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3. 元朝的疆域范围是怎样的?
4. 元朝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
5. 元朝的经济状况如何?
6. 元朝的文化有哪些成就?
7. 请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通过当堂检测,可以检验自己对元朝历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直观感受元朝的历史文化。
- 学生可以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元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元朝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的教学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元朝的历史。现在,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我的教学感受,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 信息化资源:
- 历史教育网站和在线历史学习平台。
- 与元朝历史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讲座等。
- 电子书籍和学术论文,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研究元朝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
-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元朝历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例如通过地图展示元朝的疆域范围、使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忽必烈的统治策略、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民族政策的影响、引入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展示元朝的经济和文化成就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元朝疆域。

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思考概括综合归纳——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教学难点】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回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内容。

教师:你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采用了什么方法巩固统治吗?现在我们学习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合作探究】一、元朝的疆域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展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教师提问: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目。

问题:1、元朝在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后,行省制度的措施与影响是怎么样的?2、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目的是什么?实行了什么措施?如何评价这些措施?3、元朝如何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辖?学生看书,回答后。

教师讲解:行省制度元朝也是当时世界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

面对疆域如此辽阔的国家,元世祖在政治上如何进行有效的管辖?生:实行行省制度。

师:行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生:①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进行管理;共11个行省。

这种制度在我国历代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制度)过渡讲解:行省制度对中央和地方都做了规定,那么对于边疆地区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还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③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回顾汉藏两族的关系)唐朝时,藏族的前身吐蕃人的部落日益壮大,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入藏表明汉藏两家的友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民族关系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时期的历史。

但他们对元朝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知识,如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元朝的历史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的实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元朝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历史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元朝的统治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资料:收集与元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朝的版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画像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设计说明本节课着重讲述元朝具体的施政方针,行省制度是重点。

通过对台湾、西藏等地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认识到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本节课讲解中,要将教学目标贯彻始终,通过史料解读、图片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讲述中,要贯穿民族融合、大一统国家的主线。

课堂讲述方式应生动有趣,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进行点评,采用互评等方法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培养,历史素养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范围,知道元朝版图的特点。

2.知道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

3.知道元朝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的相关史实。

4.理解元朝的统治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对边疆管辖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深远历史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元史》。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经过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战争后,元朝统一了全国。

当时元朝面对多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为了维系帝国的统治,元朝的统治者都作出了哪些努力呢?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和元朝版图的特点是什么?2.元朝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1)说出元朝疆域的版图范围。

(2)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想一想:与汉、唐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何拓展?(3)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该民族是什么民族?该民族是由哪几个民族交融形成的?民族大融合有何意义?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52相关内容,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1)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设计

初二历史下教案

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疆域超越汉唐时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52页“行省制度”部分,2分钟时间,找出下面问题) 1.忽必烈如何治理国家的?(中央和地方) 2.在中央实行怎样的制度,内容是? 3.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概况?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1、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2、地方:行省制度
3、边疆: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
思考:行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各是什么? 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意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自学指导三(阅读教材53页“元朝对边管辖疆地区的”部分,2分钟时间,找出下面问题)
1.元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目的和措施?
2.元朝对西藏是如何管理的以及意义?
3.对台湾是如何管理的以及意义?
好烦恼
啊!这么大块地盘,如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蒙古族的文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部分知识,对历史人物、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元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能缺乏全面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元朝的历史背景及其建立过程;2.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特点;3.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元朝的统治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辅助资料:历史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元朝的版图、皇帝画像等,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和统治者。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元朝建立过程的问题,如: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成立时间是什么时候?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元朝的建立过程,强调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元朝在短时间内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2.掌握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3.理解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影响。

4.了解元朝对文化和科技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元朝的异族统治1.蒙古草原的分裂和统一。

2.元朝的建立和疆域扩展。

3.确定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2. 科举制度的重要性1.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元朝加强科举制度,并与宋代有所不同。

3.科举制度的影响和意义。

3. 文化和科技的发展1.蒙元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的繁荣。

2.元代的科技成就:火药、指南车等。

3.印刷术的发明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出示元代的地图和建筑图片,带领学生回到元朝时期,引导他们了解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2. 讲授环节1.讲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背景。

2.介绍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3.解释科举制度的影响和意义,及其在元朝时期的贡献。

4.分析元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通过问题解答环节,巩固学生对元代与其他朝代的区别和特点的理解。

3.小组展示元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成就。

4.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讨论,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元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元朝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组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等互动环节。

2.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以便教学设计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

