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点火器进角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点火器进角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1引言
摩托车用电装品有3大类,即整流调压器(俗称稳压器)、点火控制器(简称点火器)以及其它电子部件,如音响器、闪光器、报警器等。
其中点火器是最重要的一类,它是摩托车中的A类部件,对摩托车的质量保证和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进行深入分析。
摩托车点火器的点火形式有电容放电和电感放电两种。
它们都是利用点火线圈将点火脉冲升压到约14kV后,加到火花塞产生放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气体燃烧爆炸产生推力而作功,使摩托车运行。
在四冲程发动机中,从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室,火花塞跳火开始燃烧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点火脉冲必须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的某一角度形成点火,这个角度就是点火提前角。
点火器就是要保证摩托车发动机顺利启动,并且使其在各种转速下的点火提前角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由于各种发动机的结构参数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点火提前角和点火曲线(或称进角曲线)。
这样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专用适配点火器,否则就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冒黑烟、声音发闷以及加速无力等故障,也将使油耗增加、排放气体不能达标。
目前,根据摩托车的不同档次,所配用的点火器进角曲线分别为三段式或多段式。
在有些低档车型上也有采用固定进角的点火器。
2三段式进角曲线描述
某车型发动机进角曲线如图1所示。
其中A B段为固定进角,因车型不同其固定进角大小也不相同;B点后开始进角,并沿B C曲线斜率随转速上升角度增大;到达C点后,基本达到最大进角。
从C点到D点,转速上升进角则基本保持不变。
图1
下面介绍的用两种小型IC组装的摩托车点火器,都是三段式进角曲线形式。
3以LZ4213为核心的CDI点火器
3.1LZ4213内部功能
方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
图2
——脚1为电源输入;
——脚2为正脉冲输入;
——脚7为负脉冲输入;
——脚8、9为内部偏置;
——脚10输出点火器控制脉冲;
——脚11、12为恒流输出,给外部电容器充电;
——脚13为转速曲线形成;
——脚14为转速曲线充电电流调节;
——脚3、4、5、6为电源负
3.2工作原理
LZ4213是专为磁电机供电点火器设计的专用IC。
其供电电源是将磁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经过二极管整流,阻容滤波后加到脚1,电压标称值为9.2V。
PC脉冲也是由磁电机提供。
因为磁电机外转子与发动机同轴旋转,在其外转子表面上的永久磁铁(俗称凸台)磁场使固定在车驾上的PC线圈感应出电压。
由于凸台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在接近PC线圈和离开线圈时,在PC线圈中各产生一个脉冲,该脉冲电压为先正后负。
由于发动机转速不同,感应脉冲正负之间的时间间隔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时间间隔的大小,代表了当前发动机的转速情况,LZ4213
就是通过处理此感应脉冲来实现在不同转速下的不同进角大小要求。
用LZ4213组装的点火器电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其工作过程是:PC脉冲经过R1、Z1、Z2、C1组成的脉冲整形电路后,被限幅在±4.7V以内,再经Q1、C2、R2、D5、C3组成的负脉冲分离电路及Q2、R3、C4、R4组成的正脉冲分离电路分别送到IC1的脚7和脚2。
这里需要指出,为了得到较好的线性,三极管Q1、Q2的e、c极反接使用。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由脚2输入的正脉冲打开内部开关DK1,使脚11和脚12的外接电容器快速充电,脚12电压波形前沿幅度为脚11电压波形前沿幅度的1/2。
待正脉冲结束后,脚11经R8缓慢向C6放电,使脚12电位继续升高。
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情况下,脚13积分电压大于脚12积分电压(V13>V12),波形见图4(a)。
此时IC1内部的F3输出为“0”。
当PC负脉冲出现时,实现一次点火。
在发动机转速较高时,脚13的充电时间常数较大,积分电压小于脚12的积分电压(V133.3功能扩展。
图4
3.3.1进角曲线斜率的调整
为适应不同发动机对进角曲线的不同要求,可以通过调节积分时间常数对
V12、V13上升速率进行调节,即调节图3中的电阻R8、RX。
3.3.2最大进角范围的调节
LZ4213的进角范围为20°。
若进角要求大于20°,可以在脚13接入电路,使脚13充电曲线变平坦,以便扩大进角调整范围达30°左右。
当进角范围要求小于20°时,可外接图电路,使进角范围缩小到15°左右。
4以LZ2981为核心的电感式点火器
4.1LZ2981集成电路内部功能
LZ2981集成电路内部功能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4.2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外部电容器的充放电来产生转速曲线、闭合角曲线和点火曲线,以控制摩托车发动机的运转。
由于其内部电路功能齐全,不仅能完成进角曲线控制,还能保证在从低速到高速的整个范围内,点火能量足够大而且大小基本一致,具有很好的点火性能。
用LZ2981组装的点火器,适用于高档大功率摩托车和小型汽车。
用LZ2981组装的点火器电原理图如图7所示。
其工作过程为:PC脉冲中的正、负脉冲经D1、D2及R2、C2、R3、C3网络送到脚19(脚19电压由外部电阻设定为0.49V),与脚20进行施密特差分放大、整形后的脉冲可在脚18进行观察。
脚20电位由内部设定,使用中不需外接元件。
脚7为内部电压基准输出,在脚21Vcc为5V时,脚7电压为1.5V。
这是整个电路的工作基准,也是该IC的关键部分。
脚2、脚4、脚5的外接电阻分别设置V2、V4、V5提前角曲线放电电平、速度曲线放电电平和充电电平。
当速度曲线的放电电平V4被箝位在V2电平,同样提前角曲线放电电平V2被箝位在V5电平,而进角曲线在充电上升到V4电平时,充电电流最大。
应当指出,提前角曲线在充电的时候,有两段充电电流不同,它受不同转速的影响,此时进角终止。
在转速较低时,从提前角曲线上升超过
V2并进一步达到V4时起,充电电流增大。
当转速低到一定的时候,提前角曲线上升得很高,速度曲线无法与之相交,则点火发生在整形脉冲上升沿,此时无进角。
只有在速度进一步提高,进角曲线高度下降到与速度曲线相交时,产生进角脉冲。
速度越高,进角曲线越低,则进角越大。
当速度达到某一定值,进角为最大值之后,速度再增高,此时提前角曲线上升很低,达不到V2的电平,就会因为PC脉冲整形后的下降沿已经到来而产生点火,进角基本保持不变。
图6
IC设计中考虑到闭合曲线与速度曲线相交后,为了工作稳定,曲线有一跳变过程,然后以更大的电流充电。
同样,闭合曲线在放电后充电开始时有小的上跳。
脚3、脚4的外接电路是为了抗干扰,一般按图示参数取值就可以稳定工作;若干扰严重时,可分别在脚19、脚23加装瓷片电容器,进一步稳定工作。
4.3电路的调整
LZ2981调整步骤:
1)高速状态下要调整点火提前角,可改变脚8上的R21;
2)低速状态下要调整点火提前角,可改变脚9上的R22;
3)要调整闭合角,可调整脚11上的电阻R20。
一般情况下通过调整,速度曲线即可满足。
若有误差,可再调整脚10上的R2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