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什么是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P9)答:当润湿角θ≤90º时,材料表现出亲水性,当θ>90º时,材料表现出憎水性。

2、什么是耐水材料?(P10)答:工程中将软化系数K软>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3、当结构承受冲击、振动荷载时应考虑材料的什么性质?(P14)答:建筑工程中,对于要求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折要求的结构所用的材料,均应具有较高的韧性。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P16)答: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既能在空气中硬化,更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

2、工程中使用生石灰时,为什么要先陈伏?(P17)答: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后期熟化造成的危害,石灰浆体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陈伏”。

3、石灰熟化过程有什么特点?(P17)答:石灰熟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并伴随着体积膨胀。

第三章水泥1、生产水泥时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P31)答: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主要是作为缓凝剂使用,以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

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水化反应速度最快、水化热最大的是什么?(P26)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反应速度最快、水化热最大的成分是铝酸三钙(C3A)。

3、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哪些?(P26)答: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粒化高炉矿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为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

4、什么是水泥的凝结时间,规定凝结时间的工程意义是什么?(P28)答: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又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为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流动性,并开始具有强度所需要的时间。

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早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是为了使混凝土尽快硬化,产生强度,以便尽快拆模,提高模板周转率,缩短工期。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于结构构件的制作,包括钢材和铝材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建筑物和混凝土结构等。

铝材相对较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率,常用于制造建筑外墙、屋面和隔断等。

2.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柱、梁和地板等结构部位。

3.沥青沥青是一种黑色胶状物质,常用于道路铺设和防水处理。

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不易受到水的浸泡和破坏。

在道路工程中,沥青被用作路面的基层和面层,能够提高道路的抗压能力和减少车辆噪音。

4.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增强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

纤维材料通常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破坏。

5.石材石材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大理石、花岗岩和砂岩等。

石材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装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立面、地面和雕塑等。

6.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坚硬的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于建筑物的窗户、门和隔断等。

玻璃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候性,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能够有效减少噪音和防火。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土木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只有在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下,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和长期稳定性。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材料基本性质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3)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智能材料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表示;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

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工程中将>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内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性)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耐火性:材料在长期高温作用下,保持不熔性并能工作的性能;理论强度:根据理论分析得到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的真实破坏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强度等级:土木工程材料常按其强度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称为强度等级;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这种可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形变;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这种不可恢复的形变叫塑性形变;脆性:材料在破坏时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而表现为突发性破坏的性质;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耐久性:材料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和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硬度:材料抵抗较硬物质刻划或压入的能力;测定硬度的方法通常采用刻划法和压入法;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胶凝材料: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黏结成整体的材料;胶凝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又可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石膏,石灰,水玻璃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原料有天然二水石膏、天然硬石膏和工业副产品石膏;天然二水石膏简称石膏,主要硫酸钙;天然硬石膏又称无水石膏,主要是由无水硫酸钙组成;建筑石膏的性质:装饰性好、加工性能好;凝结硬化快;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强度低;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良好的防火性;隔热、吸声性良好;吸湿性强、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复习宝典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复习宝典

第1章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 密度2 材料的空隙率3 堆积密度4 表观密度5 材料的弹性二、填空题1 材料的质量与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称为材料的__。

2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3 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4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5 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其材料的绝热性能越__。

1 表观密度2 空气中吸收水分3 冻融循环次数4 亲水性5 小好三、选择题(多项选择)1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B 表观密度C 憎水性D 抗冻性2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B 吸湿性C 耐水性D 渗透性3 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__来表示。

A 渗透系数B 抗冻性C 软化系数D 含水率4 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 无塑性变形B 不变形C 塑性变形小D 恒定的弹性模量5 材料的比强度是__。

A 两材料的强度比B 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C 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D 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1 B2 A3 C4 AD5 B四、是非判断题1 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 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3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4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5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6 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1 错2 错3 对4 错5 错6 对第2章考试题一、填空题1 __和__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2 钢材的腐蚀分为:__和__。

