居建筑杨家沟村做为马氏地主集团集中居住的庄园,其建筑形态多为大地主居住的窑洞四合院以及小地主、长工以及杨家沟村原有居民居住的靠山窑。
近年来,与米脂县其他村落一样,杨家沟村村落人口以向外流动为主,村落内的新建民居仅有两户,均为新式平房建筑,整个村落基本保持了窑洞村落的原貌。
杨家沟村的窑洞民居可以堪称“陕北窑洞民居的代表”,尤其以扶风寨窑洞组群最有特色,扶风寨窑洞组群是我国国内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窑洞庄园。
扶风寨窑洞组群中不仅有传统陕北窑洞民居,还有融汇了西方建筑特色的窑洞民居“新院”,代表了马氏庄园的窑洞营造最高水平。
(2)公共建筑马氏家族极为重视教育,马云风晚年在水燕沟的旧居窑洞里办起了家塾。
马嘉乐秉承了先祖耕读传家的思想,又开办两所私塾,培养子孙。
民国时期,废除私塾,开创新式学堂。
民国四年,改学堂为扶风小学,并于1912年创办女校。
马云风去世后,马氏后人在小桥滩建立了祠堂,名为“顺天祠堂”。
随着人丁兴旺,又建立了分祠堂,位于扶风寨的最高处,名为“光裕祠堂”。
此外,杨家沟村还有三处庙宇,两处戏台。
建筑与文化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26|CHINA HOUSING FACILITIES1272016.06 |2.3软质要素2.3.1宗教信仰杨家沟村内现存三处庙宇,分别为龙王庙、菩萨庙和黑虎灵官庙,是寄托村民对神灵崇拜的公共空间。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7调料文化学案
调料文化中国人的饮食可谓是博大精深,中国和法国等国家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完整体系和深厚文化的饮食大国。
即便是在国内,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也孕育出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
这无疑是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到中国人饮食的南北差异,人们总是用八个字精辟地概括道——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其以北地区多处在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而面粉是制作各种面食的主要材料,所以在北方馒头、面条、烧饼、饺子很多见。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处湿润区,降水丰沛,水稻生长旺盛,能一年多熟。
所以南方人主食米饭,并用米线、米粉取代了面条,还另有米糕、粽子、汤圆等食品。
a:区域气候类型及其气温降水特点b:区域典型农业类型、熟制c:区域地形状况对饮食的影响a:考查学生能够调动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对题目作答b: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c: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d: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年温差较小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海拔较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结合经纬度分析,图中南部是四川盆地,云量多,太阳辐射弱。
而武都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
结合材料中花椒的习性喜光、耐寒等特征判断,①、④对。
年温差较小、位于夏季风迎风坡,两地差异不明显,②、③错。
D对。
第2题,根据材料,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故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2剪纸文化学案
剪纸文化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a:区域气候条件分析b:区域农业条件分析c:区域地形分析a: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b:考查学生能够准确获取地理信息c: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地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太湖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河汊纵横,气候湿润 B.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C.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D.林海雪原,寒冷干燥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 B.二人转 C.昆区 D.秦腔【答案】1.C2.D3.B【解析】第1题,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便发明制作出了一种冬季可以在冰天雪地上行走如飞的交通工具---爬犁。
东北平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一年大部分时间里,满世界的冰天雪地。
故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
故选C。
2019高考地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 专题3 砚台文化学案
砚台文化砚石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作砚石的岩石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变质岩中的板岩和干枚岩。
这种以粘土矿物为主要成份的板状、干枚状岩石,含有一定量的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物。
其特点是矿物颗粒细小,变质程度不高,硬度不大,具板状构造。
另一类是石灰岩,这是一种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石,化学成分为CaCO3,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灰岩中有时可含一些泥质、硅质等成分。
岩石硬度不大、较脆。
在可作砚石的岩石中,以板岩为最好。
一块好的砚石,除了质地要好以外,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其一,砚坯上没有裂隙,没有充填的矿物细脉;其二,砚石的上下板面要平整,不允许有明显的挠曲和褶皱,砚石的厚度要大于2厘米;其三,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要细,一般不宜大于0.01毫米,致密,透水性弱,颗粒分布均匀,颜色深,击之声音清脆;其四,砚石硬度中等,一般要求摩氏硬度3-4,如含各种矿物杂质时,其硬度应与砚石硬度相当。
据此,端砚、歙砚、洮砚、澄砚被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a:岩石循环示意图、岩石分类b:构造地貌c:工业区位条件分析d:工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a: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得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b: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c: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砚,文房四宝之首。
甘肃洮观、广东端硯、安徽歙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观”,然而历史上对洮砚的记载较端砚、獻硯少。
洮砚石材主产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洮河东岸喇嘛崖底经年浸水的岩石夹层中,洮砚不仅有发墨快、研墨细、贮墨久之实用性且以手工雕琢为主,造型多样玲珑剔透极具艺术欣赏性。
随着钢笔、电脑等工具代替毛笔书写,洮砚文化传承面临严重危机,为此当地政府创建“老坑洮砚”品牌,成立集开采、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
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此完成1~3题。
1.最适合开采洮河老坑喇嘛崖岩层的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2.与端、歙砚相比,洮砚的记载较端砚、歙砚少的根本原因是当地()A.地势险要,交通闭塞 B.历代战乱,破坏较大C.少数民族聚居,教育水平低 D.位置偏远,传播力不足3.洮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应逐步提高洮砚文化的高附加值,主要表现在()A.合理开采,加强洮砚石材资源保护B.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C.杜绝浪费,雕刻边角料为精美的挂件D.精选题材,注重砚铭和砚盒装饰【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洮砚石材主产于洮河东岸喇嘛崖底经年浸水的岩石夹层中,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较浅,最适合开采,A正确。
初中地理窑洞布置教案
初中地理窑洞布置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窑洞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地区。
2. 掌握窑洞的布置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和家庭需求选择合适的窑洞布置方案。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窑洞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地区。
