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模板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30151d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c.png)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得到了充分重视。
实验教学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装置难以操作、实验环境不够良好等。
为了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改进实验内容的设计。
传统的物理实验通常以示范为主,学生只是被动观察,而没有积极参与和思考。
改进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力学实验中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装置,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观察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在光学实验中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性强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调整实验器材,观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
传统的物理实验装置通常操作繁琐,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索。
改进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实验装置的操作简单性。
可以引入一些小型化、便携式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实验探究,增加课堂实践操作的机会。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实验等,用虚拟的实验环境替代传统的实验装置,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
改善实验环境和条件。
传统的物理实验通常在实验室或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没有接触过实验室环境,不熟悉实验室操作,导致他们对实验教学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改进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改善实验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
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自然条件,如操场、花坛等进行实验,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室等,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实验操作。
加强实验指导和辅导。
改进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改进实验内容和装置,还需要加强教师的实验指导和辅导。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cd44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8.png)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实验设备质量不过关等。
为了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下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备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实验内容的改进和创新: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只注重基本物理概念的验证,缺乏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缺乏兴趣。
我们应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可以设置与光学成像、声学波动、电路设计等相关的实验,或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实验软件和实时数据采集仪器,增加实验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采用教师单向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缺乏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导入等。
在进行实验前可以通过讨论问题、观察现象、提出假设等预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在实验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传统的物理实验设备往往存在设备老化、设备数量不足、设备使用复杂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改进和创新实验设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实验效果。
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器等,可以实时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提供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讨
![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46baf55960590c69fc3762b.png)
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讨摘要: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物理实验,说明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是教师引入物理概念、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器材、实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一些看似简单而操作起来比较难的实验,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实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实验效果欠佳。
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改进与探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认知能力低的特点,积极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年来,我在物理物理实验教学中勇于创新和实践,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实验进行改进,使器材更简单,操作更方便,有利于增加稳定性。
在演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实验中,为了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是让带电的物体去靠近一堆纸屑,很多纸屑飞向带电体,又飞散开来,纸屑的飞散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对初次接触电学的学生,很难得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结论。
我的做法是:取一片小纸屑,在其中间穿一小孔并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当带电体靠近纸屑时,可以看到细线弯曲,纸屑向带电体靠近。
这样既增强了演示效果,又使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二、“浮力实验”的改进在进行浮力概念的教学时,教师根据演示实验“乒乓球能飘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
”引入浮力概念,学生对浮力的施力物体、浮力的方向难以理解,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时,本人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
旨在帮助学生容易理解浮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的做法是:找一个500毫升的饮料瓶,把底子切掉,甁口朝下放置,把一个乒乓球,放在饮料瓶中,拿掉甁盖,从切掉的一端注入大约300~400毫升的水,可以看到乒乓球并没有漂浮上来,说明此时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原因是乒乓球下面没有水。
初中物理电路改进措施
![初中物理电路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11237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3.png)
初中物理电路改进措施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对于培养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于电路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之处。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电路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模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往往只能在实验室中完成,而且实验设备和仪器较为复杂,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物模拟实验,如使用简化的电路元件模拟真实的电路,或者使用电子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电路知识的学习最好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电路知识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或者让学生解答一些与电路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注重知识与实践结合电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型的电路作品或者实际应用项目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电灯、电风扇等小型电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电路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原理。
