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终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重点
一、东晋顾恺之:
他提出的传神理论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
人称他身怀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画绝:1.表现在描绘人物时,往往善于用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适合人物个性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顾恺之在画裴楷的肖像时,为了表达他英俊而有学识的面貌,在他的面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是其格外有神。
顾恺之还故意将名流谢鲲画在岩石、丘壑中间。
谢鲲时寄情山水、闲适淡泊的隐士,顾恺之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性格。
2.还表现在善于抓住人物神态进行“传神写照”。
“当众点睛”行为。
3.他在自己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绘画的艺术价值在“传神”而非“写形”的绘画理论主张,继而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绘画方法。
“传神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绘画的觉醒时代到来,他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4. 《女史箴图》、
画法精湛、勾勒周详、作风细腻、神形兼备,与汉画的粗犷奔放有很大不同。
《洛神赋图》
此画时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二、北宋、南宋山水画(势壮雄强,旷远悠深) 1.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
宋初山水画以李成、范宽、关仝为代表 北宋山水常采用全景式构图,笔墨繁而凝重。
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身后的内容感,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形成来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卷云 。
蟹爪枝是用粗细变化自如的墨线,概括性地表现出冬季的杂树枯枝。
这种语言,有利于表现冬季的萧条肃杀,于是,他创造出了“寒林”的景象,人称李寒林。
李成的山水里有更多的主观写照,是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与大自然相铸成 的产物。
最喜欢表现平远小景。
《读碑窠石图》在水墨山水画的文人抒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对后世影响深远。
《晴峦萧寺图》 范宽(雄杰):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气势逼人。
《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被誉为“宋画
第一”。
此画墨气浓重、但用墨不多。
范宽十分注重具体景物深入细致的刻画。
关仝:与荆浩共同奠定了北方山水画派。
喜欢以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隐士等为题材,自成一家,时称“关家山水”。
他的画笔墨简练、形象鲜明动人。
《关山行旅图》《秋山晚翠图》 院体山水画:
代表:郭熙《早春图》、《 石平远图》、理论著作《林泉高致》,其中谈到他的山水画经验,他认为山水也有形象,画家要注意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联想。
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的三种形式:高远、深远、平远。
这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理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
主张绘画要与生活相联系。
其总结出的山水画创作规律对后代山水画的创作有指导意义。
南宋:院体山水画
代表南宋主流的是讲究意境的创作、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所谓“边角之景”。
画家在取景上多以局部特写的方法来加强描写的力度,以细节的真实构成清新的意境。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他们放弃北宋以来高山急流式的构图,常以对角线构图,留下大量空白。
使得意境更加丰富,以少胜多。
北宋山水是崇高的,那么南宋则是优美的,北宋充实,南宋空灵;北宋宽厚,南宋玲珑。
两美并峙,回味无穷。
三、宋代文人画特点:由外在真实,转向内在真实。
作品大多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抒情寄兴、状物言志,完全不拘泥于形式的描摹,力求平淡素雅的风格,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竹以表现高洁品格。
诗画结合、神似高于形似。
代表人物苏轼(《枯木竹石图》)、文同(《墨竹图》)、扬无咎(《四梅花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米芾:米点山水《潇湘奇观图》 李公麟:白描《五马图》、《西园雅集图》 四、唐代佛教人物造型特点
实现了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宗教艺术的世俗化。
菩萨:造型往往有丰腴艳丽的肉体表现,色彩鲜明,单线勾出肉体富有弹性的柔软和圆浑的感觉,具有平静安详的内心精神状态,并以多种多样的姿势变化表现各种轻巧细致的动作,全身动作有一致性。
伎乐、飞天:表现了急剧迅速的运动。
五、明代浙派与吴门画派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画风不同,格调不同。
浙派代表人物是戴进(《三顾茅庐图》)、吴伟(《柳下读书图》)。
浙派代表人物都曾进入宫廷任职,其画风极大地左右了院内外职业画家的艺术追求,山水画风主要源于南宋院体。
明清以来,浙派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独特笔墨形态。
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
他们的笔墨更为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
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是沈周(《夜坐图》),文征明(《江南春图》)、唐寅(《江南农事图》)、仇英(《秋原猎骑图》)。
吴门画派崇尚北宋和元代,融合了院体与文人画风,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的生活情趣,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多有建树。
他们大多体会到仕途险恶、吏治腐败,于是淡于仕进,悠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
他们的画风尚意趣、精笔墨,致力于表现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
五、清代扬州画派特点-----(郑板桥《丛竹图》、金农、黄慎、高翔、边寿民)
其画派特点是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
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 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
因感情个性的驱使,使画风或青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范,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师造化,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的特点。
.
