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监测:定期对医院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源 报告:一旦发现感染源,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采取措施控制感染源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现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消毒流程,确 保每个环节都得到 有效执行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检测和评估,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清洁消毒 工作,保持环
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定 期检查、监测
和记录
报告制度:及 时上报、分析、
反馈和总结
监测与报告的 意义:及时发 现和控制医院 感染、保障患 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监测与报告的 流程:从临床 医生到院感科 再到医疗管理 部门的完整流
程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加强 血液制品的检测 和管理,推广使 用安全注射器等 措施
案例三:呼吸系统感染
介绍: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之一
原因:多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 抗生素、医院环境不卫生等因素引起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住医院, 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 生,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水和食物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播途径 共同媒介物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另一种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环境因素
病原体因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和系统性
社会参与:加 强社会监督和 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医院 感染防控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消毒流程,确 保每个环节都得到 有效执行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检测和评估,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清洁消毒 工作,保持环
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定 期检查、监测
和记录
报告制度:及 时上报、分析、
反馈和总结
监测与报告的 意义:及时发 现和控制医院 感染、保障患 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监测与报告的 流程:从临床 医生到院感科 再到医疗管理 部门的完整流
程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加强 血液制品的检测 和管理,推广使 用安全注射器等 措施
案例三:呼吸系统感染
介绍: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为常 见的类型之一
原因:多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 抗生素、医院环境不卫生等因素引起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住医院, 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在肺部滋 生,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水和食物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播途径 共同媒介物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是医院感染的另一种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患者因素
医护人员因素
环境因素
病原体因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
和系统性
社会参与:加 强社会监督和 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医院 感染防控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
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明确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包括感染 部位、病原体种类等。
监测与报告制度
阐述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包括监 测方法、监测指标等,并介绍医院感 染报告制度及流程。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重点介绍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 作等关键预防措施,以及针对不同类 型感染的特定控制策略。
接触隔离
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 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需 采取穿隔离衣、戴手套等措施。
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霍 乱、鼠疫等。需采取严格消毒、
单独隔离等措施。
0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 略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 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 各种感染。
重要性
预防医院感染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感染不仅会增 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02
医院感染诊断与监测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等综合判断,确定医院感染的诊断 标准。
氨基糖苷类
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 细菌蛋白质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 的完整性,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阴 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 素酶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等感染。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 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 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置。
清洁剂与消毒剂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洗手液、 手消毒剂,并放置在方便取用
《院感基本知识》PPT课件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 括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手卫 生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重要性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医院感染 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
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医院各区域空 气进行定期检测,主要指标包括空气 中的微粒物、细菌、病毒等含量。
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医院感 染控制效果,可采用手套印迹法、棉 签擦拭法等方法进行手卫生检测评价。
表面清洁度评价
通过观察物体表面有无污渍、水渍、 尘埃等,以及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 仪对物体表面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清 洁程度。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提高 医疗质量。
无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 用
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防止 污染。
手卫生和无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作用
01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和其他医疗相关 感染。
02
提高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5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
环境清洁度评价标准及方法
空气清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 统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 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疗操作因素(如手术、 侵入性操作等)、医院环境因素(如消毒不彻底、手卫生不规范等)以及药物 使用因素(如抗生素滥用等)。
不同区域消毒方法选择和实施要求
医院感染ppt课件

成效评估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空气传播
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或飞沫传播
在医院中,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科室或手术室等区域,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说 话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并被健康 人吸入而传播疾病。
通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
尘埃可以携带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通过尘埃吸入可导致感染 。医院中的尘埃污染是一个重要的感染传播途径。
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 腹腔感染等。
病毒
01
02
03
04
流感病毒
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流感、 肺炎等。
腺病毒
可引起胃肠道感染、结膜炎等 。
水痘病毒
可引起水痘、带状疱疹等。
疱疹病毒
可引起口唇疱疹、单核细胞增 多症等。
真菌
白色念珠菌
可引起口腔炎、阴道炎等。
曲霉菌
可引起肺炎、眼炎等。
毛霉菌
可引起脑膜炎、鼻窦炎等。
案例三:某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
感染情况描述
某医院重视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控制和 术后随访等。
防控措施
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术前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加强术中控制,规 范手术操作流程,加强手术室消毒和防护措施;加强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 的感染症状。
血源性传播
• 通过血液接触传播:血液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在进行 有创性操作时,如采血、注射等,如果操作不当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会通过血液接触而传播这些病原体。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空气传播