4.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路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电路模拟软件进行演示、使用视频教学资源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电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浅析初中物理教材中《静电现象》实验的改进
![浅析初中物理教材中《静电现象》实验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40df6e85a0116c175f0e480b.png)
固学 习效果 。 生层 次 不 同 , 解 问题 和解 决 问 学 理 题 的能 力有 较大 差异 , 自学 过程 中可 能会 出现许 多 各个层 面 的新 问题 , 帮助 学生 及时从 练 习 中发 现 这些 问题 并进 行及 时 的正确 引导 , 对培 养学 生 的主体 意识 和思 维能 力是 至关 重 要 的 ; 二部 分 第 为 课后作 业 , 道选 择题 和 1 问答 题 , 求 学生 5 道 要
陆 挺
太 仓 市 浮 桥 中学 , 苏 省 太 仓 市 2 5 3 江 14 4
摘 要 : 文 阐述 了如 何 让 静 电现 象 的 实验 更 简 单 易行 , 过 改 进 实 验 器材 , 但 能 顺 利 完 成 演 示 实 验 , 且 还 能 本 通 不 而
让每 个 学 生都 能在 独 立 实验 中摸 索 出 电荷 间的 规 律 。
化 学性 质进 行展 开 , 只让 学生 能明 确分子 可 以再
分 成原 子并 明确 分子 内部 的组成 情 况 。 二 部分 第 是 关于 摩擦 起 电的 问题 , 是本 节 的重 点 , 过分 通 组 实验 来探 究 带 电 体 的性 质 和 两 种 电荷 间 的 相
互 作用 。 从古 希腊 哲学 家塞 利斯 发现 摩擦 过 的琥
的轻小 物体 , 空气 稍有 潮 湿 ( 在教 室 )则 很 若 如
难 看到 带 电现象 。 在传 统 的教学 中为 了达 到 明显 的实验 效果 的 目的 , 常 要采 用 这 样 一 些 措 施 : 常 ( )绝缘 体要洗 净 , 除 污垢 , 晾干 。 2 1 清 并 ( )上 课 前 要把 教 室 通 风 , 持教 室 干燥 。 3 保 ( )把 所 有 绝 缘 材料 要 烘 干 , 要 防止 老 化 。 4 又 ( )操 作 时 要 保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几个小改进的方法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几个小改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e2c78965ce0508763213df.png)
导体电阻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 、提 高 学 生 的 自 主 性
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需要探究电 流 与 电 压、电 阻 的 关 系. 因为已经在“电路初 探”这 一 章 的 教 学 内 容 中 已 经 有 过 搭 建 电路的经验,所以教 师 只 需 给 出 适 当 的 提 示 以 及 思 路,提 出 问题,让学生自己完 成 电 路 的 设 计 以 及 表 格 的 制 作,实 验 完 成后教师只需协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让 学 生 根 据 数 据 独 立总结实验结论及规律.再举个例子,在“用 电 流 表、电 压 表 探究串、并联电路特征”的实验中,考虑 到 学 生 会 因 为 实 验 比 较简单而产生马虎轻视的心理,在实验过 程 不 能 够 严 格 遵 循 步骤,潦草地得出实 验 结 论,也 不 会 再 对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反 复 的论证.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 师 需 要 在 实 验 室 进 行 一些调整,比 如,将 一 个 “220 V、40 W”的 白 炽 灯 泡 和 一 个 “1.5V、0.3A”的小 灯 泡 进 行 串 联,然 后 向 学 生 提 出 问 题:可 以将它们连接到220V 的电路中 吗? 这 时,大 部 分 学 生 会 做 出不可以的回答,认为小灯泡一定会 被 烧 坏. 但 将 它 们 实 际 接到220V 的电路中后会发现,小灯泡 依 旧 能 够 发 出 微 弱 的 亮光.这一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会让他们感到惊奇跟质疑 的同时,对整个实 验 产 生 兴 趣,开 始 认 真 地 进 行 实 验. 这 样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提 高 学 生 对 学 习 的 主 动性. 五 、研 究 实 验 报 告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几个小改进的方法
沈 洁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中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注 重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在 初 中 物 理 课 程 的 教 学 中 同 样 越 来 越 注 重 学 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核心,通过探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 的 几 个 问 题,提 出 改 进 方 案,希 望 能 够 对 初 中 生 学 习 、运 用 初 中 知 识 提 供 帮 助 .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改进》研究方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改进》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ec647ee06eff9aff8075d.png)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改进》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对物理课堂教学来讲,“没有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其心理认知水平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通过实验可以加强直观教学,刺激学生的感观使思维活跃起来,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我校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实验,有演示实验,有学生分组实验,有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从我们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该教材的使用来看,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器材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从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即使是同一套实验器材,但在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下、由不同的教师完成实验教学时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从实验资源利用情况来看,实验室中现存有大量与课改前教材配套的实验器材,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时直接拿来用却不合适,都给打报废又很可惜,因为有的零部件还可以重新组合使用或者被新材料代替,只要我们教师肯花费些时间和精力重新设计制作即可。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整合现有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可以利用的物理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益。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本学科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操作、教具制作、实验创新等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改进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补充演示实验的数量教材已列出大量演示实验,但仍有的章、节还没有演示实验或数量还不够。
探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探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53df50ec3a87c24128c431.png)