3.通过讲解、互动和小组展示,检验学生对元代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历史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建议课时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元朝的统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2.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材P33-P38《元朝的统治》;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元代文物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元代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元朝的统治来展开。

第二步:讲授(45分钟)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创业(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3)元代的重要政治制度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1)政治上的变化(2)军事上的变化(3)文化上的变化(4)经济上的变化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1)统治上的特点(2)文化上的特点(3)对世界的影响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元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2.元代在什么方面表现出独特性?3.元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元代为后世所留下的遗产有哪些?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介绍元代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历史,你认为在元代历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和具体是何种价值?2.面对全新的元朝时期,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讲述元朝的统治,侧重于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❷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的疆域1.(多媒体展示问题: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答案提示:西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多媒体提出问题:分成两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多媒体展示元朝的政府机构设置简图)教师讲述:中书省的古今对比(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目标导学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一)台湾1.(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解读材料: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的)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第 11 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第 11 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依据】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实施有效教学为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内容上紧承上一课。

元朝统一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和政权分立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拥有辽阔的疆域。

为了维护统治,在推行行省制度的同时,对边疆地区则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元朝疆域的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元朝疆域图(1330)》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及其对疆域的拓展,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通过元朝加强对西藏、台湾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为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再次出现了民族交融,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难点:行省制度【学情分析】有利因素: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课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本课在讲述行省制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都要求学生通过识图寻找历史信息。

学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行汉法”“行仁政”,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教师可采取比较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寻找元朝与秦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异同点。

不利因素:由于教材叙述较少,学生对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在理解上可能不到位。

教师应补充有关材料,并联系当前我国实行的省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概括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技能目标:知道元朝的民族融合情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元朝的行政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元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吗?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疆域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元朝的统治》;
二、元朝的疆域:
师:课件出示元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疆域范围如何?在元朝各民族是如何实现交融的?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元朝的治理举措: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元朝的疆域状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特别是在行政举措方面,比较前面的其他朝代有何创新?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材,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史实,展现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元朝的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元朝这一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史实来认识和理解元朝的统治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元朝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特点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掌握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元朝统治特点的深入理解;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史料分析:运用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朝的历史,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4.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元朝的历史氛围,增强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资料:与元朝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呈现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精品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精品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结合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我国再次出现民族交融高潮,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在对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范围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表现及影响。

提示:(1)表现: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元朝的统治》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复杂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元朝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元朝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特点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疆域、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元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元朝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制度。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资料。

3.网络资源:搜集与元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文献、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元朝相关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元朝的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三、加强
对西藏的管
辖, 西藏成为元朝的
正式行政
区, 四、加强对琉球
的管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在做一简单说明:
教师: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 中书省所控制的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附近, 山东也属于其控制范围, 当时最大的一个行省是岭北行省, 做小的是
江浙行省。

管理西藏的成为宣政院, 管理琉球及现在台湾的是澎湖巡检
司。

管理新疆的是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设问: 通过学习, 元朝的行省和现在的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行省制度的设立对今天有什么影响?
学生:我国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隋朝。

过渡: 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对全国实现了有效的统治
过渡: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对全国实现了有效的统治后对比得出来结论, 从而引出铁木真, 体现铁木真对蒙古族的贡献之大。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元朝时期的历史风貌,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元朝时期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域、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2.教学难点: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特点等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法: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图表、多媒体课件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元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元朝时期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元朝的成立过程,重点讲解元朝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让学生对元朝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

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3.(1)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置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________。

(2)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1)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地区用兵和招降,吐蕃归附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二、合作探究与前代相比,元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三、练习巩固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它”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清朝的军机处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5.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但学生对于元朝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本节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3.元朝的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元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元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朝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的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生动讲解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学生在此过程中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元朝的疆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元朝建立后,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4)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
(5)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主管全国的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元朝的统治
1.元朝的疆域
2.行省制度
第 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塔寺
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空前辽阔疆域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1.图片展示。

元朝疆域图
2.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
3.学生概括元朝民族融合情况。

答案提示: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答案提示: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学生分组讨论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教师提出问题:行省制度的建立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答案提示:(1)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如云南行省、辽阳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4.教师讲述: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
目标导学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材料解读。

材料: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教师讲述:元朝是如何管辖西藏的?
(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 4.元朝管辖西藏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纳:元朝疆域概况;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3板书设计
元朝的统治中央中书省—行政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宣政院—西藏事务
地方——行省——路、府、州、县
4教学反思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通过一系列的建树,巩固了大中华民族。

开创行省制度,管辖台湾、西藏,都极大地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为此后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段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