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界线(完整版)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d75671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c.png)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简介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南北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划分线之一。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主要是指长江、淮河和秦岭-淮河以及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所构成的天然分界线。
南北地理分界线不仅在地理上划分了中国的南北区域,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
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地理特征南北地理分界线主要由三条线组成:长江、淮河和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条线的地理特征。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公里,截至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长江流经中国的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其南方段河谷地势狭长、地势低平,形成了中国南北的重要物理障碍。
长江以其高水位、湿润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对中国南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母亲河”。
淮河淮河是中国第三大内陆河流,全长约900多公里,主要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三个省份。
淮河从西南向东北流淌,并在淮安城附近注入黄海。
淮河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起到了重要的分界作用,将江淮平原与华北平原分开,两个地区在地形、气候和农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是中国南部地理最重要的山脉线之一,起自陕西咸阳的秦岭,向南贯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个省份,最后止于海南岛的三亚。
这条山脉线将中国南部和北部划分开来,形成了南方的山地地形,并对中国南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北地理分界线对中国的影响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南北部的地形、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南方和北方各自特有的地理特征。
下面将分别介绍南北地理分界线对中国的影响。
地形差异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存在使得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势存在明显差异。
南方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地势较为复杂,而北方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这种地形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南北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
气候差异南北地理分界线也对中国南北部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9e42d9f90f76c661371a73.png)
3、 地 形 骨 架 呈 网 格 状
评价
优点:
在一些山脉的迎风(海风)坡形成较丰 富的降水(多雨中心),导致山脉两侧的 气候差导,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联想:
①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 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②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 作剖面-30°N、38°N、45°N,沿纬线作 剖面-90°E、100°E、110°E。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水电站;
评价 :
(1)优点:
①有利于水汽深入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海洋湿
秦岭淮河21202041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西走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阴山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22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和河北的省界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西侧是云贵高原东侧是江南丘陵长白山中国和朝鲜的界山23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南北走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黄土高原西北东中国和蒙古的界山祁连山北侧是河西走廊南侧是柴达木盆地喜马拉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24中华五岳
内蒙 古高 原
连山麓与甘 新边界—大 兴安岭,长 城-北面国
界
特点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平 坦广阔;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 沙漠戈壁;④海拔一般1000米 左右;⑤有丰富的炼、铁、稀 土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76729127ee06eff9aef807c1.png)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地理分界线
![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e55fca1bd0d233d4b04e695b.png)
中国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2)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山西与河北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与重庆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新疆与西藏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甘肃与西藏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13)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线:武夷山(14)两广与湘赣的分界线:南岭4.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355660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4.png)
目录
•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 人口分布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01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总结词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
详细描述
这是中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向东经过祁连山,再 向东南至青藏高原东缘。这条界线是地形和地势的重要分界,西侧是高原、山 地,地势高耸,而东侧则是平原、低地,地势较低。
西部高山地区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文化独特, 交通不便。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西部地区
多为高原、山地和荒漠地带,地势复杂、气候条件差,交通 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04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东部季风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包括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 、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区
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 马拉雅山以北,长城以西的地 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 。
西部高山地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西、昆仑山 以北的地区,包括帕米尔高原
和新疆高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01
02
03
04
东部季风区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以平原 和丘陵为主,农业发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以沙漠 和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
详细描述
这些山脉是中国地势阶梯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昆仑山是中国西部的主要山脉,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秦岭 则横贯中国中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则分别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中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这些 山脉不仅是中国地势的重要分界线,还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5d9195ffaaea998fcd220e2f.png)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中国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02c6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5.png)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中国地理分界线是指标志着不同地区边界的界线,在中国的地理划分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分界线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划分,如地理特征、政治行政区划、人文环境等。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分界线进行汇总和介绍。
