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稳定性和高产相关性分析
水稻新品种玉稻518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玉稻518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86370ae87101f69e3195d4.png)
毋 鞋 渗
该 品种 获 得 高产 的关键 。 三、 高产 栽 培 技 术 要点
栏 目 编 辑李 春 立
农 家 参 谋 ・ 种 业 大 观
3 . 科 学肥 水管 理 , 及 时防 治病 虫害
施 肥本 着 前重 中轻 后 补 的原 则 ,总 施 肥量 折 5 5千克 / 公顷 ,以基蘖肥 与穗肥 比例为 玉稻 5 1 8 在河南沿黄稻区作麦茬稻种植全生 合纯氮 2 育期 1 5 6天左右 , 根系发达 , 株型较紧凑 , 分蘖 较 6: 4为宜 。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 并配施磷 、 锌等 强, 株高 1 0 1 . 1 厘米, 茎秆粗壮 , 剑 叶短 、 宽、 挺, 叶 微肥 , 追肥 以尿素为主。早施重施分蘖肥 , 结合浅
一
中, 产量与每穗总粒数间呈显著相关 , 表 明在产量 构成因素中 , 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 在产
量各构成因素中 , 每穗 总粒数 与有效穗 、 结实率 、
千 粒重 之 间呈 负 向相 关 ,且 与有 效 穗呈 显 著 负 相 关; 有效穗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 ; 说明随着有效
材 料 与方 法 穗的增加 ,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会显著降低 。所 试 验材 料 取 自河 南省 水 稻 品种 区域 试验 汇 总 以, 要实现该品种 的高产 , 应主攻每穗总粒数 、 提 结果 资 料 , 选 出具 有 代 表 性 的 2 2 个 点 次 的产 量及 高结实率 ,同时使产量构成因素之 间彼此协调发 其构成 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要求按照河 展 , 以充分发挥各 因素的最大效应 。 3 . 产 量 构 成 的通 径 分析 。为进 一 步 揭 示产 量 南省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实施方案进行 ,随机区组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l l l 。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235791dfab069dc51220147.png)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篇一:拖累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利空因素分蘖期的管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分蘖期的阻碍管理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三个因素分别在相同生育时期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决定着水稻的高低。
农作物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两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风险因素时期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是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主茎数取决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所以育好秧,育壮秧,才能确保插秧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逼不得已单位面积穗数的国土面积关键时期是在分蘖期。
在壮秧、合理密植的基础上,每亩穗数多少,便取决于单株分蘖数的成穗率。
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后期出生的分蘖,不容易成穗。
所以积极促进前期抽穗,适当控制后期分蘖,是水稻分蘖期栽培的基本要求。
水稻分蘖期的影响风险因素因素和管理要点番木瓜水稻分蘖实质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幼苗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所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水稻大葱的发生是有规律的。
正常情况从第一完成叶的丁叶腋伸出分蘖。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有分蘖不轨迹现象,如健壮秧苗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细弱秧苗出现蘖位较低、分蘖晚或不分蘖等情况。
一、影响分蘖的因素1.分蘖发生与秧苗营养状况有关: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一直处于分蘖梢大都处于休眠状态。
瘤果以后生长中心转移,走向市场上部节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
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保证,低位蘖多,成穗率高。
2.分蘖爆发与温度有关:分蘖生长最适热量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终止生长发育。
3.分蘖遭遇与光照有关:在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自然光照为50%时,返青后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到自然光强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水稻新品种玉稻518高产性状分析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水稻新品种玉稻518高产性状分析及其栽培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23161f52d380eb62946d53.png)
每 穗 总粒 数 ( 粒/ 穗)
1 4 8 . 8 0 1 8 . 1 7
结实率( %)
8 4 . 9 5 6 . 2 3
千粒重( g )
2 7 . 7 O 1 . 8 7
实收 产 量 ( k g / h m )
8 . 8 3 0 . 5 9
变异 系数 ( %)