3 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__,正火,__,__。

4 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_,__,__和特殊镇静钢。

1 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2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3 退火淬火回火4 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二、名词解释1 弹性模量2 屈服强度1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弹性体受到拉力的作用,应力和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是()A.弹性模量B.泊松比C.剪切模量D.体积模量2、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A.密度B.表观密度C.密实度D.堆积密度3、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有两个典型的放热峰,其中第二个放热峰对应:A.硅酸三钙的水化B.硅酸二钙的水化C.铁铝酸四钙的水化D.铝酸三钙的水化4、混凝土材料在单向受压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外部应力达到抗压强度的30%左右时,图线发生弯曲,这时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主要是由于:()A.材料出现贯穿裂缝B.骨料被压碎C.界面过渡区裂缝的增长D.材料中孔隙被压缩5、从工程角度,混凝土中钢筋防锈的最经济措施是()。

A.使用高效减水剂B.使用钢筋阻锈剂C.使用不锈钢钢筋D.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6、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破碎后,在外力作用下搬运、堆积、再经胶结、压实等再造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做()。

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D.火成岩7、钢材牌号(如Q390)中的数值表示钢材的()。

A.抗拉强度B.弹性模量C.屈服强度D.疲劳强度8、某碳素钢的化验结果有下列元素,其中哪一组全是有害元素? ()Ⅰ.S Ⅱ.Mn Ⅲ.C Ⅳ.P Ⅴ.O Ⅵ.N Ⅶ.Si Ⅷ.FeA.Ⅰ、Ⅱ、Ⅲ、ⅣB.Ⅲ、Ⅳ、Ⅴ、ⅥC.Ⅰ、Ⅳ、Ⅴ、ⅥD.Ⅰ、Ⅳ、Ⅴ、Ⅶ9、在工程中,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质量 B.变形 C.含水率 D.可燃性10、大理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B.方解石 C.长石 D.石灰石11、测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标准试件尺寸是( )mm 3 。

A .7.707.707.70⨯⨯ B . 100100100⨯⨯ C .150150150⨯⨯ D . 200200200⨯⨯12、油分、树脂及沥青质是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这三种组分长期在大气中是( )的。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匠程资料复习资料第 1 章土木匠程资料的基天性质表观密度:指资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m0 =V0聚积密度:指粉状或散粒资料在自然聚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浸透系数越小,抗渗性越好。

资料的抗渗性与资料的孔隙率、孔隙特色以及亲水、憎水性有亲密关系。

资料的抗冻性:资料的抗冻性是指资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抵挡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损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用抗冻等级来表示。

资料的导热性:导热性是指资料将热量从温度高的一侧传达到温度低的一侧的能力,用导热系数来表示。

0 =m导热系数小的资料,导热性差、绝热性好。

V0孔隙率:资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其整体积的百分率。

P1张口孔隙率对吸水、透声、吸声有利,对资料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持久性不利。

闭嘴孔隙能够降低资料的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使资料拥有轻质绝热的性能,并能够提升持久性。

缝隙率:P 10资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资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不可以被水湿润的性质称为憎水性。

用接触角区分。

当 90 时为亲水资料,反之为憎水资料。

资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资料与水接触时汲取水分的性质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W mm1mm吸水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特色。

资料吸水会致使资料的强度降低,表观密度和导热性增大,体积膨胀。

含水率是资料所含水的质量占资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资料的耐水性:资料在饱和水的长久作用下保持不损坏并且强度也不显然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资料的耐水性用融化系数来表示:K R f1f0资料的抗渗性:资料的抗渗性是指资料抵挡压力水浸透的性质。

资料的抗渗性用浸透系数或抗渗等级来表示。

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要素有物质构成、微观结构、孔隙率与孔隙特色、温度、湿度与热流方向等(①孔隙特色;②含水的状况)。

资料孔隙率越大,特别是闭嘴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

资料的强度:资料在荷载作用下抵挡损坏的能力成为强度。

强度与资料的构成、结构等要素相关。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3.概念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质量/绝对体积)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质量/自然体积)堆积密度:散粒状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吸水抗压/干燥抗压)比强度: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抗压/表观密度)韧性材料:具有冲击韧性的材料。

塑性变形大,抗拉强度接近或高于抗压强度,破坏前有明显征兆(木材钢材沥青)憎水材料:湿润角大于九十度的材料。

防水、防潮、防磨材料(沥青石蜡塑料)材料热性能:导热性、热容量(比热)、热变形性第二章1.胶凝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