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或飞沫传播
在医院中,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科室或手术室等区域,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说 话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并被健康 人吸入而传播疾病。
通过空气中的尘埃传播
尘埃可以携带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通过尘埃吸入可导致感染 。医院中的尘埃污染是一个重要的感染传播途径。
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 腹腔感染等。
病毒
01
02
03
04
流感病毒
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流感、 肺炎等。
腺病毒
可引起胃肠道感染、结膜炎等 。
水痘病毒
可引起水痘、带状疱疹等。
疱疹病毒
可引起口唇疱疹、单核细胞增 多症等。
真菌
白色念珠菌
可引起口腔炎、阴道炎等。
曲霉菌
可引起肺炎、眼炎等。
毛霉菌
可引起脑膜炎、鼻窦炎等。
案例三:某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
感染情况描述
某医院重视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控制和 术后随访等。
防控措施
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术前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加强术中控制,规 范手术操作流程,加强手术室消毒和防护措施;加强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 的感染症状。
血源性传播
• 通过血液接触传播:血液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在进行 有创性操作时,如采血、注射等,如果操作不当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会通过血液接触而传播这些病原体。
医院感染概述ppt课件

医院感染会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 死亡。
威胁医务人员的健康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方式威胁医务人员的健 康。
破坏医院环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在医院环境中长期存在,破坏医院环境卫生,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 课题之一,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的重要内容。
医院感染控制是保障病人安全和 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
段。
医院感染控制是减少医疗纠纷和 投诉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维护病 人权益和医院形象的重要保障。
02
医院感染的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源的不同分为
01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02
水传播
通过医院内的水龙头、马 桶等接触水而传播病原体 ,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等。
不同类型医院感染的特点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水传播
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 功能下降,导致原本处 于潜伏状态的细菌繁殖 并引发感染,因此内源 性感染具有发病慢、病 程长、治疗难度大的特 点。
由于外部环境中的病原 体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 染,因此外源性感染具 有发病快、病程短、治 疗难度相对较小的特点 。
开展感染防控知识竞赛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 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医疗器械、器具、环境等进行 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清洁卫生
。
对隔离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和标识 ,防止交叉感染。
04
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
威胁医务人员的健康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方式威胁医务人员的健 康。
破坏医院环境卫生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在医院环境中长期存在,破坏医院环境卫生,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 课题之一,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的重要内容。
医院感染控制是保障病人安全和 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
段。
医院感染控制是减少医疗纠纷和 投诉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维护病 人权益和医院形象的重要保障。
02
医院感染的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源的不同分为
01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02
水传播
通过医院内的水龙头、马 桶等接触水而传播病原体 ,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等。
不同类型医院感染的特点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水传播
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 功能下降,导致原本处 于潜伏状态的细菌繁殖 并引发感染,因此内源 性感染具有发病慢、病 程长、治疗难度大的特 点。
由于外部环境中的病原 体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 染,因此外源性感染具 有发病快、病程短、治 疗难度相对较小的特点 。
开展感染防控知识竞赛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 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医疗器械、器具、环境等进行 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清洁卫生
。
对隔离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和标识 ,防止交叉感染。
04
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辐射消毒灭菌法
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等,主要通过 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 去繁殖能力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包括气体熏蒸法、液体浸泡法等, 主要通过化学药剂使微生物的酶系 统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 目的。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根据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按照规 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消毒灭 菌的效果。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 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 感染、真菌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病原体传播、宿主易感性 增加、医疗操作及环境因素等。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 下、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03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 范
手卫生重要性及指征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基本、 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可以显著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卫生指征包括直接接触患者 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 后、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后 等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 揉搓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 素酶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等感染。
氨基糖苷类
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革兰 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 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 病原体有较好疗效。
合理使用原则与策略
明确指征
剂量与疗程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卡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入院诊断:
感染日期: 年 月 日 感染诊断: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诊断:
1. 掌心对掌心搓揉 2.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谢谢!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有
清洁、消毒、灭菌 隔离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手卫生与感染控制
手卫生是控制感染扩散最好的方法之一,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应该在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手卫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如果你不做,你将把感染传播给病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和朋友。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
三、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等。 临床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入院诊断:
感染日期: 年 月 日 感染诊断: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诊断:
1. 掌心对掌心搓揉 2.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谢谢!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有
清洁、消毒、灭菌 隔离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手卫生与感染控制
手卫生是控制感染扩散最好的方法之一,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应该在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手卫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如果你不做,你将把感染传播给病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和朋友。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
