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政治(课件)_91我们的共同理想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共23张PPT)

3、共创和谐伟业
孟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 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 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2020年
21世纪中叶 (共同理想实现)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 我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下述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图1
我们现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
以下材料反映总体小康的 哪一方面?
材料分析:我国现在总的情况是:人们 的衣食问题解决了,但住、行还不行,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差距 更大,人民对治安状况、对民主进程等 问题还不满意。 这说明我国现在小康水平是 不全面的
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我们应该要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 社会)?(请你为当地构建和谐社会出谋献策)
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 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③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④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 治国结合起来。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
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我国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 答: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 要;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③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 要;④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有利于解决社会
九年级政治9.1《我们的共同理想》课件人教新课标版[1]-PPT文档
![九年级政治9.1《我们的共同理想》课件人教新课标版[1]-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6f6f50168884868762d6a5.png)
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 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 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世界要是没有战争,过上 太平日子该多好啊! 工作不那么累,可以有时间做 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人人都相互关爱,家家都幸 福快乐,就是好社会。
《礼记》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 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 源 “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 的社会
B、(我们)青少年个人做法: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③提高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自觉节约用电、 用水,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④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 责任。
⑤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美好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那些条件? (为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奋 斗。 3、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的社会 主义国家等等。
3、二者 关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要求:结合p113的图片,从人 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谈。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世界要是没有战争,过上 太平日子该多好啊! 工作不那么累,可以有时间做 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人人都相互关爱,家家都幸 福快乐,就是好社会。
《礼记》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 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 源 “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 的社会
B、(我们)青少年个人做法: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③提高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自觉节约用电、 用水,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④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 责任。
⑤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美好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那些条件? (为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奋 斗。 3、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的社会 主义国家等等。
3、二者 关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要求:结合p113的图片,从人 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课件:9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共10张PPT)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0年
中国 日本 220 10390
(单位:美元)
1990年
320 26400
1995年
520 39720
1999年
780 32030
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世界平均
13030
4860 11150 2540
23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1730 19800 409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31910
24150 20140 502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8.2平方 18.6台 5辆 米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13年的成就:2001 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 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从优先发 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 程度人数增长了39%;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成 绩斐然
二、同绘小康蓝图
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 时间
提出时间
十二大首次提出
表现状况
在温饱基础上 生活质量进一 步提高,达到 丰衣足食。 既包括物质生 活的改善,也 包括精神生活 的充实;既包 括居民个人消 费水平的提高, 也包括社会福 利和劳动环境 的改善
总体达到 小康
全面建 设小康
总体达到。 20世 十三大三步走中 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 纪末 的第二步 九五计划 很不平衡的 2010年目标 小康 经济、政治、 文化、可持续 2020 十六大 发展四个方面 的具体界定(略)。 年 (2002年) 归结起来,是 六个“更加”
看一看:材料一,你认为讲了什么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课件-我们的共同理想 (共31张PPT)