通过河 南省 农作 物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在河南 省 区域
2 结 果 与分 析
. 1 产 量构成 性状 的变 异分析 试验 、 生 产试 验 及试 种示 范 中 , 均 表 现 出高 产 、 优质、 抗 2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 玉稻 5 1 8产量 及产量 构成 性状 在 病、 广适、 熟 期适 中等 特性 。在 2 0 0 9 -2 0 1 0年河 南省 区
变 动 幅 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4 . 2 8
2 2 8 . 0 ( 卜 7 7 . 1 O
1 2 . 2 1
1 0 7 . 4 0 ~1 8 1 . 3 0
7 . 3 3
7 1 . 8 0 ~ 9 2 - 2 O
6 . 7 5
2 2 . 8 O ~ 3 O . 5 O
6 . 6 8
成 因素 之 间彼 此协 调 发 展 的 玉 稻 5 1 8高产 栽培 措 施 。 关键 词 : 玉稻 5 1 8 ; 产 量 构 成 因素 ; 栽培 措 施
玉稻 5 1 8系河 南 省新 乡市农 科 院 与河 南 师范 大学 进行数 据处 理 l 1 ] 。 共 同育 成 的中熟粳 型 常规水稻 新 品种 。该 品种 2 0 1 2年
1 材 料 与 方 法根 据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及聚类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及聚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f705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2.png)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及聚类分析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摘要】对近年来84份省审水稻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相关性状偏相关分析表明,第一、三积温带品种穗数和结实率在产量中发挥作用较大,第二积温带品种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对协调,而第四积温带品种穗数和千粒重在产量构成中占比较大.依据产量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试材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Ⅰ大类又划分为4个小类,四个积温带的大部分香稻、糯稻、软米品种聚为①、④小类;②类主要包括龙稻品种、松粳品种;③类主要包括部分龙粳、龙庆和东富系列品种.Ⅱ类主要包括4个香稻和部分龙粳系列品种.Ⅲ类主要包括松粳系列、龙稻系列和绥稻系列品种等.总之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比较容易聚为类.Ⅰ类品种属于穗重型品种,Ⅱ类品种属于中间型品种,Ⅲ类品种属于穗数型品种.【期刊名称】《北方水稻》【年(卷),期】2018(048)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水稻;产量因子;聚类分析【作者】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3近年来,黑龙江省连续十几年粮食大增收,其中品种的改良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非常大。
黑龙江省气候比较特殊,共分为6个积温带。
积温带间以活动积温为划分界限。
其中前4个积温带均有水稻栽培。
随着生物技术和育种新技术的采用,黑龙江省的水稻育种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2010年~2014年审定品种的特征特性,以确定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最佳株型,对这5年来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并依据产量相关性状对84份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了解不同积温带产量构成以及育种发展方向,为农民选择品种以及育种方向提供依据。
优质、高产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分析
![优质、高产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d5f5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e.png)
优质、高产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分析翁钰玲(三明市沙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三明 365050)摘要:为了给贤两优明占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其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结果,分析其特征特性,对产量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关键词:杂交稻;贤两优明占;特征特性;产量构成0 引言贤两优明占是以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不育系贤S为母本,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强优势恢复系双抗明占[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稻品种[2]。
贤两优明占高产,优质,抗稻瘿蚊,适应性广。
贤两优明占2019~2020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2018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25号)。
利用贤两优明占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贤两优明占特征特性和产量构成特点,为其推广提供高产栽培的调控依据。
1 材料与方法贤两优明占2019年、2020年参加三明市稻种基地科企水稻品种试验联合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贤两优明占2019年初试,B组试验品种14个(含对照丰两优四号),其中续试品种4个,初试品种9个,2020年B组试验品种14个(含对照丰两优四号),其中续试品种5个,8个品种新参试品种,贤两优明占为续试和生产试验同步。
