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磁共振MRCP诊断技术
胆道磁共振MRCP诊断技术

解剖变异
先天性肝脏纤维化
MRCP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囊肿和多囊肾。
胆道梗阻
胆管扩张的MRCP表现
胆总管最大径于未行胆囊切除术者>7mm
已行胆囊切除术者胆总管>10mm
主胰管内径≥3mm
MRCP可以显示完整的胆树图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
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或 低信号区,周围绕以高信号的胆汁。
肝外胆管
肝管出肝后,在肝门部汇合形成肝总管。 左肝管较为细长,长约2.5~4cm,全程 位于肝门横沟内,与肝总管间形成90° 夹角;右肝管较粗短,长约1~3cm,与 肝总管间形成约150°夹角。肝总管直径 为0.4~0.6cm,长约2~4cm,位于肝十 二指肠韧带中,其下端与胆囊管汇合形 成胆总管。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扩张
先天性胆管扩张又称先天性胆管囊肿 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囊状扩张,远端移行性、 渐进性狭窄,呈锥形或漏斗状。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扩张 可以合并结石,呈低信号的充盈缺损表现。
如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应诊断为Caroli病。
MRCP能提供与ERCP媲美的胆管图像 ,可多角度 展示胆管系统。
(3)鉴别梗阻的原因-------定性
(1)MR平扫: T2-haste-cor+tra T1-fl2d-tra(同反相位) T1-vibe-fs-tra (2)MRCP (3)动态增强:动脉期、门脉期、静脉期 (4)血管成像
利用重T2WI使静止或缓慢流动的液体成高 信号,快速流动的液体成低信号,结合脂肪抑制 技术,使脂肪及实质器官也呈低信号,通过多维 的重建,能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观察图 像
十二指肠壶腹部绒毛状腺瘤
胰头高分化腺
MRCP多表现出偏心性胆总管狭窄,而胰管 少见扩张,梗阻以上胆管呈软藤状扩张, 全部病例均可显示软组织块影,并可见胆 管壁厚超过5 mm。
mr胰胆管成像技术名词解释

mr胰胆管成像技术名词解释:
MR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使用磁共振水成像来显示胆道系统的结构。
在检测过程中,患者会被置于磁共振扫描仪中,通过对胆管进行连续性图像采集,最终生成胆管的高分辨率图像。
该技术无须注射造影剂,安全性高,并且可以提供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技术相似的影像信息。
MRCP对阻塞性黄疸的病因、梗阻部位及范围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其还可以显示胆囊、胆管系统的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因此被视为检测结石的利器。
MRCP成像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MRCP成像中的几个技术要点!作者:MR LiaoY 来源:磁共振之家胆道系统的检查方法较多,如超声、PTC、EUS、ERCP、MRCP 等。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胆道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中。
特别是对于行ERCP 失败或不能行ERCP的患者,MRCP是首选的替代检查方法。
MRCP 主要用于评估胰胆管有无梗阻及梗阻的部位,而对于其梗阻的原因还需结合平扫序列和增强序列进行鉴别诊断。
MRCP成像原理:不利用对比剂。
利用脂肪抑制技术抑制背景信号。
利用重T2WI序列只保留液体(静止、缓慢流动)高信号。
胆道引流系统与门静脉系统二者几乎呈平行分布。
但在日常的扫描中,你会遇见术前的、术后的、变异的等各种各样的胆道结构,再者由于受检者的个体差异(胸腹水、呼吸紊乱等)软硬件受限等,要做好MRCP着实不易。
要做好MRCP图像你需要做的有:充分的扫描前准备、恰当的摆位、个性化的定位扫描、合理的序列组合、善用先进的成像技术。
一. 扫描前准备1.禁食、禁水4h以上。
通常清晨空腹检查比下午的空腹检查效果更佳。
2.扫描中心置于线圈中心;双手上举,禁止交叉闭合呈环路。
3.适当的使用沙袋压迫线圈,但应避免压迫呼吸门控装置。
4.严格进行呼吸训练(屏气、规律自由呼吸)。
5.检查前是否需要饮水、口服对比剂或注射低张药物,应根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给予干预。
1.对于胃肠道蠕动较明显,MRCP成像不理想时可以在扫描前(通常10-30min),注射低张药物(如654-2),可以更好的显示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下端结构。
2.检查前(10min左右)饮水200-500ml,适当的运动,可以更好的显示十二指肠结构。
二. 序列组合MRCP成像模式主要有2D和3D两种,图像采集方式有屏气采集、呼吸触发采集和自由呼吸采集。
在实际扫描中最常用的为屏气的2D MRCP和呼吸触发的3D MRCP扫描方式。
a. 屏气2D MRCP采用单次激发SSFSE厚层(30-60mm,8-12层)径向扫描的方式,扫描速度快,能够显示一些比较大的充盈缺损征象。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核磁共振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指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成像人体内胆管和胰管的影像检查方法。
MRCP成像原理:MRCP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胆道和胰管内的影像。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的角动量和自旋以及周围磁场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影像的一种方法。
成像过程中,当人体被置于磁场中时,人体内的原子核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原子核沿着磁场方向自旋。