(有、无机,有机:石油沥青、煤沥青、各种树脂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石灰、石膏、水玻璃、菱苦土等)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也能更好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各种水泥)2.生石灰分为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MgO>5%)石灰熟化:石灰膏法、消石灰粉法石灰硬化:结晶(氢氧化钙析出)、碳化(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化合成碳酸钙晶体)石灰的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 2硬化慢强度较低 3体积收缩大 4吸湿性强技术要求P253.建筑石膏的组成:β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的水化硬化:半水石膏还原成二水石膏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1凝结硬化快体积微膨胀 2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 3吸湿性强、防火性能好 4耐水性和抗冻性差技术标准P29第三章1.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其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水泥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水泥粉磨时掺入的石膏过多2.水泥石腐蚀原因内因1:水泥石中存在易被腐蚀的组分,如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防治措施1:在水泥中餐如活性混合材料;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内因2:水泥石本身不致密,有很多毛细孔通道防治措施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外因:周围环境存在腐蚀性介质,如流动的软水和酸、盐、强碱防治措施3:合理选用水泥品种;设置隔离层或保护层3.水泥石软水腐蚀机理:流动软水一方面使水泥石变得疏松,另一方面水泥石碱度降低。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p=(v。—v)/v。=(1—p。/p)
注:材料的孔隙率p可分为开口空隙率pk和闭口孔隙率pb
即p=pk+pb
5.含水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吸湿性常以含水率表示。
W含=(m含—m)/m
m含——材料含水时的质量
第二章 气硬性无机凝胶材料
1.石膏 建筑石膏
化学成分:Caso4·1/2H2o
2.石灰
化学成分Cao(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Ca(OH)2)→硬化 硬化产物Caco3
3.孰料矿物
硅酸三钙3Cao·SiO2 C3S
硅酸二钙2CaO·SiO2 C2S
铝酸二钙3CaO·Al2O3 C3A
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 C4AF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性能。
4.和易性的调整:若流动性太大,可在砂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砂、石。若流动性太小,可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量的水和水泥;若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增加砂率,直到和易性满足要求为止。
5.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1.什么叫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经一定时间,木材吸湿或解湿与在大气条件(温度、湿度等)达到平衡状态时,其含水率相对稳定,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该大气条件的平衡含水率。
2.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
①含水率②环境温度③外力作用时间④木材使用时间⑤缺陷
3.木材湿胀干缩对变形的影响
4.木材的宏观结构
树木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所组成
6.①水泥石腐蚀的原因:
a存在易受腐的Ca(OH)2和水化铝酸钙
b水泥石本身不致密,侵蚀性介质入内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1、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沥青材料、高聚物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无机非金属材料)2、几种密度(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实体体积的干质量(2)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现体积(闭口+实体)的干质量(3)毛体积密度:材料单位毛体积(闭口+开口+实体)的干质量上述三种密度的区别:m为材料的烘干质量,测定的体积不同,分别为实体体积,表团体积,毛体积(1)表干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单位毛体积(包括材料实体+闭口空隙+开口空隙的体积)的饱和面干质量(2)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堆积体积(实体+闭口空隙+开口空隙+间隙)的质量3、体积的测试方法实体体积——李氏比重瓶法(粉末)——表观体积(实体+闭口)——排水法(水中重法)毛体积(实体+闭口+开口)——规则试件:计算法;不规则试件:饱和排水法堆积体积(实际+闭口+开口+间隙)——密度桶法4、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第二章1、钢材的分类: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合金钢);按钢在熔炼过程中脱氧程度不同分类(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特殊镇静钢TZ);按主要质量等级分(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特级优质钢)2、钢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抗拉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课本P20冷弯性能: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常见的冷加工方式有: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刻痕;钢材净冷加工产生塑性形变,从而提高其屈服强度,这一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

但其塑性变形降低。

4、时效: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度并经过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

钢筋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其屈服点进一步提高,塑性继续有所降低。

因时效导致钢材性能改变的程度称为时效敏感性。

5、符号含义: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A级沸腾钢第三章1、石料:主要指可以加工成一定规则形状的,并可以直接用于各种土木工程建筑的块石,亦称为石材;物理常数(密度、毛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性(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耐候性(抗冻性、坚固性)2、集料的分类:集料包括岩石天然风化而成的砾石(卵石)和砂,以及岩石经过机械和人工扎制而成的各种尺寸的碎石和砂。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软化系数•比强度•活性混合材料•凝结时间•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恒定需水量法则•标准养护•水泥凝结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和易性•混凝土碳化•徐变•屈强比•冲击韧性•冷脆性•时效敏感性•木材纤维饱和点•木材平衡含水率••试述过火石灰与欠火石灰对石灰品质的影响和危害?••硅酸盐水泥熟料是由哪些矿物成分组成的?它们在水泥中的含量对水泥的强度、反映速度和释热量有何影响?••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分析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检验的方法••硅酸盐水泥的腐蚀有哪几种主要类型?产生水泥石腐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措施防止腐蚀?••试述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及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