三、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等。 临床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医院感染PPT课件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 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存在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皮肤黏膜破损 、口腔感染等;外源性感染则是指来自外界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危害
影响患者康复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增加医护人员负担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 力,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甚至引发 爆发性流行。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 范,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减少手部细菌数量。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对病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应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对医疗器 械、物品等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
医院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目
CONTENCT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影响因素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 医院感染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 • 医院感染的伦理与法律责任问题探
讨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 识和防控意识,提高防控能力
。
感染暴发时的应对措施
01
启动应急预案
02
隔离与治疗
03 加强消毒
04
人员调配
信息报告
05
根据感染暴发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 对感染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细菌数量。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 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存在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皮肤黏膜破损 、口腔感染等;外源性感染则是指来自外界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危害
影响患者康复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增加医护人员负担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 力,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甚至引发 爆发性流行。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 范,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减少手部细菌数量。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对病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应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对医疗器 械、物品等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
医院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目
CONTENCT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与影响因素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 医院感染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 • 医院感染的伦理与法律责任问题探
讨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 识和防控意识,提高防控能力
。
感染暴发时的应对措施
01
启动应急预案
02
隔离与治疗
03 加强消毒
04
人员调配
信息报告
05
根据感染暴发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 对感染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减少细菌数量。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检验控制措施的有效 性;
评估内容
包括感染率、感染部 位、病原体类型等;
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
评估流程
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 析、结果解释与反馈 等环节;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和优化控制措施,提 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05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 处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总结词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 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
身感染。
详细描述
产褥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疼 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可能引发 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 。
处理措施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时诊断并采 取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外科伤口感染
01
02
03
总结词
外科伤口感染是指手术后 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
详细描述
外科伤口感染的症状包括 手术部位红肿、疼痛、流 脓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7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处理措施 • 医院感染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感染者在讲话、呼吸、咳嗽等活动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易造成病原 体传播。
空气尘埃传播
感染者使用呼吸机、雾化器等设备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易造成病 原体传播。
共同媒介物传播
水源传播
医院水源被污染,如共用浴池、游泳池等,易造成病原体传 播。
评估内容
包括感染率、感染部 位、病原体类型等;
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
评估流程
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 析、结果解释与反馈 等环节;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和优化控制措施,提 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05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 处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总结词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 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
身感染。
详细描述
产褥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疼 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可能引发 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并发症 。
处理措施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时诊断并采 取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外科伤口感染
01
02
03
总结词
外科伤口感染是指手术后 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
详细描述
外科伤口感染的症状包括 手术部位红肿、疼痛、流 脓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医院感染图文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7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例及处理措施 • 医院感染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感染者在讲话、呼吸、咳嗽等活动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易造成病原 体传播。
空气尘埃传播
感染者使用呼吸机、雾化器等设备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易造成病 原体传播。
共同媒介物传播
水源传播
医院水源被污染,如共用浴池、游泳池等,易造成病原体传 播。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健全预防控制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 度和操作规范等。
提高医务人员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 高预防和控制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
加强监测与报告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病例,同时完善报告制度, 确保信息畅通。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 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 性感染。
医院感染特点
医院感染具有潜伏期长、 病情严重、病原体复杂、 易传播等特点。
医院感染的危害
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 加重,延长住院时间,甚 至危及生命。
医疗负担
医院感染增加医疗成本, 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经 济负担。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影响医疗质量, 降低患者满意度,损害医 疗机构声誉。
消化系统感染
如胃肠炎、肝炎等 ,多由病毒、细菌 等引起。
其他感染
如皮肤感染、尿路 感染等,多由细菌 、真菌等引起。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04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污染的物品、环境表 面等传播。
飞沫传播
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 的飞沫传播。
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注射等途径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
如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分泌 物等。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与制度
