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

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

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

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

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

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

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

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每一个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篇1)大统一的汉朝[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点课时一人类的起源与迁徙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2. 掌握人类早期迁徙的路线和原因。

教学重点1. 人类出现的时间和地点;2. 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和原因。

教学难点1. 人类起源的证据和判断;2. 早期人类的文化和生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演化树,简单介绍人类起源的历程。

2. 讲解人类起源的证据和判断:通过PPT介绍人类化石、考古文物等证据,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判断。

3. 讲解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和原因:介绍人类迁徙的时间和路线,以及迁徙的原因。

4. 梳理知识点:通过练题对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迁徙进行简单梳理和巩固。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并完成课后题。

课时二古代文明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形成的时间和地点;2. 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教学重点1. 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形成时间和地点;2. 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教学难点1.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2. 古代文明的衰落和原因。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古代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点:通过PPT介绍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等不同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点。

3. 讲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

4. 比较不同文明:通过练题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并完成课后题。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课时一中国古代奴隶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奴隶制度的形成历程;2. 掌握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1. 奴隶制度的形成历程;2. 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 奴隶社会的衰落和原因。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图片展现古代奴隶社会的生活和场景。

2. 讲解奴隶制度的形成历程:通过PPT介绍奴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奴隶社会的根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14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1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建构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同时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取食物,我们都是农村的学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从地里种出来的等等)对,这是就是农业,那我们祖先从什么时侯开始从事以种植农作物为起点的农业生产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我们祖先的农耕生活。

我们的课本在众多的先民的遗址中选出了三个供同学体验,哪三个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看谁先找到?(学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对,我们重点学习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案人教版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案人教版5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案人教版5篇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案人教版1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案人教版2【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的更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

并会进行对比。

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创造人”展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

教学媒体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2、素材准备“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图片;“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和“亚当、夏娃”的图片)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类人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4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4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4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1[知识与能力]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三、讲授新课:(1)张骞出使西域: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

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五、作业附:板书设计一、张骞出使西域: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2一.课前导学(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02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疆域辽阔的祖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古代的疆域变迁;理解秦统一六国、汉通西域、唐朝开疆拓土等历史事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古代疆域的变迁;秦、汉、唐等朝代的疆域拓展。

2.难点: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规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我国古代疆域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的疆域是如何变迁的?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统一六国、汉通西域、唐朝开疆拓土等历史事件。

朝代历史事件疆域拓展情况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教师讲解汉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3.教师讲解唐朝开疆拓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四、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秦、汉、唐等朝代能够实现疆域的拓展?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的疆域拓展有何影响?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教师讲解清朝疆域的拓展情况。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元朝和清朝在疆域拓展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概括我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2.思考:为什么我国能够成为疆域辽阔的国家?六、板书设计第1课疆域辽阔的祖国一、秦统一六国二、汉通西域三、唐朝开疆拓土四、元朝统一中国五、清朝疆域拓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古代疆域的变迁,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我国疆域的辽阔。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感。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内容可能过于详细,导致课堂时间紧张。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教案7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教案1【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猎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力量与方法:通过识图培育观看力量;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育再造想象力量;通过比拟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忙学生学习运用比拟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展爱国主义教育;熟悉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展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熟悉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肯定的时间挨次)。

调动学生的参加兴趣学生阅读课积极参加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挨次。

二、元谋人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月与地域?”考察:“作为科学工,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觉,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小结。

过渡:已经开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

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认真讨论,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月、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相宜人的生存?比拟体质特征(观看真人比拟)。

旧石器与自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看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猎取食物?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时:学科与科普:历史学的意义(1课时)
教学目标
- 了解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 掌握历史学的定义;
- 理解历史学的意义。

教学准备
- PowerPoint 简介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教材和教辅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科,通过研究了解人类的过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 历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成长、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讨论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历史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考古证据、口述资料等多种信息来源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 重视对多种史料的比对和核实,避免主观臆断。

4. 小结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并进行简要的问题回答。

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科学地研究历史事件。

这一课时为后续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世界文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3分钟)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请一位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新课一、古典小说的高峰(20分钟)1、老师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断,学生指出里面塑造的主要人物。

并加以介绍。

2、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这四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并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

3、以《三国演义》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4、指导学生列表(包括书名、作者、创作时间、小说题材等)比较归纳出四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明代三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5、列举明末三大奇书及作者?(1)<<三国演义>> 罗贯中(2)<<水浒传>> 施耐庵(3)<<西游记>> 吴承恩二、戏剧的繁荣(6分钟)1、戏剧:汤显祖《牡丹亭》2、《永乐大典》----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类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其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航海时代1. 探索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2. 了解欧洲人的航海探险活动。