1.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上可以分为五大地带,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五个省份,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七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部,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中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八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重庆五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势较高,地理环境多样。
2. 中国的政治行政区划中国的政治行政区划按照不同的级别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中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香港和澳门。
•地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下辖多个地级行政区,如北京下辖北京市辖区、北京市辖县和北京市辖镇。
•县级行政区:每个地级行政区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如北京市辖区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如丰台区、朝阳区等。
•乡级行政区:每个县级行政区下辖多个乡级行政区,如丰台区下辖多个乡级行政区,如南苑镇、方庄街道等。
3. 中国的地理特征分界线中国的地理特征分界线主要指一些标志着不同地理特征划分的界线。
•河流分界线:中国的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它们在中国境内划分了不同的地理区域,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上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上](https://img.taocdn.com/s3/m/95df82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3.png)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
第二十四页,共28页。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
第二十五页,共28页。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古长城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淮河
第二十八页,共28页。
1.地势阶梯界线
第十四页,共28页。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
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十五页,共28页。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 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十六页,共28页。
2、地形区分界线
第十七页,共28页。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一、中国的行政区分界线
第二页,共28页。
第三页,共28页。
1.南疆与北疆(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
沙丘界线):天山。
第四页,共28页。
2.湖北省与重庆市:巫山。
第五页,共28页。
3.福建省与江西省:武夷山。
第六页,共28页。
4.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
第七页,共28页。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昆仑山脉
第十八页,共28页。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
第十九页,共28页。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第二十页,共28页。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第八页,共28页。
6.甘肃省与青海省:祁连山脉
第九页,共28页。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上)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上)](https://img.taocdn.com/s3/m/41d893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8.png)
界线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 差异所导致。该界线以东、以南地区气候温 暖湿润,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水稻等水生 作物;而该界线以西、以北地区气候寒冷干 燥,水热条件较差,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
旱地作物。
甘蔗种植与甜菜种植界线
甘蔗种植与甜菜种植界线
该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南延伸至横断山脉,再向西至喜马拉雅山脉东麓,这一 线以东、以南地区属于甘蔗种植区,主要种植甘蔗作为糖料作物;以西、以北地区属于
甜菜种植区,主要种植甜菜作为糖料作物。
界线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所导致。该界线以东、以南地区气候温 暖湿润,热量充足,适宜甘蔗的生长;而该界线以西、以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宜甜
菜的生长。
04
人口分界线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界线
总结词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界线是依据人口 密度和地理特征划分的,反映了中国人口分 布的不均衡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华北、华东 、中南和西南等地,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边疆 地区,如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的山区和草原。汉族与少 数民族分布界线大致沿着东经105度附近,从四川盆地向 西延伸至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
城市与乡村分布界线
总结词
城市与乡村分布界线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反映,城市主 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的平原地区,而乡村则广 泛分布在其他地区。
东南丘陵与江南丘陵界线
中国东南地区的两大丘陵的分界线
武夷山是东南丘陵和江南丘陵两大丘陵的分界线,也是福建 和江西的省界。该线以东属于东南丘陵,以西属于江南丘陵 。这两大丘陵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 异,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a1f027fd770bf78a652954df.png)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方、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此线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此线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a3ae54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8.png)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愁地理学习中的地图! 愁地理中的各种总结! 愁记忆!这里整理了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中国各地理分界线(高清地图)
![中国各地理分界线(高清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d67729c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f.png)
中国各地理分界线(高清地图)(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一线是东西走向的,它是一月份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通过地,再加上冬天的时候,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海风进入西北地区,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地区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也就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了。
01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02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0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0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05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0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0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08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内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线: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09多水带与过渡带分界线10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ce2d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3.png)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中,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3、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崔,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晚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愿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4、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疙瘩高愿外,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愿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省区、国家、板块等等)[1]
![重要地理分界线(包括中国和世界:气候,河流、地形、山脉、人口、省区、国家、板块等等)[1]](https://img.taocdn.com/s3/m/c5224b01e87101f69e31956b.png)
中国地理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中国地理界限
![中国地理界限](https://img.taocdn.com/s3/m/1d47dc31915f804d2b16c19a.png)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 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一些重要的中国地理分界线