同时,加入梯度磁场可以使某一平面内的原子核改变自旋状态,发生能级跃迁,产生一个信号,计算机可以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影像。
MRCP成像是利用这种原理,对胆管和胰管进行成像。
MRCP成像技术: MRCP成像技术主要有单次成像和多次成像两种。
1.单次成像:单次成像往往采用的是立体成像技术,通过一次成像即可获得胆管和胰管三维图像。
单次成像技术可在扫描过程中采集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获得需要的图像。
与CT和X线成像相比,MRCP成像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减少了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也可以避免造影剂过敏等问题。
2.多次成像:也叫动态成像。
多次成像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扫描,即多次采集数据,从而获得更加精细的影像。
多次成像可采用连续成像技术,即连续不断地采集数据,获得动态图像。
通过多次扫描,可以获得更加精细和详细的影像,因此多次成像更适合一些需要更加精细的检查,如肝胆胰疾病的诊断。
总之,MRCP是一种无创性、不需要注射造影剂的胆道成像检查方法,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人体内胆管和胰管的精准影像。
通过MRCP,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胆管和胰管内部的结构,诊断疾病,并协助进行治疗。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R)胆道成像(MRCP)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用于评估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
MRCP是在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通过利用磁共振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可以获取清晰的胆道系统图像。
MRCP成像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利用氢核(即水分子的质子)的自旋性质,通过给予外部磁场和脉冲磁场,使质子自旋翻转和恢复,产生磁共振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被电脑处理后转化为图像。
2.水分子的流动速度:MRCP成像利用了胆道内液体(主要是胆管内的胆汁和胰管内的液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流动速度。
胆管内的胆汁流动较慢,而胰管内的液体流动较快。
根据水分子在胆道内的运动速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成像。
3.等时线成像技术:MRCP成像采用等时线成像技术,即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图像处理算法下,选取具有一定信号特征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图像重建。
这样可以减少其他组织对图像造成的干扰,提高胆道成像的准确性。
MRCP成像技术主要有两种:单相位成像和多相位成像。
1.单相位成像:单相位成像是根据特定的时机从所有的磁共振信号中选择并成像。
主要用于显示胆管、胆囊和肝内胆管、胆囊的结构,以及主胆管结构是否正常。
2.多相位成像:多相位成像通过在不同时间点选择磁共振信号成像,可获得胆道内液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运动情况。
它主要用于评估胆道疾病的程度和类型,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道肿瘤等。
无论是单相位成像还是多相位成像,都依赖于电脑软件对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软件可以通过对信号进行滤波、增强、重建等操作,得到清晰的胆道成像。
MRCP成像技术通过核磁共振原理和等时线成像技术,利用胆道内液体的流动速度来获得胆道系统的图像。
它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成像技术,对于评估胆管、胆囊和肝内胆管结构及胆道疾病的诊断非常有价值。
磁共振MRCP诊断技术

磁共振MRCP技术在未来医学影像诊断中的角色:探讨磁共振MRCP技术在未来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技术进步、应用拓展等方面。
添加标题
磁共振MRCP技术在未来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分析磁共振MRCP技术在未来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包括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推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等方面。
磁共振MRCP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更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提高图像分辨率,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细节。
智能化诊断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诊断和辅助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成像技术:将磁共振MRCP与其他成像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早期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应用
技术成熟:磁共振MRCP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临床应用:磁共振MRCP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展望:磁共振MRCP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03