••简述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含义,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和改善工作性的措施。

•何谓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防止措施怎样?•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是什么?怎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钢材的腐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对钢材进行防腐和防火?••何为钢材的屈强比?其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冷加工和时效性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石油沥青可划分为几种胶体结构,与其技术性质有何关联?••石油沥青主要组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计算题•1、某轻质材料,其密度为2800kg/m3,干燥状态时表观密度为800kg/m3,测得体积吸水率为66.4%,试计算材料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闭口孔隙。

•2、某立方体岩石试件,测得其外形尺寸为50×50×50mm,并测得其在干燥状态、自然状态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分别为325.0g、325.3g和326.1g,并且测得该岩石的密度为2.68g/cm3。

求该岩石的吸水率、含水率、干燥时的表观密度和孔隙率。

•3、某混凝土试样经试拌调整后,各种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 3.1kg、水1.86kg、砂6.24kg、碎石12.8kg,并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ρ0 = 2400kg/m3,试求其基准配合比;若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试求其施工配合比。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24页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24页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第一章基本性质1.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度ρ:1)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排除任何孔隙后,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3)测量:试样—粉末;体积测量—排液法。

表观密度ρ0:1)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自然状态下体积V0=绝对密实体积V+孔隙(开口与闭口)体积。

3)测量:试样—块体;体积测量—直接测、蜡封排液法。

堆积密度ρ’0:1)材料在散粒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体积V0’=自然状态体积+堆积空隙体积。

3)测量:试样—颗粒;质量测量—固定体积法。

2.孔隙率;空隙率;公式!孔隙率:1)孔隙率越大,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反之亦然。

2)定义: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称为孔隙率P。

3)计算公式空隙率:1)空隙率越大,材料的堆积密度越小,反之亦然。

2)定义: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间空隙体积所占总体积的百分率P‘。

3)计算公式例题:某工地质检员从一堆碎石料中取样,并将其洗净后干燥,用一个10升的金属桶,称得一桶碎石的净质量是13.50Kg;再从桶中取出1000g的碎石,让其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称其质量为1036g;然后放入一广口瓶中,并用水注满这广口瓶,连盖称重为1411g,水温为25°C,将碎石倒出后,这个广口瓶盛满水连同盖的质量为791g;另外从洗净完全干燥后的碎石样中,取一块碎石磨细、过筛成细粉,称取50g,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8毫升。

试问:1)该碎石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2)该碎石的孔隙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3)该碎石的密实度、空隙率和填充率?解答:1)∵ V’o=10L,m’2=13.5kg;ρ0’=(m’/V0’)== 1.35∵ m’=1000g,吸水后质量=1036g.设水的密度=1。

则,Vo = 791-(1411-1036) = 416mL∴ρ0 =(m’/V0)∵V=18.8mL, m=50g;∴ρ2) P = [1-ρ0/ρ]×100% =(1-其中:P开P闭= 9.624-8.65=0.974%3) D=1-P=90.376%P’=[1-ρ0’/ρ0]×100% =(1-D’=1-P’=1-43.8%=56.2%3.含水率;吸水率;平衡含水率;含水率:1)材料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质量之比。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含水率:指的是材料内部所含水量总重占材料干重的百分率。

W=M吸湿-M干燥/M干燥×100%。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V°表示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堆积密度:指粉碎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m1/v′(v′材料的堆积体积)表观体积与堆积体积的关系?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的关系:?二、空隙率与空隙特征: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特征有关;对于细微连同孔隙孔隙率愈大则吸水率愈大,闭口孔隙水分不能进去,而开口大孔虽然水分容易进入但不能存留只能润湿孔壁所以吸水率仍谈很小。

孔隙率与材料性能:?三、软化系数。

1.表示材料奶水性能的物理量,表示材料在吸水饱合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2.公式:kR=f1/f2 (f1表示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f2表示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3.注意:工程中将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再设计长期处于水中或湿润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时,必须选择kR>0.85的建筑材料;对于受潮轻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kR≥0.75 四、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的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强度等级:根据材料的强度大小将材料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