01
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
章可循。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
02
建立由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和感染管理专员组成的组织架构
,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医院感染PPT课件

强化监督检查
加大对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 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推动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 立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 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
率。
03
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及案例 分析
呼吸道感染
医院获得性肺炎
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 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 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 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 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鼻炎、咽炎、喉炎等, 主要由病毒引起,也可由 细菌引起。
泌尿道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
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 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急性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医院 感染的发生、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 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报告制度
建立定期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及时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确保信息畅通。
持续改进策略
完善制度流程
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 染相关制度和流程,确 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加强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 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青霉素类
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对多种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效。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成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 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的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率和死亡 率等,这些特征与病原体类型和发生 部位密切相关。
易感人群集中
医院内患者数量多,且多 为易感人群,如老年人、 儿童、身体虚弱者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侵入性操作
如手术、插管、注射等, 容易使病原体进入体内, 引发感染。
医疗设备污染
医疗器械、手术器械、输 液器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受到污染,导致交叉感 染。
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 可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 强,使感染更难控制。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力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病原体。
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不 起,容易发生感染。
不良生活习惯
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吸烟等不良 生活习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03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提高手卫生意识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养成良好的 洗手习惯。
案例二
某儿童专科医院采用全院统一的消毒清洁标准, 并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儿童患 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案例三
某肿瘤医院针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问题,采 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预防性抗菌治疗,显著降 低了感措施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感染源进行 隔离,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成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 染。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的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率和死亡 率等,这些特征与病原体类型和发生 部位密切相关。
易感人群集中
医院内患者数量多,且多 为易感人群,如老年人、 儿童、身体虚弱者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侵入性操作
如手术、插管、注射等, 容易使病原体进入体内, 引发感染。
医疗设备污染
医疗器械、手术器械、输 液器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受到污染,导致交叉感 染。
药物使用不当
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等, 可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 强,使感染更难控制。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力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病原体。
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不 起,容易发生感染。
不良生活习惯
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吸烟等不良 生活习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03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提高手卫生意识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养成良好的 洗手习惯。
案例二
某儿童专科医院采用全院统一的消毒清洁标准, 并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儿童患 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案例三
某肿瘤医院针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问题,采 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预防性抗菌治疗,显著降 低了感措施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感染源进行 隔离,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屡见报道
卫生部通报20名山西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 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再现“丙肝事件” 寿县16人感染 透析期间14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 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 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告医院索赔140万 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57例 我们身边也有血透丙肝事件……
干手措施 × × × × √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地洗手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
什么时间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回收、暂存、登记
专人回收,运送前应当称重(或记件)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字 黄色垃圾袋做到有效封口,并注明垃圾产生单位、数量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
1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内)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外)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 护士长被撤销职务。
2009年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
第十三章医院感染ppt课件

• 外源性院感
易感宿主
遵循一般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的规律。
传染源
• 内源性院感
传播途径
感染源(病人自身)、易位途径、易感微生态环境
感染源
传染源 病原微生物环境储源/非生物性储源/贮菌库
感染源
1. 病人
病原体:毒力强、数量多、耐药性
2. 病原携带者
➢直接传播给他人 ➢条件致病菌可导致自身感染并具有传染性
常用指标
1. 医院感染发生率 2. 医院感染患病率 3. 医院感染续发率 4. 医院感染漏报率
漏报率=漏报病例数/(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100% 漏报率是评价院感监测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
漏报率不应超过10%
二、院感发生时的措施
原则: “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
具体措施: P162
本章内容
• 概述 定义、分类、特殊性
•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传播过程、流行特征、危险因素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概 述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院内感染 Hospital infection,HI Nosocomial infection,NI
医院获得性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含义:
医院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感染而在院外 或转院后发病,不包括院外感染而院内发病者;
有明确潜伏期的,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 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以下不属于院感
1.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无炎症表现; 2.损伤产生的炎性反应;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知识PPT课件