探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初中物理电学是初中物理知识教学难点,由于电学试题的综合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很难?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开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元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标签: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对策初中物理电学,一直是初中生的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无法找到知识的人手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只有将教材中上的知识灵活化?生活化,学生对知识点才会记得比较深刻?在物理教学中,把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转换成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设计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找答案,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电学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学生总是把电能的单位一千瓦时和电功率的单位——千瓦混淆,而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也容易记乱,使得解题过程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对于电路图的认识不熟?电路图的设计也掌握不够扎实,不会连接实物图?也不会跟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对实际电路的分析不够透彻,比如平常都是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小灯泡的电压,但在练习或作业中求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而学生因为惯性思维,以为电压表总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导致在后面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时,直接就用所测电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乘以所读的电流?(二)学生解题能力不足。
大部分的学生都停留在数学的定式思维上,对于公式的转换使用也不到位,特别是对于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和热量的求法?学生在审题时没有抓住关键,类似于有关电饭锅?电磁炉等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题目中,学生不懂得用了W=Q=U2t/R来判断加热或者煮饭,对所要求的功率和发热多少的求法也不知从何下手?主要是对里面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没有判断好,这也说明对于纯电阻电路中的公式的运用Q=W=Pt=UIt=U2t/R=12Rt掌握的不到位。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模板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5ebf06192e45361066f59b.png)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论文关键词:电学实验;初中物理论文摘要: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感性认识,对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电学实验进行改进,以期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也在全国各地编出了多种版本。
本文旨在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部分电学实验的设计,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与同行和教材编写专家商榷。
1教材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脱节由于电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学生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具有了家用电器的一些用电常识。
例如:用前要接线,用后要断电等。
基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以上的一些感性认识,笔者认为北师大20XX年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1章简单电路第1节,对通路、断路、短路知识点陈述时,图11-5中对通路状态的情况并未涉及(注:笔者原来所在的湖北省利川市东城中学使用北师大版教材),且短路实验中,短路的危害也未明确地提出。
而人教版20XX年版教材第5章电流和电路第2节电流和电路中,在讲解电路的构成时,没有涉及到电路的三种状态,只作了如下叙述:“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笔者认为此处没有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如今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情况下,实在是有一种缺陷。
20XX年5月5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理科实验操作中考利川市的监考(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在考试之前,大部分学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的反复训练。
监考过程中发现,大约有%的学生在电学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要么导线与接线柱连接不良,要么是小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或者小灯泡坏了而不知怎么办?以及还有少部分学生把电路接成了短路状态等情况。
笔者从初中物理教学20余载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电学特别感兴趣、爱动手。
因此,上面所讲的两个版本中缺少的知识点,教材中不应该去掉。
正如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徐彤、杨志军两位老师所说的那样:“二期课改强调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深刻认识到进行演示或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7ba10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4c.png)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希望对广大教育者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应对策略;引言电学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当中的难点知识。
电学当中许多理论知识都是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所得出的,因此实验是物理电学教学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方法,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电学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许多教师逐渐意识到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重视实验教学的运用,但是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少、教师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清楚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只是单纯的将实验教学作为验证物理理论知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实验教师中占据主导位置,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其次,有部分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时间能力的重要性,适度的将实验的操作放手给学生,但是由于教师安排的不科学,在实验分组、介绍实验流程与注意事项时消耗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与探究。
最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得到结果之后就完成了实验,也没有对实验原理和探究目的进行探究与思考,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培养的。
二、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对策和措施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电学实验教学充满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电学实验学习中,全身心的探究与思考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得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于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标教材电学教学的实施与建议
![关于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标教材电学教学的实施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e17e39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c.png)
关于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标教材电学教学的实施与建议摘要: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是学生必学内容之一,编制者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性格特征,在设计电学内容时融入了丰富的物理实验,以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
然而很多物理教师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教学思路比较狭隘,在教授电学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优化人教版物理电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教版电学教学建议一、物理电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课前知识缺乏引导电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初中阶段,电学内容比较基础,理解相对简单。