磁共振MRCP技术应用
磁共振MRCP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MRCP技术原理
磁共振MRCP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肠道疾病:用于诊断肠梗阻、肠套叠等
泌尿系统疾病:用于诊断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
04
磁共振MRCP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磁共振MRCP技术的优势
无创性:无需穿刺或插管,减少患者痛苦和风险
安全性:无辐射,对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适用
准确性:能够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功能性:能够评估胆道系统功能,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磁共振MRCP技术原理及优势
磁共振MRC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

3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和手术,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感谢观看
THANKS
多模态成像技术
将MRCP与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CT等)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成 像,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临床研究和发展方向
新型对比剂研究
01
研发新型对比剂,提高MRCP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动态成像技术
02
研究和发展动态成像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评估胰胆管系统的
功能和动态变化。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03
原理
MRCP基于重T2加权脉冲序列, 通过采集重T2加权信号,能够清 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和结 构。
mrcp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无创、无辐射、无痛、无需使用造影剂、可重复性强。
局限性
对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显示不佳,对胰胆管内功能性改变无法评估。
mrcp的应用范围
诊断胰胆管系统疾病
随访观察
MRCP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 形态和结构,对于胰胆管结石、炎症、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MRCP可 以用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评估病情 变化。
术前评估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MRCP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帮助医生 制定手术计划。
02
mrcp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准备
患者应提前了解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
患者应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以便于检查时的操作。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数据,实现胰胆管疾病的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和价值
1 2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mrcp成像原理

mrcp成像原理MRCAN(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又称MRCP(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一种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胆道和胰腺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内镜逆行性胆胰造影(ERCP),MRCP无需侵入性操作,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不易引起感染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MRCP的成像原理。
MRCP成像原理是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进行图像重建的技术。
首先,被检查的患者被放置在强磁场中,通常是1.5或3特斯拉的磁场。
磁场可以使患者体内的氢原子聚集在同一方向上,然后通过无线电波的刺激,使氢原子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检测器接收,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图像重建。
在MRCP成像中,主要使用T2加权成像。
T2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组织中的自旋回波衰减时间(T2时间)来得到图像对比,从而获得胆道和胰腺的详细结构。
MRCP成像分为斜矢面成像和轴位成像两种。
斜矢面成像是指将切片平面平行于胆道和胰管的轴线进行成像。
初始成像时,使用“快速飞行水平线”(Fast Spin Echo,FSE)脉冲序列来获取高分辨率的胆道和胰管图像。
这种序列可以通过较少的扫描时间获得多次回波。
在斜矢面成像中,胆总管、胰管和其他分支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梗阻情况都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来。