根据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贤两优明占的产量水平,对稻瘟病、稻飞虱、白叶枯病的抗性,抽穗期对高温耐热性,稻米品质指标等,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
采用比对照的增产幅度衡量参试品种的丰产性;以品种产量的变异系数、在不同年度间区试中比对照品种产量的差异变化程度和高稳系数[5]衡量品种的稳产性;以品种在区试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试验点比例衡量适应性[6,7]。
高稳系数的计算:式中,X 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S 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标准差;X 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6]。
2019年区域试验点17个,2020年区域试验点20个。
浅析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与高产制种技术
![浅析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与高产制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20575aad02de80d4d84071.png)
胡建平 : 浅析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与 高产 制种技术
浅 析 杂 交 水 稻 制 种 的 产 量 构 成 与 高 产 制 种 技 术
胡 建平
( 贵州省 黔东南 州农业 委 员会 , 贵州 凯 里 5 6 0 ) 5 0 0
P o ain o e r o e ta d S e r d cin Te h oo y o b i c r b t n Yid Co mp n n n e d P o u t c n lg fHy rd Rie o o
相 同。父本 采用 温 室 两 段育 秧 , 1叶 1 寄插 , . 心 7 1~ 8 5叶移栽 , 龄 4 4 。母 本 采 用 湿润 育 秧 , . 秧 0~ 5d 2叶 I心排 干 田水 , 面 喷施 3 0m / 叶 0 g L多 效 唑 , . 6叶 5 5~
1 材 料 与 方 法
组合 , 1期父 本播 种期 4月 1日; 父本 播 种期 分 即 2期
别 为 4月 1日、 4 日; 4月 3期父 本播 种期 分别 为 4月 1 日、 4 日、 7日, 本 均为 5月 2 4月 4月 母 0日播 种 , 随机 排列 , 不设 重复 。大 区面积 10 8m , 8 . 厢宽 3 0e 厢 0 m, 长 2 I每个 处 理 栽 3厢 , 母本 行 比 2 1 。父 本 移 0I, T 父 :7 栽时 , 期 父本 制种 同一天 扯秧 , 日与次 日各 相 间栽 1 当 植 12 2期 父本和 3期 父本 制 种 均 同一 天 扯 秧 , /, 当天 各播 种期秧 苗相 问栽植 。
K=1:0 1 )0k/6 作 分蘖 肥 , 穗 分化 5期 0 1:0 1 g67m 幼 追施 尿 素 2 5k/6 I、 肥 2 5k/6 作 保 花 . g67I 钾 T . g67m
水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分析
![水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3414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e.png)
水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分析赵雅静;李小萍;姜照伟【摘要】通过对杂交稻特优63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的调查,结果明确:在闽南目前栽培条件下,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粒数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二者乘积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达95%以上,每667m2产量为500、600、700、800kg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分别为2.9万、3.5万、4.1万和4.7万粒。
%This paper surveys yield components under the different yield level of hybrid rice "Teyou 63" , The results reveals that under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n south Fujian at present, spike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and grains per spik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yiel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oduct of them ( the total grain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 is more than 95% for yield. And while the yield per 667m2 are 500, 600, 700 and 800kg, the total grain number per square meter are 2.9 million, 3.5 million, 4.1 million and 4.7 million.【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1(029)003【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水稻;高产;产量构成【作者】赵雅静;李小萍;姜照伟【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3;S511.048随着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水稻高产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水稻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
![水稻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13c1f3aef8941ea76e051a.png)
2 0 年 5月 08
M ay. 2008
Sou h Chi r c t r t na Ag i ulu e
= 7 . 9 4 ,= . tO 3 2 3 7 o = . 单穗重 . 0 4 总量与结实率 , 千粒重存在制约关 系, 寻求三者的协调 , 方程为y 4 6 + . x rO1 ,= .<t 520 ,