第二章.一、石材的分类(按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花岗岩与大理岩:1.花岗岩物理化学性质:质地坚硬、晶粒结构明显、性能稳定、耐风化耐酸碱性良好、但耐火性差(常用于基础路面、阶石、勒脚,经磨光还是优良的装饰材料,属于岩浆岩。

2.大理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石变质而形成的重结晶石。

它构造致密、但硬度不大、易于加工、色彩丰富、磨光后高雅美观,多用于高级室内装修,属于变质岩3.二者区别:花岗岩:由放射性、斑点状、抗风化性能好多用于室外.大理岩:呈纹理状、抗风化性能差、多用于室内。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2.亲水性、憎水性;3.吸水率、含水率;4.耐水性、软化系数;5.抗渗性;6.抗冻性;7.强度等级、比强度;8.弹性、塑性;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类。

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和热变形两种性质的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三个结构层次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 96B. 95.5C. 96.15 D 972.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C 的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包括材料实体积和内部孔隙的外观几何形状的体积。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3、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o)的百分率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5、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6、润湿边角:水滴表面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角。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9、胶凝材料:指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粘结成为整体,并经物理、化学作用后可由塑性浆体逐渐硬化而成为人造石材的材料。

10、过火石灰:若煅烧温度过高或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因高温烧结收缩而使石灰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晶粒变得粗大,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其结构较致密,与水反应时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水化效果。

11、废品: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时间中任一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12、不合格品:其他要求任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规定时为不合格品13、陈伏:指石灰乳(或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d以上的过程。

14、碱—骨料反应:当水泥或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强碱(Na2O,K2O)物质时,在潮湿环境下可能与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集料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一种复杂的碱-硅酸凝胶体。

15、徐变:混凝土承受持续载荷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变形。

16、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17、砂浆的流动性: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18、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材料的耐久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和环境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的性能而不破坏、不变质的能力。

2.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和内部劣化因素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

3.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泛霜:当砖的的原料中含有硫、镁等可溶性盐时,砖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盐会随着砖内水分蒸发而在砖表面产生盐析现象。

5.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之比。

6.冷加工及时效强化: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提高屈服强称冷加工;将冷加工后的钢材于常温下存放15~20天,或加热到100~200°C并保存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时效处理。

冷加工后再经时效处理,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稍见增长,塑性和韧性继续有所降低。

由于时效过程中内应力的消减,故弹性模量可基本恢复。

7.合理砂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黏聚性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8.徐变: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形。

9.沸腾钢:钢材在冶炼过程中钢液内的氧没有完全被脱除,故浇铸时在钢锭锭模里产生沸腾现象,沸腾钢为脱氧不完全的钢。

10.强屈比: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

11.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1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13.水泥体积的安定性:水泥的水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14.级配:大小颗粒的搭配程度。

15.水泥混合材料: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和天然的矿物材料。

16.混凝土的可泵性:当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常称为可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材料基本性质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3 )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 )智能材料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表示;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

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K R bfg(工程中将KR>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C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C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内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性)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耐火性:材料在长期高温作用下,保持不熔性并能工作的性能;理论强度:根据理论分析得到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的真实破坏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强度等级:土木工程材料常按其强度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称为强度等级;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这种可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形变;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这种不可恢复的形变叫塑性形变;脆性:材料在破坏时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而表现为突发性破坏的性质;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耐久性:材料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和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硬度:材料抵抗较硬物质刻划或压入的能力;测定硬度的方法通常采用刻划法和压入法;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胶凝材料: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黏结成整体的材料;胶凝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又可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石膏,石灰,水玻璃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原料有天然二水石膏、天然硬石膏和工业副产品石膏;天然二水石膏简称石膏,主要硫酸钙;天然硬石膏又称无水石膏,主要是由无水硫酸钙组成;建筑石膏的性质:装饰性好、加工性能好;凝结硬化快;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强度低;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良好的防火性;隔热、吸声性良好;吸湿性强、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建筑石膏的用途:粉刷石膏;石膏砂浆;墙体材料;初凝:将从加水拌合开始一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对应的这段时间成为初凝时间;终凝:将从加水拌合开始一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过程;对应的这段时间成为初凝时间;凝结硬化:建筑石膏与适量的水拌和后,最初成为可塑的浆体,但很快失去可塑性并产生强度,然后逐渐发展成坚硬的固体,这种现象成为凝结硬化。