轴向成像是指将切面垂直于体轴线进行成像,以更全面地显示胆道和胰腺的结构。
轴向成像通常使用3D脉冲序列,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数据,以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进而提供更全面的胆道和胰腺的信息。
在MRCP成像中,常用的脉冲序列还包括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 Shot Fast Spin Echo,SSFSE),以及脂肪抑制饱和(Fat Suppression Saturation)等技术,用于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mrcp成像原理

mrcp成像原理MRCP成像原理引言:MRCP(磁共振胆道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胆道成像技术,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胆道系统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
本文将介绍MRCP的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一、MRCP成像原理1.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MRCP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获取图像。
在磁场中,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会对外施加的磁场做出反应,并产生共振信号。
通过检测这些共振信号,可以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图像。
2. 胆道成像原理MRCP是利用胆道中含有的胆红素和胆汁中的溶解物质对磁场的影响进行成像。
胆红素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能够在磁场中产生明显的信号。
胆汁中的溶解物质则可以通过磁共振技术对其运动进行观察。
二、MRCP的应用1. 诊断胆道疾病MRCP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管狭窄等。
通过对胆道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胆道的结构和异常情况,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 指导胆道手术MRCP还可以用于指导胆道手术。
在手术前,医生可以通过MRCP对患者的胆道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胆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医生还可以利用MRCP的成像结果进行实时引导,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评估胆道治疗效果MRCP可以用于评估胆道治疗的效果。
例如,对于经过胆道扩张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MRCP观察扩张后的胆管情况,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良好。
这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4. 监测胆道病变进展MRCP还可以用于监测胆道病变的进展情况。
通过定期进行MRCP检查,可以观察胆道病变的变化,及早发现并治疗异常情况,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结论:MRCP是一种无创的胆道成像技术,通过磁共振成像原理对胆道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
它具有诊断准确、手术指导、治疗效果评估和病变监测等多种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MRCP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胆道检查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安全和有效的诊疗方法。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成像技术,用于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解
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它采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对磁共振信号的获取和处理,生成高质量
的胰胆管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自旋进动的性质,通过外部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获取身体各部位的图像。
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存在两种能级的分布,应用合适的射频
脉冲可以使原子核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探测器捕
捉到,形成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MRCP成像时,患者被置于核磁共振扫描装置中,该装置由一个强大的磁场和一套射频线圈组成。
磁场会使人体内的原子核自旋朝向相同的方向。
当射频脉冲通过被扫描部位时,原子核的自旋会发生共振,产生信号。
MRCP成像技术通常采用T2加权成像,因为这种成像模式适用于液体信号增强。
在成
像过程中,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扫描区域进行切片,以获取胰胆管不同方向的图像。
并
使用脂肪抑制等技术,使胆囊液体与周围组织更清晰的区别开来。
MRCP成像能够显示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和一些病理性变化,如结石、肿瘤、梗阻等。
该技术与传统的胰胆管造影相比,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病理
检查的风险。
胆道MRI(MRCP)I检查技术

胆道MRI检查的建议方案