比如涉及到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等知识讲解时,物理教师不妨引入生活实际事例,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消除学习抵触心理,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然而实际教学现状是很多物理教师倾向于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机械的向学生传授公式、概念和理论,没有思考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忽略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致使教学效率止步不前。
结合初中生学情而言,他们刚接触电学,而且电学没有可观察性,所以便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物理教师不给予有效的引导,则学生对学习电学便失去学习兴趣,对后期教学会产生阻碍。
2.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条件更加便利,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大范围应用多媒体设备。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兴趣,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是很浓厚的。
但是经过调查,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过程中,很少有物理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这就致使他们在制作课件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因为课件内容比较单一,致使教学效果止步不前,很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即便如此,部分物理教师依然没有注重拓展教学手段,仍然固执的运用说教模式,这便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电学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和公式非常多,很容易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电学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ae3cf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8.png)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更应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现有的物理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效果不佳、实验操作难度大等。
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对现有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
一、实验改进1.实验器材的改进针对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器材的改造。
例如,用易拉罐代替水壶进行液体沸点实验;用吸管代替弹簧作为弹簧测力计的替代品等。
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既环保又经济,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2.实验设计的优化有些实验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可以考虑进行优化。
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以采用气球作为实验器材,通过挤压气球让气球发生形变,从而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种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实验设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创新1.创新实验方法传统的物理实验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创新实验方法。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动画演示折射现象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折射原理。
2.创新实验内容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和拓展性。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创新。
例如,在讲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电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乐趣。
三、实践效果与反思经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通过改进与创新实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例如,部分学生对创新实验方法的接受程度不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确保在创新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反思(精选篇)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反思(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7a42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5.png)
2024年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反思(精选篇)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反思篇1初中物理内容多采多样,我们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先展示相关电学的实验视频,重温所学过的电学知识,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后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使学生能掌握用物理思维分析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学生爱上物理。
通过这几节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第一,根据程序教学的设计方法,利用实验这根主线有序地贯穿了电学的基本知识,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易产生疲劳。
据我观察,在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较兴奋状态。
第二,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能轻而易举地帮我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还可以用视频展示出实验的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一些重要的实验,并且能观察到一些在实验中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也明白,作为复习课,应该“去杂求精”,有一个突出的主题,而这几节课此方面做得不够,达不到一定的深度。
另外,按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但实际之中还是以“灌输”为主,特别在合作探究上体现出不足。
通过这节复习课,让我明白了学生的不足点以及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不足,相信只要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再对学生更深的了解一下。
会越来越好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反思篇2在我的学生学习电学之前,我已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电学的学习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畏难情绪,缺乏学好的信心。
于是,我常常静下心来思考:“怎样让我的学生在刚刚学习电学的时候,就对电学的学习能够扬起充满信心风帆,去克服在学习过程中一切困难?俗话说,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所以我在学生学习电学的第一个综合的探究实验“串联和并联”中,就认真思考,精心设计的几个课堂的活动,让学生在整个探究串联和并联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并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体会到电学的学习既简单又有趣:(1)设疑激趣,创设探究的情景:给学生展示视频资料(桂林美丽的夜景彩灯、电冰箱中压缩机和照明灯的工作等)。
浅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改进
![浅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23c60702783e0912a3162a50.png)
浅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改进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的改进,通过该演示实验,学生能较直观地了解电池的构造原理,有利于加快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改进师范物理学电学部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的关键,是做好教材给出的学生实验: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通常在教学中学生是在学习完理论课以后再去实验室做该实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此,我们可以把实验稍加改造,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演示实验,本节课结束以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这样教学效果将会更加理想。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一个实验用电池、一个用来作为外电路的电阻箱R、两个分别用来测量外电路和内电路上电压即所谓外电压(又叫做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电压表V1和V2组成。
