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真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团大战的真实意义

(2012-02-17 17:51:38)

转载▼

标签:

杂谈

(2008-11-24 21:08:27)

百团大战,亦作晋南游击战,是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及当地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以破袭战为主的对日战役,是共产党军队除了平型关战役外参与的唯一抗战战役,参与作战军队番号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战(原正太战役)。战役所在地大约在山西省南部。

作战背景

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百团大战经过

八路军攻克娘子关百团大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

战役最早由8月20日晚8点开始的华北交通要道破袭战为序幕,当时正太铁路是日军获得山西煤炭资源的重要通道,也是对晋察冀边区等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的据点的主要分布区,同时井陉煤矿也在这条铁路上。因而正太铁路成为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战场。作战初期兵力部署异常隐蔽,日军直至战斗打响才发觉中国军队的动向,日本方面将9个独立混编师投入战场。至9月下旬为止,正太铁路全线瘫痪,并破坏北宁铁路、平绥铁路、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井陉煤矿亦遭破坏。并占领娘子关的部分地区。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0日—10月上旬)

在第二阶段时期,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战斗对象是铁路交通线两侧的日本守军与被抗日根据地包围的日军据点,目的是巩固并扩大战果。日军也投入使用了战争公约所禁止的毒气与生物兵器展开反扑,战争也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日本军队开始将各地的机动兵力集结于华北地区,以“扫荡”为主要形式攻打抗日根据地,借以迫使八路军退出华北交通要道,八路军则分兵展开运动战和游击战、麻雀战(骚扰游击战术)进行反击,到1940年12月5日,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以八路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战役成果

据共产党战报,八路军(包括当地民兵在内)共进行战斗1800多次,日军死伤20000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虏日军280多人、伪军18000多人(日方记载日军与皇协军死伤各约1

千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也随之大幅度扩大为华北437个县中的10个县。

战后

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彭德怀最早并没有向中共延安总部通告,而是临时决定,违背了中央所主张最低限度的游击战打法。这场战役将中共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即日统区)的无产阶级革命部队暴露在日军的视线内,日军原本只在华北平原只留下少数兵力,此战促使日本调回约二十万的部队进行“扫荡”(伪政府协同治安肃正作战);日军展开扫荡后共产党全面大退却,化整为零,让国民政府收拾残局。

百团大战期间虽然减少国民政府的压力,但解放区却遭到打击。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于1941年至1943年实行所谓的“三光”政策,扫荡的结果共产党军队几乎全面撤出山西并调整回最低限度的游击战,回避交战,日军便将目标转向在太行山区(晋南)的国民党军队,并由此为基础发动一号作战(中国华北河南会战、华中湖南会战、华南广西会战作战距离2千公里,正规军团动员总数五十万),以消灭中国有生力量,一路由河南打到贵州,重庆国民政府险些瓦解。

日方记载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率共产党军队对日军华北一带交通及生产区发动奇袭,同时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

池田龟市中尉排级分队(驻娘子关警备队)

第八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第三十四大队(驻井陉附近)

独立第四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驻阳泉(第十五大队德江光中佐)、寿阳(第十四大队原田寅良中佐)、榆次(第十二大队)〕

独立第九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池上贤吉少将)〔驻太原(第四十大队)、忻县(第三十九大队)〕独立第三混成旅团(察南南部)

独立第二混成旅团(北部同蒲路)

战争期间日军发动反击

第一次反击战(1940年9月1日—9月18日第一期晋中作战)

独立第九混成旅自太谷、榆次地区与独立第四混成旅由平定、和顺地区相互策应前进,至松塔镇附近,摧毁敌人后方设施,并扫荡周围潜伏之敌军。

晋察冀边区肃清作战(1940年10月3-11月2日)

临时第101混成旅团(驻蒙军、第1军、第110师团、独立第十五混成旅团)

第二次反击战

1940年9月23日—10月11日察南南境

10月11日-12月4日第二期晋中作战

10月13日-11月26日晋察冀边区

根据日军战史上社镇撤退时战死44人、阳泉与盂县战死66人、榆社与辽宁战死80人、晋中地区战死71人负伤66名失踪2名、涞源地区战死133 人、插箭岭战死1人负伤1人、第二次反击战(察南南境失踪31名),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百团之战是游击的战略进攻,平汉铁路于8月25日恢复通车,同蒲路9月8日全线通车,石太路9月20日勉强可通车,井陉煤矿区机器修复仍可使用。

中共内部评价

有人认为百团大战是蒋介石决定发动皖南事变的决定性因素,打击日军并非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目标,壮大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才是主要的任务,所以共产党抗日方针是以发展为优先。“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有红卫兵依照这条理由对彭德怀本人进行批斗。中共对于百团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