1.定位相扫描后先进行厚层块一次投射法快速MRCP,以确定有无梗阻及梗阻 部位。
2.在梗阻水平进行薄层扫描,扫描序列包括FSE脂肪抑制T2WI、扰相GRET1WI。 扫描方位包括横断面或斜冠状面或斜矢状面。
3.3D MRCP。 4.涵盖肝胆胰脾的大范围扫描,序列包括FSE脂肪抑制T2WI,和扰相GRET1WI, 扫描方位为横断面,参数同肝脏MRI扫描。 5.动态增强扫描,首选序列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如FAME、LAVA、VIBE或THRIVE)等。
胆道MRI检查的基本原则
5.胆道病变的MRI增强扫描最好采用三维容积内插扰相GRE T1WI序列如LA-VA、 FMAE、VIBE、THRIVE等进行。如果设备没有这些超快速的序列,最好也用三维薄 层扫描序列,可以把扫描范围覆盖范围缩小,集中在梗阻水平,以便把扫描时间 缩短到能够屏气的水平。如果设备不能进行三维动态扫描,可采用二维扰相 GRET1WI进行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注药前应该先利用增强扫描序列平扫 一次,以便比对。
MRCP技术原则
A.Balance-SSFP序列,示左右肝管的走行方向位于左前往右后的平面上,以观察肝门区胆管为主的MRCP扫 描方位应该平行于此平面;B.FSET2WI,示壶腹部的走行方向也是左前往右后,以观察壶腹部为重点的MRCP 扫描方位应该平行于此走向
MRCP技术原则
3.要重视原始薄层图像的观察。尽管MRCP重建图像观察胆管的全貌较好,但难
胆道MRI检查的基本原则
2.胆管为长管状结构,扫描方位应该包括垂直于管道的断面和平行于管道的 断面,一般常规横断面和冠状面成像即可满足这一需求。必要时应该沿着管道走 行方向扫描斜冠状面或斜矢状面。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摘要】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胰管和胆总管等结构。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MRCP成像技术,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并探讨临床应用案例。
文章还将介绍MRCP成像的优势,如高分辨率、无辐射等。
在展望了核磁共振MRCP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并对本文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全面了解核磁共振MRCP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关键词】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影响因素、临床应用、案例、成像优势、前景展望、总结、展望1. 引言1.1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一种无创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氢原子的信号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用于描绘胰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病变信息。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人体内的氢原子施加局部化的强磁场及高频电磁波的激发,使氢原子发生共振,产生信号并被接收成像。
MRCP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单纯成像、胰胆管造影、血管成像等。
影响MRCP成像效果的因素有磁场强度、扫描序列、脂肪抑制技术等,这些因素影响了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临床应用案例中,MRCP成像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胰腺炎、胆管癌等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解剖信息和病变特征,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MRCP成像技术相比传统的造影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如无需注射造影剂、无辐射、高分辨率、多角度观察等,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备受青睐。
核磁共振MRCP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将为医学影像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2. 正文2.1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即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可以吸收和释放能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课件

mrcp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手术后胰胆管扩张是 否改善等。
监测复发情况
mrcp可以监测疾病复发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复 发。
THANKS
感谢观看
解读结果的应用
诊断胆道系统疾病
根据mrcp检查结果,可以诊断胆 道结石、炎症、肿瘤等疾病。
指导治疗
根据mrcp检查结果,可以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或药物治 疗。
随访复查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mrcp可 以用于随访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 病情变化。
05
mrcp检查的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课件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概述 • mrcp检查前的准备 • mrcp检查过程 • mrcp检查结果解读 • mrcp检查的并发症及处理 • mrcp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0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概述