2 结果 与分析
从 图 1 以 看 出 ,有 效 穗 与 产量 之 间呈 一 “ ”型 可
在一个最 适点, 单位面积 的颖花总量提高 , 结实率和干 2 穗数与产 量的关系 . 1 粒重会降低 , 控制单位面积 的颖花总量是获得高产的原
除 产 因。在育种 目标的选择上 ,应确定颖 花总量 、结实率和 曲线 变 化 关 系 , 少 数 样 本 外 , 量 随 有 效 穗 的增 加 而
获 得最 大 产量 是栽 培 措施 与 育种 选择 优化 的目标 。 量 是 产 量 最 直 接 的体 现 ,然 而 对于 普通 杂 交稻 来 说 , 增 加 单 穗 重 不 能 显 著增 加 水稻 产 量 , 能 因 为 所 选 样本 实 可
2 颖花总量与产量的关 系 . 2
从 图 2 以看 出 , 花 总 量 与 产 量 呈 一 斜 向 抛 物线 可 颖
重庆市水稻区域 试验及 长寿主推品种 的展示试验。 试验 变 化 关 系; 当单 位 面 积 上 的颖 花 总 量 为 3 0 . 万 朵 / . ~3 0 0 9 地海拔 3 5 1 土质壤土 , m, 肥力中上且均匀 , 平坦向阳 , m 时, 2 单产随颖花总量 的增加而增加, 当单位面积上的颖
底 肥 ,随 机 排 列 ,追 施 尿 素 5k /6 作 提 苗 肥 ,三 次 经 t 验 达 显 著 水 平 , 21 > t s 0= . 。 g6 7m 测 t .3 o ( )2 4 这说 明颖 花 = o3 0
北方粳稻新品种(组合)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北方粳稻新品种(组合)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308f292f60ddccda38a069.png)
金 珠 1 ( K) 中作 0 2 、 田 1 2 L 3 8 、 号 C 、 20 雨 0 、0 1 F 辽
优 20 、 农 1 06 辽 1号 、 粳 6 、 丰 4 、 京 优 8 盐 8盐 7中 号 、 稻 3号 、 农 0 9 、 优 5 3 沈 沈 29 辽 2 8共 l 2个 品
作 者简 介 : 洪 彪 (9 5 ) 男 , 研 究 员 。 路 16 一 , 副
2 结果与分析
。
一
3一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究 l 研
路 彪 北 粳稻 品 组 产 性 稳 性 洪 等 方 新 种( 合) 量 状及 定 分析
2 1 品种 ( _ 组合 ) 量及 产量 构成 性 状分 析 产
由表 1 知 ,2个 品种 、组 合 中产量 高 于 对 可 1
照品种 金珠 1 的有 7个 ,根据 显 著程 度 的不 同 号 可 划 分若 干 组别 。杂 交 稻辽 优 5 3 、 2 8 常规 稻 盐 丰 4 7增 产 幅 度 最 高 , 这两 个 品种 穗 粒 数 较 多 、 粒 千 重较 高 、 有效穗 籽 也较 多 , 于穗 重 、 属 穗数 型 品种 。 杂 交 稻辽 优 2 0 、 0 6 中京 优 8号 穗 粒 数 最 多 、 数 穗
差 异 影 响着 品种 、 合 的产 量 表 现 , 品 种 、 组 使 组合 间产量 存在 差 异 。 中穗 重 、 其 穗数 型 , 偏穗 重 、 穗数
型 品种 、 合 产量水 平 较高 。 组 22 品 种 ( 合 ) 量及 产 量 构 成 性 状 稳 定 性 参 . 组 产
数 分 析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R l i di lan ea na cCtt cmgnReuvo i ii
双季晚稻超级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及高产技术分析
![双季晚稻超级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及高产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848a04ba1aa8114431d95f.png)
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3 按每 公顷产 量< 0 0 g l8 1 , 每公 顷 15 0k 、17 . 9 其 由于超级稻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物质费 有效穗 2 3 822 1 每穗粒数 14 — 2 1. .2 . 万, 9 O 7 .2 . 20 1 用的增长幅度, 物质费用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 粒, 结实率 9. 9 . 千粒重 2 . .8 8, 2 %. O 9 4 %, 8 22 . g 3 3
87.0元增 2 4 . 798 307 , 5元 增长 2 .6 66%。
的产量结构 , 每丘 田按梅花型 5 点取样 4 丛计 0 1 提高劳动生产率 . 2 算有效穗后脱粒、 称湿谷重, 从湿谷中随机称取 超级稻与常规杂交稻的投工相近, 而超级稻 4g晒干考种, 0 推算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产量高,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超级稻平均每个 其 余湿 谷晒干 、 净 、 干谷 重 , 上 4g湿谷 扬 称 加 0 工 日产稻谷 5. , 1O 比对照的 4. 增 7 3k, 实粒干重后折算干谷产量。 1 37 5 . 5 g
《 明农 业科 技》 0 1 第 2期 (2 ) 三 21 年 10
季晚稻超级稻的经济 益、 产量构威 高产按术 析
饶呜钿 林玉棋 林柳姬 乐阿水
三 明市 农业 科 学所 三 明市农 业局 夏 茂镇 地 处福 建省 沙 县西 北部 , 内四面 境 ’ 沙县 夏茂 镇农 技 站 沙 县农 业局 20 05年 1 2 0月 3日经 福建省农 业厅组织有
寒地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寒地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03c1c14791711cc791759.png)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 地 点 及 自然 概 况 . 试 验于 20 ~ 20 0 7 0 8年 在 黑 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佳木 斯水稻 研究 所进 行 , 均气 温 3 , 1 。 年 ≥ 0 C C
试验材 料 为垦 鉴 稻 1 o号 ( 级 稻 ) 主 茎 1 超 , 1 片 叶 , 动 积 温 23 0C。 试 验 以 前 期 基 肥 氮 用 活 5
上 , 肥是 增产 的主要 营养 元素 , 氮 过高 或过低 均不
利 于 提 高 水 稻 产 量 , 此 肥 料 的 应 用 成 为 该 领 域 因 的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有 研 究 表 明 , 力 对 寒 地 水 稻 肥
的研究 起步较 晚 , 肥料Fra bibliotek的应用 研究 比较 落后 , 至今 寒 地水 稻高产 群 体 的特 征特 性及 增产潜 力研 究仍