这里用的实验电池,要求既能看到它的结构,又能测量其内电压,最好还能改变它的内电阻。
这种电池实验室中也曾有配备的,但是在使用中,许多教师反映效果不理想,只能看其结构,无法进行实验。
为此本人自制了一个实验电池,经近年来多次试用,效果很好,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电源本身的性质,并能定量地说明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外电压与电源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该电池的构造如图中下部所示,A、B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C、D是电池的两个探极,另外还有电解液和外壳等组成。
该电池的外壳,我们可以利用废旧蓄电池的外壳改制。
在实验室中找一个报废的蓄电池,一般是6V 3组极片结构,掏出内部的极板和隔板,其内部分成三个小容器。
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弯头电烙铁从下半部,把每两个小容器之间的塑料隔壁各烫一个小孔,使三个小容器互相连通,实验电池的外壳就制成了。
该电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我们可以从电瓶经营部购买两块电瓶用正、负极板代替,一般电瓶经营部中因为保修电瓶需要,都有销售的正、负极板和电瓶液。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与创新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fbc87c2581b6bd97e19ea27.png)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作者:赵军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16期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的物理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与创新,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融入到学习氛围中。
但是在以前的传统电学实验教学中,老师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来讲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解,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学习只是对操作步骤的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到其中的知识点。
所以面对这一严峻的情况,相关教育部门就实行了一定的改进与创新,以促进学生对电学的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创新在学习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求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初中的物理学就是这样。
在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看”和“动”,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实验教学就成了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学习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电学属于难点以及重点,所以为了能够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到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精髓,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教育部门决定对初中物理电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
下面就是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几项措施。
一、进行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又如何进行。
就目前情况看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方面在发生着变化,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
在新课改的发展中,互动教学法就被人提了出来。
互动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在电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互动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物理电学热情,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物理电学实验课堂学习效率。
互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是:在互动教学法里,不再是一个教,一个学,而是要互动起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电压表》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将知识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
其实任何一项事物的学习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所以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的改进论文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的改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91b9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7.png)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的改进摘要:伏安法测电阻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是测量电阻值的常用方法.但是,不论是采取安培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由于安培表和伏特表在测试电路中不可避免地要分流分压,从而改变被测电路的状态,产生系统误差.如何减小或消除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获得准确的测量值,我们要对伏安法测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要对伏安法测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然然后对其进行改进。
在中学物理阶段,我们通常会较大电阻选内接法,小电阻选外接法,这是为什么?那当我们不知道电阻是大还是小怎么办?我们要设计一个电路处理这个问题.引言:电阻测量的最基本方法是伏安法,其基本原理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即用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流过电阻的电流,根据R=U/I测算出电阻。
但由于实际伏特表的电阻不可能是无穷大,实际的安培表的电阻不可能等于零,故无论采用安培表的内、外接法,都存在测量的系统误差,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安培表的内、外接法能减少相对误差而已。
那么能否用伏安法准确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呢?为此必须首先搞清安培表内外接法测电阻的误差原因,然后改进。
关键字:内接法.外接法.误差分析及改进误差分析及改进..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反思实验器材:待测电阻丝R x(20Ω左右)、标准电流表A(0~100mA,内阻约为40Ω)、标准电压表V(0~3~15V,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 P(0~200Ω)、滑动变阻器r(0~20Ω)开关S、干电池E(3V)。
实验方法:安培表内接法,安培表外接法。
实验的电路图:AR0PVR安培表内接法安培表内接法 安培表外接法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一个位置,记下电流表电压表示数,I, U 3.U/I 得出电阻得出电阻4.重复2.3两步,再求出两个阻值,取平均值实验数据: 安培表的内接安培表的内接安培表外接法安培表外接法误差分析及改进:通过两中方法对同一个电阻的测定,我们会发现两组数据相差很大,这到通过两中方法对同一个电阻的测定,我们会发现两组数据相差很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底是为什么?一.安培表内接法:安培表内接法:我们看图1—1是安培表内接法测电阻的原理图,从图中不难看出,安培表1 2 3 4 5 U v 1.3 0.8 1.45 1.2 1.7 I mA 70 50 80 64 95 R R ∏∏R平均值12 3 4 5 U v 0.6 0.7 1.1 1.4 1.6 I mA 35 44 64 80 95 R R ∏∏R 平均值中测出的电流等于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而伏特表测出的电压并不等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而是等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安培表两端电压之和,而是等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安培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安培表所以安培表内接法测电阻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安培表存在内阻,其测量值U/I 实际上测量的是待测电阻与安培表内阻串连之和,待测电阻与安培表内阻串连之和,很显然若要能准确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很显然若要能准确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很显然若要能准确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只要只要测出安培表的内阻,即可测算出待测电阻的准确阻值。
