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新版】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白血病一般护理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白血病一般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2936f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f.png)
多饮水 高热量
高蛋白 禁粗糙 高维生素
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纤 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过硬、过 于粗糙的食物,禁酒,忌刺激性食物 ✓饮水3000ml以上 ✓禁止于化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
白血病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病情轻或缓解期病人适当休息 体力差者,以休息为主 化疗后卧床休息30分钟再下床,若无不适,逐渐增
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操作相对集中,防止过多干扰病人 粒细胞缺乏者(绝对值≤0.5×109/L),采取保护性隔离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79fd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3.png)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内白血细胞异常增生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需要得到细心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得到最佳的支持。
下面列出了一些针对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日常生活及饮食护理
•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受感染,所以需要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衣和床单。
•避免与感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饮食方面,应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制品、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生的、变质或过冷的食物。
心理护理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处于心情低落的状态。
家人和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经历不适和身体疼痛,需要及时安慰和疏导。
定期体验检查
•白血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及早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白血病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身体疲劳。
避免剧烈运动
•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疲劳和损害身体。
以上是针对白血病患者的一些护理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保持身体健康。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ff6b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9.png)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其特点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可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常见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白血病引起的贫血、代谢率增高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过低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出血,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5)预感性悲哀:与白血病久治不愈有关。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根据病人的体力,活动与休息可交替进行,急性白血病病人以休息为主;慢性白血病病人治疗期间要多休息。
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将常用物品置于易取处,脾大者嘱病人取左侧卧位。
避免弯腰和碰撞腹部。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对食欲差者可少量多餐进食,每日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二)病情观察(1)观察病人头昏、乏力的程度,注意精神状态,注意面色、口唇及甲床是否苍白,注意血红蛋白含量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2)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发生的时间、部位、范围,注意生命体征及大、小便的颜色和量,注意病人有无头痛、视物模糊等颅内出血的征象,注意血小板计数。
(3)观察有无感染征象,注意体温变化及热型,注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三)对症护理病人在诱导缓解期间容易发生感染,粒细胞绝对值≤0.5×10°/L时应行保护性隔离。
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有感染征象时应立即协助医师做血液、咽部、尿液、粪便和伤口分泌物的培养,遵医嘱用有效抗生素。
此外还应针对贫血、出血等情况进行对症护理。
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aed0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8.png)
白血病的护理措施1.急性白血病患者如何护理?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3.白血病化疗期间一体尿量1000,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4.白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哪些?5.急性髓系白血病m3护理要点急性白血病患者如何护理?邻居的小孩兰兰今年5岁了。
上一年,兰兰在学校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受了伤,兰兰当时手指的血一直流一直流,怎么也止不住。
于是老师们很紧张,赶紧送了兰兰去了医院,经过医院的紧急处理和检查,医生说兰兰是得了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不能够小看的,可能会因此而丧命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必须学会一些方法。
步骤方法:孩子发烧。
持续发热多是感染引起,应注意观察寻找感染灶,同时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体温超过39℃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可在孩子前额或头顶部放置冰袋或冰毛巾,也可用温水擦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有利于降温。
慎用酒精擦浴降温,特别是对于很容易出血的白血病人,必须用退热剂时,按医嘱慎用,避免因退热剂引发副作用。
病人降体温的过程中出汗多,应给予补充足量的水分,鼓励多饮水并及时擦身更衣、换被单等。
严重贫血、疲乏、无力、心悸、气短者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输血。
有出血倾向者,应密切观察如皮肤出血点、瘀斑、齿龈及眼底出血等给予适当的对症止血处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多摄入高蛋白物质由于患者体质弱,身体内消耗的蛋白质的质量要远远大于正常人,所以患者要及时摄入大量优质的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内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功能运行正常,且蛋白质是一种特殊的抗体,这样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所以病人宜食用鱼肉、擒蛋、瘦肉,豆类等优质蛋白以补充身体对蛋白的需要。
2、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贫血是白血病的症状,疾病造成患者血液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逐渐减少,所以要补充一些造成人体造血原料。
铁元素使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患者在选择食物时,注意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3、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有临床调查发现,白血病患者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的现象,而维生素能够有效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并且有利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因此患者应该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一例关于白血病患儿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一例关于白血病患儿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e5f7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6.png)
2.饮食护理:若腹泻情况好转,经评估后(完善腹部彩超、粪便培养、便检查、电解质等),若无禁忌症,
可喂半流质如稀汤面条、米汤(糊),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少食多餐。饮食需禁忌生冷、刺激、产气寒凉
性食物,做好患儿的饮食卫生,手卫生等。
3.肛周皮肤护理:患儿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涂护臀膏以保护肛周皮肤;注意勤更
有效保暖,如温度适宜的热水袋(注意勤更换部位防止烫伤)、手足部搓擦保暖等。 2.补充营养及水分: 鼓动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饮食或软食,以补充机体基本需要和