然 处 于 初 期 阶 段 , 生 产 上 一 些 高 产 群 体 在 正 常 在
活 动积 温 25 1C, 霜期 1 0 1 0d 年 均 降水 2。 无 3 ~ 4 ;
过对 寒地 超高 产水 稻 品种 垦 鉴 稻 1 0号 不 同肥 力
与 密 度 的 配 比 试 验 , 高 产 群 体 的 形 态 、 量 结 构 从 产
31 . . ~3 5叶时 , 每穴 4苗插 秧 , 按 行距 为 3 m。 0c
1 3 测 定 指 标 .
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f3cc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3.png)
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姜萍;甘雨;涂敏;李树杏【摘要】为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利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熟杂交水稻品种民优93的丰产性、稳定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民优93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产量水平主要集中在9000~10500 kg/hm2,平均有效穗233.6万/hm2,平均穗实粒数148.8粒,平均千粒重28.3 g。
单位面积有效穗、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单位面积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穗实粒数。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hybrid early-maturing rice variety Minyou 93,the yielding ability,yield stability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inyou 93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data of regional tests and production tests of rice in Guizhou in the years of 2012 and2013.Results:Minyou 93 was of excellent yielding ability and yield stability,the yield level concentrated in 9 000~10 500 kg/hm2 ,the average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and thousand seed weight was respectively 2 336 thousand ears/hm2 ,148.8 grains and 28.3 g.Per unit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 and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thousand seed weigh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but not significant.Per unit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yield directly,the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took the second place.【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丰产性;稳产性【作者】姜萍;甘雨;涂敏;李树杏【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自1973年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并于1976年首批强优势杂交稻组合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以来,杂交稻生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3a056c48d7c1c708a1456d.png)
甘 肃科 技
Ga s c e c n பைடு நூலகம்c n lg n u S in e a d Te h o o3
0 2 r. 6 Z
.1 3
j 【 2 1 u. 00
不 同年 代 水 稻 品 种 产 量 及 产 量 构 成 因素 的 研 究
陶海霞 关 欣 ,
(. 1 甘肃 省农科 院畜草 所 , 甘肃 兰州 7 07 ;. 3 0 02 沈阳农业 大学 , 宁 沈 阳 10 6 ) 辽 11 1
摘 要: 选用辽宁省 2 O世纪 7 O年代 以来 不同历史 时期 育成 的主栽品种和新育成 的品系为试材 , 研究水稻品种演进
过程 中产量及产 量构成 因素 , 为水稻 超高产栽培和超级稻育种提 供理论基础 。对产 量及产量构 成因素的研究表 明:
随品种更替 , 产量大幅度提高 , 产量性状 也发生 了显 著变化 。具体 表现在 : 穗粒数 逐渐增 多 , 亩穗数在逐 渐减少后 ,
又有所提高 。
关键词 : 水稻 ; 产量 ; 量构成 因素 产 中图分类号 :5 1 13 s l.7
水稻 是我 国最 重 要 的 粮食 作 物 , 有 单 产 高 的 具 优势 , 丰富 的营养价 值 , 及 于是 我 国把稻 谷生 产列 为
粒数的增加来获得高产 , 然而 , 当亩穗数达到适宜
16 7
甘
肃
科
技
第2 6卷
时 , 粒数显 著 增加 , 长加 长 。可见 , 粒数 增加 穗 穗 穗 是超 高产 的直接原 因 , 即大穗 应 是 超 高产 育种 的 亦
主攻 方向 。 2 2 产 量与产量 构成 因素 相关及 通径分 析 .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新稻22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新稻22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c2b5d4ad51f01dc281f1b7.png)
推广中, 表现 优质 、 高产 、 多抗 、 广 适等 优点 。米 质
达 国标一 级 优质米 标 准 , 适 宜在 沿黄 稻 区及 豫南 ” 籼 改粳 ” 地 区种植 , 具 有广 泛 的应 用前 景 。本文 通 过对 新稻 2 2产量及 其 构成 因素分 析 , 探 讨 优质 高 产 的最佳 途径 和 主攻 目标 ,为进 一步 扩大 应用 面 积 ,充分 发挥该 品种 的增 产增 效潜 力提 供科 学依
a n d 1 0 0 0 - g r a i n we i g h t w a s 2 5 g .
