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合集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2021年2月Feb.2021教师・TEACHER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文凤军(湖南省桃江县近桃小学,湖南益阳413400)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来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与设计教学思路,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及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既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坚持整体性、综合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文章以实践教学为研究基础,探究 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致力以科学的语文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整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8-07文章编号:1674-120X(2021)04-0035-02关于教学设计,加涅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是这样定义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一堂新课描绘蓝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教情、学情进行分析;然后从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设计,这是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于模板化设计,即以一份"标准化"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再将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就成了自己的设计,更有甚者直接"拿来主义”,照搬照抄。

这些都是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形式主义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在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下进行自主设计: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建立相互独立的课文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眼于语用技能培养的全局,不以孤立的视野来对待;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与目标,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视作有机整体统一于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之中。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标题: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引言概述: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是指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系统性计划,旨在匡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

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设定整体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等。

1.2 制定具体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需求,设定每一个年级的具体语文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1.3 分层次设定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语文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1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2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将语文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进行组织和安排,确保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贯性。

2.3 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选择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3.1 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提高教学效果。

3.2 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针对性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创新性教学方法: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4.1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4.2 定期评价和反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难点,匡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3 鼓励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赋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三维目标[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三维目标[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三维目标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语文三维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本人试着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原则及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

二、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

第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本,不拔高、不牵强。

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

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

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

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

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

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小学语文教学法之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法之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态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 世界观,如尊重、宽容、 诚信等。
动作技能领域
模仿
熟练
学生能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或技能 。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并达到 一定的水平。
操作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技能操作,如写字 、朗读等。
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
明确规定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该 达到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标
准。
生成性目标
04
教学目标分类与表述
认知领域
01
02
03
记忆
学生能够记住并复述所学 内容,如生字、词语、句 子等。
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的 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和 要点。
应用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如阅读理解 、写作等。
情感领域
接受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愿意尝试接触和了解。
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如喜欢、欣 赏等。
具体性原则
总结词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
详细描述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学生的学习要求。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方式,而是要用具体的 、可衡量的标准来描述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了解应达到的标准。
可操作性原则
总结词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详细描述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学 生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方向,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确定教学目标体系
总结词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 、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体系。
详细描述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明确、可操作 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 感目标等。同时,需要确保教学目标之间的 逻辑关系清晰,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体 系。

实小语文教学规

实小语文教学规

实小语文教学规范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原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小语文教学规范:1. 根据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科学分配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

3.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5. 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除了教授语文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6. 注重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写作、朗读、口语表达等。

7. 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等,提高学习效果。

8.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9. 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10.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努力。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修改版)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确定通过语文学习之后学习者将能达到的行为状态,并将这种行为状态通过用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语言表述出来。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在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起到及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应具备的个性品质的具体陈述。

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教学设计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而且能为教学测量和评估提供标准。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主要是 2019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

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发展和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方式,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按照 12 年级, 34 年级, 56 年级、 791/ 10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每个阶段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

同时五个板块的内容与各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彼此衔接,协调一致,以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

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

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案应明确教师在这节课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中,可以设定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识别关键词、能够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连句、能够用适当的语感朗读等目标。

2.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课外拓展内容、教学活动等。

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制定教学步骤:教学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步骤,包括导入、教学过程、巩固和扩展等环节。

教学步骤要清晰明了,体现层次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跟随教学节奏。

4.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设定评价方法:教学案应明确针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小测、作业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进行。

评价方法要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6.关注个别差异:教学案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对于学生的难点知识点,可以提前设置小组解题、个别辅导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7.注重情感教育:教学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责任感等。

例如,在一节英语课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阅读、情景对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8.反思和改进:教学案应包括教学反思和改进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包括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设定评价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注重情感教育以及反思和改进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

教师如何制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

教师如何制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

教师如何制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设计语文教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

教师制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课堂评价。

一、教材的选择一年级的学生需通过阅读能够提高语言综合能力,这样才能逐渐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师需要选择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教材。

一般而言,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简单、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容易理解。

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材。

如选择挂图、连环画等多媒体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而设置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以及将信息传达出去。

并且,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两个方面去进行。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的学生普遍阅读能力有限,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常见有效的教学方法有: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游戏式教学法。

如角色扮演、游戏互动、动画配音等。

3. 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法。

通过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

4. 动手操作法。

孩子们喜欢做手工,在手工制作中,可以让孩子们自主思考如何运用语言、传达思想。

5. 探究性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孩子们很喜欢探索和尝试。

四、课堂评价的设计在设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时,必不可少的是适合学生的课堂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小学语文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所采用的教学工具。

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制定,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呢?下面将逐一进行讲述。