隔离室要有隔离标志,限制人员出入。
四、医疗废物
(一)概念
医院废物:泛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 用的废弃物,它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也 包括所有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指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 免疫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CDC 1986
(二)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 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有持久抗菌活性; 作用快速; 与其他物品不产生拮抗性。
——利器盒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
手卫生相关术语 手卫生现状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一)、手卫生相关术语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 称。
洗手:指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 皮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
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废弃的血液、血清。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
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 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一般手卫生设施
洗手用水:流动水 水龙头:非手触式(重点部门) 清洁剂:肥皂(干燥)或皂液(容器洁净) 干手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手消毒剂
选择的手消毒剂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刺激性小、无伤害,护肤性能好; 包装应避免二次污染。
一般手卫生方法
洗手指征 洗手方法 注意事项 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馆、生活服务区等。 中等危险区(半污染区):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 高危险区(污染区):如感染疾病科门诊、感染疾病科
四、医疗废物
(一)概念
医院废物:泛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 用的废弃物,它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也 包括所有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指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 免疫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CDC 1986
(二)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 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有持久抗菌活性; 作用快速; 与其他物品不产生拮抗性。
——利器盒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
手卫生相关术语 手卫生现状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一)、手卫生相关术语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 称。
洗手:指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 皮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
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废弃的血液、血清。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
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 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一般手卫生设施
洗手用水:流动水 水龙头:非手触式(重点部门) 清洁剂:肥皂(干燥)或皂液(容器洁净) 干手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手消毒剂
选择的手消毒剂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刺激性小、无伤害,护肤性能好; 包装应避免二次污染。
一般手卫生方法
洗手指征 洗手方法 注意事项 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馆、生活服务区等。 中等危险区(半污染区):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 高危险区(污染区):如感染疾病科门诊、感染疾病科
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疗设备接触传播 2 。
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床铺等表面可能存在病原
微生物,患者或医护人员接触后可能引发感染。
3
医疗废物污染传播
医疗废物如未正确处理,可能会成为病原微生物
的载体,污染环境,进而引发医院感染。
医患间接触传播途径
医患接触方式
手卫生问题
医疗设备污染
医患接触是医院感染的主要 传播途径之一,包括面对面 的诊疗、护理操作等。
医院感染会使患者的免疫系 统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治疗 效果。
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需要更 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增加 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医院感染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医护人员健康威胁
医院感染可能对医护人员的 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他们长 期处于高风险环境中,更容 易受到各类感染的侵袭。
工作压力增大
医院感染的发生使得医护人 员的工作压力显著增大,他 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来防止和控制感染,同时 处理患者的恐慌和焦虑。
09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 要性
0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 施
10 国内外医院感染控 制的最新进展
01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解析
1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
医院感染的分类
2
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感染。这种感染不仅包括在医
医院感染主要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对医院感染进行防控,主要 包括严格的消毒程序、规范 的医疗操作、科学的防护措 施等,这些都是降低医院感 染率的重要手段。
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 第一线,他们需要严格执行 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 装备、定期健康检查等,以 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感染PPT课件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影响医疗 质量和医院声誉,导致患 者对医疗服务的不信任。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 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
定期对病房、医疗器械等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隔离与防护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戴口罩、手套等。
病毒
流感病毒
医院内流感暴发时有发生,易引 起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腺病毒
可引起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疱疹病毒
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等,可引起皮肤和黏膜感染。
真菌
念珠菌
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可引起口腔、肺 部等部位的感染。
曲霉菌
可引起肺曲霉菌病等。
其他真菌
如隐球菌、毛霉菌等,也是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之 一。
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而感染 。例如,在医院中,门把手、床单、 医疗器械等可能被感染者污染,健康 人再接触这些物品时可能感染。
飞沫传播
01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 将带有病原体的飞沫传播到空气 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 感染。
02
在医院中,飞沫传播是常见的传 播方式,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患 者较多的科室,如呼吸科、儿科 等。
其他病原体
立克次体
如Q热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 次体等,可引起斑疹伤寒等。
支原体
如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炎等。
衣原体
如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等 ,可引起沙眼、肺炎等。
04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来减少细菌传 播。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灭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浓度过高导致中毒;在 灭菌过程中,严禁明火和静电等火源。
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环氧乙烷的性质和操作规程;在操 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和液体。
废弃物处理
对于废弃的环氧乙烷包装物和残留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 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演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 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 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手套佩戴时机和更换频率要求
01泄物、伤口敷料等时应当戴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 操作。
加强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ICU患者护理中感染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ICU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 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因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判 断。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菌株数 构成比(%)
146
7.47
205
10.49
133
6.80
247
12.63
112
5.73
203
10.38
909
46.50
1955
100.0
10.05.2020
.