'.
用模压而成的画像砖作为建筑构件镶砌在规定部位。
画像石、砖的规模、艺术水平体现了墓主人的地位,多集中在经济富庶、文化发达、石料充足之地。
2. 秦汉时期兵马俑特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写实手法瞩目。
数量众多、气势磅礴的崇高美;生动传神,技法精湛的写实美。
兵马俑以其鲜明的时代和艺术特色宣告了中国古代美术在艺术风格发展上一个新的开端。
一改以前的夸张、神秘,使雕塑从工艺美术中脱胎,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
无论是其宏大的规模还是写实的手法都蕴含来崭新的艺术精神。
霍去病墓石雕
石雕巧妙地汇融了圆雕、浮雕等技法,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各力度感。
刀法洗练、形神兼备、风格古朴,是气魄深沉的汉代石雕杰作。
造型质朴雄厚、茶 u 你愿意深邃有力,其气魄反映了西汉强盛国力、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是汉代以后整个中国古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典范,是我国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西汉霍去病石雕:依石拟形,较多保留了原石的形状和质感,取其意似,手法浑厚。
作品厚重稳定,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划时代的标志。
3. 《六法论》谢赫(中国画理论)
南朝谢赫《画品》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4. 五代花鸟两大派
黄家富贵(黄荃):满足贵族享乐之风 徐家野逸(徐熙):平民知识分子色彩 两派都重写实,风格迥异
五代时期花鸟画“徐黄”两派:“黄家富贵”指黄荃(《写生珍禽图》),他继承唐代花鸟画传统,所画多为宫中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色彩,线色相融,写实情态逼真;“徐熙野逸”指徐熙(《雪竹图》),他常游于田野园圃,观察花鸟果蔬,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勒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
5. 宋代《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全卷以全景式构图、
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郊外、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再现了宋代城市生活的各方面。
作者根据表达需要选择了既具有形象性和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画面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了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中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并代表了这期间彩陶艺术的高峰.到了新石器时期中晚期彩陶开始衰落,但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彩陶又开始兴盛起来,并把中国史前的彩陶艺术推上了新的鼎盛期. 2.唐《历代名画记》作者:张彦远
3.《佛传》是什么:佛本生、佛传:本生指依据释迦牟
尼降生成佛之前轮回转生的故事而绘(《九色鹿》将佛的本来面目画出来;佛传指根据释迦侔尼传而绘出的故事
4.中国留到现在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5.唐 仕女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张萱《捣练图》
6.北宋初山水画家:巨然《层崖丛树图》 李成《读碑窠石图》
五代: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7.元 永乐宫壁画题材:以道教为题材的宗教壁画 8.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吴镇、倪瓒
9.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
10.宋《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11.宋 婴儿画家 苏汉臣《婴戏图》 12.元 梅花画家:吴镇,梅花道人 王冕《墨梅图》 13.明初 华山 ;王履《华山图册》 14.明 肖像画派 波臣派 明代肖像画家曾鲸:《王时敏像》(墨骨画法、表现人物精神气质,后形成波臣派) 15. 清代四画僧:八大山人(《秋林亭子图》)、石涛(《安晚帖》)、弘仁(《冈陵图》)、髡残(《苍翠凌天图》) 16.清,西方传道士画 郎世宁《百骏图》法国王致诚 17.明清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
.