一、个性化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授课。

二、针对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即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状,设计教学方案和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分层教学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分层教学原则,即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分层次进行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程知识进行分类,分成递进的几个层次,分别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四、实践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即将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五、启发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即通过教学让学生主动发掘、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启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如何根据这些原则来编写小学语文教案呢?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应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可操作性。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在新课程中出现了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师生角色、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等等。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只有弄清“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论基础,才能增强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2.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

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

3、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而主体是学生,教师由生字词、句子、仿写句子、理解作者感情,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探索、并给学生点拨思考的方向。

这同时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最大的发展和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编写要点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编写要点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编写要点一、确定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计划的编写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和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理清教学内容与重点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要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制定教学策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要合理设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语文教学计划要科学安排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包括字词语、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训练。

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课文背诵、古诗诵读、写作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五、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具语文教学计划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可以使用教科书、辅助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资源。

同时,可以利用图片、实物、幻灯片、视频等教具,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计划要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诗词赏析、文学欣赏、亲子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美、热爱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操。

七、课堂教学的设计语文教学计划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明确教学步骤,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

八、评价与反馈语文教学计划要合理设置评价方式和标准。

评价要注重全面发展,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作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育时代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地推进语文教育的进步。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教案设计原则,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就来谈一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制定一个有适当的教学程序,并实现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们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便精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的是课程讲授的核心知识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时容易遇到的困难。

在语文教育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不仅涉及课文的内容,还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

要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技巧,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必备的内容。

这些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在制定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量化、可衡量的特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以便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兴趣,更有动力。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引导、讨论、演示等。

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评价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应该设计合适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要素,如课堂表现、阅读能力等,方便快捷地评估学生的学习。

在语文教育中,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灵活的,包括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的评价。

如何在教案中设置教学目标

如何在教案中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构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应该设置合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案中如何设置教学目标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期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规定。

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之一。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科特点等因素,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设置的原则1、明确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即应该针对具体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加以规定。

教学目标的指向应该明确,帮助学生去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2、可行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行性,即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科特点、时间限制等因素,确保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完成相关的任务。

3、可衡量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即应该基于切实可行的任务和标准去设置。

境界的成功与否可以通过实验、考试结果等方面进行验证和评估,而评估的标准需要预先设置好。

4、通用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通用性,即要对不同学生来说都可以起到作用,同时符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设置的需要。

5、时限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时限性,即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和任务的限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设置的方法1、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特点进行设置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基于学生需要和学科特点,以确保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紧密相连。

比如在语文课上,通过设置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章,提高表达能力。

2、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阶段设置,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按照阶段性的目标逐步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英语课程中,可以逐步从掌握单词、语法知识,到进行阅读、听力和口语训练等阶段。

3、依据预期的学习结果进行设置教学目标可以依据预期的学习结果进行设置。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修改版)教育学余云坚 1011408013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确定通过语文学习之后学习者将能达到的行为状态,并将这种行为状态通过用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语言表述出来。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在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起到及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应具备的个性品质的具体陈述。

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教学设计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而且能为教学测量和评估提供标准。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主要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

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发展和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方式,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每个阶段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

同时五个板块的内容与各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彼此衔接,协调一致,以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总目标共有以下10条:(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基于课程标准,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背景与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依托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第二部分: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原则1.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大单元的主题和目标,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如文言文、现代作文等。

3.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4.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实物等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5. 教学评价的综合运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作品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第三部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案例以《小石潭记》为例,设计一个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

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增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感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 古文阅读:解读文中的古词句、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作文写作: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 课外拓展:进行实地参观活动,如参观历史文物馆或文学展览等。

3.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合作学习:设计合作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如设想故事的不同结局等。

4.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与主题相关的教材、课外读物;- 多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具,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 实物展示:准备古代文物、相关图片等,让学生亲身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设计有如下要求:
1. 体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共同性是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思想内容、学科特点及普遍的教学规律,差异性则是根据特定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特点而取舍或调节。

2.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照顾其学习的心理平衡。

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既有年龄特征,也有性别特征。

此外还有生源状况、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生源差异。

教学目标设定时,要考虑年段特点、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使之区别明确,要求逐步提高。

3.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重点明确、难易适度。

教学重点要重点突出,难点也要攻破。

4. 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

设置的教学目标既要全面,又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有明确的达成度。

5.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具备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6. 教学目标应包含语文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能够满足学生全面的语言需求。

7. 教学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表达,要求教师可以准确地描述目标和实现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是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是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是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依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很好地抓手,抓住它能够很好地做到教学内容的取舍,凸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我思考了下面几点:
一、落实教学目标
“思考。

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编制出来的,它很好地把握了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训练点,也是每篇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着眼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思考·练习”。