对“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改进
![对“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4bff1f6325c52cc58bd6be88.png)
对“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改进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层次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从宏观的天体运动和微观的粒子运动,离开了对它们的观察和分析,将无从研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好学,对未知的领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利用好他们积极的方面,克服他们消极的方面。
在这对“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
1.教材中对实验电路设计不够合理①实验是通过欧姆定律来研究欧姆定律。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欧姆定律,很难理解为什么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就能改变和保持AB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
②学生很难正确区别“一段电路”与“整个电路”两个概念及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研究AB这段电路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及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时,不容易将AB这段电路与整个电路中分离出来,更不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2.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教材中“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属演示实验,教师做给学生看,把数据告诉学生,最后由数据分析得出欧姆定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把物理规律告诉学生的过程,不是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只教给他们物理的知识,不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3.“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实验的改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了以上两个学生困惑的因素,改进的方法是:①在研究电阻一定,电流和电压关系时,我采用的是可变电压的电源。
把电源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10Ω)串联,把电源电压直接加到电阻的两端,调节可变电压的电源,使电压成倍增加,分别调到1V,2V,3V,同时读出电流表中相应的电流值。
设计这样的实验电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分析电路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便于学生观察和读数,便于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实验数据当中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而电路中的电流也增加几倍。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f9537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7.png)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设计不够科学、实验操作方式不够多样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改进与创新实验内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只是简单地完成实验步骤,对于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缺乏深入的理解。
对于实验内容的改进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注重实验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丰富实验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在改进实验内容的也应该注重实验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如研究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改进实验操作方式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操作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在实验操作方式的改进上,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实验设备和新的实验操作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创新型的实验设备,如数字化实验仪器,通过这些实验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操作方式的改进上,可以引入一些组合式的实验操作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自由组合,来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只是负责完成实验操作,缺乏学生主体性的参与。
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实验教学、合作式实验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
论文关键词:电学实验;初中物理
论文摘要: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感性认识,对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电学实验进行改进,以期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也在全国各地编出了多种版本。
本文旨在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部分电学实验的设计,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与同行和教材编写专家商榷。
1教材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脱节
由于电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学生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具有了家用电器的一些用电常识。
例如:用前要接线,用后要断电等。
基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以上的一些感性认识,笔者认为北师大20XX年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1章简单电路第1节,对通路、断路、短路知识点陈述时,图11-5中对通路状态的情况并未涉及(注:笔者原来所在的湖北省利川市东城中学使用北师大版教材),且短路实验中,短路的危害也未明确地提出。
而人教版20XX年版教材第5章电流和电路第2节电流和电路中,在讲解电路的构成时,没有涉及到电路的三种状态,只作了如下叙述:“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笔者认为此处没有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如今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情况下,实在是有一种缺陷。
20XX年5月5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理科实验操作中考利川市的监考(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在考试之前,大部分学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的反复训练。
监考过程中发现,大约有%的学生在电学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要么导线与接线柱连接不良,要么是小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或者小灯泡坏了而不知怎么办?以及还有少部分学生把电路接成了短路状态等情况。
笔者从初中物理教学20余载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电学特别感兴趣、爱动手。
因此,上面所讲的两个版本中缺少的知识点,教材中不应
该去掉。
正如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徐彤、杨志军两位老师所说的那样:“二期课改强调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深刻认识到进行演示或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
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调整教材电学内容设置
笔者利用学生已有一些感性认识对北师大20XX年版教材中关于用电必须接线的知识,对该教材图11-5做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