mrcp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 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 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 胰胆管系统的形态结构。
正常胆囊
胆囊轮廓清晰,形态规整 ,壁光滑无增厚,胆汁透 声良好。
正常胰腺管
胰腺管无扩张,管壁光滑 ,走行自然。
异常mrcp图像解读
胆总管扩张
胰腺管扩张
胆总管直径超过正常范围,形态不规 则,可能有扩张或狭窄。
胰腺管扩张,管壁不光滑,走行异常 。
胆囊异常
胆囊轮廓模糊,形态失常,壁增厚或 胆汁透声不良。
02
检查前需要提前预约,并按照预 约时间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 ,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不 适感,如压迫感、热感等,但一般都 在可承受范围内。如感觉不适,请及 时告知医生。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一种无创伤的诊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诊断胰胆管及其相邻器官疾病。
它通过磁共振技术对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进行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对于诊断、评估以及监测胰胆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RCP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间的磁偶极相互作用来获得组织和器官的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的基础上。
在一个外部磁场作用下,原子核的自旋会在磁场方向上产生一个指向磁场方向的磁矩。
当施加射频脉冲时,原子核的自旋将产生共振现象,其磁矩会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一个信号。
MRCP成像技术是在MRI成像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序列与参数对胰胆管进行成像,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包括:1. 平面选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平面和角度,使得成像区域可以完全显示;2. 脉冲序列选择: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以及参数来获得清晰的成像结果;3. 成像时间:通过控制成像时间来确保成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4. 空间分辨率:通过控制空间分辨率来获得更加精细的图像;5. 对比度:通过调整对比度来突出显示所需的解剖结构。
基于以上的原理和技术特点,MRCP可以对胰胆管系统进行高质量的成像,并为医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MRCP应用MRCP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无创伤:与传统的X线造影和CT检查相比,MRCP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对患者没有任何辐射危害,是一种绝对无创的检查方法。
2. 三维成像:MRCP可以提供清晰的三维图像,全方位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有利于医生全面评估病变情况。
3. 多参数评估:MRCP可以通过调整成像参数来获得多种不同的成像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临床需求,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4. 早期诊断:MRCP对于早期的胰胆管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核磁共振胆道影像学(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它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胆道系统和胰腺的整体结构。
MRCP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MR)的成像原理和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显示胆道系统中的病理变化。
本文将探讨MRCP的成像原理及其成像技术。
成像原理MRCP成像原理基于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同步使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的物理学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让体内的原子发出特定的信号,并通过接收器来接收这些信号,然后产生图像。
透过MRI扫描,能够获得定量信息,如动脉流量、血氧水平、脑损伤等。
MRCP使用的是MR胆道造影,其成像机理是利用MR自带的背景统计噪声和空间编码梯度脉冲对胆管的含有流体成分的液态物质和含有沉淀的胆石等进行成像。
在MRCP成像过程中,利用对流体有选择性的饱和因子对静脉胆汁进行超短时间的压缩,以减少周围组织的MR信号干扰。
MRCP技术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伪影的排除、取图参数的设置和图像的处理。
首先是伪影的排除,伪影是由于呼吸运动、肠蠕动和心跳等生理变化产生的噪声干扰。
这些伪影会导致图像信息的失真和模糊,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排除。
例如,在胶囊内注入硅油可减少胆囊的呼吸运动和体腔内的气体,从而减少图像失真。
此外,也需要控制好患者呼吸状态和心跳节律等。
第二个步骤是取图参数的设置,取图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成像的质量。
常见的取图参数包括TR(重复时间)、TE(回波时间)、FOV(视场)和矩阵大小等。