围绕“思考·练习”设计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切人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董存瑞是怎样冲到筑了暗堡的桥下,又是怎样炸掉暗堡的?”这个问题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文章难点,如果紧紧扣住“舍身”而提出,通过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讨论之后,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又突破了文章的难点,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依托“思考·练习”设计可行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把语言文字训练建立在完成“思考·练习”基础之上,本人受益匪浅。

二、落实主体性原则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不是简单的一课一提出的,就小学阶段来讲,它有着明确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体现了各个学段的差异性和知识形成的循序渐进,也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顺序,例如句子的训练,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低、中、高年级的层次性显而易见,每篇课文后的“思考·练习”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训练目标提出的,可见“思考·练习”的价值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修改版)教育学余云坚 13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确定通过语文学习之后学习者将能达到的行为状态,并将这种行为状态通过用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语言表述出来。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在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起到及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应具备的个性品质的具体陈述。

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教学设计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而且能为教学测量和评估提供标准。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主要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

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发展和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方式,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每个阶段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

同时五个板块的内容与各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彼此衔接,协调一致,以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总目标共有以下10条:(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祟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有常用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地运用文字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文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在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我们要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

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

第二,语文教育本身的规律性。

即语文学科的多元性、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

第三,语文教师的主导性。

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者、参引导者、合作与者。

第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性、差异性、自主性、创新新件、发展性、思想性、情感性。

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

语言是人类进行相互交际,思想交流,相互了解的工具。

而小学语文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同时一种语言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特征,体现了语言持有者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文化心理,反应其认知世界的方式。

从语言形式和人文内容的关系方面来说,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论是在听、说、读、写中都存在语言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语文教育如果离开语言的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的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提高;同样要是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也会失去灵性,成为僵死的符号组合。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先分清哪些是工具性的目标哪些是人文性的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中,工具性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文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的目标,以及“三维目标”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

人文性的目标体现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中。

其次我们要明确二者的关系,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原因是它承担着母语教育的任务,通过语文的学习,是学生能听会说,能读会写,熟悉掌握语文工具,是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性的任务。

语文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所以我们既要培养学生语言方面的基本能力,也要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陶冶感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专研教材内容,发觉教材中语文训练内容和人文教育内容的结合地带,把握语文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因素。

(二)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学习,因此,坚持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真诚地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表现为两点。

首先是教师通过设计成功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能动状态,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其次,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主观感受、独特体验以及创新性的观点、见解的尊重,特别肯定与众不同的立意新奇的表达,以此细心呵护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发挥的萌芽,使之有所成就,甚至使之终身受用。

(三)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语文学科的多元性、科学性、系统性,一般认为他语文能力主要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种。

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是小学语文阶段目标中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文际”、“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和体现。

听话和说话属于口语语言范畴,阅读和习作属于书面范畴。

从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着来年两种不同的语言轰动辣子分析,听话和阅读时理解和吸收口头语言和书卖弄语言文字的活动;说话和写作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字的活动。

听和读、说和写,它们两两之间是相通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提高了听和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和写的能力;反过来,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听和说能力的提高。

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的角度说,听和说都借助口头语言,读和写都借助书面文字,它们两两之间又是相通的、互相促进的关系,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其他日,说和写对听和读起到消化和迁移作用。

总的来说,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小学教学目标设计中必须体现到这一原则。

首先,语文课必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不可偏废;其次,将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做到“读写结合”;左后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对学教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阅读习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同时教师创设语文语文实践活动,教师通过拓宽语文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通过语文实践这种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三,教师需要在语文呢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将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

第四,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教学目标设计——《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1自然段。

3.能在教师帮助下理解并写出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4.摘录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神态的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学着去仿写外貌、互相神态并交流。

5.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6.引导学生去课外阅读鲁迅作品《故乡》,了解“我”回来之后和闰土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并试着去探究原因。

在这个教学目标设计中,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五大板块”的目标。

通过安排学生识字词、有感情朗读、理解句子、仿写、感受作者的感情、安排课外阅读和自主探索等,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都有涉及到。

同时对于“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也在教学目标中涉及。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中设计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第一自然段以及仿写神态等。

这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体现。

在这个之余通过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安排课后探索让学生去自主理解封建礼教对于闰土的迫害和压抑,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个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人文性。

同时本节教学目标设计,遵循了教学目标设计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

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先引导学生们去认识生字词,再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理解句子,仿写神态、外貌,最后去体味鲁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引起思想的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以及情感理解相结合,各要素和谐发展,相互促进。

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而主体是学生,教师由生字词、句子、仿写句子、理解作者感情,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探索、并给学生点拨思考的方向。

这同时体现了教学目标设计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学,2005.[2]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