因发热所造成的额外消耗,如:米糊、软面片等,注意饮食卫生,可少食多餐。指导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以
防止脱水,如:口服补液盐、温热的稀释果汁等;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对策效果确认: 焦虑有所减轻,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有 所增加。 评价时间:2022.10.22
3.局部皮肤的护理:观察肛周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注意皮肤温度、湿度和皮肤弹性;加强臀部皮肤护理,每
次便后温水洗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选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尿不湿,每次便后及时更换,避免潮湿、摩擦、
尿便刺激,更换尿不湿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扯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4.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对策处理: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6. 病情观察:每周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关注血生化白蛋白指标变化。
7.预防感染:在患儿免疫力低下、骨髓抑制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对策处理: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对策效果确认:患儿能维持基础体重, 恶心、呕吐症状较前缓解,白蛋白由 27.2g/L升至34.3g/L。 评价时间:2022.10.25
护理诊断计划
● 主要包括:①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量,咳出物量(咯血、咳痰)、出血、呕吐量、胃肠减压、穿刺抽出液体(如: 胸水、腹水)、各种引流量(如:尿液、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纵膈引流)、创面渗液量等。还应对大便中的水分特 别关注,正常粪便量约为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玉米粒。正常排 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糊状便:此便类型含水约50%-80%。稀便(水样便):含水量 达80%以上。②非显性失水(隐形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隐形失水量850ml:皮肤蒸 发:350ml,体温每升高1°,皮肤蒸发增加3-5ml/kg,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1000ml。呼吸失 水:500ml,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
白血病护理措施
![白血病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b28c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6.png)
白血病护理措施简介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球异常增殖造成的恶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在白血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白血病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白血病患者。
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出现波动,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 保持环境清洁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病菌。
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
及时清理床铺、更换衣物和床单,并定期对患者的生活区域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定期清洗个人物品白血病患者需要定期清洗个人物品,如牙刷、毛巾、梳子等,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洗,并保证物品充分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4. 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食物中的细菌或病毒。
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如保持食物的新鲜,避免进食生肉和生鱼片等易感染的食物。
同时,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
5. 动态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与患者交流,提供情绪支持,并协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6. 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白血病患者的体力常常较差,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发意外或加重病情。
7. 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患者的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的变化。
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报告这些检查结果,以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8. 注意预防感染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病菌。
最新—1114白血病护理措施
![最新—1114白血病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c1fd3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d.png)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护理过程的 智能化决策和支持,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3
跨学科合作
护理将与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进行 更紧密的合作,共同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 护理服务。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患者关怀质量
专业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在白血病护理领域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水平。
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应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 家庭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温暖、贴心的服务。
护理研究
鼓励护理人员开展白血病护理相关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护理 实践的持续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白血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特定 人群(如儿童、老年人) 中较高。
年龄分布
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 而慢性白血病更多见于成 年人。
性别差异
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在性别 上存在发病差异,但总体 来说男女发病率相对接近 。
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
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 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侵犯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护理 措施包括定期观察淋巴结大小、硬度、活动度等,遵医嘱进行 淋巴结穿刺、活检等检查,避免挤压、按摩肿大的淋巴结,防 止破裂、感染。
03
白血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关注
白血病患者常常面临情绪困扰, 如焦虑、恐惧和抑郁。心理护理 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患者的心理健
最新—1114白血病护理 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白血病概述 • 白血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 • 白血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 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文本资料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文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74c70aaaea998fcc220ed5.png)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常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及化疗致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 for in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rapeutic 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
长期卧床者。
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
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
以免交叉感染。
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
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