TR是指重复时间,是指MRI扫描重复同样的采样过程所需的时间。
TE是指回波时间,是指MRI扫描中发射射频脉冲后到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
FOV是指视场,是指在采集图像时需要完整呈现的区域范围。
矩阵大小是指图像的像素密度,也就是像素的数量。
第三个步骤是图像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和3D重建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增强和对比度调节。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到患者的情况,并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MRCP对胆道疾病的诊断

US诊断胆管结石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 ERCP是评估胆道病变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对胆管 结石进行介入治疗,但ERCP为有创检查,可产生 严重并发症,并且有部分ERCP插管失败。MRCP属 于无创技术,并以优良的影像图像对比,已经逐 步替代了单纯诊断性ERCP,用于胆道结石的诊断 。
NO.15
NO.43
男,8岁,反复右上腹痛1年。腹部未及包块。B超提示肝
内外胆管扩张。
MRCP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呈囊状扩张,肝内胆管内径约 2.0CM,胆总管内径约5CM,胆道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诊断意见: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症。
NO.44
女,18岁,上腹隐痛,无 黄疸,上腹部触及包块。
MRCP:肝总管、胆总管呈 囊袋状扩张,其内未见明 显充盈缺损。肝内胆管无 明显扩张。
MRCP示:总胆管明显扩 张呈球状改变,最大直 径约6.0CM,边界光整, 信号均匀,其内未见充 盈缺损。
NO.47 诊断意见:总胆管囊肿。
男,10岁,反复右上腹痛1年。 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 MRCP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呈囊状 扩张,胆道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诊断意见: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症。
NO.48
NO.25
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
NO.26
胆管癌
起源于胆管上皮,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临 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和体重下降。
分型:外周型:起源于肝内胆管; 肝门型:起源于左右肝管汇合处; 肝外型:起源于肝总管或胆总管。
NO.27
MRCP显示肝门型及肝外型胆管癌较为 清晰,表现为肿瘤处胆管狭窄或突然中断 ,肿瘤梗阻以上胆道扩张,管壁不规则提 示有恶性浸润性生长,显示充盈缺损提示 肿瘤向管腔生长。MRCP可显示梗阻远端胆 道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胆道梗阻
胆道癌
表现为突然截断,狭窄段胆管不规则 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可呈偏心性
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
肝门胆管癌
支架放置术前后
胆道癌
胆道癌
恶性胆道梗阻
胰腺癌
胆管扩张、中断或远端梗阻,梗阻水平在胰 头梗阻端典型表现为“鼠尾”状 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
胰腺分裂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闭锁
可有肝内外胆管均闭锁或肝外胆管闭锁,肝外胆管闭 锁显示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肝外胆管一段 或全程闭锁,交接点呈圆钝形,闭锁部位低者可见胆 囊显影。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扩张
先天性胆管扩张又称先天性胆管囊肿 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囊状扩张,远端移行性、 渐进性狭窄,呈锥形或漏斗状。
临床应用
胰胆管正常解剖
MRCP可以显示正常的肝外胆管和肝实质外周1/3
部分的非扩张性肝内胆管以及主胰管和胰管侧枝
正常肝内胆管呈树枝状
胰胆管正常解剖
胰胆管正常解剖
解剖变异
迷走右肝管
右肝内胆管直接进入肝总管、胆总管或胆囊管。胆 囊管与肝管异常的连接。
解剖变异
胰腺分裂
背侧胰管直接与主胰管相延续并与之内径相等 背侧胰管内径较腹侧胰管粗,腹侧胰管萎缩或缺如。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扩张 可以合并结石,呈低信号的充盈缺损表现。
如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应诊断为Caroli病。
MRCP能提供与ERCP媲美的胆管图像 ,可多角度 展示胆管系统。
解剖变异
先天性肝脏纤维化
MRCP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囊肿和多囊肾。
胆道梗阻
胆管扩张的MRCP表现
胆总管最大径于未行胆囊切除术者>7mm
禁忌症
与常规MRI检查禁忌症相同。
装有心脏起搏器,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者,有动脉夹者均应严禁
作MRCP检查,体内留有金属异物或假体者不宜作MRCP检查。
监护仪,抢救器材不能带入MR检查室,因此检查过程中有生命危 险的急诊、危重病人也不能作MRCP检查。 有幽闭恐怖症者不能完成此项检查。
优缺点(MRCP vs. ERCP)
胆管结石
血凝块、肿瘤、空气、流动效应均可表现为低信号,而且并
非所有的结石都表现为低信号。
MR横断面图像更利于显示结石的边缘。 胆管内多发小结石表现为不均匀的信号,周围有高信号的细 线影,呈“轨道”征。
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下端结石
胆道梗阻
