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民主管理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企业民主管理的创新
【摘要】随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深化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行的企业民主管理从理论、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显现出了诸多不适应。职工对当前企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三公消费”、违规、薪酬分配差距过大、经营活动失误、安全问题瞒报、人际亲疏远近等,极为反感,这些现象程序不同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抵消了企业对外的核心竞争力。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旧的民主管理模式中跳出来,从思维模式、指导理论、工作制度、工作形式上不断创新实践,始终把职工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职工群众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职工作为第一职责,把职工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尺度,这对缓和当前许多企业内部干群关系紧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创新
一、企业民主管理创新的条件
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企业民主管理,从苏区的“三人团”、建国前的职工大会,到解放后建立的比较完善的职工代表大会,已在法律、制度、形式、内容等方面,积累较多经验,这是我们推行民主管理创新的条件和基础所在,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民主管理已凸显了诸多不适应,如被动执行的多,主动开展工作不足;注重形式的多,讲究效率效果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和保守,过分看重领导者
的权利,而忽略其责任和义务;过分强调少数人作用,而忽略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甚至把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的负担加以抵制。这不免压抑了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创新。一些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形同摆设,民主评议走过场,合理化建议流于形式。有些领导虽在会上夸夸其谈,大谈民主如何重要,如何公开透明,而实际上却是听了感动,讨论激动,会后不动,讲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致,应付上边,糊弄下边。另外,还有人把民主作陪衬,偏听偏信,顺耳的意见拍手欢迎,刺耳的意见则扔在一边,把民主管理当儿戏,你提你的,我干我的,司务公开成了司“雾”公开。这些现象的存在,滋生并引发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干部与职工争利的矛盾;生活水准干部与职工差距增大的矛盾;“主人与仆人”地位发生错位的矛盾;党组织与群众监督同干部反监督的矛盾;群众对干部的期望与干部本身素质不高的矛盾;干部和群众关于如何执法和守法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说明企业民主管理创新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投入精力进行探索与开拓,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已为民主管理创新提供了如下三个主要条件。
一是新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民主管理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作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和监督的权利。”这就为民主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
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近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都为民主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舆论支持。
二是生产力发展需要民主管理创新。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改革的成功和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得靠人去做,因此人的积极性发挥、潜在因素的挖掘及创造性的释放,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尔集团管理经典有句名言“企业是什么?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是什么?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你把许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企业民主管理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民主管理创新就是把这种思想创新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调动每个层面、每个岗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三是发展着的管理科学必将促进民主管理创新。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陆续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经过漫长的认识、适应、吸收过程,目前已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界已形成共识。重视人的因素、发掘人的潜能,已成为贯穿管理创新与实践的潮流。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创立自己的管理理念,将民主管理的先进思想贯穿到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将民主管理原有的辅助型、活动型、福利型的旧模式,转变到维护型、服务型的新功能上来。
二、企业民主管理创新的途径
企业民主管理创新,要在工作内容上向企业发展的难点延伸,向生产经营的重点延伸,向职工关注的热点延伸,要在着重解决领导层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具体而言,主要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改进职代会工作。职代会应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利益,其自身必须随形势的发展不断有所拓展。首先,应重视完善职工代表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切实提升职工的参政能力。其次,应建立职工代表向职工群众述职制度,以此来扩大参政影响。另外,应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巡查制度,允许代表对职工关注的问题进行巡查,以了解真实情况,提出参政意见。更重要的是,应建立职代会会前民主协商制度,以改革职代会的表决方式,使职工代表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是改进和完善合理化建议工作。从根本上讲,合理化建议,不是企业某一个部门开展的活动,而应是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是企业上下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创新行为。因此,总的工作要求应是:全员参与,各方办理,畅通信息,规范登记,确定标准,及时奖励,其目的在于切实有效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企业领导如善于到各层面职工中求计问策,将更有利于激发广大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管理活动中来的浓厚兴趣,使民主管理创新工作增加“含金量”。
三是认真抓好司务公开工作。司务公开作为经常性的民主管理制度,可确保职工日常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理权、监督权的有效落
实。除商业秘密外,职工需要了解的大事小情,应全方位、经常性、全过程、随时随地向职工公开,如生产经营管理重点、大额资金使用、工资奖金分配、领导干部收入等,都应定期向职工公开。通过司务公开这一民主制度,使广大职工的监督职能得到较充分体现。所谓司务公开,是运用现代管理中的信息互动原理,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从而调动大多数人的参与意识。只有把企业的情况向群众讲清楚,才能取得大家的理解,才能增加内部凝聚力。
四是加强权力监督。在民主管理中,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尤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领导干部的权力并非私有财产,而是人民赋予的责任。一个人一旦拥有权力而不受监督,便会为所欲为,就有可能滥用权力损公肥私做出违法违纪的事。对权力的监督,目前有四种不良倾向:一是上级监督“雾里看花”,时隐时现;二是同级监督“望而却步,缩手缩脚。”有的不了解真相无法监督,有的虽然了解实情却无力监督;三是下级监督“纸上谈兵”,名存实亡。有的下级依附随和,有的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监督无从谈起;四是群众监督“水中捞月”,形同虚设。有的群众想监督,但对本单位重大决策缺乏了解,只能人云亦云,捕风捉影。还有些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惹麻烦。因此,要完全有效地实行监督制约,首先应强化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澄清“监督不好,不好监督”的模糊认识,增强干部群众对权力监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畅通监督渠道,适时公布监督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