K e y wo r d s : Ri c e , Xi n d a o 2 2 , Y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 C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V o 1 . 4 4 N o . 1
稻
高产优质水稻 品种新稻 2 2产 量 结构分析及 高产栽培技术
李江伟 ,刘贺梅 ,胡秀 明 ,孙建权 ,殷春渊
( 河南 省 新 乡市 农 业 科 学 院 ,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2 )
摘
要: 对水稻品种新稻 2 2产 量 构 成 因 素 的 分 析 表 明 , 4个 产 量构 成 因 素对 产 量 贡 献 的 大 小 依 次 为 结 实 率 、 每穗 总粒 数 、
新稻 2 2是 由河南 省 新 乡 市农 业 科 学 院 育成 的粳 稻新 品种 , 2 0 1 2年 通过 河 南省 农作 物 品种 审 定 。在 河南 省 区域试 验 、 生 产试 验及 大面 积示 范 、
1 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根据 2 0 0 9 ~ 2 0 1 1年河 南省 区域试 验 、生产 试 验和 各示 范点 结果 , 选 出具有代 表 性 的 2 2个点 次 的产 量及其 构成 因素数据 ,通 过相 关分 析 及通 径 分析 , 了解 各 因素 的 内在 联系及 对 产量 的作 用 , 由 此 进 一步探 索该 品种 的合 理产 量构 成及 其 优质 高 产 栽 培技术 。
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04f5ad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8.png)
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回答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为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水稻的种植历史是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
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性质在砂土与粘土之间,这样的土壤耕性和肥力非常好,而且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也比较融合,通气透水。
如果在砂土中种植水稻,一般施肥见效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使水稻早生快发,但没有后劲。
一、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1、水稻产量的构成三要素分别是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
水稻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水稻,水稻在中国被广泛种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我们的祖先早在1万多年以前就会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术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2、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这样的土壤耕性和肥力较好。
而且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的矛盾不是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的能力适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
这种土地适种性广,适耕期长,容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
3、一般在砂土中种植水稻施肥见效的速度比较快,可以使水稻早生快发,但没有后劲,而且后期容易出现缺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的现象。
这类土壤既不保肥,也不耐肥,如果不小心施肥过多,不仅会造成流失浪费,还会导致水稻疯长。
二、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水稻育苗出现问题(1)水稻的播种量太大,导致水稻形成弱苗。
(2)水稻秧苗如果遇到连续低温,就会出现出苗慢,生长慢的现象。
(3)如果水稻青枯、立枯病发生较重,而且又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会导致很多水稻苗出现徒长现象,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进程。
2、水稻品种原因如果选择了质量不好的水稻品种,就会导致水稻在成熟时产量以及出米率出现下降。
3、春季阶段性低温的影响(1)春季温度如果出现变化剧烈,就会导致春天插到田里的水稻秧苗缓苗时间长,分蘖推迟,肥效反应拖后出现集中反应。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cd66191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9.png)
DOI: 10.3724/SP.J.1006.2022.12047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杨飞1,**张征锋2,**南波1肖本泽1,*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对于维护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
