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科技园区应加快向产城融合的科学城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novation创新·小生态
张江高科技园区应加快向产城融合的科学城转型
今年5月,习总书记到上海考察时,明确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自2008年以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R&D经费投入已经连续多年达5%,万人拥有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国内遥遥领先,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节点的基础条件,是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沿阵地。当前应抓住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利时机,加快从科技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科学城转型发展。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园。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创造了辉煌业绩,成为国内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标杆。以2009年相关指标为例,R&D经费比重已达5.97%,居于全市首位,是全市其他开发区的3倍以上(金桥出口加工区1.96%,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0.68%,数据来源:2009年上海开发区发展报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利润率位居全市开发区首位,达14.57%;利润的绝对贡献额位居全市第二;尤其是万人拥有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净利润率等可比创新指标,远高于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其中,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是中关村的4倍(中关村16.4件/万
人,张江园区65.9件/万人),深圳高新区
的2倍(32件/万人);净利润占营业总收
入比例达11.4%,是中关村(5.9%)、深
圳高新区的2倍(5.26%,数据来源:上
海市开发区协会开发区简报)。
通过研发高投入,张江高科技园区
不仅促成了发明专利的高产出,而且还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高科技产业
集聚发展的示范效应。以集成电路产业
为例,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实现全年销售收
入201.19亿元,占上海50%、全国19.3%
(参见附录表1)。与此同时,涌现一批
以展讯、锐迪科、格科、晶晨、埃派克森
等为代表的IC设计龙头企业;其中,数
码像框芯片、VGA图像传感芯片全球占
有率第一(分别达50%和20%以上),为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核
心技术支撑和引导,并涌现一批以深迪
半导体(成功研制出第一款具有中国自
主知识产权的商用MEMS陀螺仪)、三
鑫科技(发布了世界首台20流明微型激
光投影机)、易狄欧(推出世界首款第三
代电子书阅读器——易狄欧电子书E600
系列,拥有21项自主发明专利)全球首发
的自主创新终端产品,不仅成为园区新
的亮点和增长点,也牢固奠定了张江高
科技园区作为张江国家示范区核心园的
发展地位。
张江高科技园区应加快向科学城转型发展
张江高科技园区虽然创造过辉煌的
业绩,然而面对近年来中关村、深圳前
海的迅猛发展态势(尤其是北京中关村
已经成为国家第一个示范区,不仅涌现
了以联想、百度、新浪等为代表的一批千
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技企业
发展规模等重要指标上遥遥领先,而且
形成了以科学城为核心,促进企业创新
创业的内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引领我
国科技园区发展的新标杆),要成为上
海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坚力量,应加快形
成以科学城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科学城发展模式的最早起源是美国
硅谷。近年来我国科学城的发展脉络,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创新
要素集聚的硅谷模式(以斯坦福大学的
师生为中心,结合若干创业投资公司,
利用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要素集聚而建
立);一类是既注重创新要素集聚,更突
出产城融合的新竹模式(我国台湾新竹
自1976年起,参照美国硅谷的经验,引进
高级科技人才,促进工业发展,选择在
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大
学和科研机构密集的新竹县创办了科学
工业园区,形成著名的新竹模式)。纵观
科学城的不同发展形态,其特点主要有
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科研与生产区、居
住小区、公共商业中心区和大型绿地区
融合发展的功能结构;二是形成了保障
文 郭澄澄
62
小生态·创新Innovation
科研与高等教学活动高质量运行的良好的环境和市政设施(或离中心城市不甚远,如新西伯利亚至科学城为28公里,筑波至东京50余公里);三是形成了适度的人口规模。一般科学城只有数万或十多万人口(根据美国学者C.D.哈里斯 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城市分类的研究标准,科技人员比例应达到科学城总人口的25%—30%)。
我国科学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参照硅谷模式延伸发展而来的。以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为例,作为核心区的核心,中关村科学城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为总体定位,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高端要素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目前集聚了清华、北大等27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中科院等30多家研究所、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余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6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汇集了联想集团、航天科技等高科技企业8000余家,科技创
新服务中介机构1000余家,带动中关村
科学城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
3226亿元。
虽然在科学城的发展理念上,已经
形成了硅谷和新竹两种基本形态,然而
从我国科学城发展推进路径看,更容易
模仿硅谷模式的物理空间形态,却难以
有把握硅谷发展的核心要素(从硅谷发
展的核心要素看,硅谷的成功,既得益
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
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
等,同时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
比如在硅谷发展模式上,我们容易模仿
和学习的经验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硅谷
首创的科、技、产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其
二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而
对其独特的创新文化模式(硅谷几十年
来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是它成功的最深
刻而持久的因素,是美国传统的民族特
性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精神等
和现代文化在高科技时代的典型体现)
却涉及较少。在硅谷发展路径上,常常
容易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重要作用
(硅谷发展路径主要是以市场化、民间
资本推动为主体,发展最初就是以斯坦
福大学为中心,通过创业投资公司,实
现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融合),而我国
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大多数主要由政
府为主推动的,总体上比较接近台湾新
竹模式(由政府主办,带有较强的计划
性),这种推进路径的优点是在短时期
内容易形成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规
模,但是也容易导致缺乏市场要素和人
文环境的硬伤。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
历程也同样如此,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从
张江镇的一片农田起步发展而来,既缺
乏硅谷的科技文化教育和城区融合发
展的基础,也缺乏北京中关村立足海淀
区科教资源密集的天然优势,在创新文
化与科教环境氛围上,与中关村和美国
硅谷存在显著差距。虽然近年产业园区
发展态势良好,然而软环境仍需强化,
应加快园区发展模式的转型,从现有的
投资拉动型的科技创新园区向产城融
合的科学城转型发展。
加快张江高科技园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科学城为核心,营造有利于企业
创新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仅符合国际
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律,也日益被实践证
明是一条速度和效益正相关的内生发展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