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
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
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
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81613687c24028915fc314.png)
白血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常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及化疗致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 for in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rapeutic 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
长期卧床者。
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
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
以免交叉感染。
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
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
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
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
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
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
【实用】-白血病护理常规
![【实用】-白血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42a40c9f01dc281e43af089.png)
白血病护理常规1.护理评估1. 1病史:评估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既往有关的相关辅助检查、用药和其他治疗情况。
1. 2身体评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皮肤粘膜,评估有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皮肤粘膜浸润的体征。
1.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是否正常。
2.护理问题2. 1活动无耐力2. 2有感染的危险2. 3预感性悲哀2. 4潜在并发症3.护理措施3. 1保证休息与睡眠。
3.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 3积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当中性粒细胞≤0.5X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3. 4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
3. 5预防出血:每日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体征,进行各种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告诫病人避免受伤,刷牙时应使用软毛牙刷,勿剔牙、挖鼻及进食粗糙食物,预防便秘。
同时告诉病人一有头痛、视力改变应立即报告。
3. 6化疗药物的护理:3. 6. 1注意保护血管,使用化疗药前后给与生理盐水冲管,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入药物。
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入,由原部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进行封闭,72小时冷敷。
3. 6. 2化疗期间要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每次小便后检查是否有血尿。
3. 6. 3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推注药物宜慢,注毕去枕平卧4-6h,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发热等并发症发生。
3. 7心理护理4. 健康指导4. 1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乐观情绪。
4. 2按医嘱用药,定期门诊复查血象,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4. 3预防感染和出血。
4. 4加强营养。
5.护理评价5. 1病人能描述引起或加重出血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了出血。
白血病护理常规
![白血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6f449871a37f111f1855bd3.png)
障,因此成为现代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盲点和难点。浸润部位多发生在 蛛网膜、硬脑膜,其次为脑实质、脉络膜或颅神经。重症者有头痛、 呕吐、项强、视乳头水肿,甚至抽搐、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可类似颅内出血,轻者仅诉轻微头痛、头晕。
其他组织和器官浸润:白血病浸润还可累及肺、胸膜、肾、
消化道、心、脑、子宫、卵巢、乳房、腮腺和眼部等各种组织和器官, 并表现相应脏器的功能障碍。
5
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A B C
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
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消化道、 泌尿道出血、等症状时,警惕DIC发生。
3.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12
13
5.合并口腔溃疡的护理:
(1)避免食用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食物。 (2)进食后漱口,必要时做口腔护理。 (3)避免进食带刺和小骨头的食物。
6.营养失调的护理:
(1)观察病人呕吐的程度,制定合理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2)进餐时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环境。 (3)遵医嘱服用止吐药。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般护理】
1.充分休息,稳定情绪,帮助病人克服焦虑、 惧怕、悲观等心理反应,增强治疗信心, 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6
症状的护理
1.贫血的护理:限制病人活动,卧床休息,注重安全,补
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病人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2.出血的护理:
(1)鼻出血: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 时用油纱条做后鼻道填塞止血。
白血病护理常规
![白血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d093d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3.png)
白血病护理常规一、概述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以发热、出血、贫血及组织器官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头痛、头晕、呕吐、甚至抽搐昏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然病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慢性期:起病缓,有代谢亢进表现,脾大为最突出体征,胸骨中下段压痛为重要体征;加速期和急变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高热、虚弱、体重下降,脾脏迅速肿大,骨、关节痛及逐渐出现贫血、出血、类似急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缓慢,淋巴结肿大常为就诊的首发症状,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
T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皮肤结节、增厚以及全身红皮病等。
[特殊检查] 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查、血液生化等。
[治疗要点]支持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二、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缓慢的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等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尿酸性肾病。
5、预感性悲哀,与得知患白血病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了解病人有无恶心、头痛、心悸及进食情况。
观察体温、脉率,口腔、鼻腔、皮肤有否出血,肺部有无哕音,肝睥大小及血象、骨髓象的变化,记录24h出入量。
2、营养支持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用药护理(1)局部血管反应及护理合理使用静脉血管,静脉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以确定在静脉内,药物静脉注射速度要慢,输注完毕再用10~20m1生理盐水冲管,完毕轻压血管数分钟止血。
若疑有药物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取 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输入解药如 8、4%碳酸氢钠 5ml 后拔掉注射针,局部冷敷后用 25%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六合丹”外敷,亦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白血病的护理常规