2. 窑洞布置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窑洞布置方案的选择。
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窑洞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测量工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窑洞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窑洞的特点和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窑洞的了解和印象。
二、讲解窑洞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地区(10分钟)1. 教师讲解窑洞的定义,即在山体或土坡上挖掘的洞穴,用于居住或储存物品。
2. 教师介绍窑洞的特点,如冬暖夏凉、保温和隔热性能好等。
3. 教师讲解窑洞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山区。
三、讲解窑洞布置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窑洞布置的基本原则,如合理利用空间、考虑居住舒适度等。
2. 教师介绍窑洞布置的方法和技巧,如挖掘和利用自然光线、通风和保暖措施等。
3.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示例,展示窑洞布置的具体方案和效果。
四、学生实践和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窑洞布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2. 学生利用测量工具和图纸,进行窑洞布置的实践操作。
3.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窑洞布置的方法和技巧。
2.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窑洞布置方案,分享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窑洞布置方案,并写出设计思路和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窑洞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地区,掌握了窑洞布置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专题四 传统文化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 缺口的是 A.增加碉楼开放数量 B.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C.提高参观门票价格
√D.拓展主题度假项目
解析 拓展主题度假项目有利于持续解决开平碉楼维护经费缺口,D对; 碉楼建筑结构相似,增加碉楼开放数量,维护费用也会增加,A错; 提高政府补贴标准不能持续解决经费缺口,B错; 提高参观门票价格,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C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主要是为了 A.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B.体现华侨爱乡情结
√C.防御水患匪患侵扰
D.缓和区域人地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民国初期,开平广建碉楼与当地的低洼地势、政局动荡有关, 主要是为了防御水患匪患侵扰,C对; 与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缓和区域人地矛盾无关,A、D错; 体现华侨爱乡情结不是主要原因,B错。
图片。据此完成4~6题。
4.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
A.齐鲁大地
√C.闽粤大地
B.横断山区 D.东北平原
解析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 看风景等,应分布在人口密集,多雨的地区,明清时期,多建有“廊桥”的是闽粤大 地,C对; 齐鲁大地、东北平原降水少,A、D错; 横断山区人口稀少,B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暂居 B.遮阳避雨
√C.观景与通行
D.宗教和民俗活动 解析 图中“廊桥”横跨河流之上,连接河流两岸,主要功能是观景与通行,C对; 可以供人暂居、遮阳避雨,但不是其主要功能,A、B错; 与宗教和民俗活动无关,D错。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8窑洞文化学案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8窑洞文化学案窑洞文化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
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
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
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a区域地形地貌形成,特点b等高线地形图与窑洞的综合考查c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a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b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c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专练9 传统文化
非选择题专练9传统文化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碹窑是怀安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
碹窑是窑洞的一种,是从平地里盖起来的,建筑材料是用就地取出的黄土与碎柴草混合而成。
(1)说明使用黄土和柴草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
(2)与晋陕窑洞在黄土崖壁开凿不同,分析碹窑选择在平地而建的可能原因。
(3)目前人们多搬离碹窑而选择居住在砖瓦房屋内,分析选择砖瓦房屋的原因。
(4)有村委会建议碹窑利用冬奥会开发旅游业,请你推断村委会的理由。
答案(1)当地黄土和柴草较多,可以节省成本;当地冬季寒冷漫长,黄土和柴草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
(2)当地黄土沉积较薄,缺乏晋陕地方崖式地形,大多数地区地形平坦;当地土质黏度高,便于挖掘和制作土坯。
(3)碹窑泥土防水效果差,长时间容易受潮而塌陷;碹窑没有砖瓦房屋通风透气好;而且砖瓦房屋所处的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4)碹窑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价值,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碹窑位于张家口地区,冬奥会主要在张家口举办,当地可以借助冬奥会主办契机,宣传和开发碹窑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供书画、裱拓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安徽省泾县宣纸以当地所产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经上百道传统手工工序制成(下图),其晒滩环节长达数月以使原料天然氧化漂白,故有“片纸两年得”之说。
和机制纸相比,泾县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不易变色,纸寿千年,但年产仅数百吨,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2009年,泾县宣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根据泾县宣纸的生产过程和用途,说明泾县宣纸产需矛盾并不突出的原因。
(2)泾县宣纸所用原料往往选择在山坡上铺垫山石进行晒滩。
指出晒滩时应避开的坡向,并推测铺垫山石的可能原因。
(3)指出泾县宣纸坚持手工生产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融合与运用
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融合与运用【摘要】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我们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魅力和文化魅力融入地理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下文就浅谈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地理课堂融合与运用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重要作用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坏境中很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含着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包括古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其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媒体和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地理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地融入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髓,而且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达到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文化素养。