石灰石灰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氧化钙是生石灰欠火石灰:当煅烧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不足时,由于CaC03不能完全分解,即生石灰中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内核,外部为正常煅烧石灰,这类石灰称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当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时,部分块状石灰的表层会被煅烧成十分致密的釉状物,这类石灰称为过火石灰;石灰膏在使用前要进行陈伏处理,以消除过火石灰;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膏使用前应在化灰池中存放两周以上,使过火石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称为“陈伏”;石灰在空气中的硬化是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水泥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硅酸盐水泥的成分:熟料、石膏、(混合材料);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为“两磨”(磨细生料、磨细水泥)和“一烧”(生料煅烧成熟料)在实际工程中,水灰比多为0.4~0.7;水泥的养护:保持水泥浆温度和湿度的措施;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一)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筛分析的方法或比表面积的方法表示;(二)凝结时间对工程的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以便施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混凝土和砂浆的运输,浇捣和砌筑等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是为了是混泥土和沙浆在浇捣和砌筑完毕后能尽快凝结硬化,以便下一道工序的及早进行;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合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形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但还没有强度)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使用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了使其有可比性),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来测定;(三)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1)游离氧化镁过多,水泥中的氧化镁在水泥凝结硬化后,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速度缓慢,且体积膨胀,会在水泥硬化几个月后导致水泥石开裂;(2)渗入的石膏过量,会造成膨胀破坏;(3)游离氧化钙过多,水泥中含有游离氧化钙,其中部分过烧的氧化钙在水泥凝结硬化后会缓慢与水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发生不均匀体积变化;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四)强度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十袋;一般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强度降低10%~20%,六个月后降低15%~30%, —年后降低25%~40%混凝土混凝土的原料:胶凝材料(水泥),骨料(粗、细骨料),水和其他材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组成;砂、石起骨架作用,并起限制硬化水泥收缩的作用;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骨料表面,填充骨料空隙,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还起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流动性,便于施工,混凝土硬化后起胶结作用;《建筑用砂》规定: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粗骨料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表示;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分为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及经过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海水可用于拌素混凝土,不宜用于钢筋混凝土;减水剂:能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引气剂:能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早强剂:能促进混凝土凝结硬化,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并对后期强度无明显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新拌混凝土流动性以坍落度值作为流动性指标,值越大越好;干硬混凝土流动性以维勃稠度值作为流动性指标,值越小越好;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28天的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提高混凝土的强度:(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或快硬性早强型水泥;(2)采用低水灰比的干硬性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3)采用质量好,级配良好的骨料和合理的砂率;(4)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5)采用热处理养护措施(加强养护)(6)掺入化学外加剂(7)掺入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的变形:化学收缩:由于水泥水化后固体产物的总体积小于水化反应前反应物的总体积而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干湿变形:混凝土具有在硬化过程中及暴露在环境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特性;碳化收缩变形:空气中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在相对湿度合适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能和混凝土表面由于水泥水化生成Ca(OH)2很快地发生反应,称为碳化。

碳化伴随有体积的收缩,称为碳化收缩;徐变:硬化后的混凝土在恒定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增加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变形现象)混凝土不论是受压、受弯或受拉均有徐变现象;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条件下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长期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的主要措施:合理选择水泥、降低水灰比、选择好的骨料级配、充分振捣和养护、掺用引气剂和优质粉煤灰......(影响其的根本原因是孔隙率和空隙特征)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的主要措施:掺入引气剂、减水剂、防冻剂;(密实度、空隙构造和数量以及空隙的充水程度是决定其抗冻性好坏的重要因素)碱一骨料破坏: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骨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破坏条件:a.混凝土中有一定量的碱b.混凝土中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活性骨料c.使用环境有足够的潮湿度)碳化:影响因a二氧化碳的浓度b.环境湿度c.水泥品种与掺合料用量d.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的抗侵蚀性:受胶凝材料的组成、混凝土的密实度、空隙特征与强度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水胶比由强度和耐久性决定;建筑砂浆: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制成的;砂浆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绝热砂浆、防水砂浆;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砂浆的流动性用稠度来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硬化后砂浆的技术指标: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黏结性、变形性、抗冻性;砂浆以抗压强度作为其强度指标;一般砂浆抗压强度越高,其与基材的黏结强度越高;此外,砂浆的黏结强度与基层材料的表面状态、湿润状况以及施工养护条件有很大的关系;砌筑砂浆在承受荷载或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