![白血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8a8b3c3c281e53a5902ffdd.png)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贫血严重者给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给予安慰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4、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新鲜出血点或瘀斑,注意患者有无血尿、黑便,女性患者月经量等,警惕严重并发症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颅内出血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二)观察要点1、一般情况的观察:贫血改善情况的观察,如乏力、头晕的恢复情况;出血情况的观察,如皮肤、粘膜、颅内出血的情况;饮食及大、小便的观察。
2、生命体征的观察。
3、意识状态的观察。
4、心理状态的观察。
5、特殊药物治疗的观察,如化疗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6、睡眠情况及自理能力的观察。
(三)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指导病人饮食宜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防止口腔粘膜损伤。
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2、预防感染的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讲究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经常检查口腔、咽部有无感染,学会自测体温。
3、预防出血的方法勿用牙签剔牙,刷牙用软毛刷;勿用手挖鼻孔,天气干燥可涂金霉素眼膏或用薄荷油滴鼻;避免创伤。
避免损伤皮肤,沐浴时水温以37—40为宜,以防水温过高促进血管扩张,加重皮肤出血。
4、活动与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加强健身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剑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5、心理指导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白血病是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虽然难治,但目前治疗进展快、效果好,应树立信心。
家属应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安静、舒适和愉悦宽松的环境,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化疗间歇期,病人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增强自信心。
6、用药指导向病人说明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仍应坚持定期巩固强化治疗,以延长疾病的缓解期和生存期,以达强化疗效的目的,应让患者按计划、按时化疗,否则白血病复发,后果不堪设想。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e6e4b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0.png)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常规白血病(1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但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X射线、苯及其衍生物、遗传因素等有关。
一、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1)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国际上常用的法美英FAB分类法将A1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11)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1)。
A11又分为3个亚型,包括11型,12型,13型。
AM1又分为8个亚型,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o)、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1,M3)、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M)、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红白血病(Mg)、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
【临床表现】A1起病急缓不一。
急者可以表现突然高热,类似“感冒”,也可以是严重出血。
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瘢,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而就医时被发现。
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半数患者就诊时已为重度贫血。
2.发热白血病本身能引起发热,但大多数由继发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持续低热或高热甚至超高热,可伴畏寒、出汗等。
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
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可出现真菌感染。
3.出血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严重时发生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AP1易并发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及化疗致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forineffectivemanagementoftherapeutic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
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
长期卧床者。
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
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
以免交叉感染。
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
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
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
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
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
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
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任何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
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3.出血护理出血是白血病患儿死亡的又一主要原因。
出血护理参阅本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1)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
性反应。
鞘内注射时,药物浓度不宜过大,药液量不宜过多,应缓慢推入,术后需平卧4~6小时以减少不良反应。
(2)熟练穿刺技术。
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
且有较强的刺激性。
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
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
光照可因起某些药物分解。
如甲氨蝶呤静脉滴注时需用黑纸包裹避光,以免药物分解。
操作时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护,以免药液污染操作者。
5.输血的护理骨髓暂时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疗的必然结果。
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
输注时应严格输血制度。
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及贫血程度调整滴速。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鼓励患儿进食。
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7.消除心理障碍
(1)热情帮助、关心患儿。
让年长患儿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向家长及年长患儿介绍白血病有关知识。
宣传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善。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达70%左右,部分患儿已获治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达75%左右。
目前已公认白血病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
(3)阐述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让家长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
了解定期化验(血象,骨髓、肝、肾功能、脑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
使患儿能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方案有效进行。
(4)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患儿家长交流与护理、治疗配合的经验,讲述不坚持治疗带来的危害。
(5)定期召开联欢会,让新老患儿家长交流体会。
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增加治愈的信心。
8.缓解后的护理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有残存的白血细胞(约107个),这是复发的根源,还需坚持化疗。
化疗间歇期可出院,按医嘱给药及休养。
已持续完全缓解1~2年者,化疗间歇期可上学,但应监测治疗方案执行情况,并教给家长进行护理的技术。
9.健康教育鼓励患儿学习,注意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使患儿的疾病、心理均获得治愈。
持续完全缓解停止化疗者,应嘱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