本文从“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重测序项目”(3K Rice Genome Project)中挑选生育期较为一致的226份核心种质资源材料考察生育期(rice growing period, RGP)、株高(plant height, PH)、有效穗数(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EPN)、穗长(panicle length, PL)、穗着粒密度(spikelet density, SD)、结实率(seed setting rate, SSR)、千粒重(thousand grains weight, TGW)、单株产量(yield per plant, YP)、每穗颖花数(spikelet per panicle, SP)、每穗实粒数(grains per panicle, GP) 10个主要农艺性状,结合2429 kb的高密度基因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共定位到显著相关位点43个,除了qRGP7.2、qPH12、qPL6.2、qSD6.2、qTGW1.1、qGP1、qGP5.2 7个QTLs以外,其余36个QTL为本研究中定位到的新位点。
此外,本研究利用单核苷酸位点功能评估的方式筛选到6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候选基因。
分别为株高相关基因LOC_Os12g18760、有效穗数相关基因LOC_Os03g33530、穗长相关基因LOC_Os06g30940、千粒重相关基因LOC_Os01g49810、单株产量相关基因LOC_Os09g25260、穗着粒密度和每穗颖花数相关基因LOC_Os09g32620。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ppt课件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94c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c.png)
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决定。栽培的改进是适当控制抽穗前的干物 质积累,使抽穗期达到适宜值,着眼于大力提高后期的群体光合生 产积累量。
2、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
适宜LAI对群体质量的意义:水稻高产须有一个适宜的最大LAI,因为
它是协调源、库关系和各部器官平衡发展的基础。
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高 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
栽培策略
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存物和出穗后的光合
生产为主攻目标。
2. 库限制型品种
源库特征
颖花形成能力较弱,颖花量小 茎鞘的物质输出率低。 结实率较高且稳定
栽培策略
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为主攻目标。
3.源库互作型
源库特征
其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
影响结实率的因素
在前2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 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因灌浆不良 而形成秕粒。
提高结实率的措施
抽穗前:植株体内的化学组成、输导组织和
着生颖花数对结实率影响较大。
抽穗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
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意义。
㈣ 千粒重及其提高
一、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
籽
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每穗粒数
产
量
结实率
千粒重
(一) 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
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基本 苗+单株有效分蘖率。
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 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从见蘖(起始分蘖)开 始,总茎蘖数增加到与最后 穗数相等的时期,称有效总 茎蘖数(有效穗数)决定期;
大理州高海拔粳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大理州高海拔粳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03ba8b0717fd5360cdccd.png)
0286 、结 实率 ( 一 .4 ) 与 产 量成 负相 关 。各 产 量构 成 因素对 产 量 直接 作 用 的 大小 顺序 为 .2 ) r 0149 = 每 穗 总粒数 (. 47 >每 公 顷有效 穗数 (. 41 24 ) 0 1 5 )>千粒 重 (. 35 >结 实率 (. 22。 因此在 2 08 ) 9 O7 ) 1 大理 州水稻 育种 与栽培 时 ,应在 适 宜穗数 的基础上 ,攻 大穗 ,并 兼顾 千粒 重与结 实率 ,以获得 高产。 关 键词 :高海拔粳 稻 ;产量 构成 ;大理
-
水 稻 产 量 是 由 4个 产 量 构 成 因 素 ( 穗 总 粒 数 、 每 每 公 顷 有 效 穗 数 、千 粒 重 、 结 实 率 )共 同 作 用 的结 果 ,对 产 量研 究 需要 对 各产 量 构 成 因素 及其 相 互 关 系 进行 研 究 。 由于环 境 条件 差 异 ,各 稻 区水稻 产 量 构成
因素 并 不 完 全 相 同 。大 理 州 常 年 水 稻 种 植 面 积 66 .7 万 h z 约 有 1 2以 上 的 水 稻 种 植 区 分 布 在 海 拔 m, / 1 5 ~ 0 地 区 .该 区水 稻 生产 障碍 因 子 较 多 , 9 0 24 0 m
高 产栽 培 技术 进行 。成 熟后 调 查有 效 穗数 ,取 样 室 内
1 .3m 3 ,株 行距 1 mx 33 m,种植 密 度 7 3 0c .2e 1 5万 丛/
h 2片/ .基 本 苗 1 0万Am 。栽 培 管 理 按 当地 m. 丛 5
收 稿 日期 :2 1 — 2 1 020— 3
22 水 稻产 量 构成 因素 与产 量 间的通 径 分析 .