3. 理解大航海时代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农耕文明1. 认识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探索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

3. 了解封建社会和农耕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的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探索古希腊罗马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研究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英雄故事。

第四单元:亚洲的风华绝代1. 了解中亚、南亚、东亚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

2. 探索亚洲古代文明对各国的影响。

3. 研究亚洲古代文明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传授历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思想交流。

4. 观察法: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清理笔记:学生每节课需要整理并提交当堂课的笔记。

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完成相关历史项目,进行展示和评价。

3. 阶段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阶段性测验,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

4. 口头问答: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研究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 PPT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历史文物、图片和视频素材。

4.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相关材料。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的主要内容,通过该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并培养相关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二、导入新课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教案第一章: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 理解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演化。

- 掌握挖掘和研究考古遗址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狩猎、采集、渔猎和农耕。

- 探索远古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如原始共产主义和原始私有制。

2. 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演化- 理解石器时代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 了解石器时代的演化过程,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 挖掘和研究考古遗址的基本方法- 掌握挖掘考古遗址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了解考古学中的主要科学方法,如碳十四测年法和DNA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2. 研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3. 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不同远古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

4. 总结:归纳总结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石器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2. 研究: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介绍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演化过程。

3. 练:利用图表和时间轴,让学生总结石器时代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4. 总结:归纳总结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小结。

第三课时1. 导入:激发学生对考古学的兴趣,探讨挖掘考古遗址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2. 研究:介绍挖掘考古遗址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挖掘考古遗址并记录所得到的文物和资料。

4. 总结:总结挖掘和研究考古遗址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行小结。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远古时期人类生活方式和石器时代的理解程度。

- 收集学生参与挖掘考古遗址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思考。

- 针对学生的研究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2. 总结石器时代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演化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三篇

【导语】历史是⽂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类⽂明的轨迹。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编写历史⼩故事 [知识与能⼒] 以教材中课⽂出现的基本⼈物、事件、时间和提⽰中对学⽣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法] 1、以多种⾓度来训练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法的初步运⽤能⼒;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头表达能⼒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成就、个⼈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胆发表⾃⼰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课时]1课时 [课型]活动课 [⽅式与⽅法]以讨论为中⼼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活动:成语故事表演 【找⼀找】 1.从课⽂或参考书中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列出⽬录。

2.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则成语故事。

【演⼀演】 1.以⼩组为单位进⾏分⼯。

(1)写故事稿。

(2)饰演故事中A、B、C……⾓。

(3)尽量想办法准备⼀些辅助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战国时期⼈们的⽣活习俗、服装等,请参考课⽂插图)。

2.各⼩组代表在全班擂台赛上演讲各⾃准备的成语故事。

【议⼀议】 1.谈谈你参与活动的感想。

2.从你饰演的⼈物的⽴场、⾓度谈谈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的看法。

3.这则故事变为成语,流传⾄今,对我们有什么启⽰呢? 【评⼀评】各组最精彩的地⽅有哪些?(以⿎励为主,让所有的学⽣尝试成功的喜悦)中华⽂化的勃兴(⼆) [教学⽬标] 1、知识⽬标: 孔⼦及其仁学说。

孔⼦在教育和⽂化上的贡献。

⽼⼦和他的辩证思想。

战国时期的诸⼦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标: 指导学⽣⽐较诸⼦百家各⾃的主张,培养学⽣的对⽐分析能⼒。

[重点、难点]孔⼦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阅读课⽂⽽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教案一:古代人类的迁徙与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史;2.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史;2.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2.跨学科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1.教材: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4.地图、图片等教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迁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展示(15分钟)1.介绍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史,简要概括古人类的发展过程;2.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古代人类的迁徙路线和分布情况;3.讲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如狩猎、采集、农耕等。

三、学习活动(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就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展开思考和交流;2.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展板,展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展板可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3.学生互相参观其他小组的展板,进行交流和学习。

四、梳理与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对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进行总结;2.引导学生总结古代人类的迁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与地理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古代人类迁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探讨古人类生活方式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3.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古代人类迁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的短文,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通过此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史,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篇一】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
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合作探究】
1、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
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

【篇二】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自主预习】
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
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
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篇三】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
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
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

实现
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