2004年人均可支配入
城 农 镇 村 9422元 2936元
城乡差距
1983年为1.82:1 2004年为3.2:1
结论: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表四:从人口看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 状况
未达温饱和 小康的人数
2000年全国基 本达到小康水 平的人数 74.84%
12.34% 12.82%
结论:小康是 不全面的小康
31910
24150 20140 502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表二: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项目区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1978年 1998年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东部
西部
1765元
9522元
1349.8元 4031元
东部是西 东部是西 部的1.5 部的3倍 倍
表三: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阅读教材P117---119的内容,探究下列 问题: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什么?和 谐社会属于哪一方面建设?
2、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你是如何理 解的? 3、(1)探寻你所处的社区、学校、班 集体的“和谐”与“不和谐”因素。 (2)深入思考如何构建自身和谐、和 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班 集体 4、作为公民,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三步走”战略
时 间 目 标 要实现的经济指标
GDP总值(国 人均GDP 民生产总值)
第一 步 1981-1990 温饱
翻一番
1990:320美 元 1980:220
第二 步
1991-2000
小康
翻两番
848美元
第三 205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 (二十一 步 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 世纪中叶)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城 农 镇 村 9422元 2936元
城乡差距
1983年为1.82:1 2004年为3.2:1
结论: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表四:从人口看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 状况
未达温饱和 小康的人数
2000年全国基 本达到小康水 平的人数 74.84%
12.34% 12.82%
结论:小康是 不全面的小康
31910
24150 20140 502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表二: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项目区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1978年 1998年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东部
西部
1765元
9522元
1349.8元 4031元
东部是西 东部是西 部的1.5 部的3倍 倍
表三: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阅读教材P117---119的内容,探究下列 问题: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什么?和 谐社会属于哪一方面建设?
2、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你是如何理 解的? 3、(1)探寻你所处的社区、学校、班 集体的“和谐”与“不和谐”因素。 (2)深入思考如何构建自身和谐、和 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班 集体 4、作为公民,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三步走”战略
时 间 目 标 要实现的经济指标
GDP总值(国 人均GDP 民生产总值)
第一 步 1981-1990 温饱
翻一番
1990:320美 元 1980:220
第二 步
1991-2000
小康
翻两番
848美元
第三 205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 (二十一 步 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 世纪中叶)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课件:第九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共19张PPT)

看完上述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促学
材料:2013年“两会”期间,某网站围绕“我的 小康生活”话题展开讨论。
两位网民对小康不同的感受,说明当前小康 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康?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后会是什么景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要求:独立思考、动笔书写、小组汇报 (大方得体,声音宏亮)
理想
实现 共产 主义
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 时间 20世 纪末
提出时间
十二大首次提出
表现状况
在温饱基础上 生活质量进一 步提高,达到 丰衣足食。 既包括物质生 活的改善,也 包括精神生活 的充实;既包 括居民个人消 费水平的提高, 也包括社会福 利和劳动环境 的改善
总体达到 小康
总体达到。 十三大三步走中 低水平、不 的第二步 全面、发展 九五计划 很不平衡的 2010年目标 小康
检测固学
小结整理:
一、走进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三、构建和谐社会 1、必要性。 2、前景 3、要求
1、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的关键数据:城镇登记失 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 入8 183亿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中央财政拟安排3 185亿元;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 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这些数据体现了我国政 府( B ) 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重视维护社会公平 ③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和谐 ④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016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91-我们的共同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地位和重要性: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 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 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基本特征(具体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我们的要求:
……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次历史性跨越: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现在的小康的不足(总体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年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现: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民 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走近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是什么关系?
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共同理想
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最高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 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 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 终目的。
经济建设 ————富强——物质文明 (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文明 (政治保障) [民主法治] 文化建设 ————文明——精神文明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文化] 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文明 (有利的社会条件) [社会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生态文明 (良好的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的共同理想》课件

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 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交流思考
阅读教材P113的材料,结合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和
事例,谈谈你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
中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
在于它的不可替代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探究分享
2014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美元) 美国 日本 4.84 德国 3.82 中国 4.22
国内生产总值
(GDP)(万亿)
14.33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GDP)
47400
40330
47500
3250
1978和2014年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项目
区域 东部 西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1978年 2014年 1978年
大理想而奋斗。
新课学习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我眼中的小康 阅读教材第114页的图文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反映出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 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 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交流思考
结合教材第115页的老照片,想象一下小康社会的人们如何 生活: A、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 B、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 C、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新课学习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中叶 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步
解决温饱
第二步 总体小康
第三步 共同理想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9.1 我们的共同理想 (共37张PPT)

2020年,我们生活的社会……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同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相比,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更高、内容更广、惠及全体人民。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和 谐
社 会
共 同 理 想
( 最共 高产 理主 想义 )
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
﹡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 是实现共产主义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 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 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继续努力奋斗,为全面建 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 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2)政治方面: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
(3)文化方面: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4)社会方面:
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921 1949 1956 1
总 体 小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