胆总管远端炎性狭窄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放射科
影像学检查已是诊断诸多胰腺疾病首选的和主 要的方法。随着CT、MR、ERCP和超声技术的发
展,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综合各项成像技术,
大部分胰腺疾病都可获得比较明确的诊断。
胰腺超声显示胰腺周围血管
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非创 伤性而且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 胰胆管系统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基本原理
利用快速采集弛豫增强序列(rapid acquired of relaxation enhancement, RARE)获得重T2加权图像(T2WI)
基本原理
在重T2WI上,胆汁和胰液含大量的液体,具有较
已行胆囊切除术者胆总管>10mm
主胰管内径≥3mm
MRCP可以显示完整的胆树图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
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或 低信号区,周围绕以高信号的胆汁。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
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或低信号区 嵌顿性结石梗阻端呈边缘光滑的平直形或倒杯口
状,但这并非特征表现。
胆道梗阻
多层CT正常胰腺各相表现
胰周血管CTA
胰头占位
正常胰腺MR动态增强
T1
T2
FSPGR
门静脉期
胰头占位
SA
胰体尾部癌 MRA
脾动脉向上推移,形态
尚完整。脾静脉管腔变 窄,与肿瘤分界欠清
SV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检查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
长T2值呈高信号,T2值较短的肝实质及周围软组
织呈低信号。
流动血液几与胆汁周围背景的低信号间形成最佳对比。
MRU
MRCP 检查技术
MRCP的检查技术
被检者在检查前空腹8~10小时,取常规仰卧位。 先行腹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 (fast spin echo, FSE)序列的横轴位T1WI、
Roux-Y吻合术后
胆道术后狭窄
胆道手术后胆管损伤
胆囊切除术后
胆道术后狭窄
胆囊疾病
胆囊结石
胆囊内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胆囊疾病
胆囊癌
常伴有胆道梗阻
梗阻以上胆道扩张,梗阻下方胆管正常大小,常见梗
阻部位在胆囊管出口水平 有时可见胆囊内不规则充盈缺损伴中等信号软组织影
胰腺疾病
T2WI扫描和冠状位T2WI扫描。
MRCP的检查技术
FSE序列1.5T的扫描仪多采用下列成像参数: TR/TE=2000~11000/140~330ms ETL:16~54 矩阵:128~256*256~512 信号平均次数(NSA)1~6次
MRCP的检查技术
FSE序列1.5T的扫描仪多采用下列成像参数: 不屏气FSE序列利用或不利用呼吸门控触发平静 呼吸下采集信号,总成像时间4~11min。 屏气FSE序列采用一次屏气44s或2次屏气22s完成 扫描。
MRCP 检查技术
可以利用脂肪抑制及空间预置饱和技术进一步优化图像质量。
用最大强度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或表面遮蔽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技术对原始
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胰胆管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二维投影
像(MIP)或三维SSD图像,可在监视器上多角度旋转展示胰胆管。
恶性胆道梗阻
胰腺癌
主胰管和/或胰管分支扩张,胰管不规则狭窄和梗阻 “双管”征;常规MR横断面图像可显示胰头部肿块。
胰头癌
胰头癌
胰头癌
胰头癌
胰头占位
胰腺癌
胰腺癌
恶性胆道梗阻
壶腹部癌
胆管呈重度扩张,梗阻端呈截断性,偏心性 充盈缺损;胰管显示或全胰管扩张,基本形态保 持;胰管梗阻端在壶腹部,呈截断状。
壶腹部癌
恶性胆道梗阻
转移性肿瘤 肝门部淋巴结可造成肝门部胆管梗阻,肝内胆 管扩张,结合常规MR横断面图像即可诊断。
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胆道术后改变
MRCP可用于评估术后吻合口位置、狭窄形态和范 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狭窄多位于肝总管中段, 呈光滑的同轴性狭窄。 典型者呈漏斗状或细线状,近端胆管扩张 胆道术后炎性狭窄范围较长,呈线状通道。
慢性胰腺炎
胰管不规则扩张,呈“串珠”状 伴有胰管内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
可有胰头旁假性囊肿
胰腺疾病
慢性胰腺炎
胆总管可呈锥形狭窄伴胆管轻度扩张
MRCP可以显示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胆道结石
胰管扩张
慢性胰腺炎
胆囊扩大 胰管扩张
胰腺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
MRCP呈圆形高亮信号 T1加权图像呈中等信号
胰腺假性囊肿 伴胰管扩张
MRCP的优点
非创伤性检查 没有严重并发症,病人耐受性高 成功率高 生理状态下检查,没有因注药压力产生胆管
被动扩张现象
适应症广,手术前后均可使用
优缺点(MRCP vs. ERCP)
MRCP的不足之处
空间分辨率低 不能显示微细结构 没有治疗作用
MRCP是近年来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新进 展之一,为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形 态学信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对阻塞性黄疸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已经显 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成像技术的日益完善, MRCP有望进一步取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