'.
6. 明代“青藤白阳”花鸟画:白阳陈淳(《秋葵图》)
造型严谨、笔墨自由;青藤徐渭(《墨葡萄图》)擅长狂草、抒写内心强烈的情感。
7. 清代四画僧:八大山人(《秋林亭子图》)、石涛(《安
晚帖》)、弘仁(《冈陵图》)、髡残(《苍翠凌天图》)。
四僧的绘画带有深挚的情感色彩,他们所经历的坎坷借由绘画宣泄,或抒写身世之感、寄托亡国之痛,或表现不向命运屈服的旺盛生命力,具有的强烈的个性化特征。
他们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
他们十分注重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灵性,不限于临摹,以来自客观世界又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创造。
他们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旧式,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发展了笔墨技巧。
八大山人画风豪放沉郁、笔墨沉郁含蓄,带有强烈的情感;石涛构图新颖、笔墨潇洒、充满活力;弘仁笔墨简练、意境寂寥、格调冷静;髡残章法稳妥,景色以平凡中见幽深,风格雄奇磊落。
8. 画出来;佛传指根据释迦侔尼传而绘出的故事。
9.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湖南长沙
楚墓):龙凤图画的是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祈祷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指引下飞升天国的景象;御龙图画的是一危冠长袍、蓄有胡须、神情潇洒、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巨龙升天的景象。
特点是人物正侧面立像、通过服饰显示墓主身份、以墨色线条为主、有韵律、善于概括突出主题;技巧是龙凤古拙、有装饰意味
10. 宋代画院---宋朝在建国之初设立翰林图画院,集
中了社会上的名手及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
宋代皇帝重视画院建设,因此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顶峰,成为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荣的时期,南宋画院则沿袭了北宋画院的体制。
画学和画院通过考试录用和升迁人才,考试标准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如‘乱山藏古寺’,但画家创作受统治者的需求和爱好所制约,也限制着画家的创造力。
11. 王羲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12. 清代传教士:意大利郎世宁《百骏图》、法国王致
诚
13. 宋代《千里江山图》:院体山水画派、青绿一派王
希孟
14.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15. “颜筋柳骨”:颜真卿《东方画赞碑》(宏大伟岸)、
《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玄秘塔碑》(偏重骨力、疏朗、顿挫转折分明) 16. 明代肖像画家曾鲸:《王时敏像》(墨骨画法、表现
人物精神气质,后形成波臣派)
17. 南宋马远、夏圭:马远《踏歌图》构图精致、留白、
以少胜多;夏圭《溪山清远图》边角之景、精巧、富有诗意。
合称“马一角,夏半山” 18. 王冕,元代《墨梅图》 19. 明代画华山---王履
20. 明清三大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
家埠
21. 清代岭南画派“二高一陈”:高剑父《松风水月图》、
高奇峰《白马》、陈树人《陈树人写生集》
22. 元代永乐宫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用传统的程式画
法,使得近三百个形象无一雷同之感,让人叹为观止。
它题材丰富,画技高超,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三清殿,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
整个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于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也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23. 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兴起和发展特点--------佛
教艺术兴起于印度佛教,而印度佛教又受古希腊、罗马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时局动荡造成佛教大盛。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速,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
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既找不到出路,就寄心於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背景下兴起。
佛教之所以能在众宗教中而特别盛行,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适合时代需要。
小乘是专修个人的,此等教义正好给予在现实生活中受尽折磨、困苦和灾难的人民对来世有所企望,因而大盛/ 也因为儒佛思想并无大冲突,故佛学得以为传统的儒子及人民所接受。
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并无根本上的大冲突:两者均主张依赖自力,佛教者传教方法得宜,也有助其兴盛。
佛教因得君主的提倡及上层士子的支持,故得广泛流传,不受摧抑/ 两晋时期,玄学盛行,因此主流思想也沾染了不少佛教思想。
君主常将财产捐於佛寺,天下更从风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