15
第二节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病毒 和真菌
病原学变迁
• 以 条 件 致 病ຫໍສະໝຸດ 菌 和 G- 杆 菌 为 主 , 占 了 近 70%,
4
1983-1985
2
1986-1988
1
1989-1991
3
1992-1995
3
1996-1998
11
10.05.20201999-2000
.
22
19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传播源和传 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的3个环 节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人群)
10.05.2020
.
20
一、传染源
.
3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 病人 • 医院工作人员 • 学生 • 探视者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 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 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 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 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 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 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 1993年,沈阳市妇婴医院44名新 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 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 166名住院病人手术切口的龟型分支杆 菌感染。
——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 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 近期,陕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发生 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常为耐药菌株
10.05.2020
.
13
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结 核杆菌的许多菌株对曾经有效的药物产 生耐药性;多重耐药菌如克雷伯菌和铜 绿假单胞菌在许多医院流行(WHO, 2002);
10.05.2020
.
14
2003年NI现患率调查病原体分布
病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白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白色念珠菌 其他 合计
11
按照感染部位的不同,排在前5位的医院感 染分别是:
序号
感染部位
1 呼吸道感染(包括下、上呼吸道)
2 泌尿道感染
3 手术部位感染
4 胃肠道感染
5 皮肤软组织感染
10.05.2020
.
12
第23章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微生物
• 第一节 医院感染中微生物的特点
–机会致病菌占主导地位;
–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 1、外源性传染源 • 2、内源性传染源
10.05.2020
.
21
二、传播过程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 2、接触传播 3、经注射传播
10.05.2020
.
22
– 医源性传播 • 血液及血制品 • 输液制品 • 药品及药液 • 诊疗器械及设备 • 一次性医疗用品
10.05.2020
.
第22章 医院感染
10.05.2020
.
1
第一节 医院感染定义
•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 不包括:
–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 院感染。
感染
传染病
医院感染
10.05.2020
23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举例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 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 发病,23名死亡; —— 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 痢疾杆菌暴发,26人感染,10名死亡; —— 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 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0名死亡;
10.05.2020
.
24
• 真菌感染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而且随着 各种介入性诊疗措施的增加,一些非致 病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
• 同时一些病毒如 HBV、HCV、HGV、
HEV、HIV等,也给医院感染带来新的
威胁。 10.05.2020
.
16
一、细菌
• (一)葡萄球菌 • 1、金黄色葡萄球菌 • 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 (二)大肠埃希菌 • (三)铜绿假单胞菌 • (四)肺炎克雷伯菌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 染。
•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 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10.05.2020
.
6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 无炎症表现。
•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 的炎症表现。
•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 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10.05.2020
.
9
观察控制(干预)措施的效果
表1 1847年维也纳某医院产科Ⅰ部产妇产褥热病 死率
月份
产妇数
4
312
5a
294
6
268
7
250
8
264
9
262
10
278
11
246
12
273
a:开始使用漂白粉洗手
10.05.2020
死亡数 57 36
6 3 5 12 11 11 8
.
病死率 (%) 18.3 12.2
10.05.2020
.
17
二、病毒
• 1、甲型肝炎病毒 • 2、乙型肝炎病毒 • 3、丙型肝炎病毒 • 4、轮状病毒 • 5、柯萨奇病毒 • 6、巨细胞病毒
10.05.2020
.
18
三、真菌 真菌感染增加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
1980年至2000年真菌感染发生数量的变化
年份
真菌感染病例数
1980-1982
2.4 1.2 1.9 5.2 3.9 5.0 2.9
10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内在因素
一、医院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
老年人和婴幼儿 基础疾病患者
免疫功能损伤者
二、现代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检查的运用
三、医院是微生物汇集和扩散的场所
四、其他因素
外科手术和引流
住院时间
抗生素的应用 10.05.2020
.
•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 作。
补充:医院感染的认识、发生、 发展
• Nightingale(南丁格 尔)通过改善卫生条 件,采取对感染患者 进行隔离、病房通风、 带手套等措施,仅用 了4个月的时间,使 伤病员的死亡率从 42%下降到2.2%。
10.05.2020
.
8
1867年英国外科医 生李斯特提出感染 是在人与人之间通 过手、医疗器械、 敷料进行传播,最 早提出了消毒的观 点,使手术感染率 从45.7%降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