二、地理课堂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经过长期教材的研究,我发现初中地理教材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八年级的中国地理更加丰富,包含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气候、民居、服饰、饮食、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多领域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地形(2)传统文化与天气和气候(3)传统文化与民居(4)传统文化与饮食(5)传统文化与水文等。
在备课时我挖掘相关的知识,精选内容,多领域多元化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 讲述充满魅力的文化精神,净化自我心灵,焕发心中最美品质。
(一)传统文化与地形地貌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的多样性。
我在七年级上册讲到第二章的《世界地形》的时候,采用了看图对比判断五种地形,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巩固这个知识点,我采用猜谜语抢答的形式进行:(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高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丘陵,“环滁皆山也”——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洞文化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
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
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
原因有三点:
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
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a:区域地形地貌形成,特点
b:等高线地形图与窑洞的综合考查
c: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
a: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
b: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
c: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
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
如今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
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美化环境B.夏季遮荫C.安全警示D.保持水土
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原因是()
A.窑顶雨水下渗B.院心天井积水
C.窑内气温过高D.窑内外温差大
3.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许多村落开始填埋地坑院,其原因最可能是()A.建筑技术进步B.缓解耕地紧缺
C.交通用地不足D.生活条件改善
【答案】1.C2.D3.B
【解析】第1题,地坑院是向下深挖土层而建的,院中种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是告诉远处的人有坑,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选C正确。
第2题,豫西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夏季窑内温度低,窑外温度高且水汽含量大,窑内外温差大;外面的热空气进入窑内遇冷凝结,使得窑内湿度增大。
选D正确。
第3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为缓解耕地紧缺,开始填埋地坑院。
选B正确。
下图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
读图,完成4~6题。
4.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可能最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高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暖温带B.降水少、晴天多
C.黄土表层吸热强D.墙体厚、保温性能好
6.窑洞选址在丁处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夏季风迎风坡B.位于阳坡
C.地势平缓D.靠近河流
【答案】4.C5.D6.C
【解析】第4题,根据题意,黄土覆盖层的厚度可从图中实线(黄土高原表面等高线)数值减去虚线(黄土底面等高线)数值进行比较。
第5题,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多选择在土质坚硬的地方,房顶和墙壁厚度较大,不易传热,因此窑洞冬暖夏凉。
第6题,根据图中实线(黄土高原表面等高线)变化特征可知,丁处等值线较为稀疏,说明地势较为平缓,有利于修建窑洞。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回答7~8题。
7.甲处黄土层的厚度可能是()
A.10米B.20米C.30米D.40米
8.从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考虑,最适合开凿窑洞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7.D8.B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实线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为845~850米之间;根据图中虚线可知,甲地黄土底层高度为805~810米之间,故甲地黄土层厚度为35~45
米之间,故选D。
第8题,读图可知,丙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不适合人们居住,丁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不好,采光条件不好,不适宜人们居住;甲地位于上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乙地位于阳坡,且位于迎风坡,气温和降水适宜,且黄土层较厚,故适合人们居住。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从北向南自河套下来,到了陕西潼关附近调头东去,形成河东金三角地区。
运城的盐池就在这个河东金三角的核心地区。
传说尧、舜、禹相继在河东建都。
距河东盐池最近的为禹都安邑,约为20千米,其次为舜都蒲坂,约60千米,最远的为尧都平阳,约为140千米。
材料二河东盐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天日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产盐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
夏季河东盐池所在地是华北最炎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南风猛烈,光照资源非常丰富,最高气温可达42.6℃,年降水量约为520mm,蒸发量却高达2300mm。
材料三窑洞是该地区广泛分布的民居,主要是在黄土断面开挖,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窑洞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
(1)试分析在安邑、蒲坂、平阳三城建都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河东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
【答案】(1)位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河运便利;靠近盐湖,有丰富的食盐供应。
河谷地区,土层相对深厚肥沃。
(2)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蒸发;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便于晒盐;风力较强,可加快盐晶体的析出。
(3)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是躲避强劲的南风。
【解析】(1)三个城市都沿河设城。
靠近河流可以方便取水;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有利于城市建设;河谷地区,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靠近盐池,有丰富的食盐供应。
(2)盐场形成的条件一般要求多晴天、日照强烈、多风的地方,有利于水分的蒸发,还要有开阔的晒盐场所。
河东地区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有晒盐的空间;根据材料二的信息,该地夏季高温,光照丰富,南风猛烈,这些条件有利于蒸发。
(3)根据材料二,该地南风猛烈,为了躲避强劲的南风,该地房屋坐南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