21 0 2年 第 3期
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及其生长发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75245e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4.png)
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王乐丰;王孝甲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年(卷),期】2000(022)003
【摘要】对水稻产量11715.9kg/hm^2的构成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进
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高产田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在450个左右,有效分蘖率在86%以上,每平方米实粒数达4.2万粒,齐穗期叶面积指数(LAI)为6.8,齐穗期中层叶片的消光系数为0.61,下层叶片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
【总页数】4页(P172-175)
【作者】王乐丰;王孝甲
【作者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吉林;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吉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4
【相关文献】
1.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优752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J], 田智慧;潘晓华
2.氮、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J], 严莲英;秦松;杨桂兰;范成五
3.百合生长发育规律、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性状研究 [J], 杨彩玲;买自珍;曹少娜;
马贵;马文娜
4.覆膜菜用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构成的研究 [J], 陈艳秋;宋书宏;王文斌;董丽杰;曹永强;张立军
5.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Ⅱ.大豆早熟品种产量形成的几项规律 [J], 董加耕;董钻;裘碧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为 了给干旱和半 干旱地 区水稻 品种 审定和推广 应用提供 科学依 据, 将 黑龙江省垦 区6个水稻 品种
( 系)种植在 6个不 同生态点, 利用 A MM I 模型对水稻产量及 产量构成 因素( 每 穴穗 数、 穗粒数 、 千粒重 、 结实率)进
行 了稳定 性分析 。结果表 明: 基 因型( G) ×环境( E ) 对水稻产量和产 量构成 因素 的影响明显 ; 本试验 中的各水稻 品 种( 系) 在不 同地 点种植 , 产 量和产量构成要素 的稳定性存 在差异 , 垦稻 0 8—9 2 4产量 最稳定 ; 8 5 0农场和军川 农场 较适合水稻进行 区试试验 ; 二次枝梗 数和穗长 除与结 实率、 产量相关性不 显著 外, 与其 他指标相关性均达 到显著或
刘 丽 华 , 王 新 兵2 , 汤凤 兰 , 李红宇 , 郑桂 萍 , 左 豫 虎
( 1 . 黑龙江/ k - 农垦大学农学 院,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2 . 黑龙江省洪河农场 ,黑龙江 同江 1 5 6 3 3 2 ; 3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管理局种 子管理局 , 黑龙 江 齐齐哈尔 1 6 1 0 0 5 )
y i e l d a n d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s( s p i k e p e r h o l e ,g r a i n s p e r s p i k e ,1 0 0 0 一 ra g i n w e i g h t ,a nd s e e d s e t t i n g r a t e )o f i r c e b y u s i n g
A MMI m o d e 1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o f g e n o t y p e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 G×E ) a f f e c t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o n y i e l d
e a s , 6 r i c e v a r i e t i e s ( 1 i n e s ) w a s p l a n t e d i n 6 d i f f e r e n t e c o l o g i c a l s i t e s i n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o r v i n c e t o na a l y z e d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极 显 著 水平 ; 产量除与穗数达显著正相关外, 与其 它 性 状 均 未达 显著 相关 性 。 关键 词 i A MM I 模 型; 水稻 ; 产量及产量构成 ; 稳 定 性 中 图分 类号 :¥ 5 1 1 . 0 3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7 6 0 1 ( 2 0 1 3 ) 0 5 . 0 0 8 4 一 o 5
Hale Waihona Puke S t a b i l i t y o f y i e l d a nd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s o f r i c e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a l y s i s o f h i g h - y i e l d r e l a t e d c h a r a c t e r s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v a l i d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t r i c e v a r i e t i e s i n a r i d a n d s e mi _ 。 a r i d a r 。 。
L I U Li — h u a ,W ANG Xi n— b i n g ,T ANG Fe n g — l a n 3 ,L I Ho n g — y u , Z HENG Gu i . p i n g .ZUO Yu — h u
( 1 . 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H e i l o n g i f a n g日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D a q i n g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6 3 3 1 9 ,C h i n a; 2 . H o n g h e F a r m,T o n a i i a n g ,H e i l o n  ̄ i a n g 1 5 6 3 3 2 ,C hi n a; 3 . Q i q i h a r S e e d Ma n a g e m e n t B u r e a u ,Q i q i h a r , H e i l o n  ̄ i a n g 1 6 1 0 0 5 ,C h i n a )
第 3 1 卷9月 第5 期 2 0 1 3年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 t u r a l Re s e a r c h i n t he Ar i d Ar e a s
V0 1 . 3 1 No. 5 S e p t .2 01 3
水 稻产 量及 产 量 构成 的稳 定 性 和 高产 相 关 性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