![一些重要的中国地理分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d915ad212f60ddccda38a042.png)
1.人口界线黑河-腾冲线,东南多,西北少。
2.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太全了!中国各种地理分界线汇总
![太全了!中国各种地理分界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8a7a9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太全了!中国各种地理分界线汇总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多样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风景。
在中国的地理上,有很多重要的分界线,这些分界线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划分,更是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的重要标志。
在本文中,我们将汇总中国各种地理分界线,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
一、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
而西部内陆地区则地势复杂,多为高山和高原,气候干燥,资源相对匮乏,人口稀少。
这一分界线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差异,更是东西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的体现。
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中国的两大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分别流经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
而黄河流域地势较为险峻,水资源相对匮乏,土地肥沃度较低。
这一分界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重要分界线。
三、青藏高原和内地盆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的水源保护区。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的自然屏障。
内地盆地则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地势相对平坦,气候适宜,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四、东北平原和东北山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而东北山地则是中国的重要煤炭和石油资源区。
这一分界线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理标志,也是中国工业和农业的重要分界线。
五、南方和北方。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
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土地肥沃度较低,资源相对匮乏。
这一分界线是中国南北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六、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南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多雨,植被茂盛,资源丰富。
高二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3e4e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9.png)
高二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分界线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中国地理的一些重要分界线。
一、大陆边界线1. 中国-俄罗斯边界线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线位于东北地区,总长约4,300多公里。
这条边界线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线之一,起自黑龙江的巴颜喀拉山,经过的重要地点有黑龙江省的满洲里、伊春,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和北疆的额尔古纳,最终到达了新疆的阿尔泰山。
2. 中国-蒙古边界线中国和蒙古的边界线长约4,70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北部和北西部。
它从东部的黑龙江一直延伸到西藏的今克什米尔地区。
这条边界线经过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和赤峰等地,是中国重要的陆地边界线之一。
3. 中国-朝鲜边界线中国和朝鲜的边界线长约1,42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这条边界线从中国的黑龙江省起始,经过吉林省,最后到达中国的丹东市。
它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主要陆地边界线之一。
4. 中国-越南边界线中国和越南的边界线长约1,300多公里,位于中国的南部。
这条边界线从云南的西山一直延伸到广西的东兴市。
它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主要陆地边界线之一。
二、海洋边界线1. 中国-东海边界线中国东海边界线是中国陆地和东海之间的分界线。
它是从长江口一直延伸到鸭绿江口,是中国海洋边界的重要一部分。
2. 中国-南海边界线中国南海边界线是中国陆地和南海之间的分界线。
它从海南岛附近的永兴岛开始,经过了中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中沙群岛。
这条边界线被广泛关注,因为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在南海的领土争议。
三、地理分界线1.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中国的两大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有明确的分界线。
黄河流域位于北方,长江流域位于南方,两者的分界线一般认为是从青海省循环走廊起,沿着陇东和陕西南部,最终到达江西省的龙虎山。
2. 长城长城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之一。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82db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0.png)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总结词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详细描述
中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经青藏高原东南缘的 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罗布泊附近折向北东,一直延伸至大
兴安岭北坡。这条线以东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西地区则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总结词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详细描述
中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南麓向西南延伸,经过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而 以西地区则受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较少,以高原、盆地为主。
02
中国地理东西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总结词
中国东西自然地理分界线
详细描述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中国东西部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 过渡带。这条线以东地区,气候湿润,季风影响显著,以丘陵、平原为主;而以西地区则表现为大陆性气候,干 旱少雨,以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总结词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是中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将中国分为温带和亚热带两个气候区。
详细描述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将中 国分为温带和亚热带两个气候区。这条线以南的地区属 于亚热带气候区,以北的地区则属于温带气候区。温带 与亚热带分界线的存在,使得中国南北方在气候、生态 系统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植物 分布方面,温带地区主要分布着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而亚热带地区则主要分布着常绿阔叶林。此外,这条分 界线也是中国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分界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的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
分界线是: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
与东南丘陵界
线:雪峰山
4.气候界线
(1)l月0℃等
温线(也是亚热
带与暖温带及
高原气候区分
界线):大体沿
着青藏高原东
南边缘,向东经
过秦岭一淮河
一线。
(2)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湿
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
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
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
(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大海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11.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地区
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32°N~34°N以北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以丘陵为主
气候一月平均气温0℃以下0℃以上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年降水量400mm~800mm之间,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雨季长,降水多,
集中于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河流流量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含沙量多含沙量少
汛期汛期短汛期长
结冰期冬季结冰冬季不结冰
农业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系黄河水系(渭河)长江水系(汉水)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3)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400mm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3500℃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